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指纹为啥不重样?《细胞》揭示指纹形成之谜

日期: 来源:淄博日报收集编辑:淄博日报

指纹由脊状纹路扩散、碰撞形成。

指纹独特的弓型、环型和螺旋型图案是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由指尖上微小脊状波纹扩散后相互碰撞形成的。这与斑马产生条纹或猎豹产生斑点的过程类似。

一项2月9日发表于《细胞》的研究表明,两种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种刺激脊纹形成,另一种抑制脊纹形成)会产生周期性脊纹,后者出现在指尖的3个不同区域。脊纹间碰撞和这3个区域的精确位置产生了指纹的独特图案。研究合著者、英国爱丁堡大学发育生物学家Denis Headon说:“要形成不同的弓型、环型和螺旋型,关键不仅在于分子成分,还在于它们是如何在手上分布的。”

指纹可增加指尖的摩擦力和灵敏度,且长期以来一直被用于识别个体和诊断一些发育状况。去年,Headon等研究了影响指纹形状的基因,其中许多与肢体发育有关。它们似乎为指纹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但其中许多基因在指纹形成过程中并不活跃,表明它们并没有直接参与指纹中脊的形成。

为了解更多关于指纹图案的信息,Headon等研究人员追踪了指纹在胎儿发育过程中是如何形成的。解剖学研究和基因活性分析表明,形成脊纹的细胞遵循一种最初模仿毛囊的发育路径。但是,与毛囊的基因活动模式不同,脊细胞无法吸收皮肤表面下更深层的细胞。

这些分析支持了“图灵反应-扩散系统”的存在。当激活发育过程的分子同时刺激自身和一种抑制分子时,就会创建这种系统。西班牙坎塔布里亚生物医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的发育生物学家Marian Ros表示,这是一个能创造周期性图案的自组织系统。

1952年,数学家艾伦·图灵提出了该系统,将其作为发育过程的化学解释,例如植物叶子的排列或小型水生生物水螅的触须。从那时起,图灵反应-扩散机制就被认为有助于建立各种人类熟悉的生物景象,包括一些热带鱼鲜艳的鳞片和鸟类的羽毛图案。

为找到指导形成指纹图案的分子,Headon等研究了小鼠脚趾上的脊,以及三维培养的人类细胞。他们发现,一种名为WNT的蛋白质,在毛囊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刺激脊纹的形成。另一种名为BMP的蛋白质则会抑制它们,从而形成图灵反应-扩散系统。

脊状波纹来自3个区域:指尖、指尖中心、指尖底部的褶痕(手指弯曲的地方)。Headon团队在这3个区域改变了脊纹起源的时间、角度和精确位置,并创建了弓型、环型和螺旋型图案。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发育生物学家Cheng Ming Chuong说:“这些波纹会相互碰撞并产生漩涡,这有助于指纹图案多样性的形成。”

Chuong指出,过去对皮肤皱纹(如指纹)的研究往往更侧重于理论和建模方法,而不是实验数据。但最新的研究利用了细胞培养技术及其他方法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他说:“这项研究开拓了这一领域,现在人们可能会更多地关注我们皮肤上这些隐藏的图案。”

来源:中国科学报


相关阅读

  • 谁的回眸一眼,成全了谁三生的思念?

  • #心灵鸡汤#岁月的落寞在指尖下刻下了孤独,满眼的惆怅拉长了孤独的影子,在流转的时光里呜咽,莫名的忧伤将我紧紧缠绕,终是束缚不了思念的心绪,任凭相思在心中肆意泛滥,不去打扰!想你
  • 七一文学|游球川三十六天井

  • 球川三十六天井享有“江南第一天井”之盛誉,一直让我魂牵梦萦,一日,我和好友来到浙江常山县球川小镇一睹它的风采。球川,位于浙赣边界,地处常山县西大门,因“山环成球、水汇成川”
  • 比亚迪新专利可识别脱皮指纹

  • 目前的指纹识别设备多无法识别除湿指纹外的其他异常指纹,如手指脱皮引发的脱皮指纹等。手指脱皮会引起指纹剧烈变化,从而导致脱皮指纹在被录入一段时间后无法被有效识别。这一
  • 天祝:藏族盘绣展光彩

  • 盘绣是深藏在华锐民间的一门传统艺术。盘绣者以布为纸、以线当墨、以针做笔、青灯花布、朝生夕息,绣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天祝县天堂镇朱岔村的村民们利用闲暇时间互相传授
  • 兔年说兔丨三只兔子三只耳:丝路文化融汇的见证

  • 一只兔子两只耳,三只兔子几只耳?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给出另类答案:三只兔子竞相追逐,两两共用一耳,形成了“三兔共耳”的独特造型,乍一看就是,三只兔子三只耳。莫高窟第302窟“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指纹为啥不重样?《细胞》揭示指纹形成之谜

  • 指纹由脊状纹路扩散、碰撞形成。指纹独特的弓型、环型和螺旋型图案是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由指尖上微小脊状波纹扩散后相互碰撞形成的。这与斑马产生条纹或猎豹产生斑点的过程类
  • “温暖家”的乡村画卷第一卷:《破茧》

  • 编者按: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既关乎农村的“里子”“面子”,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梯子”,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