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2024第二届商业航天发展大会暨第三届中关村商业航天大会在丰台开幕

日期: 来源:北京丰台收集编辑:北京丰台

今年,“商业航天”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什么是商业航天?商业航天有何潜力?怎样将商业航天打造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6月21日,2024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第二届商业航天发展大会暨第三届中关村商业航天大会在北京丰台开幕。大会主题为“向新而行 逐梦太空”,旨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商业航天产业链全面融合、推动产业生态健康快速发展,打造一场高规格、高水平的航天盛会。





聚焦先进技术理念及应用  专家学者共话商业航天发展

商业航天是指以市场为主导、具有商业盈利模式的航天活动,涵盖火箭研制、卫星发射、太空旅行、太空资源开发等多个方面,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降低太空探索成本,提高航天技术的普及程度。

本次大会由致辞、主旨报告、成立仪式、发布仪式、商业航天创新与应用论坛、航天技术创新论坛和项目路演大会等部分组成,发布了《丰台区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建设工作方案》和《2023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白皮书》。

本次大会大咖云集,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会长罗格,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白照广,中国首批航天员兼航天员教练李庆龙,原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主任、国家天文台书记刘晓群,原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舱外航天服责任总设计师李谭秋等航天领域的专家出席大会,全面研讨商业航天领域的发展进程、前沿理念、创新成果、新型模式和特色应用案例,共同探索商业航天领域的技术创新发展路径,为全球商业航天产业的跨越发展提供助力作用。

“我认为商业航天不仅仅是航天经济的引擎,其意义更在于直面服务、打破格局、创造新模式。同时,深度布局‘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为开辟新发展赛道布局,也是产业发展关键。”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白照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商业航天能够带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精尖产业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产业聚集、盘活区域经济活力。

“作为航天产业的战略型先导产业,商业航天能够充分发挥民营效率优势,构建上下游产业链体系,整合技术降低成本。”大会现场,专家表示,商业航天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的生产模式正在被颠覆,新经济、新业态得到快速应用和催生。商业航天的发展培育了新型航天企业主体,进一步激发了航天企业发展的新活力,展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发展势头。

中关村领创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龙开聪在接受采访时介绍,我国商业航天呈现出发展潜力大、市场规模广、增长速度快的特点,具有良好广阔的发展机遇。“目前来看,商业航天是我国经济发展极为重要的新增长极,技术迭代快、经济效益高且产业协同强。”龙开聪认为,建设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将有利于全产业链加速汇聚,提高不同主体间交流合作和协同创新的效率,逐步构建形成创新要素汇聚、成果转化顺畅的产业生态。“我们希望通过大会搭建一个开放、共享的交流平台,促进各方合作,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商业航天,让航天科技服务于更多的大众。”龙开聪表示。

本次大会汇聚商业航天产业链优质资源,展现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通过全方位、多维度的交流和展示,充分助力并牵引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促进商业航天优势资源融合,持续推动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

点燃商业航天新“引擎” 北京丰台“手可摘星辰”

去年,首届中国商业航天发展大会在丰台举办,《丰台区商业航天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在大会现场发布。一年来,丰台区在商业航天领域成果丰硕,一子级可自主返回重复使用的天龙三号即将首飞、航天三院伺服机构助力朱雀二号飞行任务成功、航天六院101所氢能装备项目顺利落地……

“丰台区依托航天航空产业基础,积极培育商业航天产业生态,形成以中关村科技园丰台园为主、覆盖全区的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大会现场,丰台区委副书记、区长初军威介绍,丰台区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之一,拥有航天科技一院、航天科工三院等40余家航天科研院所,很多都是承载中国航天人“敢上九天揽月”梦想的大国重器,同时还有国家和市级航天航空领域重点实验室9个,专业人才6万余名。

怎样把丰台区发展商业航天的先天优势和产业基础用好,发挥最大功能,丰台正在着力以关键细分领域突破打开产业链更大的发展空间。会上,丰台区释放关键信号,将围绕卫星互联网头部企业,利用好丰台创新中心及周边高品质楼宇,加强政策创新集成,推动科技成果落地和创新型企业集聚,加快建成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和航天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此外,丰台区还将重点建设商业航天标杆孵化器、产业创新平台、共性技术平台、创新联合体、自然科学联合基金,大力引培相关企业机构,进一步厚植商业航天研发创新优势。

一系列举措的背后,是丰台区发展商业航天的坚定决心。发展商业航天新兴产业,丰台区不仅仅希望听到那声“点火、发射”,更希望能够“上九天揽月”,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的商业航天发展点燃奋勇争先的“引擎”。初军威介绍,丰台区将瞄准商业航天这一关键赛道,释放驻区航天院所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技术溢出和创新成果转化,促进卫星通信、导航、遥感融合发展,为首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业航天创新高地贡献丰台力量。

丰台区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开园 力争到2028年入驻卫星互联网企业超过100家

今年1月,《北京市加快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发布,明确支持丰台区建设卫星互联网产业园。方案还提到,到2028年,北京商业航天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能级明显提升,并在全国率先实现可重复使用火箭入轨回收复飞。



定了就干。在北京市的支持下,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已经进入实施落地阶段。大会现场,丰台区卫星互联网产业园正式开园,商业航天元器件专委会、商业航天载人专家委员会、商业航天产业投资协同发展中心同步成立。



丰台区卫星互联网产业园以丰台创新中心为核心区域,以“源头创新—成果落地—产品研制—场景应用—市场运维”为发展路径,围绕“聚产业、落场景、造生态”等重点环节,加快“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应用创新”,将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建设成为集关键技术攻关、成果交流对接、项目转化、企业落地培育、产品测试认证、典型应用示范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基地。

“下一步,丰台区将创建航天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商业航天标杆孵化器。”大会现场,丰台区委常委、副区长崔旭龙透露,丰台区将深度对接航天一院、三院、十一院等驻区大院大所,加强与卫星互联网头部企业及其生态伙伴的协调联动,重点挖掘精密仪器、高端元器件、电磁材料等高附加值商业航天创新成果、设施资源等,形成动态化的核心能力清单、企业需求清单、资源要素清单,并建立常态化的共享对接机制,建设航天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优质项目转化落地。到2028年,产业园力争入驻卫星互联网企业超过100家,其中专精特新企业超过50家,产业收入规模稳定增长,园区产业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丰台区将立足‘南箭北星’的全市商业航天空间格局,围绕‘一园一中心’暨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和航天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的功能定位,打造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新高地。”崔旭龙表示,目前丰台区聚集卫星互联网企业近90家,形成了以卫星互联网关键技术为核心,宽窄带通信、导航增强、遥感大数据等为外延的高质量企业集群,带动了周边配套服务和上下游产业链的蓬勃发展,不仅涵盖了卫星设计、制造、发射服务,还包括地面设备研制、应用系统开发、数据处理与分析等全链条环节,构建了一个自给自足且开放合作的产业生态。

丰台加速“产业服务提升行动” 提供最高300平方米房租减免支持

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管理委员会主任、丰台区科信局局长赵春丽在大会上介绍,丰台区已经将重点卫星互联网企业纳入到了区级企业“服务包”和“发展伙伴计划”,予以全方位扶持服务。

在提供办公空间服务方面,经认定的企业租用卫星互联网产业园科研及办公用房,可给予最高300平方米房租减免支持。此外,还将在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教育等方面为入驻企业给予支持,建立需求对接的定期沟通机制,支持入驻企业开放应用场景、打造协同创新平台,推动上下游企业融入链主企业的供应链和创新链体系。

“我们还会加强和市级商业航天产业基金合作,推荐区级商业航天项目申报。瞄准‘金融+科技’协同创新,加大对商业航天企业的投资力度。”赵春丽介绍,在人才引进方面,丰台区将以“丰泽计划”为抓手,帮助卫星互联网企业引进高精尖人才,支持企业与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重点高校院所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共建产教联合体。

“我们将瞄准商业航天的卫星互联网产业进行发力,开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提质、场景创制、服务提升5项行动,加强政策扶持,加大对卫星互联网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在空间保障方面,将以丰台创新中心为核心,联动周边高品质楼宇,统筹10万平方米,专项用于卫星互联网企业发展需求。在生态打造方面,加强和中关村领创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联盟等社会组织的合作,搭建专业化、常态化交流机制,助力企业发展壮大。”丰台区科信局副局长山显彬告诉记者。

“看到丰台区为卫星互联网企业提供了这么多政策支持,我们更加坚定了在商业航天领域发展的决心。对于企业来说,丰台区的帮助肯定会使我们加速成长,我们也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卫星互联网产业园闯出一番天地!”即将入驻卫星互联网产业园的星启空间负责人表示,政府与企业的激励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在拥有广阔前景的商业航天领域,这种良性互动必然成为企业不断取得突破和成果的基础,最终实现地区发展、产业提升、企业效益的多方共赢。


来源 丰台时报

通讯员 王宏伟 冯玉英 记者 李娜 张怡飒

编辑 李娜


相关阅读

  • 丰台区公共图书馆接受文献捐赠公告

  • 为丰富丰台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提高文献利用率,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文化需求,现面向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出版机构、实体书店、社会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及广大读者广泛接受
  • “创业丰台2024”创新创业大赛主体赛火热开赛!

  • “创业丰台2024”创新创业大赛主体赛于6月18日至6月19日在石榴中心展开激烈角逐。作为第七届“创业北京”创业创新大赛丰台区选拔赛,大赛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将于6月20日举
  • 吕梁:市区路网建设“加速跑” 群众出行更畅通

  • 城市交通是否畅通、群众出行是否便捷不仅关乎城市形象,更关系到市民的生活品质。近年来,我市立足城市长远发展,持续推进城区路网建设,激活发展新动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新期待。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吉林3条入选

  • 岁时节令是农耕文化的传世智慧是乡村生活的诗意注脚文旅融合的创新创意让二十四节气融入美好生活让传统节日焕发时代新貌文化和旅游部推出82条“岁时节令 自在乡村”全国乡
  • 平潭旅游“艇”进新蓝海

  • 刺激的尾波冲浪项目(资料图)因海而生、向海而兴。海洋是平潭最鲜明的城市印记,海上旅游则是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一大亮点。近年来,平潭立足丰富的海洋资源,致力打造高辨识度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