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山东各地以“强一接二连三”促乡村产业振兴

日期: 来源:嘉祥融媒收集编辑:嘉祥融媒

山东各地以三产融合发展助推农业质量效益整体提升

  “强一接二连三”促乡村产业振兴

  盛夏的沂水县西墙峪村,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相得益彰,吸引着八方游客。日前,一场“对话”在这里展开。7月1日晚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播出的特别节目《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邀请山东五级书记共话乡村振兴,引发广泛关注。

  山东是农业大省,农业基础雄厚、优势突出,素有“全国农业看山东”之说。据统计,山东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粮菜果、肉蛋奶、水产品等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22年达1.2万亿元、稳居全国首位,农产品出口额连续24年领跑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近万家、占全国1/10,形成了寿光蔬菜、沿黄肉牛等一批千亿级、五百亿级产业集群。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山东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过程中,如何抓产业振兴,是“对话”中的重要内容。“这些年,山东一直把粮食安全当成头等大事来抓,一产基础和优势更加稳固,与此同时,将以第一产业为基础的产业链向二产、三产延伸,发挥三次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不断丰富和拓展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内涵,助推农业质量效益实现整体提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叶兴庆说。

  做大做强一产,离不开科技赋能。高唐县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高级农艺师、农业技术咨询热线办公室主任杜立芝,38年来默默耕耘在田间地头,培养了1000余名“杜立芝党代表工作室”成员和6200多名“土专家”“田秀才”,这些人才活跃在基层一线传授农业技术。“‘土专家’‘田秀才’成立合作社、家庭农场、生产托管组织等,不仅把专业技术带到了老百姓身边,还把党的惠农好政策带到了田间地头,助推了农业的发展。”杜立芝说,“下一步,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继续帮助指导解决群众在生产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有效提升作物田间管理水平,为粮食稳产增产和农业一产提质增效保驾护航。”

  为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山东省农科院自2020年6月启动实施“三个突破”战略,从全省东、中、西部分别选定招远、费县、郓城作为示范县,整县域打造乡村振兴科技引领型齐鲁样板,并实践探索出“乡村振兴科技合伙人”模式,打通了科技进村入户通道。“我们用3年时间,选派了540多名科技人员,通过科技合伙人的10种单体模式推广新技术新品种1085项次,助力100多家农业企业跃升为国家级或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了3个示范县市农业科技进步率提升7%左右。”省农科院党委副书记贾无说,下一步将在全省推广“乡村振兴科技合伙人”模式,让更多的农企和农民受益。

  做强一产,还要“接二连三”,中裕食品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典型。近年来,中裕“吃干榨尽”每一粒小麦,将其转化出10大类、500多种优质产品,探索出“三产融合、绿色循环”的小麦全产业链模式。《对话》节目现场,滨州市委书记宋永祥特意带来了中裕的强筋小麦种子和强筋面条。“小麦种植是一产,面条加工是二产,一产供二产,二产拉一产,一产二产融合发展,就使得一产更有奔头、有干头、有盼头。”宋永祥说,滨州有国家、省、市三级农业龙头企业424家,在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下,去年全市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产值达到了1846亿元,滨州也因此成为全国唯一的粮食产业经济过千亿元的地级市。

  “以前说到寿光蔬菜,人们可能想到的是寿光种的蔬菜。而现在,寿光不仅种蔬菜,而且还输出产品标准、制定产品价格、派出技术人员。”《对话》节目主持人陈伟鸿说,这突破了他对寿光蔬菜的传统印象。寿光市委书记赵绪春表示,这几年,寿光蔬菜产业发展从种菜、卖菜集中向技术、标准、模式输出全面转型。“目前,寿光共有8000多名农民技术员在全国各地帮助发展蔬菜产业。如果说有些地方农民外出打工挣钱,那么寿光的农民实现了通过技术服务挣钱。”赵绪春说,寿光将以打造全国蔬菜产业综合服务基地为目标,通过对外输出技术、咨询等服务加快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稳定增收。

  “美丽乡村+”文化、旅游等新业态不断涌现,也为三次产业融合带来了新机遇。五莲县松柏镇窦家台子村,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在三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下接续实现了小国光苹果、大樱桃和乡村旅游三次产业升级。从“卖产品”到“卖风景”转变,如今全村已发展精品民宿12家、农家乐8家、精品采摘园20余个。2022年,窦家台子村村集体收入达到45万元。

  “文旅融合是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的重要方式。”窦家台子村党支部书记韩玉高说,“我们通过优美的环境招引了众多游客,但从长远来看,文旅融合发展还需要我们在品质提升上下更大功夫。“下一步,我们将依托党支部领办的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化运营等发展模式,把采摘游、农家乐、精品民宿这一条龙服务做得更加规范,同时深入挖掘以传统农耕、乡愁记忆为特色的民俗文化,让游客在我们这里体验到更多乡土文化的魅力。”

  推动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农业品牌建设发挥重要作用。在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源虎黑猪肉、章丘铁锅、明水香稻、黄家烤肉等一批乡村“名品”成为乡村直播间里的抢手货。以三涧溪村为代表,章丘大力培育章丘大葱、龙山小米等“八大名品”,已发展“八大名品”特色产业50万亩,认证“三品一标”48万亩,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强镇6个、乡土产业名品村39个、市级以上农业品牌29个。章丘区委书记马志勇表示,将以争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区和全省现代农业强县为目标,做足做活做精“土特产”文章,持续塑强农业品牌,不断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全面提升农业质量效益。


相关阅读

  • 种养“微循环”串起大产业

  •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现在棚内有20多种有机蔬菜,黄瓜、草莓西红柿成熟了。一大早我就带着工人们采摘,把新鲜的有机蔬菜尽快送到人们的餐桌上。”7月1日早上6点,寒亭区固
  • 张伦做客央视节目畅谈菏泽乡村振兴

  • 7月1日晚,央视财经《对话》栏目聚焦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邀请山东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共话乡村之变,共献振兴之策,畅想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美好未来。市委书记张伦做客节目,并介绍了
  • 田间地头就是我们的办公室

  • 陈观海(左)和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邹湘军在田间查看水稻生长情况。受访者供图开栏的话农业数字化技术员、人工智能训练师、无人机驾驶员……随着数字经济发展和相关新型产业繁荣,多
  • 舟山两岸乡村文创中心启用

  •   6月30日上午,舟山“两岸文创助乡村”行动启动暨舟山两岸乡村文创中心启用仪式在普陀区展茅街道路下徐举行。  舟山两岸乡村文创中心位于路下徐核心区域,由市台办和普陀
  • 山东诸城: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力夏粮颗粒回仓

  • 切割、剥壳、脱粒……农机驶过,小麦归仓。“过去收麦子,顶着太阳,淌着汗水。如今夏收交给合作社干,不仅保质保量,还管烘干收购,每亩地成本能节约100多元,省心放心。”山东诸城市百
  • 7点左右,事发寿光北海路与广场街路口!

  • 7月2日上午7点左右,寿光环卫集团保洁员李洪林在北海路与广场街路口捡到了一部手机。李洪林拿起手机,发现手机已经无法开机,随即将手机送到了东区管理办公室,在办公室工作人员的
  • 光脚扣杀、板凳打球……海南“村排”火了!

  • 继“村BA”“村超”之后被称为“村排”的海南九人制排球也走红网络近日2023年海南(文昌)乡镇排球联赛开打场上精彩不断赛前热身上演用板凳打排球↓比赛中,光脚也能弹跳暴扣↓场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山东各地以“强一接二连三”促乡村产业振兴

  • 山东各地以三产融合发展助推农业质量效益整体提升  “强一接二连三”促乡村产业振兴  盛夏的沂水县西墙峪村,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相得益彰,吸引着八方游客。日前,一场“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