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单县高韦庄镇:点亮产业新“薯”光 铺就群众致富路

日期: 来源:单县融媒收集编辑:单县融媒

近年来,单县高韦庄镇坚持以农民增收致富为导向,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红薯作为特色产业,引导群众通过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使红薯产业效益实现最大化,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眼下,红薯已经进入集中采收期,单县高韦庄镇大徐庄村的村民们忙得是不亦乐乎,机械翻、手工拾,各个环节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田间地头一派丰收景象。

单县高韦庄镇大徐庄村党支部书记范兴泉:“我们通过村领办合作社流转土地九百多亩,种了二百多亩红薯,今年红薯收益很好,是个大丰收,亩产接近一万斤,价格卖到九毛五一斤,一亩地就是接近一万块钱的收入。”

合作社通过引进新品种,扩大种植规模,延伸产业链条等多种举措,让大徐庄村的红薯种植走向规模化、产业化、优质化、品牌化健康发展的新路子,吸引众多客商前来收购。今年,光红薯一项,合作社的收入就达到了二百万元。

收购商谢寅才:“我是咱曹庄乡的,他们的红薯很好吃,我专门来买他们的红薯,今天拉了三十多框,卖完明天再来。”

单县高韦庄镇大徐庄村党支部书记范兴泉:“我们种的这个品种叫西瓜红,特点就是软、糯、甜,根本不愁卖,附近客商也都来,通过他们也能发往广东、福建。红薯出粉率也很高,我们村有自己的粉条加工厂,通过二次加工,也能增加附加值。”

单县高韦庄镇把推动产业兴旺作为引领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在大力发展红薯种植业的同时,发展红薯加工产业,根据市场需求,结合现代化技术,做好红薯深加工,开发红薯粉条、红薯干、红薯面点等,做深做细红薯产业链,带动村民致富。

单县高韦庄镇粉条加工厂负责人高战:“粉条加工大概持续两个月,每天能加工六、七千斤,一般都是周边农户自己的红薯打成粉,来我这边加工, 一年下来,能加工二三十万斤。”

下一步,单县高韦庄镇将继续扩大红薯种植规模,依托当地地理资源优势,进一步完善红薯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延长补齐红薯全产业链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单县高韦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姜信正:“我们通过‘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红薯产业,推动全镇红薯产业量、质、销同步提升。接下来,高韦庄镇将进一步延伸红薯产业链的发展,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品牌,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相关阅读

  • 全市数字强市业务能力比武活动在单县举行

  • 11月15日,全市数字强市业务能力比武活动在单县举行。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市大数据局局长、市大数据中心主任赵宝玉,县委常委、副县长王海龙参加活动。此次比武共设置“无证明
  • 单县北城街道:高效特色农业项目赋能乡村振兴

  • 11月15日,单县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新闻发布会·北城街道专场召开,通报了北城街道2023年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开展情况和工作进展,并就记者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 单县: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

  • 重点项目建设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支撑。单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力促重点项目快速推进,一大批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以高质量项目支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单县
  • 红薯丰收 甜蜜飘香

  • ■本报通讯员 刘新红 孔雅玮 韩可眼下正值红薯成熟时节,在曲阜市息陬镇东陬村的红薯地里,机械翻、手工拾、装袋上车,上百名农民忙得不亦乐乎。红薯地里还迎来了一群小朋友来此
  • “红薯老人”过马路视频背后的温暖故事

  • 一段“红薯老人”过马路的短视频,本以为是偶然发生的助人之举,未曾想却是坚持两月的日常之举。而且,同一时间、同一路口、同一场景、同一举动,风雨无阻,温暖人心。11月21日18时许
  • 山西平顺县实会村:打出古村牌 兴起乡村游

  • “平顺县实会村依山傍水、风光优美、历史悠久。尤其是位于北龙耳山中的国宝级文物古刹——大云院,三面环山,南临浊漳河,僻静幽深。”近日,记者在平顺实会村采访,遇到了远道而来的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金川区城管执法局:保持高压态势 严抓渣土管控

  • 为规范建筑渣土车辆运输秩序,有效改善和提升我市辖区大气环境质量,金川区城管执法局规划大队严格按照工作职责,周密工作部署,切实强化渣土运输各环节的规范管理,严厉打击违规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