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新华社:“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结出共赢之果

日期: 来源:西安发布收集编辑:西安发布



中欧班列(西安-塔什干)陕乌经贸合作光伏组件出口专列。(资料图片)

在澜湄区域,中国能源企业与相关国家的电力合作项目逐渐步入“绿道”,覆盖水电、火电、风电、光伏发电和电网建设等多领域,为区域发展注入绿色动力,也“点亮”了当地百姓的生活。

在中亚腹地,新采出的天然气经过脱水、除硫、除碳等处理,汇入中国石油公司与当地合作伙伴合资运营的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一路翻越戈壁、草原,穿越巍巍天山山脉,抵达香江,为沿线经济发展注入动能。

在拉丁美洲,中国电网企业参与筹建的智利首条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正在紧锣密鼓推进,向世界展示中国科技创新的澎湃力量。这条全长约1350公里的输电线路,预计将为当地创造至少5000个就业岗位,助力智利实现绿色发展。

能源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领域。十年来,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同各国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能源合作,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朋友圈”持续扩大——两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三届“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论坛成功举办,“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成员国数量已达到33个;打造了亚太经合组织可持续能源中心、中国—东盟清洁能源合作中心等6个区域能源合作平台,促进相关国家和地区在能源领域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能源基础设施联通深入推进——跨境油气管道持续发展,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A/B/C线、中缅原油和天然气管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等跨境油气管道建成投产;电力互联互通稳步推进,中国与俄罗斯、蒙古国等7个国家开展电力互联互通项目。

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落地——俄罗斯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巴西美丽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项目建成投运,为相关国家和地区保障能源安全、稳定能源供应、优化能源结构、促进技术创新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为促进世界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为推动全球能源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方案,为增进共建国家人民幸福感作出了新贡献。

以中巴经济走廊首个水电投资项目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为例,该项目去年6月正式并网发电,全面投入运行一年多以来,已经累计发电超36.4亿千瓦时,满足当地500余万人用电需求。

“水电站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中国兄弟还帮助我们修了路,修缮了孩子们的校舍。”谈及水电站给生活带来的改变,家住水电站附近的村民穆罕默德·迈赫尔班深有感触地说。

积极推动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广泛开展可再生能源合作,推进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是“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中的一大亮点。

8月初,中欧班列(西安—塔什干)陕乌经贸合作隆基绿能光伏组件出口专列实现首发,装载着50个集装箱光伏组件的列车从西安一路奔向乌兹别克斯坦,助力当地一项规模达1吉瓦的光伏项目落地实施。

从埃塞俄比亚阿达玛风电项目,到阿根廷高查瑞光伏电站项目,再到黑山莫祖拉风电项目……十年来,中国不断分享先进技术、方案,一批清洁、高效、质优的绿色能源合作项目相继建成,为共建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除了追“风”逐“日”外,中国注重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各方面、全过程。例如,在中国与柬埔寨最大水电合作项目桑河二级水电站,中国公司累计投入约1000万元人民币,建成仿自然生态洄游鱼道,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据了解,“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中国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绿色低碳能源投资已经超过传统能源。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面向未来,中国将同各方继续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建设更紧密、更绿色、更包容的能源合作伙伴关系。

来源:新华社丨编辑:党美容丨校对:王军望丨审核:李明真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编:王远之


相关阅读

  • 越南水果在中国市场面临激烈竞争

  • 《越南快报》10月8日文章,原题:越南水果在中国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越南向中国出口的水果减少了。这个北方邻国增加了火龙果种植,并允许正式进口老挝的百香果和柬埔寨的龙眼。越南
  • 英国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仍有机遇

  • 英国“亚洲财富简报”网站10月9日文章,原题:英国萨默塞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仍有机遇 尽管有对中国经济放缓的担忧,但英国萨默塞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资组合经理马克·威廉
  • 法媒:C919可能打破航空实力格局

  •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在着陆的 C919。法国新闻广播电台10月7日文章,原题:中国希望在空客和波音之间占得一席之地 中国有望成为飞机制造业的强国,中国正在寄希望于其第一架大飞机:C
  • 欧洲又现“中国风电威胁论”

  • 位于欧洲的海上风电场。 (视觉中国)本报驻法国特约记者 董 铭 本报记者 赵觉珵“在风能领域,一些欧洲企业的产品面临着中国的直接竞争,如果中国当局提供过多的补助,我们可以像针
  • 日媒:日本人均GDP在G7垫底

  • 本报特约记者 马 芳“日本的国际地位正在下降。2012年,日本经济在G7国家中名列前茅,但现在已跌至最后。”日本AERA.dot新闻网站9日援引日本经济学家、一桥大学名誉教授野口悠
  • 韩国免税店热盼中国团客

  • 据韩国“ETNEWS”9日报道,中国团客游恢复速度不如预期,令韩国免税店十分焦心。距离8月中国政府允许团客赴韩旅游已过去2个月,但韩国免税店没能感到明显的暖风。韩国免税店协会9
  • “不要政治化”,瑞士议员为中国太空展辩护

  • 据瑞士《20分钟报》8日报道,瑞士交通博物馆正在举办有关中国太空旅行的、为期6个月的特别展览,却遭到个别政客的无理指摘。据瑞士国家旅游局介绍,位于卢塞恩的瑞士交通博物馆是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新华社:“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结出共赢之果

  • 中欧班列(西安-塔什干)陕乌经贸合作光伏组件出口专列。(资料图片)在澜湄区域,中国能源企业与相关国家的电力合作项目逐渐步入“绿道”,覆盖水电、火电、风电、光伏发电和电网建设
  • 新场景新体验激发消费新活力

  •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一场富含雅韵的汉服古曲文化表演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9月26日,由海淀区商务局主办、海淀区商业联合会承办、西北旺镇协办的2023北京消
  • 人民日报点赞:驻村蹲点,这个县坚持了23年!

  • 23年来,山东邹平组织3.8万余人次镇街干部驻村蹲点沉到一线去 为民办实事本报记者 李 蕊  编者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早在2001年
  • 阳信交警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拉家常”话安全

  • 时下正是秋收农忙季,10月9日,阳信公安交警深入辖区田间地头、进村入户,开展“护航秋收”交通安全宣讲活动,进一步营造安全、畅通、有序的农村道路交通环境,保障辖区群众秋收生产
  • 《守艺人·弩王》百步穿杨,矢无虚发

  • 由云南广播电视台出品云南广播电视台民族频率新媒体中心周卫平工作室摄制的10集微纪录片《守艺人》+《云南非遗60秒》揭秘他们一生只做一件事的真谛所在《守艺人》 《守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