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青岛市以专业校车为载体打造立德树人全新空间

日期: 来源:青岛出行收集编辑:青岛出行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长期以来,青岛市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探索教育模式的延伸与创新,在深入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过程中,不断探索社会育人新样态,创造性的以青少年每天乘坐的交通工具--校车车厢作为教育载体,在为孩子们提供温馨的上下学运送服务过程中,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将十米车厢转化升级为青少年快乐成长的“流动课堂”,打造了育人育才的全新高地。

一、项目背景及概况

(一)专业校车应运而生,“青岛模式”走向全国。2011年,全国多地“黑校车”安全事故频发,中小学生的安全上下学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青岛市先行先试,于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将“农村学生专业校车工程”列为市办实事项目,组建成立了交运集团青岛温馨校车有限公司。十余年来,青岛城运控股交运温馨校车公司(简称温馨校车公司)凭借“政府主导,部门监管、财政补贴、企业运营”的“青岛模式”,形成了“市区、社区、郊区、新区、山区和农村”六位一体的专业校车市场布局,实现了城乡统筹,全域覆盖。作为国内开通最早、规模最大、标准最优的专业校车运营企业,温馨校车凭借其在产业规模、安全管理、服务质量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优势,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校车行业的头部企业,主导起草全国首个团体标准,成为全国同行竞相学习的标杆。

(二)创新模式延伸服务,“流动课堂”赋能成长。青岛交运温馨校车作为领军全国的行业标杆,专业校车保有量近2000部,每天为岛城近13万名中小学生提供上下学接送服务,与青少年的教育工作息息相关,理应肩负起更多的使命与担当,发挥好规模体量和与青少年朝夕相处的优势,为发展教育事业,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贡献力量。因此,如何能在准时准点安全护送孩子上下学的同时,增强孩子乘车乐趣,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寓教于乐中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成为企业优化拓宽服务内容的重点研究方向。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和科学论证,温馨校车在持续深耕安全管理,优化服务质量的基础上,依托校车车厢与“双创一旗”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党员创新工作室、“三八红旗手”工作室),在全国率先打造推出了主题车厢-流动课堂-书香校车-爱心托管的立体化、全场景育人育才体系。该体系通过在乘车过程中加强对青少年在国学家风、安全教育、科普教育、特色文化、艺术体育、价值观养成等方面的培育培养和提供更广泛的学习空间,为青少年在上下学途中构筑起了良好的教育氛围和德育平台,赋予了传统道路运输企业全新的时代内涵。

二、创新举措及成效

(一)精心创设育人氛围。与芝兰同室,久而自芳。和谐温馨的育人环境同样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熏陶净化青少年的心灵。主题车厢常设常新。温馨校车公司发挥校车“流动载体”的优势,乘车学生通过主题探讨、车厢装饰等形式主动参与主题车厢打造;利用悬挂或张贴在车厢的文明用语、科普图集、手工艺品等时时处处感染着青少年;创设涵盖传统国学、航天海洋、劳动教育、景点人文等不同类别的主题车厢,陪伴乘车学生不断成长,让孩子们在充满活力、富有特色的文化空间中,汲取智慧力量,向美而行。流动书香陪伴成长。校车流动课堂最大限度挖掘育人空间,打造校车图书角,开辟新的阅读渠道,为乘车的孩子们提供多类型、多年龄段的健康读物。“图书漂流”让书籍在孩子们的相互传阅、自主管理中氤氲生香;阅读沙龙、读书竞赛,让车厢成为孩子们互动积累的“读书研讨站”。自专业校车开通运营以来,读书活动累计覆盖近20万乘车学生,以书启智,不断激发孩子们共读、享读的阅读积极性。

(二)精准赋能育人宣讲。育苗先育根,育人先育心。结合青少年群体实际,组建素质高、能力强的照管员、宣讲志愿者队伍,创新宣讲方式,选用贴近生活、充满时代气息的典型内容,引导青少年在耳濡目染中浸润心灵,培育高尚品格。随车宣讲入脑入心。随车照管员化身为宣讲领路人,凭借常年的技能培训和对孩子们的一腔真情,默默耕耘在流动课堂,带领青少年们说历史、谈文学、聊家风、颂党恩,主题多样、内容丰富的全环境立德树人宣讲,独具特色,有朝气、接地气,助力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赋能阳光成长。特色课堂培根铸魂。统筹社会资源的潜力和优势,链接功能互补、影响互促的高质量流动课堂。检察官、足球教练、消防员等登上校车,上好“清泉号检查普法”“海牛号”足球文化等主题课,“知识输出+互动游戏+手工制作+情景模拟”的宣讲形式深受学生喜爱;“大海哥哥话安全”团队定期走进校车车厢、学校等开展消防应急、防拐防骗等安全知识宣讲,将安全理念深深植根孩子心中。

(三)精细延伸育人触角。校车流动课堂延伸社会育人触角,通过真情服务、爱心奉献,关心关爱青少年,将德育思想转化为文明行为,引导青少年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一是“为小”服务走深走实。校车流动课堂及时捕捉学生反馈、家长需求、学校需要,不断调整充实、创新改进。针对部分学生放学后无人照看的情况,温馨校车还依托企业的“党员创新+劳模创新”工作室、三八红旗手工作室劳模工作室、各区域调度中心,分别启动了“爱心托管”服务,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学习休闲场所,配备劳模工匠、先进典型和具备教师资格的员工担任“爱心讲师”,向同学们传授知识,宣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023年,温馨校车还在“爱心托管”的基础上增设了校后、周末书籍借阅、剧本杀等研学拓展项目。成立“爱心驿站”、设立“爱心助学基金”,倾听乘车学生心声、为乘车学生纾困解难,传递温暖和关爱。二是文明实践传递力量。让流动课堂融入实践,拓宽育人维度。“向阳花”是青岛交运温馨校车打造的青少年志愿服务品牌,通过参与“关爱空巢老人”“爱心助学”等志愿服务,引导青少年长才干、践美德。“跟着校车去研学”品牌活动带领青少年开阔视野,锻炼体魄;“翰墨书香,书写未来”书法大赛为全市青少年搭建起弘扬传统文化、展示书法魅力、提升审美能力的平台;“小小插画家线下沙龙”“国学名著剧本杀”等文化赛事平台持续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撑,传递着正能量。

三、借鉴意义与优化方向

青岛市以专业校车为全新教育阵地打造的育人育才体系,对于青少年的习惯培养、兴趣引导和价值观养成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取得了良好成效,为全行业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也为构建学习型社会贡献了校车力量。

面对新时代青少年儿童如何更好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这一社会课题,青岛校车将持续发力:一是继续立足“一米高度看世界”的儿童视角,稳步打造“参与型”校车载体,以“融入式”的育人理念和“互动式”的实践教育,不断提升乘车学生的参与度;二是结合市委市政府嘱托和社会需求,适时将“流动课堂”升级为“流动乐园”,突出艺术、运动、科技、手指操等更加轻松活泼的内容,辅以寒暑假托管、道德实践、研学拓展等新内容,为青少年成长保驾护航;三是多方着手,丰富车厢主题。通过漫画等形式打造主题座帽座套,营造更加轻松愉悦乘车氛围,在潜移默化激发孩子们自主学习的内生动力,帮助乘车学生成长为心怀远大抱负,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有底蕴的“堪当大任的栋梁之才”,为青岛市教育事业发展和青少年成长贡献更大的力量。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作为授业解惑、育人立德的主要方式,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尤为重要。青岛市专业校车敢为人先,大胆探索,把传统交通工具升级为流动的“快乐课堂”,为全环境立德树人生态注入了活力,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贡献了力量。


相关阅读

  • 自流井区关工委:老少牵手 温暖童心

  • 1月24日,自流井区关工委开展“老少牵手·温暖童心”关爱青少年暖冬行动,先后到8个镇(街道)走访慰问20名困境青少年。慰问组一行与孩子们亲切交流,详细了解他们学习生活情况,询问监
  • 美好青春不“毒”行 禁毒教育护成长

  • (通讯员:陈少雁)为了提高青少年的禁毒防范意识,帮助他们远离毒品诱惑,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1月25日,额敏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在辖区开展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活动中,民警
  • 教育部:撤销资格!

  • 教育部:撤销“致敬英雄”全国青少年文化艺术创作主题教育竞赛活动资格教育部1月24日通报,根据群众举报线索,教育部对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的“致敬英雄”全国青少年
  • “十四冬”带动寒假“冰雪热”持续升温

  • 兴安盟突泉县温泉滑雪场里,小朋友正在玩冰车。毕力格 摄扎兰屯市实验小学学生在抽冰嘎。 韩冷 摄小朋友在呼和浩特马鬃山滑雪场滑雪。青少年滑雪爱好者逐渐成为滑雪场主力消
  • 温暖!灵璧这些青少年收到了“微心愿”礼物

  • 为帮助困境青少年健康成长,引导他们自强不息、立志成才,1月24日,团灵璧县委开展微心愿圆梦发放仪式,为灵璧县第九中学青少年送上一份礼物。活动现场为青少年们送上精心准备的微
  • 真情暖童心 相伴护成长 | 12355自护素养公开课

  • 青少年健康生活、快乐成长,离不开安全的成长环境与过硬的自护本领。为切实守护青少年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团中央权益部制定《关于加强12355青少年自护教育的工作指引》,动员各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青岛市以专业校车为载体打造立德树人全新空间

  •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长期以来,青岛市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探索教育模式的延伸与创新,在深入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过程中,不断探索社会育人新样态,创造性的以青少年每
  • 成都双流区:文明实践春风化雨 文明新风铸魂育人

  • 近日,四川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中心(所、站)名单正式公布,成都市20个点位上榜。为充分发挥典型引领、示范带动作用,成都文明网推出“四川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位——成都篇”专
  • 吴立建出席中乌(兹别克斯坦)百校合作论坛

  • 1月22日,为落实中国——中亚峰会和中乌(兹别克斯坦)元首共识,深化中乌元首会晤成果,中国教育部和乌兹别克斯坦高等教育、科学和创新部在北京联合举办中乌(兹别克斯坦)百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