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守护“高原油龙”——记西藏军区某管线大队

日期: 来源:西藏主要新闻收集编辑:西藏主要新闻

在平均海拔4500多米的青藏高原上,一条输油管线翻越昆仑山、风火山、唐古拉山等9座大山,穿过沱沱河、通天河等108条河流,跨越可可西里、三江源和羌塘三大“无人区”,从格尔木直通拉萨,这条输油管线被誉为西藏的“能源大动脉”,西藏军区某管线大队的官兵悉心守护着这条“高原油龙”。


  在一代代高原管线兵的忠诚护卫下,近50年来,这条输油管线累计为西藏输送各类成品油料680余万吨,被称为西藏发展的能源线、生命线、幸福线、血液线。

  近日,西藏军区某管线大队在“学习强军思想、建功强军事业”教育实践活动和年度主题教育中,结合自身任务,忆管线建设历史,话巡修管线故事,强守护使命担当。来队不久的新兵传承发扬高原管线兵“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境界更高”的精神,纷纷写下请战书: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建功强军当先锋。

  忠诚

  “六月雪、七月冰,八月封山、九月冬,一年四季刮大风……”这是民谣中对青藏线沿途恶劣气候的描述,也是西藏军区某管线大队官兵须面对的挑战。

  盛夏时节,内地经常是烈日当头、酷暑难耐,高原上却依然寒风呼啸,大队官兵还常常需要使用取暖设备。不惧低温缺氧,驻守海拔4600多米五道梁的该大队五中队,像一颗钢钉牢牢地钉在那里,确保输油管道的安全畅通。中队长黄嘉文说:“再难耐的严寒,也冻不住管线官兵滚烫的‘忠诚心’!”

  忠诚,是这支部队最鲜明的底色。50多年来,在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中,大队官兵用青春和热血护卫着格拉输油管线,涌现出“建功高原模范输油管线连”等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7名官兵把生命永远留在了雪域高原。

  “1977年以前,西藏每年需要的大量燃料油,全靠汽车往返数千公里运到西藏各地,仅汽车本身在路途中所耗费的油料就占到30%左右……”党和政府为解决西藏的燃料紧缺问题、减少长途运输环节、加速西藏经济发展,组织官兵鏖战4年,终于建成了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所处地形最复杂的输油管线。

  “没有对党的绝对忠诚,先辈们也不可能在生命禁区创造出这样的奇迹。”该大队官兵说,“作为后来者,我们要赓续先辈的使命,以绝对的忠诚守护好雪域高原上的能源大动脉。”

  “刚翻过了几座山,又越过了几条河,崎岖坎坷怎么它就这么多……”大队二级军士长崔新泽很喜欢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插曲中的这段歌词。在没有信息化管理手段前,管线官兵检修1000多公里的格拉管线,要翻越10余座大山,穿过100余条大小河流,沿途海拔在4000米以上严寒地区的管线有900多公里,其中560多公里铺设在常年冻土之中。

  唐古拉泵站海拔5000多米,是大队海拔最高的泵站。2020年10月的一天凌晨,值班员突然发现进站压力急剧下降,第一时间判断为管线断裂。抢修分队迅速前出,赶到现场后立即开挖、清理现场、焊接、吸油,官兵们以最短时间抢通了管线。

  有一次,格拉输油管线五道梁段因腐蚀发生断裂,输油被迫中断。管线险情就是命令,大队官兵迅速出动,经过10多个小时顶风冒雪鏖战,顺利完成了抢修任务。不少战士的双手被冻伤,但“打了胜仗”的官兵士气高昂地唱着《打靶归来》返回了营区。

  大队领导表示,一茬茬儿管线官兵奔波在风雪青藏线上,用青春和热血护卫着这条高原能源大动脉的畅通与安全,为繁荣西藏经济作出了突出贡献。

  强能

  “到了五道梁,难见爹和娘;上了唐古拉,伸手把天抓。”千里青藏线上,一眼望去全是荒原,绿色很难看到。50多年来,被原总后勤部授予“建功高原模范输油管线连”荣誉称号的该大队某中队官兵战风雪、斗严寒、抗寂苦,圆满完成了油料保障任务。中队上等兵谭东城说,在无人无绿植的荒原里,最美的颜色就是管线官兵的英雄本色。

  2009年,巡线官兵发现了不法分子安装的盗油阀门,应急分队接到命令,迅速赶往现场。人还未到,一股刺鼻的汽油味就从远处飘来。作为抢修骨干的崔新泽凭借多年抢修经验,果断让车熄火,官兵们徒步向抢修点挺进。

  拆盗油管卡、堵盗洞、打补卡、焊接……官兵们在1米多深的油坑中奋战3个多小时。任务完成后,崔新泽也因长时间吸入油气而患急性肺水肿,从此留下病根。

  2014年,格拉管线楚玛尔河段发生腐蚀穿孔,急需换管处理,崔新泽带上抢修工具与战友迅速赶往事发地点。当一切准备就绪后,他便开始打磨坡口、专注焊接,却没有注意从土层中渗出来的油料,一个火花落下,汽油“噗”地一声轰然起火。崔新泽躲避不及被烧伤,在病床上整整趴了一个月。

  “管线兵就是为管线而生,技术不精就不是合格管线兵!”为掌握“带油焊接”技术,崔新泽找来不易闪爆的柴油反复试验,终于成功掌握相关焊接技术。

  入伍20多年来,崔新泽平均每年上线抢修管线15次,用掉焊条300多公斤,格尔木至拉萨沿线所有的泵站都留下了他奋战的足迹,个人累计为国家挽回油料损失5000多吨。

  抓建

  唐古拉,藏语意为“高原上的山”。对许多人来说,这是青藏高原的象征,而对于西藏军区某管线大队的官兵来说,这是他们自主抓建的“标高”。大队领导介绍,所属各中队分散在1000多公里的管线沿途,远离大队部的“中军帐”,来回一趟需要半个多月,但每个中队抓建从未因为驻地偏远而滞后。

  驻守唐古拉的八中队虽然驻地偏僻、环境恶劣,但中队明亮整洁的营房设施、生机盎然的盆栽绿植、鲜艳醒目的灯箱标语成为千里输油线上的亮丽风景。

  近年来,该中队狠抓基础设施升级建设,从官兵吸氧上网、营房改造,到灯箱橱窗布设,再到学习娱乐文化设施更新,单位面貌焕然一新。

  在中队长乔磊的带领下,中队官兵利用废旧板房搭建起阳光棚,配套建起了“唱吧”“书吧”“氧吧”等“文娱角落”,既能种植时令果蔬,还能作为日常学习休闲的综合场所,进一步丰富了官兵业余生活。战士们说,海拔最高的泵站有了家的温暖,大家扎根高原、建功立业的劲头更足了。

  为了加快单位整体建设,大队结合实际开展“机关-基层”双向讲评会,会上基层单位抛出制约发展的难点和官兵专注的热点问题,机关业务办公室现场制订措施予以说明解决。在“面对面”“心连心”的高效沟通下,基层中队自主抓建的势头越发强劲。

  传承

  “战友战友,亲如兄弟……”该大队十一中队二级上士李栋良说,“我们都来自天南海北,为着守护‘雪域油龙’的目标而来,中队就是我们温暖的家,而战友就是我们最亲爱的家人。”

  一次,抢修分队执行抢修管线任务,一名战友突发急性肺水肿,李栋良背起战友就向医院赶。几公里山路跑下来,他全身被汗水湿透,双腿不停地打颤。但他却微笑着说,“战友得救了,再危险再累都值得。”

  该大队所属官兵大多驻守在荒无人烟的雪域戈壁,“以中队为家,把战友当亲人”的光荣传统在这里代代赓续。大队八中队战士高亚豪发现中队“理发师”紧缺,战士们理一次发要跑很远。他就主动承担起这个任务,先拿自己练手,还利用休假时间到理发店“取经”。

  学成后他就承包了中队的理发工作,利用业余时间主动为大家服务。与此同时,得知近两年锅炉班力量薄弱,他在完成工作、任务以及训练之余,积极申请到锅炉班值班,帮助战友维护保养设备。

  同属该中队的中士郭压轮是个“技术流”,以抢修管线速度快、质量好、不反复而闻名,他主动请缨开设了“压轮小课堂”,向官兵讲授如何提高专业技术技能、如何准确判断事故性质和原因,为中队培养了不少技术骨干。

  “传承优良传统,勇当时代先锋。”近年来,伴随使命任务拓展升级,大队官兵紧盯未来战争发展趋势苦练保通能力。8月上旬,他们结合高原环境条件,在海拔4500多米的野外地域开展实战化专业技能比武。

  比武现场3条10米多高的火舌直冲云霄,滚滚热浪扑面而来。封堵作业坑道内,各分队抢修官兵按照不同分工,身着隔热服进行带油带压实战作业。

  “从前辈手中接过焊枪那一刻起,我们的青春就要为这条‘高原油龙’燃烧!”作为抢修分队最年轻的成员,上等兵冯海龙最先完成抢修任务。经过半年的专业训练,冯海龙已熟练掌握3种带油焊接技能和5种保护罩壳焊接技能,还被单位评为“新式装备操作能手”。

  前不久,在上级组织的一次综合性实战化演练中,大队官兵围绕高原高寒山地环境开展油料应急供应抢通作业。野战管线布设、泵机组安装、线路防护伪装……演练中,他们利用前期探索形成的智能方舱开展作业,在人工与车辆相互配合下,供保能力得到进一步锤炼和提升。

 (来源:中国青年报 石健 李磊 朱伊丹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郑天然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阅读

  • 战地飞歌,当“燃”是我们!

  • “场场精彩,太带劲了!”“刚结束训练就迫不及待来了!”……近日,火箭军某部驻训场氛围“爆燃”!一首首激昂澎湃的战歌,一段段青春活力的舞蹈,为驻训官兵送去精神食粮和真情慰问。这
  • 遂宁船山多部门联动 守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 近日,遂宁市船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镇江寺城管执法大队联合船山区市场监管局、镇江寺街道办事处,巡查四方小吃街的卫生状况,仔细查看从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健康证是否在有效期内
  • 有问必答!马上就办!士兵接待日挺暖心的……

  • “我想要的健身器材已经在路上!”“效率很快,点赞!”火箭军某部以“听兵声、解兵难”为主题组织“士兵接待日”活动基层的烦心事、操心事就是机关党委的大事该部深入了解官兵所
  • 邯钢管线钢助力“一带一路”沿线油气项目建设

  • 邯钢管线钢助力“一带一路”沿线油气项目建设今年前7个月,管线钢产销量累计达6.7万吨,同比增长10%河北日报讯(记者陈正 通讯员吴兆军)8月27日,河钢集团邯钢公司600余吨管线钢L360
  • “消”勇善战显身手 竞技场上斩佳绩

  • 厉兵秣马铸利剑,沙场竞技战群雄。8月28至29日,通辽市消防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竟赛暨第三届“火焰蓝”比武竟赛火热开赛,科尔沁区消防救援大队参赛队员以“敢打头阵、谁与争锋”的
  • 漳县大队借助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开展打假宣传活动

  • 为进一步维护消费者权益,规范辖区消防产品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消防产品,8月28日,漳县大队借助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开展打假宣传活动。“每个消防产品都是有身份证的”,“正规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守护“高原油龙”——记西藏军区某管线大队

  • 在平均海拔4500多米的青藏高原上,一条输油管线翻越昆仑山、风火山、唐古拉山等9座大山,穿过沱沱河、通天河等108条河流,跨越可可西里、三江源和羌塘三大“无人区”,从格尔木直通
  • “沙海愚公”——付志周

  • 付志周是和静县哈尔莫敦镇哈尔莫敦村村民,30多年来,他在风沙肆虐的沙漠种植了80万棵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治理了1.2万亩沙化地,受保护耕地达158000亩。今年80岁高龄的付志周1
  • 国产自主可控 结构分析CAE软件大放异彩

  • 近日,第19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和第一届中国数字仿真大赛在厦门盛大落幕。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选拔6名研究生组成的两支参赛团队,在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和二
  • 随州市中小学精心准备迎开学

  • 图片来自网络  随州日报讯(全媒记者王聪莹、通讯员谌强、马鹏、柳珊珊)校园设备智慧化升级,教室焕然一新,开学书本准备就绪……我市中小学校即将迎来新学年。近日,记者走访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