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书写“新江村”打卡“最江南”⑦苏州吴江暑期“乡村研学热”带动休闲农业发展新热潮

日期: 来源:扬子晚报收集编辑:扬子晚报

 

立秋虽已过,暑气仍未消。今年夏天,苏州市吴江区旅游市场随酷暑天气一同开启“高温模式”,带孩子到乡村释放精力成为不少家长的暑期“遛娃”新选择。田间地头的广阔空间和自然生态,多样丰富的课程活动和趣味体验,让盛夏的乡村俨然成为孩子们撒欢的乐园。

清晨在水杉林中观鸟、夜晚在广袤草坪上看星星、体验蚕茧作画与手工缫丝……暑假期间,吴江区各大乡村体验地纷纷结合特色文化推出针对亲子人群的暑期研学活动,让孩子们在享受田园美景与大自然风光的同时,有更多的趣味体验与收获。

为进一步打响吴江区“姑苏城外,美美江村”休闲农业品牌,近日,扬子晚报、苏州市吴江区农业农村局“书写‘新江村’ 打卡‘最江南’”融媒体报道组走进太湖雪蚕桑文化园、村上·长漾里与同里湿地公园等地,细探吴江休闲农业发展新热潮的“流量密码”。

蚕桑研学赋能文化传承,打造休闲农业致富“新丝路”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蚕桑文化是中国文明的起点,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走进太湖雪近百亩的果桑游乐园,蓝天白云下,一棵棵古桑树冒着油绿的叶,吸引不少亲子家庭穿梭于这“天然氧吧”之中。在一边的蚕桑文化园内,孩子们不仅可以详细了解蚕从芝麻大小到吐丝结茧的一生,还能动手体验手工缫丝和蚕茧作画等,感受千年蚕桑文化的魅力。

太湖雪蚕桑文化园营销运营总监陆慧婷向记者介绍,为了不断完善食、住、游、学、购、娱各个领域的农文旅新业态,今年,新开设“雪空间”民宿,不断丰富田园乡村旅游的新内涵。21间不同规格的房间,装修如其名,简约大方、干净优雅,床品皆为太湖雪蚕丝被,窗外便是成片碧绿整齐的古桑树,自然成景。

记者了解到,借助丝绸小镇震泽深厚的蚕桑文化底蕴,太湖雪自开园以来面向社会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蚕桑文化研学路径。其中,扬子晚报与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共同打造的“姑苏水磨调”少儿昆曲品牌2023年夏令营便在太湖雪蚕桑文化园内开展,穿着水袖、手执团扇的小朋友们在蚕桑文化园内学昆曲唱腔和身段,体验手工缫丝与萌宠喂养,带来一场非遗艺术与农耕文化的精彩碰撞。

“夏令营期间的所有食材都取自桑园内,孩子们可以亲手体验采摘。”陆慧婷表示,现在绝大多数城市里的孩子难识五谷,更少能感受到在田间地头玩耍的那份美好。但在太湖雪蚕桑园内,孩子们可以亲手采摘冬瓜、茄子、豇豆等,见证时令果蔬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课间还可以采摘桑叶喂养蚕宝宝、学习蚕茧作画和醉墨扎染,晚间可以动手学包饺子馄饨、体验萌宠喂养,收获劳动赋予的美好。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今年7月,太湖雪已接待扬子晚报“姑苏水磨调”昆曲夏令营、苏州国裕外国语学校夏令营、北大留学生暑期活动等多支团队,为太湖雪蚕桑园带来了更多客流,也为吴江休闲旅游注入了新活力。通过“蚕桑+非遗”“蚕桑+农耕”等蚕桑赋能文化的暑期研学方式,不仅打响了吴江区多元化农文旅融合品牌,更拓宽了经济增收“新丝路”,为乡村振兴增加新动力。

天文观星助力乡村旅游,让星空持续“点亮”乡村振兴夜幕

随着城市的发展,裸眼银河的场景已然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因此,越来越多的城市人为了一览银河,纷纷寻找没有光污染的乡村观星地,吴江区“村上·长漾里”正是一个不二之选。一处占地近300亩由26栋乡村房屋改造而成的多业态田园综合体,涵盖了稻田餐厅、草坪营地、各类手作体验馆等多种业态空间,可谓暑期“溜娃观星”欢聚地。

自去年暑假起,村上·长漾里策划推出了奇妙天文之旅夏令营,孩子们可以在村内广袤的稻田与草坪中央,通过天文望远镜观测月球、土星等天体。“村内的‘青山绿水’为观星创造了极佳的条件。”村上·长漾里球球店长介绍,大片的稻田充分还原了乡村的自然环境,草坪营地让孩子们可以在夏夜星空与璀璨银河中“自由翱翔”。

除了开展天文课堂、星空观测,村上·长漾里还充分结合村内特色稻作文化,在广袤稻田旁摆设“长桌宴”,从村上田美美蔬菜花园里采摘新鲜果蔬,用传统的烹饪工具和手法,在土灶台上烧制美味的午餐……“现在大多数城市里的孩子都没有乡间生活的体验,来到长漾里可以增加孩子们对星空与农作物的探索与认识,这样一个农文旅融合的夏令营产品,能够让孩子们在暑假尽情回归田园、感受乡村。”球球店长表示。

以点点星芒“点亮”乡村振兴的夜幕,这正是村上·长漾里推出天文夏令营的初衷。通过开展天文夏令营吸引的人气,让村上·长漾里的民宿、餐厅营业额有了明显的增长,也为非遗酱作平望辣酱DIY、古法蓝染体验等各类手作体验馆引来了不少客流。“我们希望通过以‘天文+农耕’相融合的夏令营产品,吸引更多的小朋友来到乡村,让乡村的夜晚不再空有其美,让乡村的星空‘点亮’乡村振兴的夜幕!”

湿地自然探索多样生物,丰富自然科普“第二课堂”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湿地的田间地头和广袤丛林是孩子们探寻自然生态系统最佳的“第二课堂”。漫步吴江同里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森林、河流、飞鸟、昆虫、花草共生,树林间偶有或悠长或短促的鸟鸣,一切都显得生机盎然。

在同里湿地公园讲解员陶丽的带领下,记者走进同里湿地公园科普宣教馆。这里有可以还原生物在生态中实际生活状态的VR设备,有一键就能轻嗅不同花香的“芳香实验室”,有举起听筒就可以聆听各种鸟类叫声的听音装置,也有专为小朋友量身定制的可以探寻树林土壤下生物的探秘通道……让孩子们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沉浸式与“生物”互动,全方位了解湿地科普知识。

学会观鸟,相当于获得一张进入自然剧场的门票。截至目前,同里国家湿地公园共监测到232种鸟类,夏季的清晨,拿起望远镜,深入湿地乡野寻找白鹭、赤鹭等鸟类;夜晚化身“追光者”,在园内寻找萤火虫的足迹;孩子们还可以在水上划着五颜六色的皮划艇,随处可见荷花、水鸟等生物,在这个夏天“沉浸式”感受城市里的森林绿洲。

“我们在夏令营研学过程中,注重理论教学与互动体验的结合,让孩子们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湿地环境中,探索湿地生物多样性,进一步感悟湿地与人类、大自然的关系。”陶丽表示,接下来,将继续结合园内生物多样性的特征,加大力度研发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教育课程,通过暑期游、夏令营等形式,逐步将生态环境的科普教育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暑期旅游热助推乡村振兴。近年来,吴江区依托区位优势、生态环境、农耕文化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休闲观光为主的都市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通过打造一系列“蚕桑+农耕”“天文+农耕”“湿地+农耕”“非遗+农耕”等沉浸式研学体验,走出了一条以“暑期乡村游”撬动乡村振兴、赋能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致富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梅方滢 实习生 王露露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郭凤

相关阅读

  • 党建+文化振兴,催开文明之花

  • 清泉乡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党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通过传承与弘扬文明新风,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培育壮大乡村文旅产业,推动群众实
  • 玉门:为乡村治理注入“文化力量”

  • 走进玉门市昌马镇上游村,一幅幅栩栩如生、亮丽多彩的彩绘墙画,让人耳目一新、赏心悦目,有丰收时节的忙碌场景,也有憨态可掬的小动物;有满池荷花的水库,也有苍翠青山下村庄清晨……
  • 武汉又添了一个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

  • 极目新闻记者 邱睦通讯员 张倩云8月11日,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武汉东湖高新区人民法院联合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委会、武汉市生态环境局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分局共同为
  • 新疆方案,进京赶考

  • 在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建设的重要一步中,新疆大学引源团队成员荣幸地参加了河北省正定县的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揭牌仪式。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探索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寻找乡村
  • 科技下乡,菜鸟怎么做?

  • “以前站点每天要处理2000多个包裹,其中有1/4还要送到另外7个村里,每天带着员工像‘打仗’一样忙前忙后。”韦昌源是广西钦州市灵山县新圩镇一家菜鸟乡村快递站的站长,被人手不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看得心疼!为抓毒贩云南民警徒手破窗鲜血直流

  • 街头围堵、持枪震慑徒手破窗、鲜血直流……这不是电影大片 而是缉毒一线的真实现场近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街头就上演了这样的惊险一幕文山警方在辖区街头缉捕毒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