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品读|听到孩子的声音

日期: 来源:半月谈新媒体收集编辑:半月谈新媒体

*本文为《品读》2023年第2期内容

去年下半年,和留学读工业工程硕士的女儿聊天,她说有一门统计课,无论怎么努力,成绩都不太好。女儿本科主修物理,没学过统计课。更主要的,她不喜欢这门课,也不擅长。

我说:“那就换一门自己喜欢的课学吧。”

她说:“只要在这个学院,无论读硕士还是博士,这门课都躲不过去,我想再申请一个物理学硕士。”

实际上,我们之前曾探讨过申请学位的事。女儿当时就想读两个硕士学位,而我和妻子的意见是:“两个硕士学位毕竟比不上一个博士学位。要读,还是申请博士学位好。”

女儿的想法是:“如果能申请到物理学硕士,将来再申请物理学博士,各方面条件可能会更充分一些。”

既然这样,那我们就不遗余力支持。

在另一次聊天中,女儿似又有了新的疑虑:“万一这门统计课挂了怎么办?”我说:“那就重修呗。”

“万一影响毕业怎么办?”她问。

我说:“咱不是还有读物理学硕士的机会吗?”

“万一物理学申请不上呢?”

“那就重新申请。还可以回国先工作,有机会再出去。”

对于女儿的担心或困惑,我尽最大可能去缓解:“人生的道路千万条,还远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留学是为了长本事,学你喜欢的、擅长的。你不用担心再读一个硕士浪费了时间、多花了钱,我们全力支持你。”

我告诉她,但凡碰到相对复杂的事,就试着分析其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在细枝末节上纠缠,着眼长远。如此,所谓的难事,也就没那么难了。

学期结束,统计课的成绩并没女儿预想的糟糕;而且在最忙碌的时段,她也相对顺利地完成了物理学硕士的申请工作。

通过及时倾听女儿的声音,我们比较好地帮助她解决了相关问题,陪伴她度过一段相对难熬的日子。

听到孩子的声音,说易行难。而明白这个道理,也需要一个过程。

十几年前,女儿在四川的一个县城读小学,由外公外婆照料。我和妻子常年在拉萨工作,和女儿聚少离多,只有休假或出差时才能相见。2005年冬,我借出差机会短暂回去,在周末陪她到公园玩。女儿特别高兴,很正式地说:“谢谢爸爸带我出来玩!”

当时一听到这句话,我有点意外:一家人还这么客气?再一想,估计是孩子上学后,老师教他们要懂礼貌,所以才这么说的。

后来我琢磨出来了,孩子其实是希望我们多陪陪她。

那以后,我和妻子尽可能创造条件多陪女儿。每年休假我们特意错开时间,一人上半年休陪着她,暑假一起回拉萨,一人下半年休,送她回去再陪一段时间。我们还先后带她去过山西、陕西、海南、北京、河北、云南等地,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

2011年,我借调到北京,女儿也考到位于通州的潞河国际教育学园读初一。有次周末接她回家,一问作业挺多的,我就忍不住提建议:“你英语基础差,先做英语。数学不发愁,可以最后做。”

她显得很不高兴:“我本来就是这样计划的,经你这么一说,我反倒不想做了。”

我们还因此争吵了几句。

面对孩子的争辩,父母有时会觉得面子上挂不住,言语上会变本加厉。不记得后来我说了什么,她竟然冒出这样一句:“我就是想让你闭嘴!”

女儿从小很听话,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刺激。我一时语塞,左想右想,好不容易给自己找了个台阶:“只要你的英语超过我,我就闭嘴。”

很快,女儿的英语水平就超过了我,我也适时、识趣地闭了嘴。

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我最后反思:女儿其实就是不想让我们替她做选择。

明白了这层深意,我豁然开朗:女儿长大了,我们应该减少对她的干预、干涉,给她更大的空间和自由。

女儿上高中时,有些课要自己选。有一次她打电话介绍选课的考虑。我本以为在征求意见,考虑要怎么提建议时,女儿告诉我:“其实我已经选好了,就是通知你们一下。”

这样也好!选课的过程,不正是她成长的过程吗?当她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时,我们不更放心吗?

有时我也在想,教育孩子,在某种程度上和农民种地一样。在晋西北农村,各家都有很多块地,大的、小的,平地、坡地,适合种的庄稼不一样,每块地下种、间苗、施肥、除草、收(割)打(场)的时间也不一样,必须因时因地制宜。如果庄稼该除草时在浇水,该浇水时在追肥,效果一定适得其反。

在传统的家庭关系中,孩子往往是弱势的一方,一些想法往往不易受到父母的重视。而父母又以为自己什么都懂,时时处处替孩子做决定、做选择,反倒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和权利。为人父母,做到放手不放任、帮办不包办、帮忙不添乱,结果也许更好。

记得2017年女儿出国留学前,我和她约定,以随笔的形式,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下来。4年来,女儿利用学业间隙,累计写作96篇散记、十万多字,给留学生涯留下了珍贵的记录。

在女儿成长的许多关键节点上,我们一家人都会商量探讨,分析利弊得失,研判发展走向,互相听取意见和建议,最终择优决定。

倾听孩子的声音,尊重孩子的选择,欣赏孩子的成长,为人父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作者:薛文献
责编:张子晴 / 校对:郭艳慧

相关阅读

  • 潮声丨甲流来势汹汹,为什么容易受伤的总是孩子

  • 潮新闻 执笔 张苗 通讯员 江歆 祝姚玲 徐琰儒资料图。图源:视觉中国焦虑和担心,从朋友圈、热搜里,影响着每一个孩子家长——甲流又来了?有学校因为甲流停课了?看上去来势汹汹的甲
  • 山东定陶:和孩子们一起“寻找春天”

  • 阳春三月,春意正浓,为了让儿童更好地贴近大自然。3月1日,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冉堌镇“复兴少年宫”开展以“寻找春天”为主题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活动有近50名儿童参与,场面十分热
  • 巨野:“家校共育”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

  • 巨野县积极推动家校共育,通过线上线下共建,凝聚家校合作力量,搭建家校沟通桥梁,合力铸就学生成长、成才之路,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在巨野县彭泽中学,一场别开生面的两千人家长会正
  • 十堰非遗剪纸进校园 传统文化润心田

  •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王逸雯)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剪纸艺术,让广大学生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2月28日,市级非遗项目茅箭剪纸代表性传承人走进火车站小学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品读|听到孩子的声音

  • *本文为《品读》2023年第2期内容去年下半年,和留学读工业工程硕士的女儿聊天,她说有一门统计课,无论怎么努力,成绩都不太好。女儿本科主修物理,没学过统计课。更主要的,她不喜欢这
  • 7人被查,2人被处分

  • 2023年3月1日,截至20时,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受权发布信息:7人被查,2人被处分。审查调查 ·吉林省自然资源厅原一级巡视员王顺军接受审查调查据吉林省纪委监委消息:吉林省自然资
  • 农业农村部开展规范畜禽养殖用药专项整治行动

  • 央视网消息: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决定自2023年3月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10个月的规范畜禽养殖用药专项整治行动,有效治理兽药残留超标问题,切实保
  • 让敢为者有底气 让善为者出成绩

  •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