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股掌间劈波斩浪 刀锤中精雕细琢!番禺区上漖村龙舟基地手工艺人的坚守与创新

日期: 来源:番禺台收集编辑:番禺台

每逢端午,

广州的龙舟文化便备受关注,

它在传承源远流长的端午习俗的同时,

还能弘扬团结一致、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

番禺区上漖村龙舟制作基地

广东最古老的龙舟制作和维修基地

迄今已有140多年历史

上漖龙舟制作技艺也成为

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龙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一个个民间手艺人的努力。在上漖村龙舟制作基地,不仅有做40余米长传统龙舟的“造龙者”,也有主攻龙舟模型的手艺人。卢志棠、梁启明和黄胜券就是坚守和创新的手艺人。

 卢志棠

十余年雕刻两千多条小龙舟

番禺区上漖村龙舟制作手工艺人卢志棠制作的微型龙舟尺寸虽小,但“五脏”俱全,其工序与制作大龙舟相差无几。每年端午节前后,不少商家和市民都会购买卢志棠制作的小龙舟。


卢志棠做的小龙舟

“做龙舟模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美术基础、耐性和钻研精神。”卢志棠表示,雕刻了这么多年小龙舟,现在看到一块木料就能在脑海里勾勒出成品的模样。

因为热爱

坚守传承

在读书时期,

卢志棠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功底,

毕业后从事木工工作,

这些经历为他成为

龙舟模型的雕刻匠人打下基础。

上漖村是珠三角地区

有名的龙舟制作之乡,

受村内龙舟文化的影响,

热爱龙舟的种子

深深地埋藏在他的心底。

多年前,一些龙舟厂商会给购买大龙船的客户送龙舟模型。当时,卢志棠甚为喜欢这些小龙舟,但又觉得不够精致。想到自己有美术功底和木匠手艺,他希望能做出更精美的龙舟模型。就这样,他一头埋进去,一做就是十余年。刻苦钻研的他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上班”时间——上午7:00~12:00,下午2:00~6:00,日复一日,年年如此。

卢志棠的工作台摆放着各种工具


秉持匠心

精益求精

在卢志棠的工作室内,一块厚厚的木块上勾勒着龙头、龙尾。卢志棠说:“一条小龙舟的精华部分是龙头、龙尾,虽然现在可以用电脑技术制作,但手工做更显用心和珍贵。”

卢志棠用原木雕的船身

在珠三角地区,从事龙舟模型制作的匠人各有特色,风格迥异。卢志棠所做的龙舟模型最大的特点是船身由原木雕出,不采用木板拼接的方法,这样做的好处是船身不会因为时间久远而开裂

和大龙舟一样,卢志棠的龙舟模型也分为“传统龙”和“标准龙”,选用的木材以坤甸木、柚木、酸枝等为主,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使用其他木材或是来料加工。在工序上,小龙舟并不简单,甚至与大龙舟的工序相差无几


卢志棠在自己的工作室做龙舟模型

卢志棠说,制作龙舟模型需要经过开样、上左右大旁、开掌口接驳、装彩盘,造两旁龙筋、脚踏板和座板,造龙缆、扎龙缆,造将军柱和旗盘、鼓架、锣架等。完工后,需上油漆、装龙头龙尾和配件等工序。

卢志棠雕刻龙舟模型

卢志棠的工作室有一间小小的陈列馆,展示了数十艘他精心雕刻的龙舟模型。这些模型船身长度从30厘米到3米不等,虽然尺寸大小不一,但“五脏”俱全,船身还配备船桨、罗伞、彩旗、锣鼓等配件。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配件都是卢志棠和妻子手工制作的,为此夫妻二人特意学习作画、书法和刺绣等知识。

卢志棠正在做龙船鼓

一生一事

手艺守艺

以一年做100~200个龙舟模型来计算,

卢志棠已经雕刻了两千多条小龙舟,

其客户主要是广东各村、

海外华侨以及做文化展示和活动的企业。

从2020年开始,卢志棠尝试在直播活动中展示自己制作的龙舟模型,传播龙舟文化。而卢志棠还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在家乡能有一个龙舟展览馆,可以展示上漖龙舟制作技艺。

工作室内的小陈列馆展示着几十艘成品龙舟模型

 “我们龙舟手艺人潜心钻研、不断改良,将龙舟做得更好,这是我们的责任。”卢志棠说,他会一直做龙舟做到80岁

梁启明 & 黄胜券

半路转行,让小龙舟“划”进大众视野

在上漖村龙舟制作基地,有一间小小的工作室,工作室有两名热爱龙舟文化的手艺人——梁启明和黄胜券。他们生于上漖、长于上漖,从小在村里看着父辈做龙舟、扒龙舟长大,如今他们从父辈手上接下接力棒,成立隆汇龙舟模型工作室,推广龙舟文化

近不惑之年

转行推广龙舟文化

梁启明曾是一名汽车维修师,

随着新能源电动车的普及,

他开始意识到

自己的修车技术如果跟不上时代,

终究会被淘汰。

“电动车修理需要去官方专门店,可以在后台看到数据,这是传统修车工无法比拟,而且现在很多高级技工的技术非常了得,我们已经落后了。”梁启明表示,那时自己快40岁,没有精力再去学习先进的汽修技术,只能另谋出路

梁启明的父亲叔伯曾是上漖造船厂的老师傅,小时候他就好奇龙舟是怎么制作出来的。他经常蹲在船厂边,学着大人的动作,摆弄一块小木头,试着刨出龙舟的形状。面对“再就业”,梁启明重燃对龙舟的热情,他选择离开汽修行业,全身心投入龙舟模型制作


梁启明从汽修行业转行做龙舟文化推广

在潜心研究数年后,2019年,梁启明在龙舟厂附近成立工作室,开始龙舟文化推广之路。与他同年的黄胜券在他的影响下,也加入工作室。

黄胜券曾从事会展布景相关工作,经常负责活动执行,而推广龙舟文化正需要这种专业的人助力。“船厂的师傅年纪大了,思想比较传统,只会埋头苦干,不懂宣传推广。我擅长搞活动、做统筹,当时明哥说要推广龙舟文化时,我就加入一起做了。”黄胜券说。

此后,

他们二人不仅参加

洛浦街龙舟文化节现场展览,

还到附近的中小学校

开展龙舟文化讲座。

潜心研究

精心打磨工艺

在面积不到10平方米的工作室里,放着各式各样、大小不同的龙头、龙舟模型以及相关摆件,模型上彩旗、罗伞、锣架、龙船鼓样样俱全,色彩艳丽,十分精美。有些模型的防护罩贴着“预定”的标签。

梁启明工作室展示的龙舟模型

梁启明说,模型的长度和用料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定制,一套最小规格的模型通常需要15天的工时。“所有的模型都是根据大龙舟手工复刻的,我做的模型最长可以达到2.5米,最小只有25厘米,木材可以选择坤甸木、酸枝等。”梁启明说。

为让龙舟模型的色彩

在长时间摆放后依然保持鲜亮,

梁启明将汽车的喷漆、抛光技术

应用于龙舟模型制作上

“通过喷漆技术给龙舟模型上色,色彩更加均匀,表面更加光滑,不会轻易落灰,即使长期摆放也不会褪色。”梁启明展示两条用不同技术做出的龙头:使用传统方法刷漆上色的龙头,表面会呈现细微的刷痕,色彩亮度也稍微逊色,而使用喷漆技术的龙头看起来光滑又靓丽。

文创加持

让推广之路越走越宽

4月2日,广东仲元中学附属学校的一批学生走进上漖村龙舟制作基地,他们在梁启明和黄胜券的指导下,动手制作彩旗、船桨等小模型,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之后,梁启明和黄胜券陆续走进番禺中小学校,传播龙舟文化。为让更多的青少年参与、传承龙舟制作技艺,黄胜券计划在工作室周边开辟一块场地,方便大家前来参观和体验。

梁启明制作的龙舟相关文创产品

除了做龙舟模型外,梁启明也追求创新,通过混搭龙舟的各项元素,创作各式工艺品。在他的工作室里,摆放着一个奇特的钟表,其整体造型参考的是龙舟上的锣架,他在锣面上加装指针,便成了一个龙舟文创工艺品。梁启明表示,未来将创作出更多的创意产品,让龙舟文化推广之路越走越宽。

来源:信息时报记者 韩春华

微社区e家通禺山洛浦


相关阅读

  • 一周热闻:阿里旗下游戏被判赔偿网易5000万

  • 一、宏观行业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5月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共86款游戏获批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5月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共86款游戏获批。网易旗下的《七日世界》、腾讯旗下的《
  • 2023中国聊城·江北水城龙舟公开赛今日开赛

  • 精彩龙舟赛,出彩新聊城。5月27日,山东聊城,由聊城市人民政府主办、聊城市教育和体育局承办的2023中国聊城· 江北水城龙舟公开赛即将在东昌湖(金凤广场)水域开幕。目前,各参赛队伍
  • 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听他们为你解答

  •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终极目标——通用人工智能逐渐接近现实,面对变革,我们做好准备了吗?5月25日晚,庆祝建校118周年相辉校庆系列第二十场学术报告会在相辉堂南堂举行。复旦大学计
  • 革新理念强基融合 用数据实现监督治理新发展

  • 最高人民检察院顺应“数字中国”潮流实施数字检察战略,以大数据应用赋能法律监督提质增效,是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之答。四川省检察机关提出“破局争先
  • 17级超强台风!广州未来天气将会……

  • 前阵子日日落滚水这几天“龙舟水”刚减弱鸡腿马上就要转红了17级超强台风“玛娃”以及副高加强北抬接下来,气温一路“狂飙”第一轮“龙舟水”已结束接下来几天转高温晴热22日
  • 数字政通:基于城市治理行业大模型进展顺利

  • 2023年5月26日,数字政通(300075.SZ)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基于城市治理的行业大模型进展顺利,已在多个项目上部署试运行。企查查信息显示,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
  • 医联发布国内首款医疗大语言模型 MedGPT

  • 5 月 25 日,医联正式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国内首款医疗大语言模型——MedGPT。与通用型的大语言模型产品不同,MedGPT主要致⼒于在真实医疗场景中发挥实际诊
  • 阳江:下濑新龙舟下水畅游漠阳江

  • 时隔37年,历时40多天,耗资约20万元,5月24日,阳江市下濑龙舟协会全新打造的龙舟被正式唤醒,“游”进了漠阳江。40多名桡手上船划动船桡,劈波斩浪。在龙头、龙尾处放置艾草、菖蒲和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诗词漫道“一步一诗”

  •   5月26日,行人在诗词漫道上拍照留影。  近日,沈阳市万泉公园打造的一条诗词漫道成为游客和市民的网红打卡地。每当夜幕降临,几十首古诗词彩灯在这条300余米道路的树梢枝头
  • 临淄:一辆无人驾驶环卫车背后的“协同创新”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张厚新 通讯员郑晓伟 周 悦5月25日一大早,在临淄人民广场,几辆无人驾驶环卫车正在有条不紊地清扫地面。据了解,这样的无人驾驶环卫车,一个可以
  • 淄博市纪委监委“码上举报”开通上线

  • 为更大限度方便群众反映问题,淄博市纪委监委进一步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在原有“信、访、网、电”的基础上,开通“码上举报”,群众可扫描二维码直接反映问题。一、纪检监察机关信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