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利川市民族中医院首例脑梗取栓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日期: 来源:利川融媒收集编辑:利川融媒

8月27日,经历了“脑梗”溶栓取栓、中医康复训练后,62岁的蒲某从利川市民族中医院出院了。对于从鬼门关走一圈的经历,蒲某家属心有余悸,对利川市民族中医院多学科联合救治的效果非常满意。

患者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训练

7月17日下午,患者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不能言语、左侧肢体完全瘫痪,大便失禁。紧急入院后,脑病科团队及时为患者静脉溶栓,桥接取栓,成功开通闭塞血管,完成该院第一例取栓手术。术后患者病情稳定,转入康复针灸科治疗。

转入时,患者言语蹇塞,左侧肢体活动不能,左上肢肌力1级,左下肢肌力1+级,坐位平衡0级,站立平衡0级,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20分。看到评定量表上一连串的0分,患者家属非常焦虑。

康复科邓毅主任耐心安抚家属:“不要灰心,虽然目前各项评分都比较低,但因为前期溶栓取栓救治及时,康复的希望还是很大的。”邓主任的一番话,给了患者和家属莫大的鼓舞和信心,接下来的时间里,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方案:运动疗法、平衡训练、肌力训练、物理治疗、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现代康复,以及针灸、按摩、中药等中医康复手段,中西结合方案下,经过二十多天的精心治疗和系统康复训练,患者康复效果非常好,下肢肌力由术前的0级恢复到4级(正常为5级),活动基本正常,上肢3级,一家人非常高兴。8月27日,患者出院时步行离开,预计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社区康复训练,该患者即能回归正常生活。

此例患者的救治,从准确判断到及时手术、有效取栓,再到康复治疗,真正体现了多学科联合诊疗(MDT)的有效性,在最短时间内为患者争取最佳治疗时机和综合救治方案,为脑卒中患者有效康复治疗打好基础,让患者能够更快地回归社会。


(来源:湖北日报客户端)

相关阅读

  • 利川一残疾大学生被国企成功录用

  • “感谢市残联,感谢牟理事长对我的关心,我现在已经正式入职夷水水务。”覃明(化名)高兴地对回访的残联工作人员说到。覃明是2023年毕业的应届大学生,属于今年需就业大学生之一,由市
  • 夏末暑热未散尽,养心护心勿松劲

  • 夏末时分,暑热未散。早晚温差逐渐加大,在这样的环境中,脆弱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更需警惕“高危时刻”。  根据医院历年统计数据,气温每升高1℃,到急诊就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会增
  • 秋季来临,如何预防常见呼吸道疾病

  • 随着秋季的到来,气温差逐渐增大,为我们带来凉爽的同时,也为呼吸道疾病患者带来了发病隐患。天气忽冷忽热,冷空气的增加,使得一些呼吸科常见疾病,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
  • 利川市办理全省首项“证照联办一键通”业务

  • 办理申请、提交审核、查看进度……8月29日,1小时不到,利川市桂芳餐饮店委托代理人袁先生就拿到证照。这是利川办成的全省首项“证照联办一键通”业务。“本是抱着试试的心态点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威海开展常态化“经济体检” 提升审计质效

  •   8月30日,记者从市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度,市审计局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审计主责主业,扎实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围绕重大政策落
  • 人行横道上聚集打牌?太危险!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王敬东8月28日,张店交警在辖区昌国路翰林路路口巡逻时发现,附近的村民在快速路桥下占用人行横道聚集打牌,存在交通安全隐患。在现场,执勤人员
  • 图片故事|在乡村孩子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

  •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肖翊|北京摄影报道在班主任郝老师的陪同下,欣冉和馨逸坐上从河南“甲骨文之城”安阳开往北京的火车,参加“2023第十八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企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