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我们在看岩茶叶底的时候,到底看的是什么?

日期: 来源:小陈茶事收集编辑:小陈茶事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认识一位朋友,很喜欢喝天心岩肉桂。

每年必入,几乎是他平时喝得最勤的口粮肉桂。

某次聚在一起喝茶时,他提到一个新观点。

“喝了这么久岩茶,我还从没有像网上那样,正儿八经地看过叶底。”

“始终感觉,喝岩茶的重点就是感受香气与味道,至于最后的叶底,喝都已经喝了,再翻来细看也没什么用。”

且慢,此言差矣。

当你对一款茶特别熟悉,平均一年下来要喝掉几十上百次,闭着眼都不会喝错茶味时。

那么,检查确认叶底,的确可有可无。

就像两个特别有默契的人,哪怕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要做什么,当然不需要搬用常规社交场合的客套话。

但放在试茶环节,看叶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碰到一款陌生茶,看过叶底后,更能对整体品质加以确认。

不过,在岩茶圈子里,大家平时都是怎么看叶底的呢?

《2》

一、看用料匀称度。

有一年在武夷山,也是个秋天。

天高云淡,不冷不热,在景区里逛了一圈后,去了相熟的茶农家里试茶。

那一回,我们遇到茶味有些古怪的肉桂。

原因是,它的花香太重了。

一股浓浓的兰香,乍一闻花香馥郁,几乎要将肉桂本身的桂皮香盖过。

要是闭着眼去喝,谁敢相信,这里面竟然是一泡肉桂?

于是,试了三冲后,茶农直接开始终极大招——对比叶底。

找出一个深碟,倒入刚泡了三次的残渣,加沸水浸泡。

众人闲聊一会儿,大约过了十来分钟,叶底彻底舒展泡开。

那位茶农,手持茶夹,拨动一番。

然后找出了目标。

“看,这几片叶张都是偏圆偏钝的,是我们熟悉的肉桂。里面掺了这几片,叶子尖尖窄窄的,一看就不是同一种茶!”

作为从小摸着茶叶长大的茶n代,那位年轻茶农的说法,很有说服力。

从叶片宽窄、叶缘锯齿状态,可以锁定,这不是因为老嫩不一、整碎不齐造成的参差,而是它们从一开始就不是同一种茶。

如果没猜错,这又是一泡为了增香提香,加入高香品种的“半肉桂”。

用料不纯,品种特征不清晰,不是好事。

在岩茶圈内若想玩拼配,大可在拼配大红袍的配方上,多花心思,提高综合风味。

反观肉桂、水仙、铁罗汉等其它岩茶,还是单一品种,喝纯料更好。

毕竟,外包装上印着“肉桂”名字,里面却加了其它品种,这一举动妥妥就是骗人。

在试茶期间,当你遇上类似情况,连续试喝了几次觉得苗头不对劲时。

按这种方法,认真比对叶底细节,不难找出真相。

《3》

二、看叶底反光度。

采茶季时,经常能听到有人夸,新鲜的茶青鲜叶,叶表摸着似绸缎。

其实,岩茶经过做青、焙火后,只要活性不失,在叶底也能呈现软亮鲜活感。

彻底吸饱水分,慢慢泡开的叶底,表面带有自然的水润光泽。

迎着光看去,状态特别好。

相反,很多在工艺环节出了问题的岩茶,都会丢失这种鲜亮感。

譬如,做青发酵过头,出现“红茶化”的岩茶。

不仅汤色对比其它岩茶,更深、更暗、更红。

同时,连叶底看着也不够清爽。

就像雨天掉落在地面的树叶,被地面积水泡着,沤了几天才等到天晴。

但此时,满地枯枝落叶,已是将腐未腐,叶片纤维结构受损严重,自然看不出叶表有任何光泽感。

武夷岩茶的加工也是如此,要是做青期间,将茶一直堆着,没有及时加工,或者是没有及时吹风,确保水分及时走透。

待在又闷又热又湿的环境下,茶叶肯定会出现不当发酵,引起色香味全变。

又譬如,焙火过头的岩茶,叶底光泽感也会消失。

焙茶时,温度太高,时间一长,会将好端端茶叶焙焦。

类似烫头发时,遇上新手理发师,不小心将头发烤焦了。原本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瞬间变成焦炭。

同理,焙成焦条的岩茶,干茶僵硬,很难泡开舒展就算了,还呈现一副暗黑哑光状。

哪怕连续泡了多次,在无数次沸水洗礼下,也没法呈现水润光泽感。

《4》

三、捏一下叶底的质感。

品质靠得住的岩茶,叶底不仅软亮鲜活,还颇具弹性。

叶片表面的肌肤保留着鲜叶阶段的柔嫩,轻捏之下,还能真实感受到几分柔韧弹性。

平时用盖碗泡茶,在最后看叶底时,可以借助盖子来帮助测试。

持盖轻轻往下,对着泡开的叶底,摁下去。

在放开之后,盖碗中的岩茶叶底能微微回弹。

这种保留活性的柔韧叶底,才是优质岩茶应有的品质。

假如你在摸、捏、搓叶底时,发现手感不对劲。

叶片手感摸起来很粗糙,类似粗糙的桑麻叶。

这就说明,这批岩茶的鲜叶用料采老了。

叶片内部纤维变粗,前期积累的茶味物质流失。

这种粗糙老叶,不仅弹性差,缺乏柔嫩感。

在揉捻加工时,还容易出现不成型问题。

即便好不容易揉成了条索状,和其它岩茶一比,也会显得偏粗松。

这种采老的岩茶,茶味薄,茶香层次单一,甚至情况严重一些的,还会出现淡薄、粗寡的味道。

既不好喝,也不耐泡。

不过,叶底弹性很差的岩茶,除了和原料采摘偏老相关外,也得看焙茶效果。

焙火太急的岩茶,内在植物组织受损。

也会出现条索僵硬,没有弹性的问题。

好像已经烤焦的青菜叶,哪怕再泡到水里,也恢复不了生机。

《5》

看岩茶叶底时,历来有一项重头戏。

即,看蛤蟆背。

在很多茶客心里,甚至已经形成这样的印象。

有蛤蟆背的,才是好岩茶。

“正岩茶才能焙出蛤蟆背。”

“传统炭火焙出来的岩茶,才有这种现象,电焙茶就出不了这种凸起的蛤蟆背。”

其实,蛤蟆背这一现象,并不稀奇。

与炭焙电焙无关,和山场环境更是不沾边。

而是看焙茶火功、焙茶方式,焙茶期间的升温快慢等。

焙火偏轻的岩茶,很难看出蛤蟆背。

但只要山场好,做青做透,焙茶到位,也半点不妨碍这是一泡好茶!

严格来讲,有蛤蟆背的岩茶,未必是好茶。

在面对试茶争议时,搬出看叶底的绝招。

比起蛤蟆背,从叶底弹性、鲜活度、匀整度来判断,更能帮助分辨!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相关阅读

  • 网纱刚看到的3种水仙肉桂辨别法,靠谱吗?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当今岩茶圈,水仙肉桂是产量zui大,市场占有率zui高,茶桌上zui常见的岩茶主流品种。十处笙歌九处在,左
  • 盖碗泡岩茶,两泡茶的间隙多久合适?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最悠闲幸福的放假休闲方式,不是出门玩。国庆小长假,哪哪都是人。高速路上能堵小半天,趁着这段高峰
  • 现在的人工智能对岩茶有多了解?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过中秋那天,大家聚在一起吃过晚餐后,和几位同辈的堂兄弟闲聊。期间有人谈起,现在的AI就是他的生活
  • 为什么有的岩茶头道汤是甜的?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认识一位上海茶友,近期在武夷山出差。公务之余,顺便还喝了不少茶。这两天都在不停给我们分享他的
  • 最近很火的“酱香岩茶”,真的好喝吗?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新的一周开始了。周末时,看到有朋友分享,表示他近期入了很多新茶具。其中有一个是红泥陶壶。他打
  • 凌子 | 生肖随笔(七)马之蹄

  •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这首小诗,如马蹄一般深印在我青春的梦境中。那时二十来岁,生着一场不痛不痒的病,住在外地的一个专科小
  • 老岩茶很少见,是因为都过期了吗?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昨天下午的朋友圈里,有茶农朋友在晒动态喝“牛肉”。比较特别的是,那是一泡2013年的老茶。号称是
  • 产品出圈!肇庆这里摘得“国字号”称号→

  • 日前,肇庆高要再添“国字号”名片!9月5日下午,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肇庆市高要区“中国肉桂名县”称号。中国经济林协会还与高要区签订共建协议,将在肉桂产业化发展和肉桂产品的延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我们在看岩茶叶底的时候,到底看的是什么?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认识一位朋友,很喜欢喝天心岩肉桂。每年必入,几乎是他平时喝得最勤的口粮肉桂。某次聚在一起喝茶
  • 338.3万吨 黄石新港刷新单月吞吐量新高

  • 金秋时节,放眼望去,黄石新港港口沿线门机林立、货轮穿梭,一派繁忙景象。今年9月,黄石新港单月吞吐量实现338.3万吨,同比增长21%,刷新开港运营以来单月吞吐量新高。其中,混矿
  • 心系新就业群体,社区联动爱心企业夏日送清凉

  • 极目新闻记者 王峻通讯员 张璇 杜昕雯实习生 白林弘烈日高照,暑气炎炎,为加强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关怀关爱,7月25日,武汉市江岸区四唯街道六合社区联动爱熙社工、武汉良之隆食
  • 淅河镇召开秋冬播暨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推进会议

  • (通讯员:刘宇轩)10月8日,淅河镇召开秋冬播暨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推进会议,农技、农机、畜牧、水利、林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各村社区书记参加。农业农村局局长、镇党委副书记陈德纯
  • 我市本外币存贷款余额首次突破万亿元

  • 2023年9月末,丽水市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合计10248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实现丽水金融业的历史性跨越,金融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一、金融加速度金融业的加速发展,为丽水经济社会发展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