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文化石家庄丨社火拳术传承六百年

日期: 来源:石家庄日报客户端收集编辑:石家庄日报客户端

井陉县天长镇梁家村是中国传统村落、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许多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其中拳法独特的鹦垴拳已经传承了600余年,村里老老少少几乎都会练上几招,至今已传承了二十二代。鹦垴拳“手眼身法,斜形爻步,技上加计,刚柔并济”的套路在周边地区极为少见,对于中华武术传承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2012年,梁家鹦垴拳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鹦垴拳除了拳术和回子表演,还包括花枪、大刀、双剑、流星锤等单路子。

巍峨险峻的太行山绵延400公里,不少古朴的村落散布其中,井陉县梁家村便是其中一件精美的“杰作”。梁家村位于井陉县城西南,据井陉县志记载,明朝洪武年间,梁士忠自山西平定迁此立庄。

梁氏族人繁衍生息的这片土地,四面环山,丛林茂密,地势北高南低,民居依坡就势,石券窑居,举架楼阁,相映成趣。旧有“六山(琳琅垴、柴胡垴等六个山垴)九嘴(九个山嘴喻九只鹦鹉)绕山庄”之说,史称“鹦垴山庄”,后来改名梁家村。

变化多端鹦垴拳

梁家村的老人们说,相传梁氏的一世祖梁士忠是娘子关梁将军之后,武将家风世代相传;三世祖梁稷在明朝初年任凤阳训导,自创了家拳及功夫拳;十世祖梁效曾到少林寺学艺三年,后来将自己在少林寺学的功夫与家拳融合,吸收了大量名拳的精华,逐步积累成梁家独有的拳术。因为当时梁家村称作“鹦垴山庄”,梁家拳因此得名“鹦垴拳”。

鹦垴拳第十九代传承人梁明星介绍,鹦垴拳积累了功夫拳、二郎拳、梅花拳、少林拳、太祖拳、八策锤、岳云锤、小生拳、十二腿、搕锤、小红拳、尥三腿、大红拳十三路拳术,包括七个故事回子,如“三英战吕布”“打少林”“打擂”“赵匡胤打五虎”“三打韩通”等。除此之外,鹦垴拳还包括鹦垴花枪、牛枪、大刀、双剑、双刀、子义棍、流星锤等单路子以及九锁连环阵。

鹦垴拳属中三路,其显著特点是“手眼身法,斜形爻步,技上加计,刚柔相济”,有擒拿格斗、强身健体的实用性。“鹦垴拳讲究手到眼到、快慢得当,动作亮相,礼节请谢,所以又有一定的表演性和观赏性。”梁明星说。

梁家村村民尚武,男丁几乎都会练鹦垴拳,可以说全村人人都会武功。正是因为鹦垴拳,梁家也走出了不少武术高手,被视为民族英雄的梁世祯就是其中一位。

梁世祯从小就刻苦练习鹦垴拳,平时用石锁、木架、木板等练功,武艺高超。1942年,日本武士在井陉矿区横涧村召集比武,梁世祯应邀参加。比武前,汉奸官员警告梁世祯“比武只能输不能赢”,可梁世祯并不买账。痛恨日本侵略者的梁世祯,在比武中痛打日本武士,赢得比赛胜利。恼羞成怒的日本武士下令将比武场地封锁,但梁世祯轻功了得,三蹿两跳便上房逃走。不幸的是,几天后梁世祯被捕,最终被日本人杀害。

表演形式有特点

梁家鹦垴拳的表演有着自己的特点和程序。

梁明星介绍,一是在演前进行祭拜活动。“演出前,大家先到关帝庙祭刀表演‘三英战吕布’,然后到梁氏宗祠祭祀祖先表演功夫拳,以示不忘根本、后继有人。”二是表演形式丰富多样,先是进行踩街活动,流星开路打场,然后集中在广场开始跑阵。“跑阵以后,演员自动围绕场地形成一圈人墙,防止表演时误伤观众。”最后进行拳术和回子表演。随着表演动作的快慢节奏,战鼓隆隆、轻重分明,听来催人奋进。

与其他武术表演不同的是,每个上场表演鹦垴拳的演员要身着与传统戏曲服饰相同的古代服饰,再根据所扮演的人物勾画脸谱。演员扮相粗犷中见细腻、英武中透刚烈,个性非常鲜明生动。

梁家鹦垴拳每到一处表演时,都要集体表演传统阵法“九锁连环阵”,即由师傅高举令旗,带领全体队员空场中穿插奔跑出各种阵法,场面多变,造型壮观。

“我们演出的时候都有大鼓大锣助阵,他们不参加拳路和回子的表演,专门伴奏。”梁明星说,所有的鼓点都由他们自主设计、自由创作,随着拳路和回子的张弛缓急即兴发挥,鼓点的起伏跌宕激发起演员的斗志和精神,使演员的表演达到极致。

源远流长广传承

在历史上,梁家鹦垴拳是用来保卫村子、免受匪人侵扰的,后来,渐渐演变成一种民间的社火活动。每逢正月十五,全村就会组织在一起,参加县里的社火花会。最近几年,梁家村的鹦垴拳社火开始配合军鼓、舞蹈以及各种民间文艺活动,形成了自己特殊的体系。

2012年,梁家鹦垴拳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了解,在太行山区,特别是井陉及周边一带,在社火拳术中,鹦垴拳是独特的。鹦垴拳能活跃文体生活,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可以防身健体,其中有些独特动作可供有关武术专家研究,对传承中华武术有很好的研究价值。

首先是回子设计把广场武术和戏剧武打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有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又有真刀真枪的功夫演练,具有极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其次是对打动作把防贼防盗和强身健体结合起来,以防、退、攻、守为骨架,以闪、转、腾、挪显功夫,以器械对打论技巧,每个动作都有很强的目的性,具有明显的技艺实用价值。

梁家村在村里成立了鹦垴拳协会,不仅有七八十岁的老人练拳,五六岁的孩子也加入其中。“每年寒暑假我们都把村里的孩子集中起来教授鹦垴拳。”梁明星说,除了村里上年纪的人外,从大学到小学的孩子们都会打鹦垴拳。


来源:石家庄日报客户端

记者:杨惠玲

摄影:张晓峰



相关阅读

  • 襄汾陶寺二月二:雄狮登天塔 开启好运来

  • 二月二,龙抬头,2月21日,襄汾县陶寺乡隆重举办“二月二龙抬头”社火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雄狮登天塔亮相社火节,看得人们既心花怒放,又胆战心惊,精彩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
  • 用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 2月19日,在传统节日二月二“龙抬头”来临之际,临潼区徐杨街道举办“弘扬优良传统、感悟优秀文化、创建魅力徐杨”社火及戏曲惠民展演活动,以激发辖区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 乡土“非遗”社火“耍”出幸福味

  • 锣鼓敲起来,龙狮舞起来。2月17日,西安市临潼区雨金街道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以“传承文化遗产 共建和谐雨金”为主题的舞龙社火表演在阵阵锣鼓声中拉开了序幕。身着五彩盛装的20
  • 【你好,润城】社火

  • 社火社火,是中国汉族民间一种节日、祭祀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主要在每年的元宵节。润城地区称之为“红火”“闹红火”。来源于古老的对土地与火的崇拜,古有“锣鼓不响,庄稼不长”
  • 逛省博看非遗猜灯谜,看师大留学生过中国年!

  • 春节期间,很多外国人选择留在中国过年。他们中有不少人讲得一口流利的中文,更有很多中国迷热衷学习中国历史文化。来自孟加拉国、俄罗斯、尼日利亚等国的一些师大留学生今年选
  • 甘州区梁家墩镇:人勤春早育苗忙

  • 甘州融媒讯 (记者 周晓琴 何长凯)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在甘州区梁家墩镇的蔬菜种植基地上,农户们抢抓农时,开启了新一年的忙碌,为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在梁家墩镇六号村的育苗大棚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文化石家庄丨社火拳术传承六百年

  • 井陉县天长镇梁家村是中国传统村落、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许多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其中拳法独特的鹦垴拳已经传承了600余年,村里老老少少几乎都会练上几招,至今已传承
  • 医卫人才突破5万人!绵阳人的健康有他们守护

  • 昨天(4月11日),全市卫生健康系统高层次人才工作会议举行。这场盛会盘点了近年来全市卫生健康系统的人才工作,越来越多的医疗卫生人才正在绵阳汇聚。01医卫人才在绵阳 感受“绵阳
  • 高密:三部门联合开展人民币图样使用专项检查

  • 为保护人民币这一国家名片的形象,规范人民币图样使用,维护人民币信誉和流通秩序,近日,市市场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高密市支行、市教体局联合在全市开展人民币图样使用专项检查工
  • 秀屿区:以实干实效推进高质量发展

  • “新春伊始,省委就部署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既明确目标要求,又解决路径问题,以开局就开跑,起跑就冲刺的姿态,按下高质量发展‘加速键’,是做好开局之年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