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平度市南村镇:“非遗”宣讲赶大集 赋能乡村振兴

日期: 来源:大众网平度收集编辑:大众网平度

大众网记者 尚超 程港滨 通讯员 朱业虎 青岛报道

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6月9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走进南村“黄河大集”,一批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手造产品展现于大集上,受到市民青睐,使大集更热闹。

香飘四百年的郑老六土炉烤鸡、中国年猪复兴地产的年猪、味道香浓的洪兰脂渣、清香醇厚的大沽河药香酒曲、色香味俱佳的花饽饽……各类非遗项目和手造产品集中亮相。

保护文化遗产 传承历史精华

全国文明镇——平度市南村镇,镶嵌在生机盎然的大沽河畔,文化底蕴深厚,是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文化体验度假地。

众多非遗项目扮靓大集

“今天来赶这个大集不一般,看看这些吃的、用的,居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前光听说没亲眼见过,真是大开眼界。这个集赶得热闹,丰富了农村生活。”在“非遗”大集上,赶集的吕女士饶有兴趣地说。

上午7时,非遗大集热闹开市。兰底郑老六烤鸡制作技艺、洪兰脂渣制作技艺、年猪饲养技术展示、禧德麟牌大虾酥和高梁饴制作技艺、大沽河药香酒曲制作技艺、沙梁脂渣制作技艺、平度面塑花饽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位,不仅有各式各样的非遗项目等摆放展示,还有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技艺,吸引了群众驻足观看,一探非遗风采。

品味非遗产品

“我们的年猪是以缔造‘自主特色高端猪肉品牌’为产业主导,以‘环保新概念·殖业新动力’为运营理念,将‘我家猪在公园里’‘天天健康·日日年猪’等品牌文化高度植入,打造文旅结合的牲灵文化,让人们在品尝年猪肉时,不光是在品尝它的健康与美味,还在品尝它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青岛年猪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雨农说。

“匠人精神”刻在心里,散发着非遗项目的光芒。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人们,不仅将自己的代表性作品展示给大家,还现场演示,引来阵阵赞叹。

诱人的面塑花饽饽

在平度面塑花饽饽展位前,一对夫妻正带着孩子了解相关文化知识。“透过花饽饽,我仿佛看到庄户人家的浓浓乡情,感悟到当地老百姓绚烂质朴的乡土文化。我觉得这个活动挺好的,带着小孩来看非常有意义,希望这类活动能多一些,让我们老百姓能更好、更深入地了解非遗。”市民王先生说。

在各个非遗展位,来自南村镇机关的志愿服务者也热情地为一批又一批的赶集人发放宣传材料或答疑。

志愿者宣讲烤鸡文化

南村镇把非遗请进大集,是推动非遗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举措,同时利用横幅、电子显示屏、宣传栏、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抖音账号、快手账号等渠道和方式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全面展示全镇非遗文化挖掘保护成果。

“非遗+”赋能当地经济

在本次非遗大集,还有喜燕花生油、拾味故乡泡菜、“生香世家”花生制品、众地坚果、松源锦麟预制菜、南村煎包等为代表的手造特色名品,也有姜家埠大葱、洪兰菠菜等国家地标农产品,为市民呈上品类繁多的名牌产品锦集,吸引了大批客商前来探寻、尝鲜,促进了集市交易。

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喜燕”花生油也展示于大集上。“作为全国十大花生油品牌之一的‘喜燕’牌花生油是以优质平度大花生为原料,是现代匠心工艺与传统压榨相结合的诚意之作。”青岛天祥食品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于强说,天祥食品集团建立的花生文化馆浓缩了花生的历史记忆,传承了中华民族的花生文化,是一所集花生文化体验、科普知识普及、地域品牌价值推广为一体的公益性文化馆。

吸引众人驻足观看

“南村大集规模大,听说有非遗集中宣传展示,我们借此机会也来推介‘生香世家’花生,收获很大。”青岛大洋天德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宫莉说。

南村大集火爆“出圈”,“非遗+”增大集市吸引力。

据悉,大集历史悠久,已经延续两百多年,是胶东著名的大集、青岛著名的19个大集之一,是当地最能体现乡村温情的一个地方,四境区市县均有客商参与,规模空前延绵数里。

大集经营品类繁多,有果蔬肉类海产区、服装鞋帽百货区、粮油农资区等,各类经营商店1000余家,流动商摊2000多户,赶集人员2万多人次,日成交额300万余元,已辐射到平度周边的即墨、胶州、莱西、高密等县市,为南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

“从场地等方面,南村镇支持我建起山东省首个烤鸡博物馆,把平度烤鸡打造成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烤鸡品牌,让非遗文化永传。”平度市烤鸡行业协会会长、郑氏烤鸡第三代传承人郑科春说,“烤鸡博物馆是集餐饮、旅游、非遗、文创、研学为一体的综合体,作为烤鸡文化的传承人,我有责任有义务,把这个手艺传承下去。”

领略非遗之美,传承匠心技艺。全镇“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正常化、常态化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展示非遗产品

目前,全镇原有兰底烧酒制作工艺、年猪饲养技术、南村洪兰脂渣制作技艺、徐氏医鼻世家、郑老六知了猴烤鸡制作技艺、沽河药香酒曲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等6项,正申报的有南村热拌凉、传统中医、花饽饽、沙梁脂渣、禧德麟大虾酥、高粱饴等6项,共有12项。

展示手造产品

推进乡村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发挥独特作用。青岛年猪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探索“非遗+创新实践基地”模式,打造出“本草农业康养产业园”和“食游综合体”知识产权项目,可感受和体验生态农场、动物认领、健身养生、民俗体验、科普教育、品种展示、绿色本草农业产品采摘等示范内容,先后荣获“中国畜牧业影响力品牌”、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农博会“最畅销产品”奖等。

“洪兰脂渣”现传承人洪兰北村的高宗飞,采取“非遗+车间”模式,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给百姓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

让非遗绽放时代光彩

非遗,人类最宝贵的文化记忆和历史资源。时代长河奔涌向前,“非遗”的文化积淀都值得被永续流传。

近年来,南村镇的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从未停歇,培养非遗传承人,举行非遗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凝聚社会各方力量,让非遗拥有更好未来。

正在建设中的印象胶东•袁家村项目总投资约60亿元,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包括特色小吃街、地方特产展示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艺术展厅等,与运动健康、休闲康养、婚庆喜宴、文化创意相结合,将成为胶东地区城市微度假旅游胜地、中国领先的美食文化集聚地。

组织这次“非遗”赶大集 活动,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缩影。

参展商纷纷表示,非常荣幸能够受邀参加这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通过本次展会,让本土文旅企业产品销售渠道得到了更广泛的拓展,也让更多人进一步了解了非遗知识。

南村镇正持续加大支持力度,为更多非遗项目推广搭建平台,让非遗项目“活”起来,“火”下去。

弘扬非遗文化 品味人文南村

乡村振兴、文化振兴少不了非遗项目这支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我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奉献。

南村镇打造“看得见、尝得到、摸得着、能体验、可带走”的非遗盛宴,在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产品、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的同时,加快全镇农文旅融合发展,营造激发社会共享保护成果、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

着眼未来,南村镇要不断创新举措,推动非遗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作出新贡献。


相关阅读

  • 青岛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全面开启

  •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灿若星辰的文化和自然瑰宝,在历史烟云里铭刻辉煌的过去,在世代传承下见证精彩的现在,更在历
  • 明天~京津冀文化遗产影像展开幕

  • 为唤起社会大众对我国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保护意识,传承和发展优秀历史文化,传播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由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中国文物学会文物摄影专业委员会、北京文物保护基金会
  • 京产网综《锵锵行天下》豆瓣9.3分高口碑收官

  • 原标题:京产网综《锵锵行天下》豆瓣9.3分高口碑收官 领略江南文脉共促文化传承由优酷文化独播的京产网络综艺节目《锵锵行天下第三季》顺利收官。《锵锵行天下第三季》是一档
  • 阜阳文创产品亮相深圳文博会

  • 6月7日,为期5天的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我市组织多家企业和500余件文化产品参展,以文创新体验为主题,宣传推介阜阳城市形象和文化产
  • 东亭社区:党建+文化!让居民生活持续升华

  • 好!好!好!在“吴侬软语,缱绻绵长”的美音中,拍手叫好的掌声绵延不绝!6月7日,唯亭街道东亭社区党委以“党旗飘扬 古韵传承”为主题,为社区居民献上评弹盛宴,让辖区居民一饱“耳”福。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石景山区开展“国际档案日”系列活动

  • 6月9日,以“奋进新征程 兰台谱新篇”为主题的石景山区2023年“国际档案日”系列活动在石景山区档案馆、古城特钢社区成功举办。“国际档案日”是我区档案文化特色品牌,本届活
  • 打造更廪实“天府粮仓”

  • 数据来源 四川省统计年鉴、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之一,也是西部地区唯一的粮食主产省、全国生猪生产第一大省,15项农产品产量全国第一,第一产业增加值连续6
  • 瑞安市飞云街道:劝导我先行,分类靠大家

  • 为有效充分发挥垃圾分类劝导员的实质作用,积极引导居民参与垃圾分类行动,帮助居民养成正确垃圾分类的习惯。近日,飞云街道垃圾分类办在和盛佳苑小区开展了劝导员业务能力培训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