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平凡之善 | 跪地救人的最美“孔雀蓝”

日期: 来源:爱看头条收集编辑:爱看头条

编者按:

近日,一则短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中,一名女孩双膝跪地,正在抢救突发疾病的陌生人。她奋力为病人做心脏复苏,头发被汗水打湿的样子感动了无数人,网友纷纷为她点赞。

这位奋力施救的女孩叫刘婉,是四川省军区成都第三离职干部休养所的一名文职人员。10月11日,记者走进四川省军区成都第三离职干部休养所,近距离接触刘婉本人和其单位同事,了解她的救人过程和背后的故事。

“我是护士!让我来!”

初见刘婉,她穿着孔雀蓝制服英姿飒爽地出现在记者面前,几乎跟视频中的女孩对不上号。刘婉告诉记者,国庆期间,她带着父母、孩子等家人到重庆渣滓洞景区缅怀革命先烈。10月3日下午15:46分,在景区门口排队时,突然听到前方有人喊:“有人晕倒了!”声音来自几米外,刘婉循声挤过去。“因为天气比较热,我以为有人中暑或低血糖,到面前才发现,情况比较严重。”

倒地的是一名中年男子,面色青紫,丧失意识。男子的同行人员为他做过胸外按压、掐人中、含服速效救心丸等紧急处理。红岩派出所的何警官第一时间赶来协助救援,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工作人员迅速拨打120,疏散周围人群,维持秩序。“我是护士!让我来!”刘婉边喊边冲到男子身边。

刘婉检查发现,男子的大动脉搏动消失,全身皮肤湿冷,口唇紫绀,情况十分危急。“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迅速做出判断后,刘婉立即双膝跪地开始对男子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向男子的同行人员询问相关病史。

在刘婉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一对重庆的医生夫妇也加入进行共同抢救。“于医生负责开放气道,保持气道通畅,郑医生和我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刘婉说。

胸外心脏按压看似是个简单的动作,实则需要动用全身力量,才能保证准确、有效。几个循环下来,刘婉感觉双膝疼痛,才发现自己是光腿跪在凹凸不平的水泥地上。同行的表姐将小包垫在膝下,刘婉继续用力按压,满脸通红、满头大汗的她顾不上痛,只想跟时间赛跑。

随后,红岩警务站的彭警官送来了AED(除颤仪)。“根据设备提示,我们一共做了两次除颤,除颤后又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循环。”16点01分,救护车到了。大家配合急救医生把病人安全送上了救护车,“这时,病人已经恢复了自主呼吸。”回顾到此,刘婉脸上露出了轻松的表情。

“双膝淤青的照片是第二天拍的, 其实只是想发给我爱人看。”刘婉告诉记者,把病人送走后,继续带着家人参观了景区,到晚上才发现自己的双膝受伤发红了。“我知道院前急救有限,必须尽快有专业救护设备和医疗手段,才有希望挽救回生命,当时并不觉得累,脑子里只有一个声音:120快来!除颤仪快来!”刘婉回忆道。

刘婉透露,休假结束回到成都后,被救男子的家属辗转联系到了她,向她表示感谢,刘婉也得知,目前男子仍在医院接受治疗。

▲刘婉获得“平凡之善卡”

“不是我一个人,是一支陌生人组成的临时急救小组”

10月11日,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文明办主办的“平凡之善 • 寻护照亮城市的文明之光”城市公益宣传系列活动为刘婉颁发了“平凡之善卡”,褒扬她见义勇为、挺身而出,为城市文明增添了光彩。

对此,刘婉向记者表示,这只是一件普通的小事,是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天职,也是一名军队人员“有事冲在前”的职责所在。被问及当时是否有过担心和害怕,万一病人救不回来会不会有心理负担。刘婉肯定地告诉记者,完全没有担心和害怕过,“如果我不救,他就完全没希望了,如果我救了还有一线希望。”

采访中,刘婉反复说,这不是她一个人的功劳,是众人参与的生命接力,“急救是与重庆大足来的于医生、郑医生夫妇共同做的,还有许多景区的工作人员、民警和热心的群众。”

刘婉告诉记者,作为护士,救人是一种本能。她在干休所每天的工作内容就包括巡诊送药、陪诊就医、院前急救、用药指导、健康宣教等,每个季度干休所也会开展急救演练,包括呼吸心跳骤停、脑卒中、食物中毒等的应急处理。“虽然具备专业急救技能,但这也是我第一次在工作岗位之外参与急救。”

回忆起这次施救中最深的感受,刘婉表示这次经历让她更加认识到应急救援的重要,她很想向全社会呼吁,希望有更多人学习、掌握急救技能,在关键时刻就能救人一命,希望有更多人成为救援的一份子。

▲刘婉工作照

“就得是她啊,必须是她”

在四川省军区成都第三离职干部休养所,记者随访了刘婉的几位同事。他们几乎都是事后在媒体报道中知道刘婉的事的。“她回来上班后没跟我们说过这事。”刘婉的同事、干休所医生张曜告诉记者,得知这件事一点也不觉得惊讶,因为她眼中的刘婉就是个特别热心的人,“遇到这种事,她一定会冲上去的,就得是她啊,必须是她。”

刘婉的工作搭档、干休所勤务汽车分队分队长万金也是在网上看到刘婉救人的事的。万金告诉记者,他和刘婉共事了三年,得知刘婉的事后,并不意外。在他眼里,刘婉是个“社牛”,为人谦和,在单位是人人都知道的热心肠,“有次我们一起送一位突然发烧的老首长去医院,刘婉晚饭都没吃,一直到夜里12点都没顾上吃饭。”

成都第三离职干部休养所上校政治委员王晓琳告诉记者,刘婉工作中的服务对象是干休所的老干部、老阿姨,她把老人们都当自己的亲人对待。去年冬天,刘婉值班时,发现一位90多岁的老干部穿着一件单外套在院子里散步。刘婉提醒老人家:“天气冷,您穿得太少了,快回家多穿点。”老人家却说:“你不用管,这是我最厚的衣服了。”老人一辈子勤俭节约,不舍得买新衣服,也不让子女给自己买。得知老人的情况后,刘婉自掏腰包,给老人买了一件羽绒服。“今年年初,老人去世了,家属整理遗物时才知道这事,找到干休所向刘婉表示感谢,坚持要把买衣服的钱还给刘婉,大家才知道这件事。”说起这个细节时,王晓琳的声音有些哽咽。

王阿姨是刘婉负责服务的老人之一。记者随刘婉走到干休所疗养室时,正好碰上王阿姨。王阿姨拉着刘婉的手说:“我在朋友圈看到你的事了,给你点赞。”王阿姨告诉记者,她对刘婉的第一印象就特别好,那是几年前刘婉刚到干休所工作不久,一次集体生日活动上,一位高龄老人行动不便,坐着轮椅,手发抖,刘婉用勺子一口一口地喂老人家吃蛋糕。老人家特别开心,那天吃了好多蛋糕,老人吃得慢,刘婉就耐心地喂了好久。“那时我就对小刘印象非常好,后来我有一次突然高血压,子女来不到,是小刘把我送进医院的,路上很堵车,小刘给我输氧,细心照顾我。”

▲刘婉与干休所阿姨合影

“是偶然,也是必然”

王晓琳政委向记者表示,刘婉在歌乐山救人一事,看似偶然,却是必然,这跟刘婉工作和生活的环境是分不开的。刘婉既是一名军队文职人员、护师,也是一位军嫂。家庭和工作环境的影响,让她具备了军队人员的责任和担当。难得的八天大假,她没有选择去别的地方,而是专门带家人和儿子去重庆渣滓洞景区缅怀革命先烈。因为她是在干休所这个红色基地里成长起来的,她自从进入干休所后,服务的大多是参加过解放战争、西藏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老红军、老干部。耳濡目染老干部们的优良作风,她打心眼里对这些老干部怀着崇高的敬意,自觉学习他们的优良传统,遇到危险挺身而出,她是一定会做的。

记者跟刘婉的一番对话,证明了王晓琳政委的看法。

记者:这么难得的一次八天大假,为什么想到去重庆渣滓洞景区呢?

刘婉:主要是想带儿子去缅怀革命先烈。我儿子今年五岁,在部队幼儿园上学,他对军人很崇拜,他爸爸也是军人。我给他讲过小萝卜头的故事,这次就特意带他去渣滓洞看看。

记者:你救人的时候,你儿子在现场吗?他当时在做什么?

刘婉:是的,我父母、表姐、儿子都在旁边。我爸在旁边帮着打扇,我妈带着我儿子,我表姐也在旁边帮忙。我儿子当时在喊:“希望妈妈能救活爷爷(倒地男子),希望他能活100岁。”

记者:你救人的事在网上传开后,很多网友为你点赞。你知道后有什么感想?

刘婉:有事冲在前是军队人员的职责所在,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天职,这就是一件很普通的小事。我们干休所的老干部们才是真的值得敬佩,跟他们比,我这个算太小的事儿了。

记者:可以讲一些干休所老干部们的故事吗?

刘婉:有一次,我送一位老干部去口腔医院拍片,他牙疼。拍片结果出来后,医生说可能是一枚弹片。老干部听了后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年轻时打仗留下的。”

我们干休所的老干部,他们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我看到过一位老首长,生病入院了,还在坚持抄笔记,她病床旁边的桌上垒着厚厚的笔记本,在病中还在潜心学习,研究。他们太值得我学习了。

记者手记:

采访刘婉是在一个秋雨绵绵的下午,采访结束,刘婉送我下楼时,我们在电梯里碰到了一位出门扔垃圾的老奶奶。这位老奶奶并不是刘婉负责服务的人,但是对刘婉特别亲切,一见面就亲切地跟刘婉打招呼。刘婉拉着老奶奶的手扶她走出电梯,并帮她扔垃圾。我问老奶奶:“您知道刘婉的事儿吗?”老奶奶说不知道,问是啥事儿。当我告诉她刘婉在重庆救人的事后,老奶奶马上竖起大拇指说:“这绝不是一时一事,小刘平常就有这样的品质素质。”

刘婉告诉我,有一年,她去老公的驻地探亲途中,接到这位老奶奶打来的电话,原来是老奶奶听说她去的地方正在发洪水,担心她的安全,特意打电话来关心。

看着刘婉弯腰俯在老奶奶耳边说话的背影,我眼里有一些湿润。这个身着孔雀蓝制服的女孩,有一颗多么柔软温婉的心啊,她用她的热心、精心、细心,换来了干休所那么多“亲人”的爱护。她在歌乐山的一跪,跪出了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跪出了军队人员的使命与担当;跪出了医护人员的坚守与责任。

新闻链接:

无独有偶,10月8日,重新医科大学收到一面成都寄来的锦旗,寄旗人孔先生希望找到9月9日在成都东站救了他孩子的两位重庆姑娘。

原文回放:平凡之善丨成都男孩发烧昏迷抽搐 重庆女护士紧急施救

一边,重庆人在成都救人;另一边,成都人在重庆救人。

这是两座渊源深厚的城市的互帮互救,是川渝两座城市爱心的双向奔赴,是平凡之善的温暖汇聚。

红星新闻网记者 陶翠


相关阅读

  • 大渡口把重庆小面带到了深圳糖酒会!

  • 10月12日,第109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在深圳市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大渡口区招商投资局、小面产业办组织了辣来主义、井谷元等11家大渡口区企业组团参展。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是由
  • 桓台县前金村对口帮扶重庆市山区农民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赵希翔10月11日,桓台县马桥镇前金村,一大早,村民就接到通知,陆续前往村文化大院领取大米。与以往发放的福利物资不同,这次大家领取的大米,来自1
  • 女孩落水,六旬老兵奋不顾身跳河救人

  • 10月12日下午4时许,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柳街道安居幸福苑小区发生了感人的一幕:一名女孩跳河,正在河边跑步的退役军人郑玉明不顾个人安危,跳入近4米深的河道救人。郑玉明正在河
  • 重庆的签证中心在哪里?

  • 出国境旅游日益受到了广大市民的青睐仅2023年国庆期间重庆市民出境人数达到4.8万余人次为了方便广大市民重庆公安出入境整理了重庆部分签证中心的地址和联系方式供大家查找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平凡之善 | 跪地救人的最美“孔雀蓝”

  • 编者按:近日,一则短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中,一名女孩双膝跪地,正在抢救突发疾病的陌生人。她奋力为病人做心脏复苏,头发被汗水打湿的样子感动了无数人,网友纷纷为她点赞。这位奋力
  • 惠水断杉:精美布衣柜 网络销四方

  • 走进位于惠水县断杉镇摆惹村的贵州省金美布衣柜加工有限公司,20多名工人正在熟练操作加工设备,裁剪、缝制、检验、包装……为即将到来的“双十一”准备充足的货源,一片繁忙的景
  • 高墙内的“扫盲班”

  •      扫盲,这个词汇对今天多数人而言已十分陌生,然而,在监狱里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文盲率为2.67%,而在监狱罪犯中,这一比例相对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