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儿童友好”惠及在闽台胞儿童

日期: 来源:中国妇女网收集编辑:中国妇女网

 厦门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月活动。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吴军华

    □ 李菁雯

    “听说漳州市列入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作为漳州人我很自豪。我想设计一款IP,把我的期待和愿望融进去。”近日,福建省漳州市公开征集儿童友好城市LOGO标识、卡通IP形象和宣传标语之事一经发布,就引起包括在闽台胞家庭的广泛关注,不到半个月,就收到应征作品500余份。

    “对儿童友好就是对未来友好”已然成为社会共识。福建省“十四五”规划纲要中设立“保障儿童合法权益”专节,明确提出“探索创建儿童友好城市(社区)”。《福建省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将“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和儿童友好社区”列入重点目标。27家省直单位(部门)联合印发《福建省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协同联动、精准发力,将儿童优先发展的原则转化为城市治理的实际举措,积极探索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福建路径”。目前,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已列入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

    近年来,福建各地打造了城市定向挑战赛、璀璨童心·六一儿童节专场音乐会、“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月”、“我为儿童友好代言”小小演说家大赛等儿童友好品牌,举办“点亮儿童未来”亮灯活动,用象征儿童友好的蓝色灯光点亮城市地标建筑,向全社会传递尊重儿童、关爱儿童的声音,形成浓厚的氛围,儿童友好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闽台儿童友好携手筑梦

    “两岸总是有相同的风,相同的雨,相同的水位……原来我们同属一块大地。”今年3月,在福州市妇联主办的“两岸一家亲·童暖她时刻”两岸家庭亲子活动尾声中,两岸家庭深情朗诵诗歌《两岸》。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惠及在榕台胞儿童,增强在榕台胞儿童两岸同根,榕台一家的的归属感。”这是福州市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案中关于两岸儿童友好的愿景。作为距离我国台湾最近的省会城市,福州市始终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多角度深化榕台文化交流交融,连续举办11届“海峡青年节”,持续开展闽台青少年交流联谊等活动,培育榕台儿童友好合家园、榕台青少年筑梦行等项目。

    “本来我们在台湾已有工作安排,听说有闽台儿童戏剧嘉年华,便特意赶过来参加。”台胞苏友萱回忆起第一次带剧团来福建参加首届闽台(平潭)儿童戏剧嘉年华,还是很激动,“闽台同文同种,大家都很重视亲子艺术体验,交流起来很愉快!”

    以儿童友好为纽带,两岸儿童心中正架起一座座“友谊桥”“连心桥”。

    儿童友好空间随处可见

    儿童友好场景能否再多一些?这是广大市民的期盼。福州市从儿童的视角对综合公园和可步入式街头公园进行适儿化改造,建设可步入式街头“口袋公园”1400多个,实现了儿童专类公园的县(市、区)全覆盖,建成体育场地2万余个,为儿童提供社区15分钟健身圈。

    此外,福州市聚焦数字赋能,不断将数字化的场景应用到儿童教育、医疗、娱乐、社区生活等方面。在公园、书店、休闲步道中加入数字元素,运动数据采集系统、人机互动装置、全沉浸光影空间等带来的科技体验感,让儿童感受“未来已来”。

    社区是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的“第一现场”。福建省妇儿工委办联合住建、民政、妇联等7个部门发布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指导意见,计划2024年打造各级儿童友好社区120个以上。各地通过充分利用口袋公园、多功能运动场地等,增设儿童游乐场和体育运动场地,营造儿童“微空间”,为儿童娱乐健身、体验自然、参与社区美化、体验社区文化等活动提供美育和自然教育场所。更新儿童游乐设施、活动器材、报刊读物等物资,创新开展体验式参观、亲子游戏等服务,让儿童“近享”“圈内”美好生活。

    “我们在纵向上打通儿童友好街区、社区建设,横向上布局友好公园、科技馆等改造,全方位为儿童营造‘无忧生活、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泉州市妇儿工委办工作人员介绍。泉州市已连续9年将儿童之家建设提升工作纳入市级为民办实事项目,把儿童友好理念贯穿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工作中,将儿童之家作为儿童友好15分钟生活圈的核心阵地,从课业辅导到休闲娱乐,从手工实践到户外健身,为儿童提供可感可知的“家门口”优质公共服务,有效延伸儿童友好活动空间。

    关爱儿童服务精准暖心

    “厦门共有大大小小的公园100多座,非常适合亲子游玩。我也喜欢厦门的图书馆,有很多适合儿童看的书。特别是有些开在居委会楼内的图书馆也有很多绘本可以借阅。我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带孩子去少年儿童图书馆,每周还有绘本故事会、手工和免费的儿童电影播放。”一位妈妈说起孩子学习玩耍的去处如数家珍。

    据了解,厦门市获评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率先制定《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实施方案》,率先推动用人单位开展托育扶持、国企办托绩效奖励、困境及留守婴幼儿免费入托、完整社区及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等一系列支持措施,不断提升广大家庭和妇女儿童的幸福感。

    近年来,福建各地紧扣家庭及儿童需求,完善儿童成长“软服务”,连续4年将普惠托育服务建设列入全省为民办实事项目。至2023年底,全省可提供托育机构3152家,托位数157776个,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3.76个。为推动解决城乡家庭教育工作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今年年初,由福建省妇联牵头,联动全省各级妇联和相关部门,探索开展向社区(村)选派“家庭教育特派员”工作。目前,全省已选派家庭教育特派员7752名进驻1726个社区(村),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近2万场。

    近期,“让中小学生午休时间可在学校躺睡,福州将在全市推广改善午休课桌椅”的做法得到社会广泛点赞。各地以学校为切入点,创造儿童发展“优环境”,开展符合儿童特点的特色校内实践活动,丰富研学旅行等校外综合实践活动,落实国家“双减”政策,从学生兴趣出发策划学后托管“1+X”课程,引领儿童展现创造性,释放自由天性。全省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达100%,为学生提供“舌尖上的安全”。


相关阅读

  • 陶勇:携手呵护儿童青少年眼健康

  • 6月6日是第29个全国“爱眼日”,国家卫健委下发的《关于开展2024年全国“爱眼日”宣传教育周活动的通知》,要求着重关注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两个重点人群的眼健康问题。当天,北京
  • 关于儿童复发性眩晕 专家有话讲!

  •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是父母情感的寄托,能让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的长大是所有父母最大的愿望。但有的时候许多疾病却往往不让人心如所愿,它往往在不经意间找上门来。儿童复发性
  • 诏安建设乡关注儿童成长 展示新时代儿童风采

  • 送去五月的芬芳,迎来六月的时光,六月,是童年的摇篮,是童年的梦乡。为让辖区儿童度过一个愉快、有意义的节日,展示新时代儿童风采,也让更多的居民在构建和谐家庭中能关注儿童成长,建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儿童友好”惠及在闽台胞儿童

  • 厦门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月活动。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吴军华 □ 李菁雯 “听说漳州市列入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作为漳州人我很自豪。我想设计一款IP,把我的
  • 让双林绫绢重焕光彩走向世界

  • 郑依霏展示绫绢团扇。受访者供图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 蒋珊珊 “花者为绫,素者为绢,绫绢是绫与绢的合称,是用纯桑蚕丝织制而成的。”“六一”国际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