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带着“地瓜腔”下基层

日期: 来源:闽南日报收集编辑:闽南日报

  不久前,笔者下乡时遇到一位老农,老农直言“现在的干部都很有文化”。问何以见得,老农回答“讲话一套一套的,我们都听不懂”。

  笔者相信,这位老农所指的现象不在少数。一些干部下基层,宣讲政策也好、信访接待也罢,张口闭口都是一些老百姓听不懂的大道理。这样的“下基层”,难怪乎群众不买账。这位老农的话也道出了群众的期盼——欢迎带着“地瓜腔”的干部到基层。

  什么叫“地瓜腔”?过去,我们戏称带着闽南口音的普通话为“地瓜腔”。可作为闽南人,听到这种腔调,却有一种莫名亲近感。当然,本文说的“地瓜腔”,更泛指接地气的语言。

  能不能讲好“地瓜腔”,考验的是干部作风。讲好“地瓜腔”,不是口音的问题,首先是态度的问题。少数干部下基层,样子没有,架子很大。身子到了群众中,可身段高高在上,讲话颐指气使,作秀调研、官腔官调的做派让群众反感。当年,谷文昌与群众吃住在一起,劳动在一起,全县60多个村400多名生产队长,大部分他都能叫出名字。尽管老谷讲话带着河南口音,可说出来的话,老百姓爱听,听得进去。可见,言为心声,行为心表,“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才能和群众说起真正交心的“地瓜腔”。

  “地瓜腔”也考验着干部的水平。下基层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讲人自己得先搞明白。只有把方针政策掰碎了、嚼烂了,才能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地瓜腔”。有些干部态度谦逊,但是能力不足,不善于学习,不善于转化,只会上下一般粗解读。照本宣科显然谁都会,但谁也听不进。上情下情都搞懂,知道群众的难点、堵点,你就是“穿针引线”的那个人。群众哪个政策不知道,针对着说;群众哪个细节不理解,举例着说。

  当然,说得再好,也要靠实干。下基层,最终都是为了听见群众的声音,解决他们急难愁盼的问题。只听不记,是瞎聊;光说不干,是作秀。显然,“地瓜腔”不仅在说,更在于说到做到。不能群众一说问题,你就说“好,好,好”;群众一问进度,你就答“快了,快了,快了”。如此敷衍几次,怕是再好听的“地瓜腔”也成“空话”“套话”“废话”。答应群众的事,件件有回应,事事有落实。如此,“地瓜腔”才能越说越有分量。 

⊙元夕


相关阅读

  • 马庄镇开展“国际减灾日”主题宣讲

  • 10月14日,马庄镇开展“国际减灾日”主题宣讲活动,切实提高辖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增强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治理能力,全镇100多名机关干部参加活动。会上组织观看了防灾减灾救灾知识
  • 提升“双满意”工作 山口镇民政在行动

  • 10月13日,山口镇民政办联合镇医保办、卫生院等开展“惠民帮扶政策赶大集”系列宣传活动,将一些好的政策传递到群众手中。活动中,工作人员选取人流密集的地方,通过悬挂条幅、发放
  • 曾店朱桥村:村在林中,人在景中

  •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吴小平、龚红波、李畅)云梦县曾店镇朱桥村坚持党建引领,突出群众主体,将“五共”理念贯穿始终,让“党建引路、组织提能、乡贤建功”,以群众合力共建美好
  • 了不起的“女辅警”,你们辛苦了!

  • 端正帽沿、理顺衣领、配齐装备……利落的执勤准备如同迎面朝阳,日复一日;挺胸吹哨、抬肘挥臂、通行指引……标准的交通手势好似披肩月光,年复一年。头顶白色翻檐帽、身披一抹藏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带着“地瓜腔”下基层

  •   不久前,笔者下乡时遇到一位老农,老农直言“现在的干部都很有文化”。问何以见得,老农回答“讲话一套一套的,我们都听不懂”。  笔者相信,这位老农所指的现象不在少数。一些
  • 陕西富县铁路洛河特大桥首座桥墩浇筑完成

  • 极目新闻记者 李晓琴通讯员 韩方 肖荣荣极目新闻记者从中铁大桥局获悉,10月14日,由其施工的陕西富县铁路洛河特大桥首座桥墩浇筑完成,标志着洛河特大桥工程进入墩身施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