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她,在老蒋身边潜伏14年,最后全身而退,怎么做到的?

日期: 来源:有书收集编辑:有书

1945年11月,陪都重庆会议室里,国民党正在召开五届十中全会,会场一片叫嚣。突然,坐在第一排的国民党元老张继站起来,用手指着蒋介石愤愤地大声说:“提起卧底,我就背后发凉,说不定在你的身边就有卧底,你还不知道!”

坐在蒋介石不远的一个女速记员,心怦怦直跳:是我暴露了吗?她用眼角的余光观察四周,发现没人注意她,然后继续埋头记录。

这就是我党潜伏特工,蒋介石指定的金牌速记员,被人称为“按住蒋介石脉搏”的谍战玫瑰——沈安娜。

01

沈安娜原名沈琬,1915年出生于江苏泰兴一书香门第,从小就进入私塾诵诗读书,练习写字,习得了一手娟秀的毛笔字。

她生来胆大叛逆,7岁时反抗裹小脚,16岁时,陪反对包办婚姻的二姐沈尹娜离家出走,到上海去求学。

没想到这一去,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

姐妹俩舟车劳顿,到达上海,姐姐进入一所寄宿学校,插班读高二。沈安娜则错过了准备报考的南洋商业高级中学的招考日期。

举目无亲,怎么办呢?

沈安娜性格果敢,不甘心就这样失去学习的机会。她找到教育主任毛啸岑,现场写了一篇字迹娟秀、文风朴实的一篇题为《求学》的文章,打动了毛先生,不仅被破格录取,还特批减免三分之一的学费。

沈安娜没想到是一篇作文尽然打通了她的求学之路,而更让她没想到的是,在毛啸岑先生家里,她将会遇见改变她一生的人。

1934年秋,由于没有足够的钱交学费,无奈之下,沈安娜只好放弃继续读高中,为了寻找一份生计养活自己,她选择学费低、半年就能学成的上海炳勋速记学校学习。

她勤学苦练,成绩优异。毕业时,被校长推荐参加浙江省国民党政府速记员招收考试,并顺利通过。

转年1月,沈安娜收到正式录用通知。在战争年代,这可是很多人争相想要的“铁饭碗”,但是,沈安娜对这份工作非常抵触反感。

02

原来,在1934年春节,沈安娜还在读高中期间,姐妹俩因为没有路费回老家,留在了上海,在一个阴冷的雨天,姐妹俩给恩师毛啸岑夫妇拜年。一进门,姐妹俩便发现屋里还有两位男士。

其中一位是已经毕业的舒曰信,另一位是比沈安娜高一级的华明之。

姐妹俩并不知道,他们在半年前就已经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且关系已转入中央特科,从事着秘密情报工作。

四个年轻人一见面,彼此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于是交往便多了起来。慢慢地,姐妹俩受他们的影响和引导,姐姐沈伊娜不久就加入我党,并与舒曰信结为夫妻。沈安娜则偷偷读了不少进步书籍,内心也慢慢有了朦胧的革命意识。

但此时,涉世不深的沈安娜单纯还有些稚气。她想做一名职业革命者,还想做自由独立的新女性,甚至想去拍电影,成为电影明星。她觉得进政府是去衙门伺候官老爷,弄不好就会受气。因此,在收到录用通知时,她并不乐意。

正在沈安娜犹豫不决时,华明之和舒曰信成为了她前行的灯塔,他俩请示上级后,找沈安娜谈话:“党组织派你去应试浙江省政府的速记员职位,打入国民党内部为我党做情报工作,你怕死吗?”

此时,沈安娜才知道两位学长是报纸上常见到的“共产党”。在得知情报工作就是革命工作后,她笃定地答应:“我要革命,我不怕死。”

就这样,不到20岁的沈安娜在这次谈话后,坚定了信仰,欣然接受了这份工作。她带着绝密使命,一腔孤勇奔赴杭州,隐姓埋名,踏上了情报生涯之路。

俗话说:“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在用笔和纸记录的年代,沈安娜凭借一分钟200字的速记绝活,和一手漂亮字迹,工作如鱼得水,深得领导朱家骅的赏识,很快便站稳脚跟。

没多久,沈安娜收到姐姐的暗信,让她回上海汇报工作,她把搜集的文件和资料,隐藏在衣物中带到了上海,从这些文件和资料中,党组织获取到非常重要的情报,中央特科上海负责人王学文表扬了她,并亲自与沈安娜见面。沈安娜只知道他叫“舅舅”。

此次见面,让沈安娜记忆犹新,“舅舅”给她讲述了党的秘密情报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这让她真正认识到做情报工作的重要性。

03

回到杭州,沈安娜就开始用从姐姐那里学来的隐形药水这种简单原始的密写技术,把情报写在家信背面或空行。但这种简单的技术,却暗藏着风险,加上沈安娜住的是集体宿舍,密写情报只能寻找时机。

一次,宿舍里没人,沈安娜拉上窗帘,锁好门,开始写密信,但刚准备好,门外响起了脚步声,沈安娜快速收好药水和家信,然后才拉开窗帘,打开门。

她的室友回宿舍了,一进门就警觉地四下搜寻,还盛气凌人地吆喝:“干什么?神神秘秘的!”沈安娜装作生气回击:“你什么意思?,好像我在床底藏了个人似的!”室友明知不可能藏人,便不再纠缠,扬长而去。

沈安娜原以为事情过去了,然而令她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下班回到宿舍,她发现自己平时装药水和密信的小皮箱被撬了。她赶忙打开皮箱,一看,顿时吓出一身冷汗。

药水在,钱也在,可密信不见了。这可怎么办,她急得攥紧拳头,想要狠狠锤自己,没想到手放下来时触摸到口袋。

原来,昨天情况紧急,她本能地把密信放进口袋里。沈安娜正准备松口气时,哪知走廊上又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等室友一进门,沈安娜就先声夺人质问她:“我的小皮箱被撬了,请问是怎么回事?”室友干脆地承认是她撬的,然后用怀疑的神情说沈安娜是共党特务,因为看到一瓶白色药水。

沈安娜急中生智说这是一瓶脚气水,并假装不依不饶说要向上级告发室友盗窃私人财务。沈安娜在气势上已完全占了上方。室友这才软了下来,连声道歉,沈安娜也顺阶而下。

这次药水风波后,沈安娜便更加小心谨慎,组织上考虑到沈安娜拿情报、还送情报不够安全,就让她的姐姐前去杭州取情报。

之后,由于姐姐工作忙不过来,加上这样奔波多有不便,为了让沈安娜更加安全地传递情报,组织上最后决定派华明之负责指导、联络沈安娜的工作。

04

华明之当时在国民政府交通部上海国际无线电台当业务员受领新任务后,就常常在假日里,早出晚归,在沪杭两地穿梭。

志趣相投的两人,通过浪漫地“约会”来传递情报,在危险的工作中,两颗炙热的心抱团取暖,很快走到一起。

沈安娜外向胆大,华明之内向稳重。1935年秋,组织批准这一对绝好的搭档结为夫妻,并批准华明之前往杭州,负责掩护、传递情报工作。夫妻密切配合,为党获取大量情报。

然而好景不长,1937年,抗争全面爆发,浙江沦陷,朱家骅转入国民党武汉政府担任蒋介石的秘书长。浙江省政府迁移,此时的情报并没有多大意义,沈安娜干脆请了长病假。

与此同时,他们与上海党组织失去了联系,两人如同漂泊的孤舟,失去了方向。

这可怎么办呢?

他们没有坐等,而是每天看报纸,终于有一天,在报纸上看到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和董必武到达武汉,并建立了八路军办事处。几经思考,夫妻俩决定,由沈安娜独自前往武汉寻找党组织。

05

1938年5月,沈安娜踏上了千里寻党的艰难历程。她辗转江西、湖南的多个地方,几经波折终于抵达武汉。可是茫茫人海,上哪找党组织去呢?

沈安娜从事秘密情报工作,她不能贸然前去八路军办事处寻人。

无奈之下,沈安娜只好每天一边参加一些爱国青年运动,一边在街头漫无目的地徘徊。一连几天,她都毫无所获。

一天,沈安娜又一次徘徊在街上,正当她为无法找到党组织发愁、苦恼时,突然瞧见马路对面一个高大熟悉的身影。

仔细一瞧,竟然是华明之的入党介绍人之一鲁自成。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沈安娜喜出望外。

寻着光走的人必定会遇见光,在鲁自成的帮助下,沈安娜很快在八路军办事处见到了中共中央领导人周恩来和董比武。

周恩来表扬了沈安娜,并指示沈安娜去找朱家骅,借机潜入国民党中央党部,担负起为我党窃取情报的重要秘密任务。

提着脑袋的工作,犹如在尖刀上行走。沈安娜听了指示,没有犹豫,笃定接受了此项任务。离别时,周恩来多次嘱咐沈安娜,“隐蔽工作安全第一,既要胆大,又要谨慎”,沈安娜谨记在心。

06

两天后,沈安娜特意换了一件见客时才穿的旗袍,按照董必武的吩咐找到了武汉所在的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朱家骅。

朱家骅对“老部下”印象深刻,又得知她千里迢迢来是为了给党国效力,非常高兴,国民党中央党部正缺速记员,沈安娜来得正好。

为了让沈安娜迅速开展工作,朱家骅吩咐秘书,给沈安娜办理“特别党政”,并亲自把沈安娜安排到机要处,担任中央常务委员会的速记员,负责最高层以及最高会议的速记工作。

沈安娜凭着“特别党证”潜入了国民党的心脏,加上自身过硬的本事,成了国民党绝密会议的指定速记员,潜伏在了生性多疑的老蒋身边。

丈夫华明之随后前来武汉,协助妻子沈安娜整理和传递情报工作。

几年的地下工作,沈安娜拥有了非凡的智慧,她把国民党的绝密情报,秘密整理两份,一份给老蒋,一份给党组织。

为获取情报,沈安娜即使怀孕即将分娩,她都前去参与会议记录,国民党高层给予高度褒奖,认为她忠诚无比,把她借调到“中统局”,把绝密会议资料直接交于沈安娜保管整理。

沈安娜如获至宝,连续几天加班熬夜整理材料,白天做速记,晚上整理抄写情报。忍饥挨饿是常事,结果患了胃溃疡。但她任劳任怨,让我党对中统特务的活动了如指掌

沈安娜也时刻提醒自己,要安全隐蔽。尽管如此,国民党机密被泄露后,人人自危,沈安娜也不例外,以至于她经常在心里思忖:“我暴露了?”可以想象,她承受了多大压力。

俗话说,“小心驶得万年船”。但即使再小心,也有疏忽的时候。

07

1942年,负责联络沈安娜的上级徐中航,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在约定取情报的时间久等不见人影,沈安娜夫妇按住焦急的心,静心等待。

为了试探情况,沈安娜给徐中航写了封信,一连几天,都没有等到徐中航的回音。结果却在中央党部等来了两个小特务,在楼下指名道姓要找沈琬。

此时的沈安娜不是刚入虎穴的小丫头了,得知两个特务身份并不高,就故意摆出国民党官场老姿态,请收发员传话,不认识这两人,如有公干,请找机要处长。

特务果然客气了,再三请收发员传话面见沈小姐。沈安娜断定他们没有证据,只是来摸摸情况,于是便答应见面。

一见面,俩特务马上拿出信,问到:这是沈小姐写的吗?沈安娜看了一眼,就是前几天她写的那封试探信,信中也没有啥把柄,于是她爽快地承认了。

没想到特务按耐不住了,唬到:徐中航是共党,已经被抓起来了,你跟他借钱,难道是他要收买你?

作为骨干速记员又持有特别党证的沈安娜反攻为守:堂堂正中书局的处长,你们有什么证据说人家是共党?我孩子生病问他借钱算得了什么?

这一激,一特务马上露了底,说徐中航抽屉全是反动书籍,沈安娜听了反而踏实了,心想,这就好办了,因为书局里有各种书籍太正常不过了。

回家后,沈安娜夫妇将各种情报资料、进步书籍、一切可能引起麻烦的信件清理销毁。

但即使这样,沈安娜还是没能完全躲过国民党的怀疑。从没往来的同事会突然而至她家“看孩子”,有新同事特意在她办公桌前大喊“徐中航被枪毙了”,沈安娜知道他们没有证据,所以都能处变不惊。

然而,让沈安娜始料不及的是,她的苦日子才刚刚开始。

当知晓沈安娜夫妇已被敌人监视后,党组织为了保护他们的安全,防止身份暴露,决定停止派人联络他们。就这样,沈安娜夫妇与党组织再次失联。

战争年代,物质上的艰苦自不必说,吃不饱饭是常事。徐中航被捕的这一年,他们的女儿才两岁多,儿子不到一岁。由于每天靠“藤藤菜”充饥,沈安娜严重缺乏营养,导致奶水不够,儿子整天饿得哇哇大哭,沈安娜忍不住泪流满面,但这还不是最难熬的。

他们最大的痛苦是搜集的情报无法传递出去。沈安娜每天依然搜集情报,下班马上回家,和丈夫呆在10平米的房子里,等人来取情报。没人来取,又亲手销毁,这让她焦急而悲恸,工作失去了方向。她好几次想去寻找党组织,但她不能,她谨记周恩来“长期隐蔽”的教导,耐心等待。

08

这一等就是三年,沈安娜身在敌营心系党,内心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是她每天照常工作,没表现出半点异常。生活的艰苦,加上巨大的压力,导致她患上了肺炎。非凡的意志力让她坚持下来,直到老领导吴克坚找到了她。这段最痛苦、最难熬的岁月才终于结束。

1945年,沈安娜被正式提拔为速记科的总干事,负责“重庆谈判”的速记工作。沈安娜在会场看到周总理,眼睛泛起了光,她抑制住心中的喜悦,波澜不惊。

她每晚速记到十点多下班,到了家顾不上吃饭,第一时间把速记内容整理成文,再秘密让联络员送到周恩来驻地,让我党掌握了谈判主动权。

抗战胜利前夕,蒋介石开始秘谋内战,这些绝密计划很快就到了我党最高决策层。周恩来用“快、准”口头嘉奖了沈安娜。沈安娜更加密切关注国民党的异动,尤其是蒋介石的言行。

1946年6月,内战全面爆发。新形势、新考验、新任务摆在了沈安娜面前。蒋介石为防止内战计划泄密,每次在会上讲到绝密问题时,要求全场人停止做记录,包括沈安娜。

但任务再难再艰巨,沈安娜也总能有办法解决,她凭借超强的记忆力,把蒋介石的绝密讲话牢记在脑海里,利用上厕所之际,偷偷记录下来,回家交给丈夫华明之整理传递。

正是有了这些绝密情报,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给蒋介石以沉重的打击,尤其是爱将张灵甫的阵亡,彻底粉碎了国民党的野心,加速了解放战争全面胜利的进程。

蒋介石做梦也没想到,对国民党国忠诚无比的沈安娜,他指定的金牌速记员,竟然是潜伏在他身边、按住他脉搏的中共特工。

1949年4月,国民党南下,组织指示沈安娜夫妇借机离开,他们以探亲为由回到上海,临走还弄到了南京军事布防图。5月,上海解放,沈安娜由地下转入地上,潜伏工作宣告结束。

沈安娜深藏功与名,潜伏于敌人的心脏,在老蒋的眼皮底下,危机四伏,犹如尖刀跳舞,潜伏长达14年。但她临危不惧,处变不惊,最后得以平安功成身退,堪称最顶级的潜伏者。

但她也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与压力,她面临的风险,承受的压力,不是常人所能想象的。以至于在临终前的昏迷中,口中喃喃自语:“我暴露了?”这让在场人员无不泪目。

结语

像沈安娜一样,潜伏在敌营的中共特工有千千万,他们一腔孤勇,几乎无处不在、无孔不入,让敌人胆寒。他们胜利了不能宣扬,失败了无法解释,他们组成一支神秘的队伍。

在某一个瞬间,通过某一个情报,影响了一个战局,甚至改写一段历史。很多没有等到胜利的曙光,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他们甘愿将知道的一切带进坟墓。

沈安娜是幸运的,她丹心素裹,只为践行心中无声的誓言,她靠着一支笔,为解放战争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是名副其实的“纤笔奇兵”。她没能成为电影明星,却成为演艺及佳的“女主角”。

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在这国泰民安,万家团圆的日子,又怎会忘记那些镌刻在历史丰碑上的无名英雄!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你认为呢?

作者:云泊秋心

编辑:不器

参考资料:

1.《“按住蒋介石脉搏的人”、中共情报员沈安娜的潜伏14年》澎湃新闻(杨丽娟/北京日报 2017-02-12)

2.《誓言无声——我党隐蔽战线百年斗争秘闻》华声在线(2021-07-29)

.

相关阅读

  • 收心鼓劲  砥砺奋进

  • 1月29日上午,临泽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召开节后收心暨重点工作部署会。县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大队大队长白金荣主持会议,大队班子成员及各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上,白金荣同志首
  • 孟津区平乐镇抢抓时间抢抓机遇开新局

  • 1月30日上午,孟津区平乐镇召开全体干部奋进动员大会,传达学习区重点工作调研会议精神,号召全镇坚持以区委“345”发展战略、“335”现代产业体系为指引,找准乡村振兴工作抓手
  • 这个春天,历下向“新”而行

  • 吹响项目建设冲锋号 创新赋能蓄势启新程 这个春天,向“新”而行的历下,用一场聚焦创新发展、聚力项目建设的务实大会,吹响新一年“加速向前”的冲锋号,推动国际化一流中心城区
  • 王文华、刘琦带领市委常委会会议组成人员

  • 1月28日下午,市委常委会会议组成人员集中调研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全面解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市2023年农业农村工作,推动全市“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市委书记王文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精细服务,让纳税便捷高效!

  • 导报记者从漳州市税务局了解到,漳州市税务局以新手段、新办法、新思路推动流程优化,进一步让纳税人办税更便捷高效。如今,网上申报率达99.38%、发票线上领用率达99.15%、专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