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上班族想喝茶,请问用什么茶具比较好?

日期: 来源:小陈茶事收集编辑:小陈茶事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有位90后茶友来聊天。

她说,自己最近在学点茶。

我问,为什么?是兴趣吗?

她说,因为看了很多古装剧,以宋朝为背景的电视剧,即便是架空的,也会涉及到泡茶。

所以觉得,点茶是最能学习传统文化的方式之一。

如果想要弘扬传统文化,比起学普通的泡茶,更应该复兴点茶。

村姑陈乍一听,觉得有些怪怪的,但又不知道问题在哪里。

后来才发现,“传统”二字,是有几分不自然的。

过去喝茶,经常能听到有人论传统,包括自己刚进入这个行业时,在喝茶喝得少的情况下,也喜欢纠结这个话题。

总以为身上的担子很重,认为茶界和民艺一样,需要有个传承人、接班人。

然而,人人都在喝茶,早就是潜移默化的东西了,何必这般纠结呢?

喝茶赏味,重在参与。

况且,茶的饮用方式,源于不同时代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需求变化,是不断推陈出新的。

而且,一直在变,从未停歇。

《2》

今天的话题是,在办公室里怎么喝白茶?

最理想的方式,肯定是摆一套功夫茶的茶具出来,按照自己的习惯,注水、合盖、出汤。

不需要太复杂,盖碗、公道杯、品茗杯即可。

盖碗,作为主泡器,小巧别致,与手掌差不多的大小,基本不占地方。

公道杯,与盖碗搭配使用,承接从盖碗倒出来的茶汤。

品茗杯,通俗来说,就是喝茶的杯子。

小口慢啜,更能品味到茶汤里香气滋味的层次,别有一番风味。

尤其在我们胡建,功夫茶实在是太火了。

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套精美的茶具,每逢家人闲聚,或者宾客登门,都会邀请人家喝茶。

最常听见的一句客套话就是——“有空下次一起喝茶!”

另外,我们还经常见到,老板的办公室里通常也会摆上一套茶具。

比如,村姑陈还在实习的时候,跟着带我的师傅跑新闻。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湿泡台盛行。

有身份或者有品位的人,往往会把茶桌布置得很精美,用现在的话来说,“逼格”很高。

客户来了,就可以拿出一泡好茶。

一边慢慢细品茶,一边恰谈生意合作,氛围融洽,自然能水到渠成。

顺便,还能体现出老板的好客之道,亲手泡好茶招待对方,热情有礼。

总之,在办公室里,若是能有一套功夫茶茶具,好处颇多。

《3》

不过,办公室毕竟是工作的地方。

如果不是单独拥有一间办公室,空间有限,就很难施展开拳脚。

甚至于,遇到了不好沟通的上级,还会被误认为是工作态度不认真,有‘摸鱼’的嫌疑。

因此,在条件不允许,又要兼顾工作的情况下,最好的选择,是玻璃杯。

有时候,村姑陈想要偷懒,也会用玻璃杯泡白茶。

洗盖碗公道杯太麻烦,还是拿只玻璃杯泡茶最简单。

抓一小撮干茶,开水冲进去,便是一杯清香四溢的茶汤了。

全程不超过10秒钟,快捷又方便。

喝到剩下一半的时候,继续注水,倒满后又是一杯。

差不多两杯过去,便能满足大半天的喝茶需求,同时也不会影响工作。

很多人觉得,玻璃杯泡茶不够精致,太粗糙了。

实际上,在江浙一带的绿茶产区,当地人都喜欢用玻璃杯泡绿茶。

越是细嫩,越是高级的绿茶,越适合用玻璃杯。

俗话说,大俗即大雅。

玻璃杯虽然随处可见,但千万不要小看了它。

玻璃杯材质安全稳定,不会吸香吸味,且看起来通透,用它来泡茶,是视觉、嗅觉和味觉的多重享受。

闲暇之余,为自己泡一杯白茶。

在玻璃杯里,你能看到茶叶浮浮沉沉,这感觉,非常治愈。

疲惫的时候,就是要放空大脑,做一件不费脑力的事情,便是最好的放松了。

当然,玻璃杯泡茶的本质,还是闷泡。

想要泡得好喝,不苦不涩,浓淡适宜,就一定要控制好投茶量。

宁可少,不可多。

否则,若是按照盖碗泡茶的投茶量来,抓了一大把放进去,肯定会又苦又涩。

还有,好白茶需用沸水烫。

有条件的话,可以在办公室里烧一壶水,用滚烫的开水泡茶。

即便玻璃杯容易散热,但只要遇到高温,就会大量浸出茶叶中的营养物质。

而没有条件的话,就借助饮水机里的热水吧。

虽然烧不到100℃,但若是能有95℃,或者90℃,也足够让自己舒舒服服地喝一杯白茶汤了。

《4》

除了玻璃杯,办公室喝茶还有哪些妙招?

曾经,我们向茶友征集过这个问题。

结果大家回馈的答案,五花八门,让人不得不感叹,为了喝茶,真真是“拼了”!

茶友们来自五湖四海,身份、职业、年纪、爱好等,也各不相同。

总结来说,年龄分布最广的,就是玻璃杯或者马克杯泡茶了,因为没有什么门槛和技巧。

而福建和广东地区的茶客,纷纷把票投给了功夫茶泡法。

(ps:沿海城市有很多做生意的大老板,自己的办公室,自己做主)

年纪比较大一些的茶客,有用保温杯泡茶的习惯。

保温杯最突出的作用,就是保温。

随时打开,随时都能喝到热茶。

白茶,也是可以用保温杯泡的,不过比起玻璃杯,投茶量要进一步减少。

如果说玻璃杯是闷泡的话,那保温杯就是高温闷泡。

在水温降低十分缓慢,整体呈恒温状态时,茶叶就会不断地浸出物质。

倘若投茶量没有控制得刚刚好,很容易闷出过量的茶多酚和咖啡碱,喝多了对身体不好。

除此之外,还有人选择用飘逸杯、快客杯、茶水分离杯等等。

殊途同归,这些茶具发明之初,都是为了省事。

而如果想要喝到原汁原味,一泡白茶完美的香气和滋味,还是建议用盖碗。

《5》

泡茶,没有所谓的标准和非标准。

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泡茶方式。

有时间,有心思慢慢品茶的,首选功夫茶泡法。

而如果是上班族为了喝茶解渴提神,且条件有限,没有办法认真细品。

那么,还是以快速、省时的杯泡法为主吧。

万事万物的状态,不过是某种平衡,本无完美之说,更何况乎喝茶?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相关阅读

  • 保存白茶的4点技巧,下雨天也不怕好茶受潮了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今年的台风比往年多。哪怕是入秋后,也迎来了双台风。虽然没有正面在福州登陆,受到台风影响,也带来了降雨。连着
  • 白茶到底喝新茶还是老茶?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但凡在海边生活超过三年,就会发现,台风就和家常便饭一样。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巧。而作为从小在福建长大,土生土长
  • 做旧老白茶也有枣香吗?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一早起来就看到一款长相略显吓人的茶。是一款龙珠老白茶,整颗茶颜色发黑,用料很差。叶片粗老偏薄,还带有大量硬
  • 新手泡岩茶建议做好“6件事”,早知道早受益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下午刚看到朋友圈分享。“水管里面都长青苔了,亏我现在才发现!”点进一看,对于朋友的崩溃心情完全
  • 和春白茶相比,秋白茶是不是只有寿眉?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昨天,刮了整宿的风,下了一夜的雨。夜半雷声轰鸣,其势之猛,其劲之烈,可谓贯穿力透。就这样,半梦半醒,一觉到天明。经
  • 铁罐包装的白茶,最长可以存放多久?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或许是为了弥补去年的干旱,今年台风接连光顾。整个八月,一群等级极高的台风,犹如约好了似的,从海上结伴而来。它
  • 白毫银针的4种错误泡法,看看你踩了几个坑?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上礼拜见识了一种新式方法泡白茶。身边有朋友发来一段“教学视频”,现场教白毫银针的冲泡法。说是新式泡法,其
  • 盛阿伟:让更多人领略“一片叶子”的精彩

  • 潮新闻 记者 王璐怡 通讯员 徐苗天气转凉,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一片叶子”茶饮店人气却一直居高不下,这里每天涌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日均销售茶饮超千杯。吸引人们专程前来的
  • 品质好的老白茶,茶汤该是什么颜色?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周末,茶友刘大哥来聊天。大哥说,自己已经喝了二十多年的茶,借着工作,走过了不同地方,喝过了不同的茶。所以,关于茶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上班族想喝茶,请问用什么茶具比较好?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有位90后茶友来聊天。她说,自己最近在学点茶。我问,为什么?是兴趣吗?她说,因为看了很多古装剧,以宋朝为背景的电视
  • 三山五园艺术中心本月完成施工

  • 8月23日,记者获悉,三山五园艺术中心项目,目前正在全力冲刺收尾阶段,9月完成施工工作,10月竣工验收,预计明年上半年对外开放。三山五园艺术中心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三山五园艺术中
  • 济宁高新区接庄中心中学开展2023级新生军训

  • 9月4日上午8时,伴随着庄严的升旗仪式,济宁高新区接庄中心中学2023级新生军训开班礼在操场举行。学校校长张玉水、党支部书记李树清、副校长王兵、郑洪华参与此次活动,全体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