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赋能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长江之源培养计划圆满收官

日期: 来源:壹基金收集编辑:壹基金

2023年6月13日,全国首个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跨界培育项目——公益星火六期·深圳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长江之源”培养计划毕业典礼在深圳举行。该计划在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指导下,由长江商学院、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深圳市慈善会、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和深圳市创新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心共同主办,旨在培养一批“产业创新+社会创新”的复合型社会组织领军人才。 

过去一年,参与该培养计划的学员在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创新发展、社会组织人才管理、资产管理、规范化发展、企业战略与科技创新等十一个模块,以“实战研讨与项目孵化”的方式展开学习,围绕社会组织发展热点议题以及社会民生问题,聚焦社会组织高质量人才评价标准、乡村振兴、公益助力科技、公益金融、社会创新与商业向善五个主题,取得诸多创新性成果。毕业典礼上,公益金融组、乡村振兴组、社会创新与商业向善组学员进行了精品项目成果汇报。

作为首个从组织发展角度助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培育计划,长江之源培养计划是社会各方发挥自身所长,以社会创新协同力量探索社会组织人才培养路径的一次可靠实践,为推进现代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提供了崭新思路。

当日,深圳市政协原主席、深圳市慈善会会长戴北方,深圳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市社会组织党委书记、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李文海,长江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副院长、长江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阎爱民,深圳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建设和区划处二级调研员、深圳市慈善会执行副会长叶征航,长江商学院副教授、高层管理教育项目学术执行主任、深圳市江之源企业家联谊会会长张维宁,助理院长、长江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杨晓燕,校友事务与发展部副主任、长江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王哲,深圳校友会常务副会长谢鹏程及秘书长迟池,中国农业银行副总裁史文刚、深圳分行副行长魏秉全,深圳市政协常委、深圳市人大社会工委委员房涛,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李弘,深圳市创新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心主任曾亚琳等多位领导及专家教授代表出席了典礼。

长江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副院长

长江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阎爱民

向全体学员们表达祝贺

阎爱民教授首先致欢迎辞。他向长江之源培养计划的全体学员们表达了衷心的祝贺,同时表示,社会组织应该努力修炼成终身学习的组织,每个社会组织成员也是如此。

正如荀子所说:“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只有通过系统地学习、主动地学习、持续地学习,才能有机会超越前人,创新进取。

深圳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市社会组织党委书记

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李文海致词

随后,李文海局长在致辞中指出,本期培养计划跟一般的培训班最大的不同点在于,自始至终贯穿了“创新”二字,从形式到内容,从学习到实践,从投入到产出,“创新”无处不在。

伴随着本期培养计划的圆满结束,推出了一批极富特色的社会服务创新项目,探索形成了社会组织人才培养和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希望学员们未来能够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赓续弘扬特区精神、勇当改革开放尖兵,勇于面对挑战,勇于担当责任,将过去一年里的所学所得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以开放创新思维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深圳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以及深圳经济社会展贡献社会组织力量。

典礼现场,本次长江之源培养计划的公益金融组、乡村振兴组、社会创新与商业向善组学员进行了精品项目汇报,政府及学院领导为优秀学员、最受喜爱的老师、优秀项目分别颁发火苗奖、火焰奖以及薪火奖。

随后,李文海局长等共同为全体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戴北方会长、李文海局长为“公益合作单位”授牌

李文海局长、阎爱民教授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长江之源培养计划是全国首个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跨界培育项目,由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指导,长江商学院、深圳市长江商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深圳市江之源企业家联谊会(长江商学院深圳校友会)、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深圳市慈善会、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深圳市创新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心、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共同资助和举办,是一次以社会创新助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也是社会各方发挥自身所长,跨界推动社会创新,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与担当的生动体现。

探索社会组织人才的创新培养路径

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升社会组织管理规范和服务能力水平、扩大社会组织视野、推动社会组织长期高质量发展?长江之源培养计划通过“为社会组织高素质人才引入商业与金融教育”这一创新方式进行深度挖潜。

同时,此次培养计划将“实战研讨与项目孵化”纳入课程学习和考核中,由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壹基金、市慈善会、市创新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心、长江商学院分别领衔孵化,带领学员在跨界学习与深度交流中成长。

具体而言,项目围绕社会组织发展热点议题以及社会民生问题,聚焦社会组织高质量人才评价标准、乡村振兴、公益助力科技、公益金融、社会创新与商业向善五个主题,取得诸多创新性成果。

在《特殊资产和需要公益金融实践》项目中,学员尝试以公益金融为工具,为有需要的个人、公益组织、金融机构等提供一套全面考虑委托人意愿,且有制度监管保障的一站式公益金融服务工作指引,并通过不断推进项目实践,持续验证和完善这套工作指引。

在《全民益善行》项目中,学员创建了一个商业与社会公益价值的激励相融平台。通过记录每一个善行、以价值量化的方式激励善行,并创造性地叠加游戏玩法,以引导裂变的方式不断扩大项目规模,实现激励相融。

在《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项目中,学员以多元化视角切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探索出一套创新评价体系,实现“以评促建”,引导社会组织投入乡村振兴项目与人才培育项目,尽可能激发更多产出和效益,更高质量地参与乡村振兴。

面向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公益慈善助力科技创新探索》项目成员致力于探索资助方式新发展,形成畅销稳定的机制来引导公益慈善组织投入科技创新,助力科技发展。

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人才先行”。《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人才评价标准组》学员最终形成了一份兼具创新性与可复制性的项目成果,促进了行业发展,填补了社会组织人才评价体系的空白。

跨界教育赋能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如今,历经一年的实践,长江之源培养计划顺利走出了一条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跨界教育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新路。

围绕深圳社会建设重点方向,长江之源培养计划进行实操性培养和项目孵化,聚焦研究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课题、发挥行业和慈善组织力量精准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创新与商业向善等重要议题,致力于让项目可持续、可传承。

长江之源培养计划立足深圳社会组织人才高地建设,辐射带动大湾区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发展,以高素质人才促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把复合型社会组织人才优势转化为社会组织服务效能,为全国性和地方性社会组织创新人才发展机制、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壹基金以“尽我所能、人人公益”为愿景,专注于灾害救助、儿童关怀与发展、公益支持与创新三大领域,是5A级社会组织,连续十一年保持信息公开透明度满分。感谢壹家人支持,欢迎壹家人监督。

相关阅读

  • 高密市开展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逐社验收

  • 为检验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重数量轻质量问题专项整治成效,近日,高密市委组织部会同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成立检查组,对纳入整治范围的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进行实地评估验收,逐一进行销
  • 石楼县将检察建议落实纳入依法治县考核体系

  • 本报讯 (记者 刘少伟) 6月10日,经石楼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研究决定,正式将检察建议落实情况纳入依法治县考核体系,切实发挥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在推进堵漏建制、服务保障民生、参
  • 民政大小事 一分钟知晓(2023年6月15日)

  •   大家好!今天是2023年6月15日,农历四月廿八,星期四,这些与民政相关的资讯,值得关注!社会组织管理  ◆ 近日,天津市民政局与市体育局联合召开2023年天津市体育类社会组织综合监
  • 嘉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助力乡村产业振

  • 嘉祥县委组织部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每季度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乡村振兴“争星夺旗、擂台比武”活动,激励各村党组织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勇当先锋、争先进位,并同步推进两新组织党建
  • 张伦会见省土地发展集团客人

  • 6月14日,市委书记张伦会见省土地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波,就进一步加强合作进行交流。市委常委、秘书长王军参加活动。张伦对李波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我市经济社
  • 科学减重说道多,不止“管嘴迈腿”

  • 武汉晚报6月14日讯 夏天来了,眼看着天气越来越热了,身上的脂肪却越堆越多,喜爱的衣服都穿不了。很多网友都想减肥。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科学减肥?哪些人才需要通过手术减肥?做了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番茄、四季豆、丝瓜……他们在小区里种菜!

  • 一改往日乱糟糟的模样,泗泾镇丽水豪庭小区里一处杂乱的种植地前不久完成整改,并取名为“伴亩田”。眼下,在“伴亩田”中,半个月前种下的菜心已是一片绿油油。“这块种植地之前只
  • 种某强,拘5日、罚200元、拉黑!

  • 今天,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长城管理处发布情况通报称,6月11日在八达岭长城刻字的男子被处罚。目击者拍摄视频截图通报称,6月11日16时许,游客在八达岭长城游览时发现一男子在城墙刻
  • 巴州中心领导赴轮台管理部及楼盘调研

  • 6月8日下午,巴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调研组到轮台管理部开展调研指导,深入盘古山河大观、君悦府等楼盘进行实地调研。调研组通过现场查看、查阅资料、听取汇报等方
  • 他们用社情记录本记下了群众的急难愁盼……

  • 一本社情记录本,一件蓝色马甲,这是“石湖荡镇清晨访问团”走访老百姓的“标配”。去年,石湖荡镇建立了“清晨访问团”制度,即村(居)两委班子成员利用上班前一小时走进村民家中,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