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渭南临渭:专家学者齐聚一堂 献策渭南葡萄高质量发展

日期: 来源:农业科技报收集编辑:农业科技报

为持续推动葡萄产业健康发展,探索渭南市临渭区葡萄高质量发展的主推技术及路径,11月17日下午,由渭南市果业发展中心、渭南市临渭区人民政府、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陕西省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及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渭南综合试验站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渭南葡萄高质量发展暨临渭葡萄全产业链建设研讨会”,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邀请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多名专家教授,就渭南市及临渭区葡萄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提出意见建议。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委副书记马占彬致辞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葡萄种植面积超26万亩,年产量40余万吨,是全国最大的鲜食葡萄基地县。渭南市临渭区委副书记马占彬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我们按照‘突出特色、适度规模、提质增效、做强品牌’的思路,依托国家葡萄体系、陕西葡萄体系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院校的科研技术优势,以及渭南葡萄研究所专家服务站、农技部门等单位的技术优势,加快推进葡萄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和保护一体化发展,培育了一批集葡萄种植、加工、销售、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园区,形成了一产设施标准化、二产加工现代化、三产业态专业化的葡萄全产业链条,先后开发出葡萄酒、葡萄酵素、葡萄醋等精深加工产品10余种。本次研讨会旨在通过观摩考察,研讨交流,从品种选择、土壤施肥、栽培管理、病虫防治等实操层面,为持续推进优质葡萄果品生产,与果品市场对接,有力推动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究最优路径。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从专业的视角,独到的见解,共商共议,为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传经送宝。”

渭南市临渭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田永超介绍产业现状

渭南市临渭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田永超向与会专家学者简要介绍了临渭区葡萄全产业链建设情况。近年来,临渭区在做大做强葡萄种植产业的同时,积极打造葡萄全产业链发展,区委区政府按照“突出特色、适度规模,提质增效、做强品牌,延链强链、三产融合”的思路,以抓点建园为示范,政企投资,建成了渭南葡萄产业园,成立了葡萄研究所。通过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完善园区功能,目前已初步成为一个集技术推广、品种研发、精深加工、农旅融合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性园区。规划建设的三贤酒庄与西农等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发,截至目前,三贤酒庄(葡萄酒)产品达到了5类13款,葡萄产业链条得到充分延伸。

研讨会上,原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养分管理岗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原所长刘凤之研究员,原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无核种质材料创制岗岗位科学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原副校长教授王跃进,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岗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原副所长刘崇怀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原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设栽培施岗岗位科学家王世平,沈阳农业大学教授、原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制汁葡萄品种改良岗岗位科学家郭修武,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鲜食葡萄栽培岗岗位科学家、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陶建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原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控岗岗位科学家王忠跃,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生产管理机械化岗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徐丽明,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水分生理与节水栽培岗岗位科学家、宁夏大学教授王振平,先后从各自专业角度对渭南市“临渭葡萄”的发展进行了剖析,并给出了针对性意见和建议。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段长青总结发言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段长青,在各位专家学者发言后进行了总结,他反复指出,“无序发展”是现在我国葡萄产业“大而不强”的关键因素;而果农盲目追求产量、跟风式选择品种种植,则是“无序发展”的具体表现形式。所以,渭南市及临渭区政府今后在葡萄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学会科学规划,根据目标市场,合理选择推广种植品种;同时根据南北葡萄上市时间,合理布局不同供应期的葡萄品种;根据不同品种与田间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给予果农科学管理意见,逐步在“无序”中建立“有序”,从而推动当地葡萄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渭南市果业发展中心调研员韦建平介绍渭南葡萄产业发展情况

渭南市临渭区人民政府向10位专家教授颁发“临渭区葡萄产业‘智库’专家”聘书(1)

渭南市临渭区人民政府向10位专家教授颁发“临渭区葡萄产业‘智库’专家”聘书(2)

近年来,渭南及临渭区葡萄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也得益于陕西省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的大力支持。陕西省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快速组建技术创新团队,人员涵盖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葡萄酒加工等方面的专家,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积极开展葡萄品种选育工作,选育出适合陕西省气候条件的优质葡萄品种,同时引进国内外优良葡萄品种,丰富市场供应;组织专家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推广优质、高效、绿色的葡萄栽培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推广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降低病虫害对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加强葡萄酒加工技术研究,提高葡萄酒的品质和口感,提升陕西省葡萄酒的品牌形象;推动葡萄产业政策制定,加强与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推动葡萄产业链的延伸,提高产业附加值;积极参与国际葡萄产业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陕西省葡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冯玉龙 燕军锋


相关阅读

  • 全国第一个!在内蒙古!

  • 10月28日内蒙古农业大学成立了全国第一个钱学森沙产业学院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沙产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目标的现代产业学院以钱学森先生的名字冠名是莫大荣耀更是信
  • 关于广东高水平招商引资的思考和建议

  • ◎赵祥 郭惠武今年11月8日至9日,2023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将举办,全面展现大湾区的雄厚实力和发展潜力,与全球投资者共享粤港澳大湾区投资机遇和发展红利。去年12月,广东省
  • 金昌市永昌县扎实推进产业培育和招商引资工作

  • 今年以来,永昌全县上下紧盯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目标,以开展主题教育和“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深度对接全市“2+4”现代化产业集群,集中精力抓招商、建项目,全力以赴强产业、促转
  • 2023年全市职业技能大赛下月举行

  • 岳阳晚报全媒体讯(记者 陈垦 通讯员 李文)记者昨日从市人社局获悉,2023年全市职业技能大赛将于12月举行。此次职业技能大赛主题为“大力建设技工强市 服务岳阳产业发展”,将紧紧
  • 向“新”而行 蚌埠有“料”

  • 向新而行蚌埠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综述(一)小雪到,冬始俏。风光旖旎的龙子湖畔,群贤毕至。聚焦新材料产业发展,一场碰撞思想、汇聚动能的国际性盛会,即将在中国的南北分界之地启幕。面
  • 西城“文化产业十条”首批项目政策兑现启动

  •   近日,西城区发布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文化产业十条”),出台十条硬核措施,全方位助推区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随即,西城区又发布了“文化产业十条”首批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笔振天声·诗家心语2023年11月刊

  • “同光体”对当下的诗词创作有没有作用? 钟振振“同光体”对当下的诗词创作有没有作用?当然有。但不可能有太大的作用。为什么?因为当代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诗词作
  • 特勤尖兵杨海军在赛场上书写“蓝焰榜样”

  • 在第二批主题教育深入推进的重要时期,特勤大队紧紧围绕主题教育目标要求,信念坚定、行动一致着力在干事创业上见实效,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近期,在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届全国消
  • 山东单县:黄河大集趣味多 文化惠民暖心窝

  • “走!赶集去!” 在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徐寨镇大集上,现场直播山东落子、网红产品“虎头鞋”“单县善品”非遗展销、精彩的戏曲表演吸引着当地群众竞相“走街”、流连忘返……立冬
  • 王敬东来单县调研小麦生产情况

  • 11月16日,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敬东来单县调研小麦生产情况。县委副书记陈纪强陪同调研。在谢集、徐寨等乡镇的麦田里,王敬东与农技人员就气候、病虫害发生、冬管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