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广东纵深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打造绿色低碳样本

日期: 来源:环境保护收集编辑:环境保护

     2023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旨在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其中“无废城市”建设是我国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抓手,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领域。近年来,广东持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初步形成广东模式和经验。

  积极探索“无废城市”建设模式

  2021年2月,广东印发《广东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推动“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探索珠三角“无废试验区”协同机制,选取珠三角9市以及梅州市和茂名信宜市作为广东省“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力争凝练出珠三角经济发达区域和粤东西北区域“无废城市”建设模式和经验。
  2022年4月,广东省珠三角9市全部纳入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2022年6月,深圳在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中工作成效显著,打造出超大型城市“无废城市”建设样本,获得生态环境部2000万元专项财政资金奖励支持。同月,《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提出建设“无废”湾区,探索“无废城市”区域共建模式。
  两年多以来,广东积极探索“无废城市”建设模式,推动试点城市因地制宜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截至2022年8月底,广东省珠三角9个城市以及梅州市、茂名信宜市均印发了“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各试点城市共明确制度体系任务217个,技术体系任务95个,市场体系任务103个,监管体系任务130个。围绕固废五大领域共部署重点工程项目263个,总投资超700亿元。

  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2022年11月30日,《广东省建筑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条例》是全国首部省级建筑垃圾管理地方性法规,共二十三条,对建筑垃圾管理部门职责以及源头减量、联单管理、处理方案备案、运输、综合利用、消纳、跨区域平衡处置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
  据介绍,广东省面临建筑垃圾产生量持续增加、处理需求与处理能力不适应等问题,建筑垃圾的收运、消纳、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全过程管理缺乏足够的法治支撑。《条例》的出台为规范建筑垃圾管理、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法治保障。《条例》通过聚焦建筑垃圾减量利用等措施、收运存储等全环节设计,规范主管、营运等部门安全管理责任和跨区域平衡处置协作监管平台等,推动绿色、协调、安全、数字化发展。
  与此同时,3月9日,广东省建筑垃圾处置监管平台在深圳宣布正式投入使用。建筑垃圾跨区域平衡处置,作为一项实现大湾区资源优化配置、助力“双区”建设和互利共赢的创新举措,一方面可解决部分城市面临的“垃圾处理难”问题,另一方面,避免了部分城市开山取土造成的生态破坏,实现了省内建筑资源的城际优化配置,有力推动建筑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平台的上线运行,标志着全国首个省级建筑垃圾跨区域处置协作监管平台正式投入使用,广东省率先实现了建筑垃圾跨区域平衡处置的资源化利用、智能化监管、信息化协同。省监管平台为政府部门提供了跨地域、跨层级、跨部门的协作监管模式,为企业提供了建筑垃圾跨区域平衡处置的一站式服务,对于推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协同一体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无废”湾区建设纳入国家探索创新任务

  2023年3月17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2023年度“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推进计划》,提出了加快探索创新、加强指导帮扶、提升保障能力、做好宣传引导四个方面39项工作计划,广东省“无废”湾区建设被列入探索创新任务,广东将积极探索建立“无废”湾区建设协调沟通机制及“无废”湾区固体废物区域协同示范。
  据介绍,广东将充分利用已有的前海深港、横琴粤澳、南沙三大合作机制为交流平台,汲取开展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经验,完善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体系,探索粤港澳大湾区“无废城市”共建模式,建立完善跨省(区)非法转移联防联控合作机制。探索区域协同处置,推动生活垃圾综合处理设施建设,鼓励采用“互联网+回收”、智能回收等方式,探索建立内河船舶垃圾与陆上垃圾分类衔接机制。
  当前, “无废城市”建设仍处于探索期。为加快高质量建设“无废城市”,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提质增效。
  “十四五”期间,广东将进一步完善“无废城市”建设技术及市场体系。广东将健全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标准与资源化产品标准,推动上下游产业间标准衔接。加快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技术推广应用,探索废气、废水、固体废物一体化协同治理解决方案。多渠道筹措“无废城市”建设资金,加强市场化投融资机制和商业模式探索,加大绿色信贷、专项债等资金利用方式探索力度,增加EOD项目设计,深化政银合作,更好发挥社会资本的市场配置作用。
  “无废城市”建设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广东将强化宣传引导,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导社会、企业以及公众积极参与“无废城市”建设,让“无废”理念深入人心。

来源:广东省生态环境厅


相关阅读

  • 推动城市公交多样化发展

  • 前不久,江苏无锡推出动态公交和响应式停靠公交服务。服务试点运行以来,获得不少市民点赞。所谓动态公交,其实就相当于公交版的网约车。市民用手机打开相应的服务页面,即可在线预
  • 70城最新房价出炉,济宁房价......

  • 2023年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交易规模有所上升,销售价格环比总体延续降势、同比有涨有降。济南、青岛、烟台、济宁新房、二手房价格环比均降。各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
  • 烟台:加快打造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 路网纵横交织,航线通达全球,货物往来顺畅,出行舒适便利……一个交通发达的枢纽城市,充满着无限活力。昨天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23年交通重点工作成果新闻发布会,我市抢抓绿
  • 安丘市“国家节水型城市”顺利通过省级复查

  • 近日,省住建厅城建处组织专家一行5人来我市,通过查阅资料、现场检查、听取汇报、观看影像资料等形式,对我市国家节水型城市进行了现场检查。复查组对我市城市节水工作给予高度
  • 盐城:加快跨境电商发展 激发外贸经济活力

  • 今年以来,盐城市紧抓全球数字贸易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趋势,支持企业持续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际市场,推进跨境电商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为盐城市外贸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湖北利川:高校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之翼

  • 近日,湖北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志军教授率领“科技特派团”前往乡村振兴帮扶点凉雾乡马前村,调研莼菜产业发展情况。湖北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志军(右三)了解莼菜种
  • 不可不看 · 每周新书丨2023年第46-48周

  • 阿信如约而至,为大家带来一周书讯。这里涵盖了最近出版的所有中信好书,是你能找到的最齐全的中信书讯。如果丰富的主题书单不能满足你的话,就来这里找寻你的最爱吧!《屏之物联》
  • 庄禹梅:当过孙中山秘书的民革前辈

  • 庄禹梅庄禹梅,浙江宁波人,中共党员、民革党员。早年是同盟会成员,曾任孙中山的秘书,宁波市政协第一至六届副主席,民革宁波市委会第一至三届主委。1885年,庄禹梅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
  • 湖北利川:拾金不昧6000元,清洁工人完璧归赵

  • 12月14日,对利川市人民医院骨三科住院的宋大爷来说,是个非常难忘的日子。清洁工江书联拾到钱包原来,据该科护士长刘俊回忆,今天早上卫生员江书联在打扫病区消防通道时,发现一个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