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文化传播】德阳市积极推进网上村史馆建设

日期: 来源:方志四川收集编辑:方志四川

德阳市积极推进网上村史馆建设

2023年9月20日,德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鸿在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呈送的网上村史馆建设工作汇报上批示:网上村史馆建设“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借助“好德行”充分发挥了史志作用。

2023年4月26日,中共德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杨兆红带队赴旌阳区孝感街道红伏村调研村史馆建设和《红伏村志》编纂工作

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科学谋划、精心部署,借助市委组织部“好德行”微信小程序平台覆盖全市816个行政村,服务人数超59万人的优势,积极探索建设网上村史馆,实现线上线下村史馆同步推进,不断扩大史志文化覆盖面、宣传力、影响力,助力乡村振兴。

2023年5月22日,德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杨兆红带队到绵竹调研村史馆建设

科学统筹,分层推进。立足德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制定《德阳市网上村史馆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并联合市委组织部制发《关于印发德阳市网上村史馆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网上村史馆将在全市816个村分三批(2023—2025年)建设。第一批将在9月底前完成建设进行先行先试;第二批将在2024年底前完成,以正在开展村志编纂的行政村,特别是获得省部级以上命名的“传统村落”“美丽休闲乡村”为重点开展;第三批将在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实现全市网上村史馆全覆盖。

突出特色,传承文化。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服务人民群众、服务乡村发展、突出乡村特色为基本原则,设置历史沿革、乡村风貌、重大事件、乡贤名人、风土人情、传说典故、家规家训、村规民约、特色产业等版块,全面反映乡村历史和现状。深度挖掘乡村特色历史文化,广泛征集反映本村发展的老旧照片、文字资料、生产生活老物件,全面反映乡村历史变迁和时代风貌,用独特的文化符号记录乡村发展变化,让网上村史馆成为乡村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打造德阳乡村文化名片。

强化宣传,激发活力。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助力“好德行”微信小程序推广使用,广泛宣传网上村史馆建设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工作成效和典型经验,使网上村史馆成为村庄文化传承的“桥梁”,成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加大史志文化进乡村力度,积极组织本地、本村乡贤名人、文史爱好者结合网上村史馆讲述村庄历史,通过发展变化看乡村建设成就,让网上村史馆引领乡村精神风貌,激发村民继承和发扬村庄传统习俗,形成村庄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


相关阅读

  • 百名乡村振兴带头人来禹山镇研学

  • 岳阳广电全媒体9月28日讯(记者/余小满 通讯员/王浪)近日,百名乡村振兴带头人来到华容县禹山镇南竹村开展乡村振兴研学培训。研学的第一站是何长工历史文化园,大家看还原的何长工
  • 守“望”相助,同心同行

  • 近日,省委老干部局罗智群副局长一行到驻点帮扶的望湖村新石小学举行“爱心助学,筑梦未来”主题活动,为新石小学全校学生带了口风琴、葫芦丝、音乐包、书包等文娱学习用品共计18
  • 常袋镇:以产业发展促乡村振兴

  •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更是乡村振兴的“发动机”。今年以来,常袋镇牢固树立“农旅兴镇”理念,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要求,积极整合资源优势,探索以特色产业示范带动产业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文化传播】德阳市积极推进网上村史馆建设

  • 德阳市积极推进网上村史馆建设2023年9月20日,德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鸿在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呈送的网上村史馆建设工作汇报上批示:网上村史馆建设“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
  • 安图县开展丰富活动喜迎国庆、中秋佳节

  • 中秋国庆双节将至,安图县举办丰富的活动欢庆“两节”。开展慰问送温暖,用歌声、用舞蹈等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了欢乐喜庆、团结奋进、昂扬向上的节日氛围。九龙街道秋韵艺术
  • 西罗园街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更换水泵解民忧

  • “感谢街道和社区及时协调更换水泵,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停水和水质问题了!”水泵换新后,居民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6月22日,角门东里二社区8号院3号楼发生水泵故障导致停水
  • “小青荷”故事:“千锤百炼”只为那份责任

  • 训练中的郭宇航。受访者供图踏步、转体、挥旗、收旗……升旗手“小青荷”每天都要训练这些动作。一个动作重复无数次不会枯燥吗?“不会的。”宁波财经学院的郭宇航回答得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