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千年古都邂逅新非遗:上交大团队西安行探秘文化新篇章

日期: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收集编辑:上海交通大学

        在古老的西安城,历史与现代交织,传统与创新碰撞。5月30日-31日,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文化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的一群青年学子,在副院长、中心主任薛可教授的带领下,踏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调研之旅。他们穿梭于千年古都的街巷之间,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面对面交流,亲身感受了非遗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焕发出的新活力。这场名为“走进千年古都 感受新质非遗”的调研活动,不仅是对非遗技艺的一次深度探访,更是一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生动实践。青年学者们通过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影戏(华县皮影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第四代传承人汪海燕、西安市莲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莲湖面塑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倍源、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耀州刺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赵春及二代传承人崔萌,以及陕西文联艺术专家进行了访谈互动,感知新质生产力赋能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新篇章。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汪海燕向青年学者现场

      固本创新引领皮影戏的社会化

        陕西华县皮影始于西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从宫廷传到民间,汇集雕刻、绘画、戏曲、服饰等,是一门综合的艺术。2006年,被誉为“中华戏曲之父”的华县皮影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汪氏皮影历经五代传承成为陕西华县皮影的代表。汪海燕,作为汪氏皮影的第四代传承人,在与第五代传承人的合作中,借助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技术与思维模式,对传统的皮影进行了创新性的“破局”。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汪海燕向青年学者现场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汪海燕向青年学者现场

       新质平台形成了社会化传播的新态势。谈到新质非遗的破局之道,汪海燕不假思索地说道:“陈旧的东西年轻人不喜欢,我认为首先是通过合适的传播方式让皮影被大家看到”。汪氏皮影近几年不断通过线上平台如抖音、B站等,进行皮影艺术的展示和推广。通过制作和分享与皮影艺术相关的趣味视频,成功地吸引了大量粉丝和关注。例如汪氏皮影与知名博主江寻千(九月)、南翔不爱吃饭合作拍摄的皮影制作视频。这种创新方式不仅增加了皮影艺术的曝光度,还为其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打通传播渠道的同时,汪海燕也在思考传播内容的创新布局。汪氏皮影不仅将皮影图案印在化妆品盒子上,更是将化妆品中的某种成分编写成小故事或小剧本,由老艺人演绎并剪辑成数字动画形式;在数字化呈现过程中还打破了传统的皮影人物多数采用的五分脸设计,即侧脸呈现,根据场景的不同,尝试了更多元化的造型设计,如八分脸等,以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新质非遗形成国际传播新模式。新质生产力不仅体现在对媒体的强大推动力上,更是以数字技术赋能非遗技艺“焕新”。在威尼斯双年展期间,汪氏皮影通过华县皮影的雕刻工艺,注重线条的流畅和图案的精美,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轮回的主题。与此同时运用幕布与投影仪相结合,营造光影交错的空间感,同时引入了机械臂技术,为皮影人物增添了动态效果。这些机械臂安装在皮影人物的胳膊和腿部等关节处,使其能够自动化地模拟人物动作,无需人为操控,整个演出科技感与文化造诣十足,在国际引起了极大的关注。除此之外,汪氏皮影还积极与一些国际品牌如百达翡丽、巴宝莉以及腾讯等进行合作,通过品牌联名的形式寻求文化融合。在这一过程中,汪氏皮影也逐渐感受到了外界对媒体力量的重视,也认识到通过媒体提升品牌影响力的社会效能。合作不仅使新质生产力发挥了最大化能量,更是为传统再发展带来无限可能性。通过新质生产力对数字传播与数字技术双效赋能,皮影艺术有机会走向世界,并在国际舞台上展现独特魅力和价值。

       创意式活态化再现非遗新生命

        活态化呈现的过程是创新,也是条固本培元的博弈之路。不仅仅是皮影戏,在面塑制作与秦绣技艺等非遗项目中均是如此。

        面塑俗称“捏面人”,是我国独有的优秀民间艺术,手艺人通过“一印、二捏、三镶、四滚”等技法,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2011年,西安市莲湖区精巧面塑技艺被列入“西安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作为西安市莲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培源借用数字传播影响力将面塑技艺带上“春晚”。在春晚舞台上,张培源用数字技术提取了非遗面塑中的颜色元素,并将面塑技艺与舞蹈音乐进行融合。这一过程并未采用后期加工或提前录制的方式,而是他现场实时制作,确保了作品的真实性和生动性,创新了新质非遗的艺术表达。

西安市莲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

        将非遗与数字经济相融合也是新质生产力的体现。张倍源说:“艺术创作讲究纯粹性,但我并不排斥通过科技实现商业化”。从产业与发展经济的角度来看,特别是在数字经济领域,这无疑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增长点。作为活着的文化符号,张倍源带着他的面塑艺术创作时刻保持与年轻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他将面塑与日本动漫元素紧密结合,创作了多种突破传统面塑风格的新形象,通过数字渠道传播,广泛吸引了大批量的消费者。通过这种方式,张倍源逐步建立了稳定的商业渠道,包括线上与线下联动,创新了市场份额。

青年学者欣赏秦绣技艺

       活态化与创意式也须要把握好衡量非遗原真性的尺度,这是非遗数字传播的核心价值。“非遗的一些项目,尤其是刺绣技艺,仅靠数字化还是无法完全展示其精髓和意蕴”,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耀州刺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赵春及二代传承人崔萌对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非遗数字传播表示了担忧。非遗的活态化过程不仅要看重创新和流量,更要坚守创意驱动下对非遗内涵的传承与再现。陕西省文联艺术专家瞿石明在访谈中表示:“新质生产力推动下,我们更要审视非遗数字传播的顶层设计,需要分层、分区、分群体展开,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从非遗特色出发,在保留文化独特性的基础上,提升非遗影响力。”

非遗调研团青年学者座谈

        此次调研过程中发现,以数字技术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不仅可以有效提升非遗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还能为其创作过程带来新的灵感与方法,更为扩大其市场份额贡献了不可替代的力量。薛可教授告诫青年学子们:“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的发展中需要与新质生产力紧密结合。通过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推动非遗不仅能够坚守价值本源,还能焕发新的生命力,更能在全球范围内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是新一代青年学子的责任之所在。”

        本次调研活动不仅深化了学术界对新质生产力与非遗融合发展的理解,也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思路。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文化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将继续致力于推动新兴数字技术与非遗的融合创新,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来源:上海交大非遗调研团

值班编辑:郭思仪

责任编辑:江倩倩、王宁华

相关阅读

  • 新北街道:“粽”享端午 欢乐一夏

  •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丰富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在端午节到来之际,新北街道各社区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端午节主题活动。  首创国际社区举办了“端午韵彩 面塑传情”端午
  • “淳风化语”六进六讲示范宣讲进东坝街道

  • 龙虎网讯(记者 许博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选择,关系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建设现代
  • 90后小伙巧用面团塑出《山海经》神兽

  •   从古至今,《山海经》一直受到国人的喜爱,从好仙术士郭璞到文学旗手鲁迅,都爱不释手。近年来,这部记载着无数缥缈仙山与瑞兽的奇书,因书中隐藏的无限奥秘与永远解不开的谜团,逐
  • 国资央企提速向“新”而行 支持政策有望上新

  • 证券时报记者 江聃国务院国资委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央企业建设5G基站总数超过360万个;中央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8.3%、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7
  • 新乡面塑在联合国总部展览

  •   本报讯(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琚铭洁 )几块五颜六色的面团,在经过一双巧手的印、捏、搓之后,摇身一变就成了一个个灵动鲜活、神采飞扬的面塑作品。如今,这一传统的非遗技艺被我
  • ​城镇空间规划如何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

  • 文 | 袁昕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对此进行了一系列部署。说到新质生产力,绕不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当下,生产力的要
  • 新质生产力创见“酒”未来

  •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新质生产力”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为今年十大工作任务之首。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
  • 集思广益促发展 凝心聚力强产业

  • 5月31日,由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七届(2024)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暨中国能源报创刊15周年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以“发展新质生产力
  • 瞄准新质生产力 成都企业研发新产品布局新赛道

  • 通威光伏高效组件光电转换效率创出世界纪录、华川电装研发的新能源电机在高效率领域取得新的技术突破、重汽成商新能源重汽销往全国,销量位居全国前列……向“新”求“质” ,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新疆正能量丨大巴车高速爆胎 新疆交警快速处置

  • 天山网讯(记者 叶晓敏报道)“我开着一辆大巴车,刚爆胎了,坏在路边开不走,能帮一下我们吗?” 6月3日20时15分,自治区公安厅交警总队高等级公路支队达坂城大队民警秦兵、刘沁育在二十
  • 双节期间新疆铁路将加开180列临客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 逯风暴报道)记者从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端午节和古尔邦节运输期,新疆铁路部门将加开180列临客,其中端午节期间加开89列、古尔邦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