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芭蕉村,大山深处竹成海

日期: 来源:象山县传媒中心收集编辑:象山县传媒中心

  通讯员 陈斌国   

  西周镇芭蕉山坐落莲(花)下(沈)公路中段,东走儒雅洋黄泥桥,盘经半坑于、山后胡,攀东岭头就可俯瞰全村;西行老象西线,沿下沈黄耈溪往南,过赖岙、平潭水库,上溯芭蕉溪进村。

  芭蕉建制村现由上岙、下岙两个自然村组成,莲下线绕穿两村中间,北瞰下岙两山夹溪,竹林满坡,民居依山而建,狭长延伸。仰望上岙隐没于西南竹山林海里,沿芭蕉溪东岸上行两百米,过凯旋门式高挺牌坊,见村落四面围山,坡地平缓,路溪依伴,屋舍密集,这是一块深藏山坳的桃花源。

  站在牌坊前,村里老人指着对面一座两峰凸起的山头说:上叫大扇山,下叫凤尖山,为芭蕉取名之山。相传古代芭蕉山区地偏林茂,野兽成群,瘴气弥漫,是条人迹罕至的荒山沟。后来山下赖氏迁居开垦,人口繁衍,上下分住,称上岙、下岙。族人见大扇山形似一把竖立着的芭蕉扇,中峰高耸,两边山冈东西蜿蜒,由西转北下延为上下岙门前山,没入横山前;往东转南伸展为大垄岙、小垄岙,直到象宁交界独蓬岗岭。“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芭蕉叶片宽长,婆娑蹁跹,雨打芭蕉水珠四溅,形态美观,人见人爱,冬枯夏盛,生生不息。族人觉得上岙、下岙村名俗气,遂以芭蕉雅名:改叫芭蕉上岙、芭蕉下岙。1982年改称上芭蕉、下芭蕉。其实芭蕉山海拔三四百米,冬寒夏凉,不宜芭蕉生长,但芭蕉美名流传至今。清乾隆举人史绪善(九顷人)曾应邀八修赖氏宗谱,观大扇山,踏石拱桥,不禁赞叹:“溪名昔日号芭蕉,溪上曾无绿扇摇。恰喜竹泉春雨后,绿痕一梯涨平桥。”

  “西面山可是神奇之山,除了芭蕉扇,还潜隐着一条凤凰。”顺着老人指点,大扇山腰有座倾侧四边形状的孤零小山峰,峰尖与后背大扇山顶直线对称。大扇山像巨人,两臂下垂围拱,抱起胸前金元宝——凤尖山。老人笑着说,现在竹林茂密,覆荫山貌,过去年年砍选,林木稀疏,轮廓凸出,那是凤凰头尖。这条凤凰很可爱,灵性实足。它依偎大扇山怀抱,在芭蕉扇的轻拂下,昂首激扬,舞姿翩翩,凤身起伏绵延,直至南面两公里外的独蓬岗。周围还散落着仙人下棋岩、龙洞瀑布、仙人洞、仙泉、田鸡岩等自然景观,岩峻石奇,维妙维肖。

  芭蕉村村委会副主任赖中文是上岙人,在他引路下走进深藏村后的独蓬坑。春日少雨,溪流潺潺,坑底平坦,一条三四米宽的机耕路沿西岸修筑,伸向狭长山坳。难得晴朗天气,抬眼山峦叠嶂,绿意葱茏;近望毛竹满坡,密密麻麻;身旁平地、缓坡生长着排排行行笔直水杉,下部足有半抱粗,树身圆锥魁梧,直透蓝天,像是队队持枪伫立的仪仗兵。赖中文介绍,路基、边坡原都是梯田,南伸到独蓬岗岭脚,长达1600米,历代开辟成两三百亩山田、旱地,为上岙主要粮源地。1997年国家实行山区退耕还林政策,又作为下游平潭饮水库生态林地,政府赠送苗木,全部种上水杉。25年来水杉生长旺盛,已成次森林、风景树。近几十年,毛竹地盘也在漫山扩展,东首上了山、三角乌坑,西首大垄坑、小垄坑,林海莽莽不见岩石,全村竹林面积超过3000亩,成为野生动物的自由世界。机耕路到山沟底部,见有一座小水库,边坎驳砌,呈长方形,库水清碧,山谷倒影,像给山涧镶嵌着一面美丽小明镜。

  上岙独蓬岗坑真是块旅游处女地,一路走来,山深林密,空气清新,人迹罕至,仅见一位村民背着一棵死竹出来。赖中文摇摇头说,如今毛竹无人要,生长密集荫翳,不利新笋拱土,村里一直动员村民上山砍枯疏密。 

  “别看现在毛竹不值钱,过去却是衣食宝贝,古时先民就是看中这片无垠竹海。”族人赖建良退休后,热衷研究西周赖氏史,不辞辛苦四出走访,搜集有关资料,着手编撰芭蕉派赖氏宗谱。

  赖建良叙述,赖氏起于周朝,后人以国为姓。芭蕉赖氏继承先祖遗训,据山为家,事农为本,营林为生,勤俭持家,逐渐积聚财富,宗亲各村先后建造多座四合院宅楼,还有宗祠、道路、水井、石拱桥。下岙文房道地,前后三进,18间走马楼,大石条上门立面,红石板回廊铺砌,弹石子图案道地,粗直杉木廊柱屋梁,气魄宏大名冠一时。

  芭蕉派赖氏虽居深山,眼光远大,崇文尚义,耕读传世,悉心培育后人。谱载科举年代,先后30多人获取功名,入仕为官。

  芭蕉人高龄多,山水清,空气净,人勤劳,食清淡,邻和睦,少世争,多宽容,自然身骨硬朗,益寿延年。以上岙为例,目前全村60岁以上老人150人,80岁以上多达28人。

  走进上岙老楼屋,见阁楼、墙角存放着很多蒙满蛛丝、灰尘的旧竹器,如盛担谷物的谷箩、翻晒粮食的卷筒拼簟、挑土积肥的畚箕,还有米筛、糠筛,谷耙、背箕、大箩、竹杆锄柄、杠头、杠等,抬头见屋上椽子上铺着霉烂竹箯。过去,芭蕉人生产、生活离不开竹子。

  人们赞叹:毛竹生长快,适应性强,从脚到头都是宝,春笋冬笋可食用,部头竹龙根可做竹根雕,竹稍可扎扫帚,叶片、枯竹捡来烧火,现在盛行提炼竹炭制品;竹杆是主要材质,用作大件器具,如搭桥铺路、高楼脚手架,劈成篾片、篾丝,可加工各式器具、工艺品;绿化环保作用举不胜举,竹林誉为“天然氧吧大工厂”。延伸到文学、美学价值,历代文人骚客嗜竹如友,诗画长卷,美化极致。北宋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清代郑板桥盛赞青竹坚韧顽强、品行高洁:“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芭蕉山是毛竹的天下,也是赖氏的家园。赖氏经营竹材数百年,逐渐形成编打谷箩、拼簟、畚箕、扫帚、竹箯等大宗竹器拳头精品。为了保证竹器质量,防止恶性竞争,芭蕉宗亲村早有合作分工:上岙主编谷箩,下岙专织拼簟,山后胡扎掉帚打畚箕。于是男劳力上山砍竹、运竹、劈竹,女劳力在家绕扎篾丝修整。当地有句顺口溜:“上岙老女绕箩口,下岙老女缚簟头,山胡老女扎掉帚,横山老女数指头。”下方横山也是赖氏村,不过横山竹林广袤兴盛,多数砍下直接出售,用不着全家上阵辛苦加工。

  赖中文透露,在政府部门指导帮助下,芭蕉村正在转变发展思路,试打旅游牌,利用万亩竹山林海、深邃幽静山谷和丰富传奇赖氏文化,卖风景、品山珍、探古韵,招徕远近游客,引导群众重走致富路。


相关阅读

  • 秋色撩人醉,最是西九华山(原创)

  • 秋色撩人醉,最是西九华。秋天的西九华山可谓是撩人醉,这里群山叠翠,郁郁葱葱,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它位于河南省固始县,处于大别山南麓,与安徽九华山东西分立,互为姊妹,有着“东九
  • 为了变好吃,你知道香蕉有多努力吗?

  • 香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水果了,但是你确定自己真的和它是“老熟人”吗?香蕉:虽然经常吃,但我们还不熟香蕉(Musa × paradisiaca),又名甘蕉,是一种多年生大型草本开
  • 桃江如何将南竹“吃干榨净”

  • 【核心提示】桃江县拥有竹林115万亩,面积居全国第三、全省第一。如何做好竹产业这篇大文章,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和经济发展优势?桃江县抢抓国家推动竹产业创新发展政策机遇和
  • 为农服务进行时|会飞的安吉竹林鸡

  • 浙江之声联合浙江省供销社、农合联推出专栏《为农服务进行时》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一大批带着浓浓乡愁的“土特产”驶上产业化的快车道,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
  • 解密香蕉的遗传密码:从原始野果到现代美味

  • 香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水果了,但是你确定自己真的和它是“老熟人”吗?香蕉(Musa spp.),又名甘蕉,是一种多年生大型草本开花植物,属于单子叶植物纲姜目芭蕉科芭蕉
  • “迎亚运”文房作品展举行

  • 图为陈春荣向观众介绍参展作品。  记者 郑丽敏   日前,雅韵清风·文艺同行——迎亚运文房作品展在大徐镇下院村春荣竹刻艺术馆举行。  该展览由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 盐城:文化融合打造消费新空间

  • 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包含着城市发展的进程,蕴藏着属于这座城市和人民的历史信息,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对于彰显城市文化底蕴,树立文化自信有着特殊意义。近年来,盐城市突
  • 竹林水乡入画来

  • 热闹的博爱燕京啤酒广场(焦作西站)。焦作晚报青年记者采风团在于庄村。9月8日下午,焦作晚报青年记者采风团20余人走进博爱县,先后到磨头镇西张赶村、狮口村,许良镇于庄村,博爱燕京
  • 余杭这个村入选国家级榜单,你打卡了没?

  •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经地方推荐和专家审核,全国有256个村落上榜。浙江省共有10个村入选,其中余杭小古城村榜上有名。小古城村径山镇小古城村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芭蕉村,大山深处竹成海

  •   通讯员 陈斌国   西周镇芭蕉山坐落莲(花)下(沈)公路中段,东走儒雅洋黄泥桥,盘经半坑于、山后胡,攀东岭头就可俯瞰全村;西行老象西线,沿下沈黄耈溪往南,过赖岙、平潭水库,上
  • 为了老年人的幸福晚年

  •   编者按 民生实事项目是百姓关心的“民心工程”“暖心工程”。项目实施得怎么样?人民群众满不满意?都需要各级党委、政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确保落地落实。围绕如何有效推
  • 什么样的“免签”产品最好卖?

  • “泰国免签了?想马上再去一次。”“免签之后更便利了,但社会环境是否安全也是我重点考虑的。”9月13日,泰国宣布对中国游客实施5个月免签政策,消息一出,就在互联网平台引发了热议
  • “少年模拟法庭”体验活动创新普法模式

  • 为提高社区治理水平,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万寿路街道以党建引领有效凝聚基层力量,广泛链接优质资源,积极带领各社区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近日,万寿路街道在万寿路甲15号社区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