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浙江这两位院士获大奖 看看他们都厉害在哪里

日期: 来源:浙江日报收集编辑:浙江日报
潮新闻·浙江日报 见习记者 涂佳煜

2月17日,何梁何利基金2021和2022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陈大可获2021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地球科学奖,浙江大学龚晓南获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工程建设技术奖。

陈大可院士现为海洋二所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在近海、大洋和气候领域都有重要建树,特别是在厄尔尼诺预测、海洋混合机制、海洋与台风相互作用等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贡献。陈大可院士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仪器项目负责人、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为我国海洋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实质性贡献。

龚晓南院士(右二)

龚晓南院士现任浙江大学滨海和城市岩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土力学及基础工程教学、理论和工程实践研究,在地基处理及复合地基、基坑工程、基础工程施工环境效应及对策、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与纠倾、土工计算机分析等领域取得了卓越成绩。龚晓南院士坚持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相结合,积极发展岩土工程理论,解决了许多重大工程技术难题,为我国工程建设和岩土工程学科发展、岩土工程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培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何梁何利基金由香港爱国金融实业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先生于1994年捐资创立,旨在奖励中国杰出科学家,服务于国家现代化建设。

2021年和2022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授予了66位在数学力学、生命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科学发现,或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

潮新闻·浙江日报记者曾福泉2019年曾专访过陈大可院士和龚晓南院士,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陈大可:为中国海洋事业破浪前行

9月初,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极地破冰船“雪龙2”号正式下水。在仪式上为新船命名的,正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二所陈大可研究员。他满怀激情地念出命名词:“愿你承载起兴海强国的光荣梦想,面向南北两极,劈波斩浪,破冰前行……”

留美20年,归国12载,这位物理海洋学家自己也同样满怀兴海强国的使命感,在海洋和气候研究领域破浪前行,为中国的海洋事业发展不断拓展新的疆域。

陈大可年轻时即立志从事海洋科学事业,他与海洋二所另一位中科院院士、著名海洋学家苏纪兰先生的师徒情缘更是一段佳话。上世纪80年代初期,陈大可成为苏纪兰院士招收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之一。之后他赴美深造,在多所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学习和工作,并在“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和海洋混合等重要问题上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先后在《科学》《自然》等著名期刊上发表,引起学界轰动。2006年,苏纪兰力邀陈大可归国,担任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大可听从了这一召唤。他说:“苏先生是我的良师益友,他的指导和关怀我铭记在心。苏先生既然提出邀请,我除了接受,别无选择。”

更为重要的是,陈大可认为自己“不能做中国海洋事业发展的旁观者”。陈大可说,中国海洋科学近年来进入发展快车道,国家投入大,重大项目多,重要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也非常迫切,“我不能置身于时代洪流之外”。

归国以来,陈大可领导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了一个个重要任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作为首席科学家,两度主持国家973项目,多次主持国家重点和重大基金项目。2017年,他领衔的973项目“上层海洋对台风的响应及调制机理研究”以优异成绩通过验收。陈大可说,人们对台风路径的预报能力已有很大进步,但对台风强度的预报仍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其科研团队在南海北部布放了一个海上观测阵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台风过境时的海气耦合立体观测资料。研究成果能帮助我们了解台风与海洋的相互作用过程,并加强对台风的预报能力,对包括浙江在内每年都遭受台风侵袭的沿海地区具有重要意义。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还与我省相关部门合作,开展对赤潮等现象的监测和预报。

“海洋科学是一门战略科学,是世界强国比拼实力的前沿阵地,也是实现我国重要战略构想的关键支撑。”陈大可说,当前,国家对海洋科技空前重视,海洋学者应该为我国海洋科技的发展建言献策,为高效、快速地实现我国从海洋大国到海洋强国的转变做出贡献。

龚晓南:为“中国建造”夯实基础

早春,在宁波市机场路南延段建设工地,人们又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已经75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龚晓南教授,正专心致志地和技术人员讨论工程问题。他穿着一件朴素的外套,头戴安全帽,脚下满是碎石、泥土。

泥土让龚晓南感到亲切。他常说:“我大半辈子都在跟泥巴打交道。”这位从金华汤溪镇山下龚村一户贫寒农家走出的岩土工程专家,是浙江省培养的第一位博士,也是中国岩土工程界培养的第一位博士。他多年来在岩土工程领域取得的一系列创新成果,为举世瞩目的“中国建造”夯实稳固的基础。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研究方向。”这是龚晓南始终坚持的信念。改革开放初期,他就深感国家建设急需发展高效、经济、快速的地基处理新技术。龚晓南带领团队埋头攻关数十年,从创建理论到研发技术,再到一个个工程应用,给出了极富创造性的答案——复合地基。如今,复合地基理论与技术被应用于遍布全国的建筑工程、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市政道路、港口和机场,这一创新成果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为祖国服务”的种子,青年时期就在龚晓南的心里种下了。龚晓南在“红色工程师的摇篮”清华大学求学6年,浸染了深厚的家国情怀。一次,班上组织游览八达岭,途中参观了青龙桥詹天佑纪念馆。“那时候,我们对詹天佑非常崇拜,我也暗暗下定决心,要为祖国的土木工程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龚晓南说。

1978年,龚晓南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研究生考入浙大,师从曾国熙教授。“曾国熙先生是当时岩土工程领域屈指可数的留学回国人员,是他带领我走上了岩土研究的道路。”龚晓南至今感念恩师。1984年,龚晓南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浙江日报》在头版报道了我省自己培养出第一位博士的消息。

博士毕业后不久,龚晓南到日本名古屋参加国际会议,亲身体验了高速公路、新干线和让他叹为观止的地下商场。巨大的技术差距让龚晓南大开眼界,又倍感责任。之后,龚晓南获得作为洪堡基金会研究学者赴德国从事博士后研究的机会。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技术,生活上则非常节俭,连5马克一份的冰淇淋都舍不得吃。龚晓南用节省下来的奖学金等其他收入买了一台计算机带回国。

留学期间,龚晓南就密切关注国家建设事业发展。回国后,他很快就把复合地基问题作为攻关方向,一边跑工地,一边研究复合地基的基础理论问题。1992年,龚晓南出版了复合地基领域第一部专著,被誉为我国复合地基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新理论一出,立刻在业界引起震动。1996年,龚晓南在杭州组织了一场全国复合地基理论与实践学术讨论会,相关论文结集出版。“出版社给论文集定价80元一本,我们都觉得太贵。出乎意料的是,会议还没开完,书已买不到了。”龚晓南说,当时人们不怕贵,因为这是新东西,在工程中有用。

跨越浙江,北至牡丹江,南达广东,复合地基技术的枝蔓早已“根深叶茂”。近3年,仅提供应用证明的工程,该技术带来的新增利润及节约工程造价总计就达35.38亿元。

技术用到哪里,龚晓南的脚步就走到哪里。他总是说:“我们这个专业,打交道的对象是大地,只在实验室、书本上研究是不够的,只有脚踩泥土、亲临现场才能获得第一手数据,做到‘对症下药’。”工程项目遇到难题,他总是亲自“出诊”,一个工程一个“方子”。仅全国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龚晓南团队就已“问诊”40余条,其中包括京津城际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等重大工程项目。直到现在,他还经常接到电话:哪个工地又有什么问题了,龚老师你来一下。“我再忙也会去的。”

“别人盖房子从地面往上建,而我们一直在往地下造。‘地下’是‘地上’的基础,更要严谨、准确。”龚晓南这样概括毕生致力之事。谈起未来,龚晓南说:“研究是不可穷尽的,中国的社会发展中还有很多新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


相关阅读

  • 山东日照:做好“一桌菜”闯出“一片天”

  • 鲁网2月20日讯(记者 薛喜博)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消费升级大趋势,省时、省事、易烹、即食的预制菜进入了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成为了餐饮和消费的新风口。   2月20日,记者从
  • 为期三天!即将在日照举办!

  • 好品预制菜 海产新未来为发挥我市海洋食品预制菜产业优势抢抓产业风口进一步扩内需、促消费2023中国(日照)海洋食品预制菜发展大会将于2月24日至26日在日照国际博览中心C2馆举
  • 青岛海警局深入开展海洋资源环境专项执法行动

  • 海洋命运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良好的海洋资源环境关乎每个人的利益。长期以来,人类在日益丰富的实践活动中,逐步认识海洋、利用海洋、开发海洋,海洋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产
  • ​@所有人!这是一封开启海洋美味的邀请函!

  • 海鲜烩饭、生鲜刺身、乌鱼蛋汤、鱼糜虾滑……2月24日至26日,2023中国(日照)海洋食品预制菜发展大会将在日照国际博览中心C2厅举办!馋不?期待不?快来看看!本次大会是海洋食品预制菜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浙江这两位院士获大奖 看看他们都厉害在哪里

  • 潮新闻·浙江日报 见习记者 涂佳煜2月17日,何梁何利基金2021和2022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陈大可获2021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地球科学
  • 这届年轻人的颈椎怎么拯救?

  • 这届年轻人可能真的“老”了!脱发、颈椎病、保温杯,这些养生话题,居然成为了我们讨论的日常。今天来聊聊颈椎病感觉脖子不舒服、频繁落枕?久坐颈背酸痛,有时候头晕、心慌?眼花、视
  • 浙江人爱吃,价格达历史最高

  • 来源:央视财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随着春季到来,小龙虾在沉睡了一个冬天后悄然上市,在湖北潜江,这几天小龙虾交易市场一直呈现量少价高的行情。 △央视财经
  • 广西实现“双千兆”网络覆盖所有行政村

  • 2月19日,广西河池市东兰县巴畴乡安桃村中国电信5G通信基站建成开通,宣告广西在全国率先实现5G通信网络对所有行政村的覆盖,广西建成了覆盖所有行政村的“双千兆”网络(即千兆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