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融媒·见证丨“桥”见黄河两岸新模样

日期: 来源:济南日报收集编辑:济南日报

 

  亚洲目前跨度最大的斜拉型公路桥——济南黄河公路大桥昨日剪彩正式通车。

  大桥自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五日开工以来,广大建桥者战胜了一次次洪汛、凌汛、桃花汛给施工造成的严重困难,克服了寒暑严冬下野外作业的种种不利因素,摸索规律,总结经验,科学安排施工,给国家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这座大桥的建成通车,将彻底改变泺口轮渡的紧张状况,“渡河难”的问题已不复存在。这对发展我省工农业生产,繁荣城乡经济,加强国防,促进四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济南日报》1982年7月15日报道

  1981年,建设中的黄河大桥。

  在刚刚过去的9月,G104京岚线济南黄河公路大桥上,一块钢桁梁板缓缓落在桥梁中部缺口处,宣告主桥历时21个月建设,提前半年正式合龙。它预留了轨道交通7号线通道,是山东首条穿越黄河的地铁线路。新桥合龙后,济南跨黄交通建设迈上新台阶,“拥河入城”步伐加快。

  紧挨这座新桥的,是1982年落成的老黄河大桥。40余年来,它聆听着黄河滔滔,见证着泉城蝶变,也随着一座座桥隧的建设落成告别了孤独。

  济南解放75周年来,黄河北岸也因跨黄交通的发展和一次次难得的机遇,崛起了一座“未来之城”。

  黄河北岸崛起“未来之城”。

  过河曾有多难?

  靠“运气”乘轮渡

  1982年7月14日,济南黄河公路大桥正式通车,在次日出版的《济南日报》的报道中特别提到了,它的落成“将彻底改变泺口轮渡的紧张状况,‘渡河难’的问题已不复存在”。

  曾经渡河有多难?在黄河北岸生活的老人们至今难忘。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大桥街道焦集村党支部书记杨远军今年60岁,他说,“小时候去一趟市里,还不如现在去北京容易。”

  杨远军告诉记者,1982年黄河大桥通车前,要过黄河只能靠轮渡。“我很小的时候能去趟市里,比过年都开心。半夜就要从村里出发,步行一两个小时才能到渡口。”杨远军说,焦集村离黄河岸边比较近,要是更偏远些的村子,进趟城提前好几天就得准备。

  “刮了几天的大北风,打大前儿,河里就淌凌,凌块子有间把屋子大,摆渡船不敢走,恐怕碰上凌,船就要坏了。”这是清代刘鹗所著《老残游记》对济南黄河渡口渡船过河的描写。20世纪70年代,小船虽已升级为轮渡,却也难免在汛期和凌洪肆虐时停运,哪怕寻常天气,想坐船渡河也是件要“碰运气”的事。

  今年73岁的焦集村村民丁法昌记得,随着自行车的普及,黄河北岸居民开始频繁往来市区。“我们村不少人都靠种菜、卖菜为生,骑着自行车带上一两百斤新鲜蔬菜,凌晨两三点就到渡口等着过河,把菜送到八里桥批发市场去。”丁法昌回忆,那时人多船少,轮渡上还有各种货物,狭小的船舱所剩空间不多,能上几个人就上几个人,运气不好的话,等好几趟都不一定能上船。而且船和岸之间还有距离,往上搬运物品很麻烦,推自行车上去都需要别人帮忙。还有村民清楚地记得,轮渡票价是行人5分、带自行车1角。

  黄河上,有一座1912年落成的老铁路桥,但行人不能通过。村民们那时候常常看着呼啸而过的火车,心中感叹又期盼:上桥过河得有多方便?

  黄河大桥落成

  天堑变通途

  1978年12月,这座当时亚洲跨度最大的斜拉型公路桥开工建设。通车那天,当时19岁的杨远军头一次知道了什么是“人山人海”,“两岸都是人,桥上是一排排的小汽车,小汽车上绑着大红花,慢慢从桥上开过去……”

  1982年7月14日,黄河大桥正式通车。

  济南影像馆的老照片,留下了通车仪式时的珍贵影像——四辆插着红旗、绑着红花的“大鼻子”汽车开在最前面,车上站满了人,大家脸上都带着自豪又满足的笑容。远眺黄河,意气风发。后面是数十辆小轿车,方阵整齐划一。桥面两侧站着不少围观的群众,朝着车队挥手。天堑终变通途,他们看起来十分兴奋。

  剪彩通车仪式结束后,早就在黄河北岸等待的群众终于上了桥。“当时大家都等着在桥上合影留念,那时候拍一张照片要一两块钱,是比较奢侈的消费,但不少家庭都愿意出钱给老人孩子拍一张。”杨远军说,现在不少居民家里还珍藏着当时的留影。

  济南黄河大桥由主桥和引桥组成,总长2023.44米,主桥长488米,主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斜拉桥,最大跨径达到220米。站在桥上,看着脚下奔腾的黄河水,曾饱受渡河磨难的村民们知道,自己的生活将因这座桥而改变。在那个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年代,黄河大桥的修建十分不易,通车次日的报道中特别提到了洪汛、凌汛等不利因素给施工造成的重重困难。

  1981年,黄河大桥胜利合龙。

  曾参与过大桥建设的老人回忆,黄河边的主墩是24个孔,6个孔为一股,4股再打成一个整体。水面上扎着木桥,小推车一趟接一趟把水泥运过来,和水泥靠的是人工和铁锨,一个孔要灌注一天一夜才能完成。负责招工的老人回忆,“当时固定工人有300多个,其他的都是临时工,每天用地排车往这里拉人,每天都来百十个。”

  从开工到通车,四轮冬夏流转里,这座大桥不知倾注了多少人的汗水。正是他们的付出,让人们第一次改变了观赏黄河风光的角度。

  桥隧建设捷报频传

  老桥早已告别“唯一”

  “蹬上自行车就往市里去,既省了轮渡票钱,速度又快!”

  说起黄河大桥通车后生活的变化,丁法昌直言那是“天大的方便”,村民去市里成了常事,也有不少人到市区打工,日子越来越好。“以前是看着一辆辆自行车过去,现在是看着白天黑夜不断流的小汽车,心里是真高兴!”杨远军对黄河、对大桥很有感情,几乎每天都去黄河边大桥下看朝阳升起,拍照发朋友圈。对他们而言,这座桥连接了南北,更打开了黄河北岸发展的契机。

  黄河凤凰大桥雄姿。

  近些年,济南跨黄交通的发展交出了一份又一份亮眼的成绩单,高速公路大桥、高速铁路大桥、穿黄隧道、公铁(轨)两用桥陆续落成。早已不是唯一的“黄河大桥”,为便于区分,被人们称为“老桥”。此外,还有不少在建或即将开工的桥隧工程:在建齐鲁大桥,桥梁主跨420米,是世界最大跨度网状吊杆拱桥,项目计划2024年建成通车,是连接南岸济南西站和北岸桑梓店组团的南北向交通性主干道;在建黄岗路隧道,为单洞双层隧道,双向6车道,上层通行南向北交通,下层北向南,项目计划2027年建成通车;在建G308济滨高铁桥,该桥是济滨高铁与G308共建通道,项目计划2026年建成通车……

  其中,在建G104京岚线济南黄河公路大桥,9月28日上午正式合龙。值得一提的是,G104京岚线济南黄河公路大桥是老黄河大桥的扩容工程,将老桥、零点立交以及二环东高架紧密联系在一起,是集合城市主干路、城市快速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及国家干线公路五位一体的超级综合体工程。

  “你看,黄河公路大桥施工的每一个阶段我都拍了照片。”杨远军翻看着手机里的照片,紧靠老黄河大桥的新桥一天天“长大”。远远看去,两座桥“携手”飞架黄河两岸,颇为壮观。

  已建成通车的济泺路隧道。

  跨黄交通打通发展动脉

  黄河北岸硕果累累

  跨黄交通的突破,也是为了追上城市发展的步调。

  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这为济南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济南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为济南圆梦“跨过黄河”明确了载体与路径;2023年,黄河北岸已崛起新城,处处生机盎然。

  今年春天,焦集村、大吴村等十余个村的村民,搬进了起步区首个回迁的安置区鹊华九里居。杨远军带着记者在小区里转了一圈,眼前绿植郁郁葱葱,各类设施一应俱全,学校医院都在附近,生活配套十分完善,驾车不一会儿就能到达老黄河大桥过河。2018年起,为保障起步区建设,大桥街道的村庄陆续拆迁,如今回迁到离老村不远的高标准安置区,村民的乡愁与城市化、现代化生活完美平衡。

  站在居民家中远眺,一座座塔吊仍在奋力勾画“未来之城”的模样。在黄河北岸这片热土上,已经结出了累累硕果——

  2023年上半年,位于起步区的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及零部件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0万大关,完成产值107.4亿元;总投资360亿元的爱旭太阳能高效电池组件制造基地项目正式在起步区签约落地,这标志着又一特色能源产业扎根泉城;起步区平台公司、氢能研究院、国家电投氢能科技公司及社会资本共同注册的山东氢动力有限公司已经成立并投入运营,预计到2025年,起步区将引进3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发中心、20家以上氢能产业链企业,初步建成氢能产业创新集群,具备研发集聚、产业化生产、规模化输出的能力……

  一条条桥隧,疏通了黄河两岸交通,更打通了城市发展动脉。老黄河大桥的身影不再孤独,它还将见证这座城市更值得骄傲的明天。(老照片由济南影像馆提供)

记者:文/图/视频 曹雅欣 张素芬 王一飞 陈长礼

编辑:张钰

校对:苏友永

相关阅读

  • 暂停运营、临时封闭

  • 千佛山风景区索道今起暂停运营、济广高速公路济南至菏泽段长清大学城收费站出口后天起临时封闭请市民朋友注意今天,济南千佛山风景区发布公告——根据设备运行时长及磨损情况
  • 在鄂央企参建 帕德玛大桥铁路连接线先通段通车

  • 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铁路连接线先通段正式通车。中铁大桥局供图湖北日报讯(记者胡祎、通讯员丁傲岸)当地时间10月10日13时(北京时间10月10日15时),孟加拉国首都达卡火车站张灯结彩
  • 《大写的吕梁》《碛口回响》唱响郑州

  • 原标题:吕梁市合唱协会直属合唱团参加2023中国(郑州)黄河合唱周活动《大写的吕梁》《碛口回响》唱响郑州本报讯 (记者 冯海砚 通讯员 李帅) 9月22日上午,2023中国(郑州)黄河合唱
  • 今起,调图!涉及盐城的有……

  • 10月11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行第四季度列车运行图其中多条线路与盐城相关↓↓↓调整始发终到站1.5对南通~济南西G2642次0.5对改济南东终到,济南西至济南东间经齐河联络线、大
  • “黄河入鲁第一乡”唤醒“沉睡”沙碱地

  • 菏泽日报通讯员 侯晓娟遮天蔽日的法桐树华荫如盖,令人心旷神怡,与千亩公园内的鲜花绿树相映成趣,构成一幅“鸟鸣林中,人在画中”的乡村美景图——此处是与东明县焦园乡政府“相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融媒·见证丨“桥”见黄河两岸新模样

  •   亚洲目前跨度最大的斜拉型公路桥——济南黄河公路大桥昨日剪彩正式通车。  大桥自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五日开工以来,广大建桥者战胜了一次次洪汛、凌汛、桃花汛给施工
  • 仙游龙华镇:爱心“护学岗” 护航平安路

  • 国庆过后,每天上放学时段,在仙游县龙华镇各大中小学及幼儿园的门口,总会出现一道亮丽的“护学岗”风景线,“仙门平安义警服务队”的协警们都早早到岗,他们身着醒目的义警制服,与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