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托稳幸福“夕阳红”——宣恩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日期: 来源:恩施日报收集编辑:恩施日报

近年来,宣恩县不断健全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通过居家适老化改造,强力整合资源,打造医养结合模式,着力提升养老资源利用率,稳稳托起幸福“夕阳红”。

据统计,该县累计建有公办养老机构8家,民办养老机构1家,乡镇养老服务综合体4家,互助照料中心162个(其中城市社区互助照料中心8个、农村互助照料中心154个),已累计为409户特殊困难老年人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

建三级网络体系 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从宣恩县城往北,沿着蜿蜒曲折的洗药线,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抵达宣恩县沙道沟镇白水河村,这里是酉水河源头,三面被七姊妹山环抱,海拔高,耕地少,交通不便,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多。

为了让老人安享幸福晚年,白水河村筹资建成互助养老中心,采取“集中居住、分户生活、自我保障、互助服务”运行模式,聘请两名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负责照料老人们的饮食起居。同时,开辟乡村文化广场,完善相关服务设施,丰富老人的文娱生活。

2022年,白水河村被国家卫健委命名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社会养老的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多层次服务体系的构建,痛点在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照护。

宣恩紧抓农村养老服务这个“牛鼻子”,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对全县养老机构进行资源整合,配置先进检查设备,并由专业医护人员开展日常治疗、护理、康复等服务,着力打通农村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乡镇,设立以养老服务中心为代表的乡镇养老服务机构,使其具备短期住养服务、机构照护服务、日间照料服务及医养结合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目前,乡镇养老服务综合体覆盖率为44.4%,预计到2024年,覆盖率将达到66.7%。

在偏远乡村,通过提档升级、改造闲置房屋,设置“四室一厨”,为老年人提供助餐供应、文化娱乐、简单康复等服务。2021年以来,宣恩县已累计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先后完成3个乡镇10个村(社区)的互助照料中心提档升级工作。

居家适老化改造 构建安全舒适的养老环境

养老不离家,是很多老人的愿望,在宣恩,随着适老化改造走进千家万户、送进寻常百姓家,越来越多的老人因为家中一个或多个小小的变化,生活变得更加舒适自在。

“以前起床特别费劲,现在有了这个床边护栏,一借力就能起来,还给我配了个电动轮椅,真是安全又方便!”近日,高罗镇九间店村村民张老伯高兴地说。

小夜灯、防滑垫、一字扶手、坐便椅、沐浴椅,还有适老椅、换鞋凳、拐杖等,一件件不起眼的小设施,却解决了老年人“如厕难、出行难、洗澡难、生活难”的实际问题。

为让更多老人居家养老变得安心、放心、舒心,宣恩县积极推动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分年度、分区域逐步推进,2022年安排资金23.1万余元,对高罗镇符合改造条件的77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了居家适老化改造。

在实施适老化改造项目中,以实现改造最大效能为目标,将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中的老年人、低保家庭中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等列入服务对象,通过摸排、政策宣传等前期工作,筛选服务对象,征求改造意见,一户一方案,合理确定每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的资助标准。

探索医养融合模式 打造高质量居家养老服务

全科医生每日坐诊,提供诊疗和助医服务;老年慢性病患者家门口就能取药,还能医保报销……走进宣恩县晓关侗族乡桐子营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深切感受到医养结合带来的新变化。

2022年,普济医院通过招商引资落户桐子营村,总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设置有内科、外科、康复科、放射科、检验科、影像科等科室,是宣恩县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依托普济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具备诊疗康养等功能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在此运营。

桐子营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以失能、半失能老人为主要服务对象,内设娱乐室、食堂、餐厅等多个功能区,将医疗服务延伸到养老床前,同时将健康管理、中医养生、康复训练等融入护理服务,丰富了养老服务内涵,提高了养老质量。

宣恩县城市福利院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精益求精的照护,让老人放心享受晚年生活,该福利院积极开展标准化建设,推进医养结合,实现了饮食营养化、服务规范化、管理科学化、就医便捷化。

为进一步提升宣恩县养老服务行业的专业化水平,2022年以来,宣恩积极派遣工作人员参加省、州组织的护理员培训会,联合专业培训学校开展县级养老护理员培训及等级认定考试工作,对成绩合格的护理员颁发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目前,全县23名养老护理员中持证人数为21人,持证率达91.3%。(恩施日报全媒体记者 向利雄 通讯员 向 冰)

相关阅读

  • 2023,济宁养老十大关键词

  • 2023年,我市聚焦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以“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的境界标准,从政策措施上突破,从保障服务上推进,从工作方式上创新,推动养老服务从兜底、基本向品质、多元发展转
  • 山东淄博周村区: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   2023年以来,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从老年人多样化需求出发,通过探索完善相关设施、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实施“到家”服务等,推动养老服务措施“普惠、均衡、充分、优质”,不断提
  • 国常会聚焦银发经济发展壮大

  •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郭志强 |北京报道1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政策举措。这是新年第一次国常会。会议强调,发展银
  • 宣恩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获省级表彰

  • 近日,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印发《关于2023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的通报》,对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予以通报表扬,宣恩县“开展‘邮快合作、快递进村’,打通农
  • 重磅!国办发文,“银发经济”首部文件出台

  • 中国商报(记者 王彤旭)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我国
  • 国办发〔2024〕1号文件,聚焦2亿老年人!

  • 养老,和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息息相关。2023年末,民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亿人,占总人口的14.9%。按照联合国标准,这意味着我国已经正
  • 丰富老年文体服务 拓展旅游服务业态

  •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总体要求,并提出“发展民生事业,解决急难愁盼”“扩大产品供给,提升质量水平”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长龙社区开展燃气安全入户排查行动

  • 近日,建工街道长龙社区联合下沉责任单位延吉市民宗局,开展燃气安全入户排查行动。排查前,社区网格员和下沉干部重点针对液化气瓶的“灶、管、阀、警”安全标准进行学习。在排查
  • 反诈宣传“不降温” 掀起冬日“防骗风”

  •   寒假将至,广大群众在出游或探亲访友时,要注意避免诈骗分子“乘虚而入”骗空钱财。为切实增强群众防骗意识,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1月11日,精河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走进刑
  • 张掖山丹:戈壁滩上阳光“生金”焕发绿色新动能

  • 1月16日,甘山丹县东乐北滩新能源基地上,庞大的光伏集阵缓缓伸向远方,在夕阳映照下煜煜生辉。隆冬时节,山丹县东乐北滩新能源基地,鳞次栉比的光伏板在夕阳下泛起层层“涟漪”,熠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