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精妙吉州瓷,莹莹玳瑁光

日期: 来源:观复博物馆收集编辑:观复博物馆

说起“玳瑁”,不少人可能会想起《孔雀东南飞》里经典的人物描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这里所写的“玳瑁光”,实际上指的是玳瑁首饰折射出的光芒。

清 玳瑁镶金嵌珠宝镯 故宫博物院藏

清 镶金玳瑁镯 故宫博物院藏


注:玳瑁海龟为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保护动物。任何形式的猎捕、运输、买卖玳瑁海龟及其制品都将触犯法律。


而在偏爱黑釉的宋代,纹理自然、斑驳随性的“玳瑁釉”,亦是人们茶席上光彩夺目的存在。

▲宋 吉州窑玳瑁釉盏 上海观复博物馆藏


玳瑁釉瓷器是宋代吉州窑烧制的名品。因釉面黄黑交织,色调浓润,犹如“玳瑁壳”而得名。宋时,文人士大夫间禅悦之风繁荣。吉州窑地处禅宗文化盛行的江西,因此宋代吉州窑烧制出的很多器物都浸透了几分禅意。玳瑁釉同样具有返璞归真的禅意美感。

▲宋 吉州窑玳瑁釉罐 故宫博物院藏


▲宋 吉州窑玳瑁盏 大英博物馆藏


这种禅意除了源自吉州窑的个性,或许也与其烧造过程有一定关联。玳瑁釉在烧制时,需在器物表面先施一种氧化铁含量较高的底釉,再在底釉上随意甩洒一种氧化铁含量较低的面釉。两种釉料在烧制过程中流淌、渗透、扩散、交融...进而形成千姿百态、色调多变、黄黑交错的斑点。黑色底釉的朴素、深邃、幽深,金棕色斑点的随性、自然、洒脱,二者共同呈现在瓷器上,既不过分肃穆,也不过分华丽,交织出玳瑁瓷丰富却内敛的个性。这种随性自然的斑纹与宋人格物致知的审美理念相契合,使得玳瑁釉瓷器受到非常广泛的推崇,成为当时吉州窑黑釉瓷代表之一。

▲宋 玳瑁釉斗笠盏 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宋 吉州窑玳皮天目茶盏 万野美术馆藏


观复博物馆以玳瑁釉莹辉自然之韵,依传统玳瑁釉工艺,手工拉坯,本金晕染,两次烧制,推出玳瑁釉系列茶器,斑纹随性自然,釉质光润浓厚,整体气质斑斓而不刺目,丰富而不繁复,颇具宋代吉州窑禅茶韵味。



相关阅读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出第四批故宫博物院珍宝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6日宣布,向故宫博物院借展的第四批轮换展品共44件珍贵文物自4月起亮相博物馆展厅,当中包括5件国家一级文物。  新一批展出的珍贵文物涵盖书画、服饰、典
  • 一出好戏!故宫“奇妙夜”现身上海剧场!

  • 上大船 看好剧当夜幕降临、人潮散去古老庄严的故宫里守护神兽们在做什么?√ 现象级儿童文学作品改编√历经两年精心打磨之作 √业内精英主创倾力加盟《故宫里的大怪兽之吻兽
  • 查获百宝箱

  • 近日,成都海关所属双流机场海关快件现场在一票进境快件中查获现代象象牙制品5件,毛重242克;红珊瑚制品10件,毛重243克;砗磲制品3件,毛重61.2克;玳瑁制品4件,毛重46克。现已按规定作
  • 把瓷器烧白的奥秘

  • 太极、围棋、钢琴键......黑与白,仿佛是色彩的两极,无论谁是起点,谁是终点,自古以来,都是斑斓色彩里两类十分特殊的存在。而在中国陶瓷的初创时期,把瓷器烧白曾一度是匠人们追求的
  • 宋画,治愈了谁的精神内耗?

  • 潮新闻 记者 陆遥《雪屐观梅图》局部南宋名画家马远有一幅《雪屐观梅图》。树枝干枯,远山苍白,“男主角”却偏偏踏雪寻梅,在风中帅成了一尊雕塑。包括此画在内的十幅宋人真迹,都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精妙吉州瓷,莹莹玳瑁光

  • 说起“玳瑁”,不少人可能会想起《孔雀东南飞》里经典的人物描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这里所写的“玳瑁
  • 公安部推出10项公安交管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便利措施

  • 央视网消息:4月7日上午,公安部召开“公安心向党 护航新征程”主题新闻发布会。据通报,公安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广泛听取意见,深入开展调研,推出公安
  • 我们身边的这些“珍稀动物”,你了解多少?

  •   我国首批国家公园设立一年多来,在旗舰物种守护、生态系统保护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近一个月内连续5次拍到野生大熊猫求偶、稀客“白眼潜鸭”造
  • 出游正值好春光 五一长线游需求走高

  • 随着天气转暖,国内游客的春游热情持续高涨。多个平台发布数据显示,今年清明及五一假期用户旅游消费需求增长显著,露营采茶、踏青赏花等项目受到热捧,长线游需求走高。今年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