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89岁教授时尚大片,太酷!

日期: 来源:兰州大学收集编辑:兰州大学

 你在兰大校园里是否看到过这些老师

已过花甲之年

仍躬耕教坛

为教育强国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年近百岁的任继周先生

今年入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还有更多的老教师们

他们仍“宅”在实验室里

或仍带领团队争取过亿科研经费

抑或是教书对象从同学变成老师,培养年轻教师力量

60、70、80余岁的他们

大脑中涌动最新潮的知识

时光摞起来的经验在他们身上化为通透

目光中充满着活力、干劲儿

89岁教授的赛博朋克大片

杨正

兰州大学实验室里,89岁教授杨正躬耕磁学和磁性材料事业,探索磁性物质的神奇规律及应用。耄耋之年,奋斗锐气依然不减,成为实验室里最“酷炫”的长者。

1952年考入兰州大学物理系,毕业留校任教后,一直扎根西部。他默默耕耘于磁学和磁性材料的教学、科研及新材料和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工作,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首次在国内成功研究MnBi合金、软磁铁氧体及磁头用的热压铁氧体和热等静压铁氧体,轰动了当时整个磁学学界,一些技术指标达到了同时期、同类产品的国际先进水平。

72岁退休,他仍旧迈步在科研的道路上。几乎每天都“宅”在实验室,一年读几百篇文章,参与多个项目攻关,时常关心青年后辈的发展和成长。

在兰大传道受业,让他最为看重也最享受。数十年如一日躬身杏坛,濡染了一代又一代兰大学子,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甘肃省优秀专家。

老师的 “老师”

严世强

既教学生,又教老师?退休后,她离开了讲台,又没完全离开,成为了青年教师的“老师”。

从1988年到2017年,她教过的学生辐射5个学院、8个专业。她说:“兰州大学是干事创业的好去处。”还笑言:“在这里工作,无论是和学生还是和年轻教师在一起我都感觉好开心!”

篮球、排球、乒乓球……教学之外的她,喜欢运动,甚至把乒乓球桌摆在了客厅。“我们家的客厅不太适合接待,但是欢迎你来打球!”

躬耕三尺讲台,数十年如一日。退休后的她,仍主持甘肃省一流课程建设,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化工实验大赛,指导教师参加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投身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为青海师大学生开设“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和“化工原理”课程。深入教学一线,开展教育教学督导,常年工作在兰州大学“名师教学工作坊”。她对教育事业,正如她的人生,踏实、热情而真诚。

兰精灵国老顽童

陈永禄

作为武术和书法的爱好者,他主动带领退休老师们进行太极拳晨练,为兰大附校“兰精灵”们教授书法课程。70岁的兰大老师陈永禄,退休后仍在喜欢的领域奋力探索,像个永远充满热情和好奇的“老顽童”。陈永禄在任兰大老体协会长期间,组织开展了兰州大学离退休教职工各年度“阳光体育节”的一系列比赛活动,尤其重视对退休人员的武术培训,先后组织开展了传统杨式85式太极拳、八段锦和六字诀等项目的培训。

书法也是他的一大爱好,2018年离退休处成立萃英书画协会,他担任秘书长,他被“兰大关工委”和兰大附校聘请承担兰大附校课余时间书法班教学任务。从2018年秋季开始,他准时为附属学校的孩子们教授书法,同时还担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特聘书法老师与兰大附校学生的对接。

虽年已古稀,他仍然没有停下脚步的意思。“虽然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但就个人而言,不敢言老,还应保持心理上的年轻状态。要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应发挥余热,为国家和社会继续贡献力量!”

“有个喜欢的事情去干,自己活得也潇洒踏实、舒心愉快,无论是书法、太极拳,还是各种公益活动和服务工作,我会继续做下去,直到干不动为止!”

仁心义胆,这个医生有点酷

袁逸铭

在临床工作的第38年,袁逸铭仍旧坚守在一线岗位,几十年来几乎没有过节休假,忙的时候手术一做就是二三十台。作为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专家库的成员,他竭力帮助推翻不公正的司法鉴定,他是行走的“侠客”医生。

1985年毕业于兰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后,他继续留在本科室工作,主持完成《太子参对老年性耳聋的作用机理及防护的实验研究》,获得甘肃省医学会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每年诊治病人4000余人,完成手术500余台,近5年完成省级科研课题四项,两项获厅级奖。

“一个患者的治疗往往都是有时是治愈,常常去关心,总是去安慰。”这是他一直坚持的信条,除了精湛的技术,他还有一颗属于医生的仁爱之心 。

“你其实一直干着,也就忘记你的年龄,现在能干得动就接着干,继续为病人服务。”

60岁+,退休后仍是“工作狂”

刘宁

上午作为专家出门诊,下午作为教学督导去听课,曾任兰大一院神经内科的主任和兰州大学神经内科硕士研究生导师。刘宁兼顾医疗、教学、科研,成为外人眼中医教研全面发展的“多面手”,自己口中的“工作狂”。

1982年毕业于兰州医学院后,她从事神经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始终坚守着医生的责任感。“保护老百姓健康是我们的责任使命”,退休以后,她坚持走在神经内科临床的前线。“能为甘肃人民的健康尽我的一点绵薄之力,我感觉到是一种快乐和幸福也让我充满成就感。”

工作之余,她始终保持着阅读医学专著的习惯,让自己始终跟紧医学发展的脚步。“你不学习就意味着落后了,必须得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紧跟形势。”

从业40余年,对于神经内科各种疾病,她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科研课题10项,其中获奖3项,参加编写著作4部。

曾荣获省卫生厅领军人才,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首届十佳医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退休后,他承接过亿经费科研项目

陈怀录

热爱体育与文艺、打乒乓球、唱歌,他的退休生活,除了丰富多彩的兴趣爱好,带领团队争取到“一个亿”!

2010年起,陈怀录担任兰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至今。2013年退休以来,他步履不停,一直从事城市规划、土地规划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主持完成城市规划设计相关项目260项,科研经费到账累计超过一亿元。

对于学校,他心怀感恩,因此竭力回馈。“只要还能为国家和地方发展贡献一份力,能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做点事,能让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一步发展壮大,我就会一直干下去。”

作为一名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他觉得应该为党和人民多做一些工作。“我觉得自己不老,心态永远年轻是关键!”71岁的陈怀录边笑边说,爽朗的笑声仿佛从未经受岁月的打磨。

内容来源|兰州大学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策划 | 彭倩 李晖 苏倩

采访 | 王贺阳 冯杨敬 李心月

制图 | 郭莹莹

文字 | 李晖 冯杨敬

编辑|温彩霞

责任编辑 | 彭倩

相关阅读

  • 上好书法课,写好中国字

  • 据媒体报道,近日,山西省灵丘县东河南镇古之河小学的同学们,接受了人生中第一次“开笔礼”。极具仪式感的“开笔礼”后,在希望工程书法课堂上,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郑轩边讲边写,为师
  • 书写小悟

  • 练习书法一年有余,与其说书法,不如说想把字写好,但越想写好就越是不达,临帖,模仿和自学揣摩,越觉得此道博大精深,长者点点取巧,举一反三,但仍然不得法门,有时写得自信,但仔细端详总觉不
  • 鄂州首届张裕钊书法文化节开幕

  • 极目新闻记者 赵德龙通讯员 李君亮10月18日是晚清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教育家张裕钊的200年诞辰日。当天,鄂州市首届张裕钊书法文化节在梁子湖区沼山镇开幕。活动现场当天上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89岁教授时尚大片,太酷!

  • 你在兰大校园里是否看到过这些老师已过花甲之年仍躬耕教坛为教育强国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年近百岁的任继周先生今年入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还有更多的老教师们他们仍“宅”
  • 我区举办卫生健康系统疾病防控综合技能竞赛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 苏璐萍报道)10月24日,自治区卫生健康系统疾病防控综合技能竞赛正式开赛。各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执法局和医疗应急救援队组成的14支
  • 支原体肺炎是否会引发“白肺”?专家解读

  •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五问五答近期,肺炎支原体在部分地区流行,一些医院接诊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增多。什么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出现哪些症状要提高警惕?怎样做好防治?针对社会关注
  • 变电站给排水系统维修工程顺利完成

  • 根据“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根河输变电工区对各班组、专业所辖局域进行调研,重点关注生活和工作问题,调研发现,白鹿岛35千伏变电站、于利亚110千伏变电站、苍鹭110千伏变电站、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