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山东80后宝妈巧手做花馍,月入过万!带领更多人致富

日期: 来源:济南时报收集编辑:济南时报

山东人过春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就是面食。花馍,也称“面花”,是广为人知的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馍以多样的造型寄托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祝福。济南平阴80后女子高艳艳受家人影响,喜欢上了花馍面塑这门艺术,不论是花馍蛋糕还是水果花馍,在她的巧手下,面团就像有了生命。这门指尖上的艺术深深吸引着她不断进行创新。花馍不仅是她的热爱,也是作为两个孩子宝妈的经济收入,她打算把这门手艺教授给更多需要的群体,把手艺传下去。

“牡丹”花瓣朵朵分明,水果难辨真假

走近高艳艳的工作室,一进门,一股麦香味扑面而来,宽敞干净的制作台上,店主高艳艳和她的员工们正在忙碌着,只见一个个巴掌大的面团在她们的手中变得乖巧听话,不一会儿的工夫,一个个圆滚滚的元宝和福袋就摆在眼前。

工作室里各种形状的花馍面点花样多到让人眼花缭乱,有为老人祝寿用的“花馍蛋糕”,为挑食孩子专门制作的“水果花馍”……这些面点颜色鲜艳逼真,细节之处随处可见。

一根长约五厘米的萝卜花馍底部带着星点“泥土”,火龙果花馍外皮精致到可以剥开。最为逼真的还数花馍蛋糕中常用的牡丹花造型,花瓣片片分明,难辨真假。“每一片花瓣都是单独制作再粘合到一起”,高艳艳说,一朵牡丹花的制作时间就要半个多小时,而做出一整个花馍蛋糕的时间则要三四个小时。

花饽饽又称“花馍”“面花”“花样馒头”,其造型精美别致,代表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祝福。花饽饽的制作也颇为讲究,有着一套严格的工序,发酵、揉面、捏花、蒸制等基本过程,花馍的“花样”体现在造型和颜色,各种颜色的果蔬汁成了花馍天然的调色剂,造型则是靠着面点师的一双巧手。

宝妈变身花馍师,传统工艺出新意

39岁的高艳艳在一年前接触到了花馍蛋糕的制作过程,从此一发不可收,专程去淄博学习系统的制作过程。

在淄博学艺的两个月,她学习了从揉面到造型的大小十几项技巧。“传统花馍光揉面一项就要练十天左右,力气大了就把面揉裂,小了就揉不到一起”,高艳艳说,花馍比普通馒头的用料讲究多。对面粉要求严格,上色的原料必须是纯天然无公害的榨汁。

高艳艳说,近两年花馍受到大众的喜欢,传统习俗里,小孩子过周岁需要花馍,平日里的婚丧嫁娶也都需要各种不同样式的花馍,市场需求旺盛。“老人过生日喜欢订上一个花馍蛋糕,逢年过节订的更多,其实不论啥造型的花馍,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愿”。高艳艳说,直到正月十五,平均每天能接到七八个订单,销路不用愁,甚至有时候都忙不过来。

从一个无业宝妈,高艳艳靠着花馍这门手艺月入过万,前几年,从制作酵母、揉面、蒸馍,全靠她手工制作。后来,随着生意越来越好,订单越来越多,她就购买了一套自动化设备,实现了和面、搓条、切块、摆盘自动化生产。

在高艳艳看来,传统花馍近些年走上了创新的道路。花饽饽不再局限于以往的造型,逐渐多变起来。不断尝试更新制作手法和工艺水平,一方面去外地学习造型,另一方面在网上自学,边摸索、边尝试。花馍也不仅限于食用用途,而是与黏土工艺结合,朝着“艺术品”方向发展。

带动身边人学习花馍手艺,带领更多人致富

从用于祈福祭祀到现在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上,花馍的外形虽然在不断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但是它承载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却始终不曾更改。

“客源越来越多,高复购率代表了对我们手艺的认可”,高艳艳说,中式花馍健康的特点吸引了不少顾客,随着保存技术不断改进,花馍的保存时间延长至三个月。不仅如此,花馍蛋糕还可以拆卸保存,观赏的同时也能保存很长时间。

如今她的花馍生意走出省内,逢年过节能收到不少来自外省的订单。“济南的订单也可以送,这段时间我们几乎每天忙到晚上三点”。

“从前花饽饽自家蒸自家吃,如今随着花饽饽消费群体的增大,更多人开始注意到它,这是我们愿意看到的。”高艳艳笑着说,“祝愿大家都能大展宏图,日子蒸蒸日上”!接下来她准备为工作室招收更多学员,给更多需要的人提供就业机会,走上致富之路。

新黄河记者:郭梦桐

编辑:刘玉红

相关阅读

  • 郓城花饽饽 巧手福兔幸福年

  •   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1日讯 在鲁西南的农村地区,蒸花糕作为一种春节习俗,传承至今。它寓意着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蒸蒸日上。在郓城县玉皇庙镇韩庄村,花糕一改往日传统的“
  • 电蒸柜里麦香扑面而来,花饽饽出锅喽

  • 1月26日,大年初五,也是俗称的“破五节”。在这一天,民间流传着各式各样的“送年”、“送穷”习俗。清晨,山东烟台的气温降至零摄氏度以下,空中飘
  • 这次的“公主”不一样|赏色

  • 2022年在小荧屏上奉献了热播剧《点燃我,温暖你》,塑造了“公主”朱韵一角的演员张婧仪,在2023年春节档又带来热门电影《无名》,成为其中的“方小姐”。而在《NYLON》杂志新刊封
  • 文化年味扑面来

  •   灵动飘逸的飞天仕女、憨态可掬的小老虎、活泼可爱的萌兔、个性时尚的人物造型、精美别致的装饰吊坠、栩栩如生的贝艺画作……大年初三,河北省秦皇岛北戴河区集发生态园非
  • 小学生寒假设计“时间蛋糕”,学做时间的朋友

  •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28日讯 寒假期间,汉阳区郭茨口小学的学生们完成了一项特殊的寒假作业——做时间的朋友。他们通过制作“时间蛋糕”自主规划,跟时间做朋友,学会时间管理
  • 城阳区三家面塑类非遗项目登上中国旅游新闻

  •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随着年节的临近,城阳三家花馍店都开始赶制花馍,作为有着悠久历史和特色传统的当地土生土长的非遗年货项目,近日一起亮相中国旅游新闻。青
  • 【新春走基层】非遗萌萌兔上线 凤翔泥塑迎新年

  • (宝鸡新闻网 张沛)勾线、彩绘、装色……一块泥巴在“90后”小伙韩建斌的把捏端详、精雕细琢中,转眼就变成一件栩栩如生的艺术品,活灵活现的兔子造型泥塑也为新春带来一份祝福。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张译删微博?《狂飙》剧组发声明回应相关传闻

  • 2月3日,《狂飙》剧组发布声明,称近日有网络用户持续发布关于《狂飙》剧组及安欣扮演者张译的不实信息,该等内容纯属造谣,严重损害张译及剧组合法权益,请立即停止对不实信息的发布
  • 2023年,济南计划完成实际使用外资32亿美元左右

  • 2月3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凝心聚力抓项目 蓄势赋能促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围绕“项目为王蓄动能 全力以赴抓招商”介绍有关情况。新黄河记者从现场获悉,全年计
  • 会展业迎来“春天” 春节后济南首个展会开启

  • 2月3日,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春节过后首个展会开启,这也是沉寂数月之后,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重新热闹起来。首个展会以动漫游戏为主题,参观者以青少年为主,截至上午11点入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