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资阳:激扬文化活力,奏响时代弦歌

日期: 来源:资阳发布收集编辑:资阳发布

      山与水的相遇,孕育了资阳兼收并蓄又善于变通的独特城市个性,勾画出资阳文化融通中西、着眼天下的辽阔宏图。

  文化如水,浸润无声。近年来,资阳高水平谋划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尚,绽放文化新光彩,实现文化发展新突破。

  一系列生动实践,记录了资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坚实步伐:资阳市级融媒体中心试点建设经验在全国交流,为全国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供示范经验;资阳濛溪河遗址考古发掘被列入四川省2023年重点考古发掘项目,考古发现中的“资阳成果”令人赞叹;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如火如荼,“资阳画卷”进一步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今天的资阳,正在成为新的文化高地、火热的文化人才聚集地、文艺创作丰产地、文化产业创新地,资阳文化高质量发展,奏响一曲催人奋进的时代弦歌。

      文化体制改革中的“资阳实践”

  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使命需要新作为。

  今年7月,资阳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经验登上了全国舞台,作为西部代表在全国地方党委宣传部部长培训班上做了交流发言。

  “以前大家称市级媒体为‘夹心饼干’。”资阳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市级媒体处于中央、省、市、县四级媒体架构的“腰部”,是全媒体传播体系中承上启下、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但随着中央和省级媒体率先引领发展,县级融媒体中心全面开展提质增效,处于“腰部”的地市级媒体发展之路究竟在何方?

  为了破局,资阳率先谋变。2019年,资阳成为全省推进市级媒体融合发展的三个试点市(州)之一。1年后,当地挂牌成立资阳新闻传媒中心,成为在全省率先推行报台融合的地市级媒体单位。

  2022年4月,资阳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地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城市,资阳以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建设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推动市级媒体从“相融”到“深融”。从“不想改”到“主动融”,融合带来的“化学反应”正在显现。

  ——客户端的活跃度与覆盖率正在提升。当地市级媒体客户端注册用户数已覆盖市域常住人口57.2%,预计年底将超过60%。

  ——内容质量有较大改进。资阳当地全网阅读量100万以上的作品有152件、1000万以上的作品有36件,46件作品获四川新闻奖等奖项,创下资阳历年来最好成绩。

  ——人才队伍活力增强。通过改革,市级媒体创新用人机制和激励政策,推动从业人员走向主战场,向全媒体记者、专家型记者转型……

  除了自我谋变谋发展,资阳还不断创新扩大伙伴群,推动媒体多元化发展。一方面与国内顶流平台合作,服务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推动省、市、县媒体对接兼容、数据联通,开展“新闻+”服务,比如举办体育赛事、节会营销等大型展会和城市文化推介,开展城市形象营销和国际传播,打通问政平台、政务发布体系。对此,资阳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要不断增强工作能力本领,提高工作质量效能,聚焦‘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和‘三件大事、三大会战、N项改革’中心工作,聚焦网上网下宣传资源,全力营造团结正面鼓劲的主流思想舆论,为加快建设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示范区贡献力量。”

  资阳的思想文化传播工作,始终与党的理论创新同频共振。为了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资阳广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不断创新理念和方法,“音乐思政课”已成为资阳党政系统的一大品牌,这是资阳市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抓手之一。“基本原理”变成了“生动道理”,让党员群众从小故事里感受大时代,党的声音直达群众心间,在全市党员干部群众中汇聚起奋斗的强大力量。

       寻脉古蜀文明中的“资阳成果”

  上世纪50年代,成渝铁路修建至资阳时,发现一块古人类化石,这就是“资阳人”头骨,经初步测年,头骨距今约3.5万年。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发现的第一颗人类头骨化石,“资阳人”头骨化石的发现引起世界关注。

  70年后,距离“资阳人”遗址直线距离35公里处,考古专家发现资阳濛溪河遗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正在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目前已发现大量石器、动物和植物性遗存,是国内旧石器遗址中展示人和环境关系方面最清楚、最系统、全要素的遗址之一。濛溪河遗址的神秘面纱,正随着考古发掘和研究的逐步推进而不断揭开,为进一步认识远古历史和人类文化提供了重要窗口。

  锦绣文明延绵不绝,文化传承生生不息。在资阳临空经济区,一个创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资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技创新示范园正在加快推进,以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为背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和巴蜀特色文化中影响深远的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诗词文化为主要表现内容,规划了六大主题区,包含“孔子”“老子和庄子”等9个室内主题项目、近40个室外配套项目和数百项特色休闲景观。“计划于2025年建成投用,设计年接待能力300万人次。”资阳临空经济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文旅深度融合中的“资阳画卷”

  文化犹如一条纽带,连接着过去和未来,传承着悠久的历史文明与朴素的奋斗现实。

  从安岳县城出发,沿着兴柠路向东,不到5分钟车程,便是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项目,施工现场一片忙碌:数十台载满建筑材料的运输车辆来回穿梭,上百名建筑工人正在施工……

  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建成后,将进一步促进川渝石窟保护和传承。“今后在展示中心,只需要动动手指,就能一览川渝石窟的独特魅力。”安岳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资阳抢抓与重庆市大足区共建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等机遇,立足“资足常乐”“石刻之乡”等文旅品牌,绘就出一幅文旅融合的“新画卷”。

  沿着石窟数字展示中心往北,依托卧佛院景区打造的成渝中部康养旅游区雏形初现,路边红墙黑瓦的民宿依次排开,跑马滩水库码头游人络绎不绝;往东,依托毗卢洞、华严洞、茗山寺等景点打造的“安柠石光”巴蜀文化体验区正在加紧推进……

  除了在石窟石刻艺术主题游线上做文章,资阳还推出红色印记、和美乡村、研学探秘等多条精品路线,既包括陈毅故里景区等人文资源,也有花溪河生态旅游度假区等自然风光,充分展现巴蜀大地的自然之美、人文之韵。

  此外,当地还结合消费新趋势,联袂创新文旅产品,拓展文旅新项目、新业态、新体验,川渝石刻文化公园、巴蜀雅楠原始林生态旅游区……一个个文旅深度融合的项目正在加速谋划。

  “我们正积极拓展形成‘文旅+’产业,要让巴蜀文化交融日益加深。”资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资阳将积极推进城旅、文旅、农旅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文化创意、文化娱乐等业态。

  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有新气象新作为。资阳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要讲好资阳故事,传播资阳声音,广泛宣介资阳经验,打造‘资阳样本’‘资阳方案’,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资阳形象。”

  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资阳以文化为媒,将绽放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彩。(李子 王一)


相关阅读

  • 天祝:首个非物质民俗展陈馆挂牌

  • 鉴于近几年“一棵柏”旦马民俗展陈馆开展的卓有成效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工作,11月11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决定将“一棵柏”旦马民俗展陈馆确定为甘肃省非物质文
  • “老地名”,何以成为城市文脉传承的热点?

  •   接连看到几条跟地名相关的新闻,感受到了保护老地名的热潮。  第一条,济南市民政局公示了第三批传统地名保护名录拟认定名单,32个在历史存续时间、地名文化底蕴和知名度等
  • 优化营商环境 | 资阳区:规范社会组织提质效

  • 近日,资阳区首批3A等级的备案社区社会组织授牌仪式在沙头镇举行。 经过严格的评估程序,沙头镇海南塘社区广场舞协会、华兴村残疾人协会、镇禁毒协会获授全省首批备案社
  • 市北区“惠民兴安”工作媒体见面会

  • 记者从媒体见面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市北区以“惠民兴安”、文化惠民“1530小时”为抓手,组织开展“百姓大舞台文化大展演”、“剪纸艺术及手作玉兔作品展”、“盛世锣鼓出彩市北
  • 《寻文化之旅》文旅真人秀节目

  • 11月13日《寻文化之旅》文旅真人秀,今日在湖南广电国际频道正式官宣。本节目首次启用素颜常驻嘉宾组成的“寻文旅团”,即将开启文旅取景拍摄之行。由刘小生担任总导演兼总制片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资阳:激扬文化活力,奏响时代弦歌

  • 山与水的相遇,孕育了资阳兼收并蓄又善于变通的独特城市个性,勾画出资阳文化融通中西、着眼天下的辽阔宏图。  文化如水,浸润无声。近年来,资阳高水平谋划推进物质文明和
  • 事关异地就医!日照最新发布!

  • 11月15日下午市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日照医疗保障“异地就医工作推进情况”(一)不断扩大异地就医联网结算范围全市住院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现住院费用和普通门诊费用跨市和
  • 安工大学生王鸿飞捐献造血干细胞迎20岁生日

  • 安青网讯 11月10日上午,安徽工业大学举办简短热烈的仪式,欢送2022级学生王鸿飞赴芜湖弋矶山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11月16日,王鸿飞将为外省一位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该
  • 看3D电影都头晕的你,进入“元宇宙”还会晕吗?

  • “元宇宙”是最近大热的词,谁出门嘴里没两句“元宇宙”感觉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时尚弄潮儿。但是元宇宙到底是什么?我们能用它来干什么?这些大家都真的知道吗?今天,胖科带大家一起
  • 江苏20世纪建筑遗产 | 无锡太湖工人疗养院

  • 江苏拥有丰富璀璨的二十世纪建筑遗产。今天,这些可沉浸、感知和触摸的建筑遗产,构成了城市文化气质的底色,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文化特质和民族情感,也成为城市活力再生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