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刷手机时很多人有这种癖好,你是哪一种?

日期: 来源:科普中国收集编辑:科普中国

每当你看见干货满满的文章或视频,你通常的选择是:

A:知识肯定得趁热食用啊!现在就看!

B:很好,进我收藏夹吃灰去吧!

如果你选 A,那么恭喜你,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如果你选 B,那么也恭喜你,成为了千千万万“数字仓鼠”中的一员。

数字仓鼠指的是热衷于囤积数字化信息的人,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几乎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收藏了一些不忍错过的网络资源,甚至还会分门别类地整理好,以备不时之需或以后再看,这种现象被网友们叫做“数字仓鼠症”。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不信你现在就去翻翻看自己各大网站、APP 的收藏夹,不出十秒你就会脱口而出:“我什么时候收藏了这个?”

为什么我们这么喜欢收藏对我们有用的网络资源,但最后却常常落得个吃灰的下场?我们又该如何妥善应用收藏起来的宝贵信息呢?今天咱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

已收藏=已完成?自己骗自己最简单

我们之所以很容易忘记自己曾经收藏过的文章或视频,其实这是心理学中一个著名的记忆效应在作怪:蔡格尼克效应(Zeigarnik effect),指的是人们对于未完成事情的印象,会比已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也就是说,我们会更容易忘记那些我们认为已完成的事情。

这个效应由苏联心理学家蔡格尼克在一项记忆实验中首次发现,在这个实验中,她让 47 位志愿者完成 22 个简单的任务,例如写下一首喜欢的诗,串珠子,倒数等等,但是只有一半的任务允许志愿者做完,另一半则在中途就被阻止。最终的实验结果发现,人们对未完成任务的记忆更好,平均回忆率达到 68%,而已完成任务的回忆率则只有 43%。

当我们看到一篇极好的文章但是没时间细品,或者刷到一个很实用的教学视频但是还没来得及去实践,“细品文章”或“付诸实践”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件未完成事件。

试想一下,当你心里总有些应做之事还没完成,是不是会感到不踏实?但是“收藏”这个动作却帮我们放下了心里的石头,因为当我们想到了收藏这个方法的时候,我们的心理会发生一个微妙的转变,未完成事件随之变成了“收藏文章/视频”,于是收藏便替你收了个尾,给我们的大脑造成了一种“事件已完成”的错觉。

这时候,蔡格尼克效应就开始起作用了,让大脑开始执行遗忘的程序:“既然这些事情都已经以收藏结尾了,那我还记着干嘛?干脆忘了得了,我还要去处理其他的事情呢!”

已收藏=已学会? 知识:你想得美

对于数字仓鼠症,还有一个很有趣的解释是我们似乎真的会认为那些知识进了收藏夹,就等同于进了自己的脑子。

这个解释基于认知心理学中的目标追求理论(Theory of goal pursuit),认为人类的大脑天生就是目标导向的,不仅会持续地关注已有的目标,即使在漫无目的的情况下也会无意识地时刻寻找一个目标。所以,就算我们只是在无聊地刷手机,但我们的大脑也没闲着,一直在给自己找事做。

可是,在如今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我们时不时就能刷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大脑哪来那么多精力同时追求那么多目标?

大脑可比我们想象得更聪明,它可能会有两种做法,一是不把这件事情当成目标,这时候你的内心台词大概是:“算了,我太懒了,虽然有用,但我肯定不会去做的。”

二是用一种极为简单轻松的方式来完成这些目标。那什么办法能够一键完成目标呢?

没错,就是收藏起来。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试想一下,当你看到一个很有用的教学视频,但是现在没时间看,所以你选择将它放进收藏夹,这时候你是不是在想:“先收藏起来,等我忙完了就打开视频来学一学。”这样的想法其实就是在大脑中形成了一个简单的行动计划。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行动计划,就能让我们对未完成目标的认知投入减弱,大脑就不会再持续地关注这个目标,造成的结果就是我们很快就会忘记这个教学视频的存在。

心理学研究者马希坎普和鲍迈斯特(Masicampo & Baumeister)在 2011 年用一系列实验证明了这个理论假设,两位研究者将 68 名大学生志愿者分成三组:目标组、计划组和控制组,并将在 2 周后的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作为他们的目标,认为该目标不重要的人被分到了控制组,而认为该目标很重要的人则被平均分到了目标组和计划组。

接下来,控制组需要描述他们平常会参加什么活动,以及未来几周内打算参加什么活动,目标组需要描述期末考试为什么很重要,而计划组则需要为期末考试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例如将在何时何地复习什么内容。

最后,研究者用一个填词任务来考察三组志愿者对考试这一目标的关注程度,如果某组志愿者在填词任务中填写了更多与考试相关的词语,那就说明这组志愿者对目标保持了较高、较持久的注意力,即认知投入是较高的。

最终结果发现,计划组对考试相关的词语的填写显著少于目标组,并且和控制组没有差别,说明制定计划能够减少人们对于某个目标的认知投入,该目标也就更容易被搁置。(当然,这不是说计划不重要,关键还是看能不能执行)

这就验证了那句话:“知识进了我的收藏夹,跟进了我的脑子有什么区别?”

收藏夹怎样才不会吃灰?

我们收藏有用的资源,本意是为了在空闲的时间来提升自己,或者充实自己的生活,所以收藏夹本身是一个很好用的工具。以下这几个办法,也许可以帮助你更切实地利用好收藏功能,让收藏夹不再吃灰。

1有选择性地收藏

网络上有很多对我们有用处的资源,但是如果我们不加筛选就把所有的有用资源都加入收藏夹,这只会让我们把它当成储藏的仓库,而不是帮助自己学习的工具。建议只收藏那些对自己真正有价值并且比较有可能会去付诸实践的知识,尽量减少需要处理的信息量。

2对收藏夹进行断舍离

相信很多人手里已经有很多吃灰已久的收藏夹,里面有很多虽然有用但不再适合自己的资源,是时候给自己的收藏夹来一次断舍离了,删除那些不再需要的资源,只留下对自己还有价值的资源,以便自己逐渐消化这些知识。

3制定学习计划

无论是新收藏的资源,还是清理后留下的资源,我们都可以为它们制定一系列的学习计划,包括在什么时间学习什么内容,还可以利用手机软件来提醒自己定时完成学习计划。注意,计划的意义是让我们不必同时想那么多事情,以便专注于当下,而不是让学习任务直接“进计划表吃灰去吧”。

4定期回顾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制定一个定时回顾的周期,例如每个月找一个周末来回顾自己的收藏夹,清理不需要的资源,为有价值的收藏资源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

好了,看完这篇文章的你,还不快点个收藏……

参考文献

[1] Seifert, C. M., & Patalano, A. L. (1991). Memory for incomplete tasks: A re-examination of the Zeigarnik effect.

[2] Moskowitz, G. B. (2002). Preconscious effects of temporary goals on atten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8(4), 397-404.

[3] Masicampo, E. J., & Baumeister, R. F. (2011). Consider it done! Plan making can eliminate the cognitive effects of unfulfilled goal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1(4), 667.

策划制作

作者丨ACC 心理科普 

审核丨杨小洋 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 

策划丨丁崝

责编丨丁崝

审校丨徐来、林林



相关阅读

  • 烎!烎!烎!直击王杰部队火力全开

  • 铁流滚滚,硝烟弥漫。近日,第71集团军某合成旅组织坦克分队展开战斗射击考核,通过随机导调、随机编组、多课目连贯实施的方式,锤炼坦克分队作战能力。▲快速机动▲利刃出膛坦克战
  • 全球首艘自主伴航功能拖轮试验圆满成功

  • 全球首艘具备自主伴航功能拖轮——“津港轮36”,近日在日照海域开展了自主伴航实船试验并取得圆满成功。这在国际上尚属首次实现,标志着全球首艘具备自主伴航功能的高度智能化
  • 科大讯飞专利可提取目标音频要点快速出稿

  • 科技边角料获悉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公开“稿件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发明专利。天眼查App显示, 该专利确定目标音频;基于目标音频要点提取得到内容要点;进
  • 5%“高得不切实际”?西方多虑了

  • 【英】罗思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设定了“5%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这是一个精心制定的目标。不过,这一目标遭到一些西方媒体的质疑,称其“过于雄心勃勃”。《华尔
  • 鏖战数昼夜,大洋砺精兵!

  • 最是一年春好处砥砺精兵正当时近日,东部战区海军某驱逐舰支队多艘舰艇组成编队奔赴某海域连续鏖战多个昼夜与“敌”频频过招▲编队航行。何忠霖摄▲拖带训练。何忠霖摄“方位
  • 中年以后,千万不要成为积极的废人

  • 时光匆匆,忽然之间,新的一年已过六分之一。知乎上有人提问:“去年你立下的那些flag,都实现了吗?”底下有网友分享,自己原本计划每天跑步半小时、看书一小时。可不知不觉间,常常刷短
  • 这是中国姑娘最暖的礼物,专属军中花木兰

  • 春风暖三月,巾帼绽芳华。在第114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第71集团军某旅通过开展制作手工画册、分享奋斗目标、品尝节日蛋糕等活动,不断提升“军中木兰”的获得感
  • 重磅解读!

  • 中国基金报 方丽 李树超2024年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经济预期增速目标稳定在5%左右、财政
  • 新增1200万人以上,2024年如何稳住就业大盘?

  • 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这是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设置的2024年就业预期目标。城镇新增就业规模从去年“1200万人左右”调整为今年“1200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刷手机时很多人有这种癖好,你是哪一种?

  • 每当你看见干货满满的文章或视频,你通常的选择是:A:知识肯定得趁热食用啊!现在就看!B:很好,进我收藏夹吃灰去吧!如果你选 A,那么恭喜你,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如果你选 B,那么也恭喜你,成
  • 武汉地铁12号线团结大道站封顶

  • 极目新闻记者 吕锐通讯员 曾斯 袁永华 李晓旭眼下正是施工的黄金季节。5月7日,随着最后一块顶板浇筑完成,武汉首条环形地铁线路12号线武昌段三标团结大道站主体结构率先封顶,汪
  • 河道清理忙,不负好春光

  • 春暖花开,万物生长,为了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春景,水墩社区近期对辖区内笕桥一号港河道沿岸进行治理。杭州市上城区笕桥街道水墩过渡房紧挨笕桥一号港,为了改善河岸
  • 全民参与五水共治,建设美丽生态家园

  • 水,是生命之源,它滋养着我们的生活,也塑造着我们的环境。为普及“五水共治” 的环保理念,提高居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近日,杭州市上城区笕桥街道机场社区举行了一场“全民参与五水
  • 【绿色发展】助力农业可持续

  •   假设全球2米深土壤的有机碳储量每年增加4‰,则可以大大减少甚至抵消当前全球矿物燃料的碳排放。而这并非不可能,增加农业土壤碳储量可以通过高质量的土地可持续管理和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