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用水效率位居全国前列 交出节约用水管理的“靓丽答卷”

日期: 来源:苏州工业园区发布收集编辑:苏州工业园区发布

近日,水利部通报表扬了2022年度《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主题宣传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生态环境局(水务局)榜上有名。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3.39万人。在商务部公布的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苏州工业园区连续七年(2016-2022年)位列第一,并跻身科技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 

在高质量发展方面,2022年,园区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15.61亿元,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为5.60吨,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为5.03吨,用水效率位列苏州市第一,居全国前列,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在水环境质量方面,太湖和阳澄湖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省考断面年平均水质达到Ⅲ类标准,达标率100%;全区所有河道年平均水质优Ⅲ比例达84.8%。

     

坚持规划引领,从源头减少水资源浪费

园区在开发建设之初就科学编制了开发建设规划,坚持按规划实施,在各项规划编制中主要做到“四个注重”,注重产城融合,科学编制城市开发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深度融合,同时,持续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应用三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2+3+1”特色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水资源管理打下坚实基础。注重功能分区,全面融入生态环保理念,工业、居住、商业和环保基础设施按功能分类规划,最大限度减少潜在的水资源浪费。注重雨污分流,园区是全国率先开展雨污分流建设的地区,从开发建设伊始,就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厂网同步、管路同期、雨污分流的原则,实现了雨污水管网的全分流和全覆盖。注重建筑节能节水,园区规定新建民用建筑绿色建筑100%覆盖,同时明确,2万平方米以上项目规划设计时都要建设雨水利用设施,累计建成苏州奥体中心、档案中心、苏州中心等100余个雨水利用示范项目。

     

坚持适度超前,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

园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始终按照适度超前原则,高标准建设环境基础设施,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提高污水排放标准。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原则,各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开展,道路建设到哪里,管网铺设到哪里,实现了高标准的“九通一平”。引进法国苏伊士、香港中华煤气等世界一流企业,与园区国资公司合作开展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既减少了初期建设资金压力,也带来了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注重协同处置,将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厂、餐厨垃圾处理厂和热电厂规划建设在一起,最大限度实现了物质的减量、循环和能源的梯级利用,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很好的统一。

目前,园区已建成2座综合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为50万立方米/日,实行并网收水,污水管线总长805公里,尾水排放达到苏州特别限制标准(即地表水准四类)。园区一污厂、二污厂及中新环技污水综合处理厂合计形成4.2万吨/天的再生水回用能力,为周边企业及市政道路浇洒使用提供了充足的优质再生水。

     

坚持节水优先,实行最严格节约用水管理

严格落实用水定额管理制度。园区积极落实江苏省工业、服务业和生活用水定额标准,在水资源论证、节水载体创建等工作中严格执行。同时,针对年用水量超过5000吨的非居民用水户(约1400家),结合园区企业节水效能较高的实际,科学合理制定用水计划,每月跟踪统计用水情况,探索优化管理程序。

大力推进节水型载体建设。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创建各类节水载体206家,其中节水型企业65家(覆盖率64%),节水型单位40家(39%),节水型小区(含社区)45家(30%),节水型学校56所;远超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

积极响应国家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持续开展“水效领跑者”遴选,培育行业节水先进典型。2022年友达光电、日月新半导体入选第六批苏州市“水效领跑者”,全区累计7家单位入选省、市级水效领跑者,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积极推动非常规水利用。园区扎实推动非常规水资源利用,企业中水方面,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废水回收利用设施建设,累计有40余家进行节水技改或中水回用项目建设,回用能力超10万吨/天。雨水综合利用方面,以绿色建筑和海绵城市建设为抓手,推广公共建筑、住宅小区的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建设,提高雨水综合利用效率。市政用水方面,市政绿化用水以河水浇灌为主,园区2014年就开始研究布点设置绿化浇灌用河水取水点,累计设置取水点35个,大大提高了绿化养护单位取用水的效率。污水资源化利用方面,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厂尾水再利用,2022年7月,园区北部燃机与苏州市排水公司签订污水资源化利用项目合同,每年将使用娄江污水出厂再生水180万吨,每年可节约100万吨娄江河水;园区华衍环境公司餐厨垃圾项目通过合同节水模式,充分利用环境基础设施循环产业园位置优势,使用一墙之隔的园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再生水用于设备冲洗、绿化浇灌、喷淋除臭等环节,每年可节约新鲜水量35万吨。

加强节水宣传教育。通过节水进企业、节水进社区、节水进学校等途径积极开展节水宣传活动。2021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水周”期间,累计举办各类活动80余场,电子屏宣传50余处,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000余册。积极开展《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主题宣传活动,获水利部办公厅通报表扬为优秀组织单位。在省市组织的“水韵江苏节水少年行”“我的天堂我的水”等活动中,园区获奖人数均居前列。

     

坚持制度创新,有效激发节水管理效能

打好“组合拳”,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园区各部门积极联动,将企业水资源管理和节水情况纳入企业综合评价体系,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项目建设,对“两高一低”行业进一步整合,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完成879家“散乱污”企业整治,完成51家低端低效产能作坊、生产线的淘汰和整治,有力夯实企业水资源使用效率。

搭建“新平台”,帮助企业解决节水技术难点。充分利用环保水务一体特色优势,开展“环境管理合作伙伴计划”和“节水专员”培训工作,按照“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原则,举办“节水专员”培训,重点围绕节水法律法规政策、水平衡测试与用水审计、行业节水技术与途径、节水型载体创建、计划用水与节水统计等方面知识进行系统阐述和深刻解读,累计160人次获颁“节水专员”证书。在园区企业中发掘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水管理专业人员,在企业节水意识得到提升的同时,也为企业提供用水节水全程专业指导。

用好“一笔钱”,鼓励企业实施节水技改项目。2008年起,园区每年设立环境保护引导资金用于补助企业在污染物减排、节水技改等方面的改造,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43亿元,带动社会投资近40亿元。同时,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帮助企业寻求节水突破口,推荐企业申报省市节水技改示范项目,推动企业提标积极性。如:日矿金属投资1200余万元对废水处理设施进行零排放提标改造,废水再利用率可达99%以上,大大节约了自来水使用量;奥沙达化学(苏州)有限公司开展高盐废水总盐含量降低技术项目,采用“预处理+DTRO(碟管式反渗透)+三效蒸发”工艺,提高废水中有机物及溶解性总固体(TDS)的去除效率,每年可减少5000吨高盐废水排放,获评市级节水技改示范项目并获得专项资金补助。


来源:苏州工业园区融媒体中心



相关阅读

  • 2023黑珍珠餐厅出炉 园区5家上榜

  • 近日,有“中国版米其林”之称的黑珍珠餐厅指南迎来了第六年发布,共有304家餐厅上榜。在苏州上榜的6家餐厅中,5家来自苏州工业园区。作为首份提出中国美食标准的美食指南,黑珍珠
  • 发布40条举措!保定启动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

  • 保定启动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发布四十条举措激发市场主体投资信心和活力河北日报讯(记者林凤斌)2月15日,保定启动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发布优化营商环境40条举措,加快营造市场
  • 计划用水为节水,服务用户零距离

  • 近日,平度市水利水产局为建设“产业强、城市美、农村好、人心齐”的大美平度,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全市节水工作开好头、起好步,调整了2023年非居民用水定额(计划)查询方式,让用户更方
  • 代表委员话法院丨市政协委员——孙忠良

  • 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紧紧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积极开展“百名法官
  • 生态环境领域五大助企暖企行动开展

  •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抢抓机遇促发展活动和助企暖企春风行动部署,近日,省生态环境厅制定印发《助企暖企生态环境服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市中院举办全市法院第110期“法官讲堂”讲座

  • 为提高执行干警履职尽责能力,进一步推动全市法院执行工作规范有序开展,2月17日,市中院以《执行参与分配问题分析》为题,举办了全市法院第110期“法官讲堂”讲座,讲座由新巴尔虎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