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吴小林校长《中国高等教育》刊文:构建新时代产教融合平台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全面贯通

日期: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收集编辑:中国石油大学


产教融合是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行业企业需求侧有机连接的有效途径,而人才、企业又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群体和主力军。

产教融合的核心是校企双方人员的融合,而人员的融合关键在于强有力的组织凝聚和保证。

产教融合的关键是校企双方团队的建设,而团队建设的关键在于共同目标的确立。

产教融合的基础是平台搭建,而平台搭建的关键在于校企双方各自优势的互补融合。

产教融合的路径是校企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攻克科学难题和工程实践难题。

产教融合的根本是在于提升高校促进产业发展人才培养能力和共同解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卡脖子关键难题。

产教融合的目标是校企双方共赢,即学校持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企业的能力,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企业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国内外竞争力持续增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  

近日,《中国高等教育》刊发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吴小林的文章《构建新时代产教融合平台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全面贯通》。





构建新时代产教融合平台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全面贯通

吴小林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进行集中表达、统筹部署,这是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三者地位、作用、价值、功能的准确把握,对现代化建设规律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这一重大战略部署,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指出了明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极具战略意义,也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全面准确把握党中央对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系统集成、深度融合的高度期待和战略谋划,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贯彻落实的实际工作中,突出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一体谋划、统筹推进、贯通融合,突出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对接、统筹落实、紧密结合,着力突破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卡点堵点瓶颈,着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联通畅通融通,为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出更大贡献。其中,产教融合作为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联动的制度设计和有效平台,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构建产教融合平台的关键在于协同体制机制的探索创新,坚持党建引领、团队共建、平台共筑、难题共克、人才共育、成果共赢等措施,有效调动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积极性,打通学科、产业、人才之间的壁垒,切实推动产教融合迈向新征程。


坚持党建引领,深刻把握“国之大者”


产教融合的核心是校企双方人员的融合,而人员的融合关键在于强有力的组织凝聚和保证。校企党组织共建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方式。校企双方党组织通过签署共建协议,紧紧依靠党组织强大的动员力、组织力和执行力,将双方的骨干人员有效地团结凝聚起来,持续深化校企资源的协同互补,推动形成“要素融合、渠道融通、资源融汇”的生动格局。

党组织共建可以通过采取组织生活联学、主题党日联过、共建“大思政”实践教育基地等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和业务工作研讨有机结合起来,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校企工作实际紧密对接起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持续提升理论素养和视野格局,将“国之大者”和自身职责有效衔接,不断激发党员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坚持团队共建,自觉服务国家战略


产教融合的关键是校企双方团队的建设,而团队建设的关键在于共同目标的确立。校企团队共建的目标就是始终坚持“四个面向”,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国家重大项目为牵引,瞄准学科前沿领域等方向,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为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安全发展提供新引擎,为创新驱动发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校企团队的共建包括师资队伍的共建和科研队伍的共建。师资队伍的共建,重点是组建跨学科、校企融合的师资队伍,通过构建本硕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纵向贯通式项目课程体系与横向衔接式理论课程体系,不断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科研队伍的共建,重点是瞄准国家战略和企业急需,瞄准服务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新的增长引擎,发挥高校基础学科、交叉学科优势,发挥企业工程前沿优势,集中力量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着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坚持平台共筑,构建全链条式平台


产教融合的基础是平台搭建,而平台搭建的关键在于校企双方各自优势的互补融合。校企共建平台就是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打造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集科研创新、成果孵化、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全链条式协同创新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培养造就更多青年科技人才和卓越工程师。

产教融合平台本质上就是协同创新平台,校企双方可以通过共建联合研究院、产学研基地、研究生企业工作站等形式,定期开展科研交流、研究生联合培养、推进科研成果转化等,将校企双方的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发挥各自优势,互相取长补短。弥补学校培养的人才与工程实际之间的落差、企业基础研究力量的不足、学科交叉融合不够的短板,切实达到1+1&>2的共建成效。


坚持难题共克,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产教融合的路径是校企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攻克科学难题和工程实践难题。双方联合攻关的关键是需求的对接和力量的整合。在共同解决难题的过程中,一方面培养和锻炼人才,特别是提升高校青年教师和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推动科研成果有效转化落地,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联合攻关可以采取校、院、团队三级联动的方式开展,按照“学校布局、学院牵头、团队推进”的模式,推动创新团队主动跟踪学科前沿,明确科学问题,深入企业找准关键技术,结合优势确定攻关难点,深化协同攻关。科研团队在开展攻关时,可以和企业建立创新联合体,联合申报重大课题、重大项目,依托这些重大课题和项目形成协同创新团队,通过有组织科研,集中优势学科力量,产出一批有重大学术影响力和行业产业影响力的科研成果,着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坚持人才共育,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产教融合的根本是在于提升高校促进产业发展人才培养能力和共同解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卡脖子关键难题。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特别是工科高校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人才培养与行业产业需求脱节,培养方案、课程内容和教材建设明显滞后于行业产业实际。人才共育就是要高校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和行业急需,及时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及时更新教育教学内容,快速响应国家和行业需求,不断提高对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的支撑能力。

人才共育一方面是学校要主动改造传统学科专业,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资源,推动传统学科更新迭代,适应行业升级改造需求。另一方面,是实施校企联合人才培养计划,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现场导师,实施“双导师制”,共同培养卓越工程师人才;同时,从企业录取符合条件的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攻读专业学位,为企业打造专业技术人才的源头活水。


坚持成果共赢,共同塑造发展新动能


产教融合的目标是校企双方共赢,即学校持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企业的能力,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企业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国内外竞争力持续增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校企双方共赢的最终追求,是推动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战略支撑。

校企双方成果共赢既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统筹部署的具体要求,也是实现产教融合的现实需要。只有校企双方基于优势和资源的互补性,通过满足对方人才培养、科研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的需求,形成创新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系,实现发展共享、成果共赢的良好局面,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教育、科技、人才的协同联动、深度融合。



产教融合是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行业企业需求侧有机连接的有效途径,而人才、企业又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群体和主力军。在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刻领会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断,积极探索构建新时代产教融合平台,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高校应有贡献。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编辑:魏志博

责任编辑:华南

审核:李丽平 刘志庆



连任!

投票!中石大校庆logo请你来定!

开学第一天!一切都这么带劲儿!

最佳!最美!

@即将返校的CUPers,这份指南请收好~

赞!

相关阅读

  • 385场招聘会,苏州发布23.97万个岗位!

  • 一股春风,吹暖就业热潮!今天(2月16日)上午,看苏州记者从苏州市人社部门了解到,自1月16日“创响江苏·就在苏州”2023年“春风行动”启动以来,全市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385场次,
  • ChatGPT或掀创业潮?AI人才薪资再攀高峰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强 北京报道近日,原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在社交平台官宣“带资进组”入局AI领域,称将打造中国的OpenAI,在业界引发热议。2月14日,脉脉创始人兼CEO林凡透露,
  • 荔波:多措并举引领各类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

  • 近年来,荔波县紧紧围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引导各类人才向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流动,在基层中发挥人才作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乡镇青年人才引
  • 优蓝国际紧抓行业发展良机服务能力备受市场肯定

  • 近年来,随著中国产业结构转型深化,包括第二产业的智能制造升级及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全球价值链中工人分工的角色不断变化,对具有专业及高素质技能的蓝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
  • 引才留才,徐州这样“出招”

  • 服务产业发展、摸清各类用才主体人才需求,找准全年人才工作靶向......日前,市委人才在全市组织开展为期半个月的“送政策、问需求、听建议”人才服务专项活动。引才面临什么样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城市治理 │ 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 作者简介:Francisco VALDERREY,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行政学博士,墨西哥国家研究系统成员,墨西哥蒙特雷科技大学教授。本文节选自复旦-拉美大学联盟2022年度研究报告《南方国家特大
  • 河北廊坊:优化服务强实体 助企纾困促发展

  • 河北省廊坊市深入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集中开展“走千企、访万户、解难题、促发展”活动,为企业解决一批“急难愁盼”问题,力促企业降本增效,提振企业发展信心。记者:张硕 报
  • 汕头公安开展宣传普及反恐法活动

  • 反恐防恐,人人有责。为进一步增强我市群众的公共安全和反恐防范意识,切实推进反恐怖宣传教育,汕头公安机关常态化组织开展宣传普及反恐法系列活动。各区县民警通过设置宣传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