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记者调查:缓解停车难你有什么好办法

日期: 来源:曲靖日报掌上曲靖收集编辑:曲靖日报掌上曲靖

“我先走了,回去晚了小区里就没有车位了……”家住昆明菱角塘小区的刘先生周末与朋友小聚,刚刚吃完饭就准备回去“抢”车位。近年来,昆明一些小区车位一位难求是常态,特别是老旧小区车多位少,一些人在停车时“见缝插针”,停车不规范,占用了小区人行道或消防通道,不仅影响通行,埋下安全隐患,还不利于邻里和谐。近日,记者走访了昆明多个小区,总体感觉是,比起几年前,各小区车位管理更规范,但停车压力依旧大。

现状

车多位少先占先得

2月10日18时40分,刘先生驾车回到了菱角塘小区,在小区里转了4圈找空位。19时08分,看到一辆车离开,他赶忙“见缝插针”将车停了进去。刘先生告诉记者,近年来,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以至于每天临近下班时,都要为能否找到停车位暗暗发愁。记者走访发现,在老旧小区,刘先生遇到的情况并不少见。由于场地有限,老旧小区停车难的问题更为突出。而在一些入住率较高的新小区,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记者走访了菱角塘小区、金星小区、滇池卫城、新闻里小区等小区,发现这些小区的停车位基本无闲置,不少车辆停在小区内的空地或过道上,显得十分拥堵。部分车主留下了挪车电话。

家住新闻路新闻里小区的李先生告诉记者,“像我们这样的老小区,停车难不是一天两天了,要不是不得已,都不愿意开车出门,就怕回来找不到车位。”李先生还说,“之前小区里停车比较混乱,占着哪里停哪里。后来经过整治,划出停车位,看起来是规范了,但车位仍不够,总会有人找不到车位停车。”

“我经常是早上开车出门,晚上就停不进来了。有时还有外来人员在小区里停车,使停车位更加紧张。” 家住滇池卫城的陈先生谈起停车问题一个劲儿地摇头。由于这个小区的停车位是公共车位,所以小区居民都默认“先占先得”的规则。陈先生说,小区里面开了餐馆、健身房、美容店,平日里除了小区住户外,还有不少外来车辆,也在“抢夺”停车位。“虽然划出了停车位,但有的人为了方便会直接停在路边,小区里的双向车道经常停得满满当当,只留出仅够一辆车通过的空间,有时候不能正常会车。”

走访中记者发现,小区里都划有停车位,但由于车多位少,一些人会在横向的停车位上竖着停车,有的会占用小区人行道或消防通道。

在金星小区,记者看到,有的车辆停在没有划车位的空地上,因为挡着其他车辆进出,车主经常被人打电话催着挪车。

在新闻南路一小区,小区门前有一条道路前后左右停满了车辆,如果有人要开车,只能将停在前面的车辆挪走才能出去。“居民停车都要把车钥匙留下来,方便车辆进出挪车。”该小区的门卫杨师傅告诉记者,“像这样的情况已经有好多年了,小区住户基本都认识,也形成了默契,谁要出门都来找我拿车钥匙,将堵路的车辆挪走。”

在滇池卫城广场附近的出口处,有不少车辆直接停在马路上,道路就变成了单行道,车辆调头转弯十分不便。在出口拐角处,经常有车辆一半停在马路上,一半停在空地内,凸出半个车身,给来往的车辆增加了风险。

对策

“夜停晨走”限时车位好

为了缓解停车压力,昆明交警支队和昆明市交运局在主城各区9条道路上设置了912个夜间临时停车泊位。这种“夜停晨走”的限时车位使用情况如何呢?

据记者了解,2021年起,金广路上划设了夜间限时停车泊位,车位白天禁停,车位上都标有“21:00—07:00”的提示,收费5元封顶。2月13日上午,记者看到这里的限时停车泊位上几乎都是空的,道路通畅。附近居民张女士告诉记者,偶尔有车辆白天停在限时车位上,交警会来贴罚单。此前,金广路上这些路段,白天有很多车停放,经过交警部门多次整顿后,白天的情况好转了。居民们表示,夜间限时停车位的设置,缓解了停车压力。张女士说,“晚上9点钟以后,无论在外面上班的还是去玩的都差不多回来了,小区车位紧张就可以停在这里,早上7点开走,挺好的。”

记者发现,一些道路的停车泊位,白天正常收费,晚上收费较低或者免费。例如福景路和清苑路,白天正常收费,晚上8时到次日早上8时收费5元封顶;如果在晚上10时后停车,次日早上8时前开走,还能免费。来这里停车的基本是周边的住户,小区停不下,来这里停价格还比较划算。

记者从昆明交警支队获悉,《昆明市停车场管理办法》明确,昆明市停车场建设原则是“以配建停车场为主、公共停车场为辅、道路临时停车泊位为补充”,对道路临时停车泊位设置要求为“以坚持动静协调、适度从紧的原则,在符合区域道路停车总量控制的要求和不影响行人、车辆通行及安全”的情况下进行规范设置。交警支队按照相关原则和规定,指导各区政府(管委会)对道路临时停车泊位进行科学清理规范。

下一步,昆明交警支队和市交运局将继续指导各区,在停车矛盾突出的老旧小区周边,具备设置夜间临时停车泊位的道路,继续排查申报,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交通管理工作的满意度。

声音

要多措并举形成合力

2021年5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公安部和自然资源部四部门发布《关于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的意见》,将“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确立为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的指导思想,具体措施包括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加快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结合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老旧楼宇等改造,积极扩建新建停车设施,地方各级财政可合理安排资金予以统筹支持;支持城市通过内部挖潜增效、片区综合治理和停车资源共享等方式,提出居民停车综合解决方案等。近年来,昆明采取多种措施缓解停车难,如智慧停车、增加道路临时停放位置、增加立体停车位等。

“夜间临时停车泊位、错峰停车、路边停车等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小区的停车压力,但对于周边没有合适公共建筑,或者道路停车不适用的小区而言,小区内挖潜仍是关键。”市民周女士认为,小区停车难的源头在于规划,一些老旧小区建设时间较早,当时配套指标较低,而近年来公众对停车位的需求已经远远超过当时的配套指标,必然会出现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周女士认为,解决小区停车难问题,需要多方统筹、共同协商,协调好居民、物业、街道、社区等各方利益,多措并举形成合力。比如,政府可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小区附近的事业单位积极共享停车位,对于企业单位可以给予一些财政补贴等,激励企事业单位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希望离家门近一点

家住日新西路附近一小区的万先生告诉记者,之前他们把车停在小区门口的道路两侧,十分影响道路通行,但也是无可奈何的。现在居民们把车停到了距离小区两三百米外的一个露天停车场内,“车是有地方停了,但是感觉有些远了,不方便。”万先生表示,“为了省事省心,只好选择减少开车频率,尽可能不动车。”

“我对停车位的需求就是图个离家近,如果停了车还要走一二十分钟的话,生活就太不方便了。”万先生认为,将车分流到其他停车场的做法并不适用于所有小区。

走访中,一些市民表示,现在提倡绿色出行,如果公交和地铁方便,一般会选择公共交通。私家车主要用于下雨或其他不方便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时候。

如果你对破解停车难有建议或意见,欢迎留言。 记者 刘嘉

相关阅读

  • 巧用小区党员阵地 服务居民零距离

  • 为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做实做细小区服务保障工作,连日来,西固区西柳沟街道以服务小区居民为切入点,结合群众需求多样化、民生服务多元化等,持续深化小区党员阵
  • 突破!朝着产业集聚、宜居宜游迈进

  • 跑出项目“加速度”,绘就发展“新蓝图”。今年以来,世回尧街道聚焦征地拆迁、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三大核心要素,培育更优载体、整合更优资源、强化更优服务,助力芝罘突破蝶变。微
  • 湖滨社区:兄弟同驻一座城 学习借鉴共提升

  • 兄弟同驻一座城 学习借鉴共提升——湖滨社区组织月欣小区党员赴八仙台社区金星小区参观学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经验做法岳阳晚报全媒体讯(特约记者 黄亚文 通讯员 何文 熊金凤)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记者调查:缓解停车难你有什么好办法

  • “我先走了,回去晚了小区里就没有车位了……”家住昆明菱角塘小区的刘先生周末与朋友小聚,刚刚吃完饭就准备回去“抢”车位。近年来,昆明一些小区车位一位难求是常态,特别是老旧
  • 公务员省考招录有变化:10省份放宽35岁年龄限制

  • 近年来,公务员考试持续升温。今年,公务员考试有了一些变化。目前,全国已有近30个省份启动了2023年度公务员省考招录,其中27个省份将在本周末拉开考试的序幕。相比于2022年,多个省
  • 唐山市路南区:青少年研学游实践课开班

  • 研学学生开展研学活动。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金宗明 通讯员 李彬彬)2月18日,由唐山市路南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路南区教育局主办,开滦国家矿山公园承办的“一个矿 一座城
  • 云南面向全国招揽高级专业人才

  • 近日,省委人才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外发布2023年度云南省科技副总及产业导师需求岗位250个。其中,全省166家企业发布科技副总岗位166个,28所高校发布产业导师岗位84个。申报科技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