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青岛市市立医院医联体建设频“出招” 探索青岛卫生强基层新模式

日期: 来源:青岛早报收集编辑:青岛早报

在健康一体化发展不断迈向更高质量的今天,青岛变“加法”为“乘法”,一项项推动城市医联体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举措犹如一股股暖流,让群众就医更方便、更温暖、更舒心。2月27日,青岛市市立医院与诸城市中医医院达成医联体签约,为解决群众跨区域就医“痛点”,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再出实招,更好地为基层百姓提供更精准、可及、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现场

迈出跨区域医疗坚实步伐

2月27日上午,青岛市市立医院与诸城市中医医院举行医联体签约揭牌仪式暨大型义诊活动。这是青岛市市立医院又一跨区域的医联体签约,是积极响应“推动医疗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的国家号召,是发挥优势资源对基层医院大力帮扶的惠民实事,是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运作效率的重要举措。

青岛市市立医院副院长邵一兵率领临床科室十余位专家,27日一早从青岛出发赶赴诸城,“患者不动医生动”,真派驻、真帮扶,让医疗卫生服务真正实现公平可及,让群众从中受益。邵一兵副院长介绍,为切实将市立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惠及诸城百姓,努力提升诸城市中医医院多发病、常见病的救治能力,“青岛市市立医院—诸城市中医医院医联体”建立后,两院在人才培养、技术支持、学科建设、远程医疗等方面资源共享,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青岛市市立医院积极整合专科资源,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定期组织专家团队到诸城市中医医院坐诊、手术,让诸城市的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青岛市市立医院与诸城市中医医院正式签约医联体,诸城市中医医院院长田兴军为市立医院专家团队发放聘书。表示两家医院将通过深入构建分级诊疗体系,畅通相互之间的双向转诊机制,让诸城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优质的医疗资源;市立医院通过优势学科入驻“传帮带”,助力诸城中医院学科建设,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更为危重、疑难病人的会诊转诊畅通渠道,为诸城百姓提供医联体内闭环式诊疗服务,共享优质医疗资源。

2024年1月,山东省政府报告提出,全力深化健康山东建设,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要解决群众跨区域就医“痛点问题”,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青岛市市立医院党委高度重视、积极响应与周边区域医疗机构的合作,在今年1月30日,市立医院副院长丁海燕就率领专家团队,与高密夷安医院共同签署医联体合作协议,迈出了解决群众跨区域就医难点的坚实一步。充分发挥医疗资源效能,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医联体模式,把优质的医疗服务带到基层老百姓身边,增加就医可及性、满意度。

“家门口”就医方便、安心

让居民就近享受优质、便捷、连续的医疗服务,是医联体成员单位的共识。揭牌仪式结束后,27日上午,市立医院的专家团队立即在诸城市中医医院开展了大型义诊、查房活动。由青岛市市立医院副院长、心脏中心主任邵一兵教授领衔,肝胆胰外科史光军教授团队、神经外科李洛教授团队、泌尿外科祝海教授团队、妇科夏宝国教授团队、血液科钟玉萍教授团队、胸外科张哲教授团队、普外科周少飞教授团队、护理部孙秀杰主任团队及皮肤科张洪英教授、泌尿外科邱志磊教授组成义诊专家团,专家中有多位是诸城籍,他们回乡送医,反哺乡亲,为广大诸城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现在看病真是越来越方便了,不用东奔西走、不用排队,青岛的大专家就给解释地一清二楚,心里踏实了。”专家团队的到来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患者前来咨询问诊,专家们为当地居民免费查体,耐心解答各种疑问,针对不同病症提出合理的诊疗建议,义诊活动服务200多人次,引导和帮助基层群众树立科学健康理念。

“一定要注意控制血压血脂,记录监测和吃药同样重要。你现在每天量几次血压?”市立医院副院长、心脏中心主任邵一兵与参加义诊的诸城市民王先生耐心沟通。王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女儿在青岛工作,知道了这次义诊后提前向他打来电话,叮嘱父亲一定要来现场找青岛的专家看看。“我多年前曾心梗过一次,为了防止复发一直吃着几种药,这次义诊时,邵院长对我现在的健康情况、下一步用药都给了详细指导,我都记住了,感觉特别好,希望以后市立医院的专家团队能常来,让我们看病就医都更有保障了。”王先生说。

62岁的诸城市民张先生是诸城市中医医院的老病号,从医院患者群里得知义诊消息后,27日一大早便赶来等候。他说,“很高兴见到了市立医院肝胆外科史光军教授,他对我的病情分析很透彻。史教授说以后还会带领团队经常来,我心里有底了。以前看大病,要去大医院,现在就在家门口,太方便了。”

背景

探索青岛卫生强基层新模式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群众就近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是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

2023年12月,青岛市市立医院首批博士(科普)团暨专家志愿巡诊团基层工作站项目启动,首批10家基层单位博士(科普)团工作站和9家基层单位巡诊工作站正式成立。意在以务实灵活的机制,打造更加协同发展的医联体模式,实现优质资源下沉,服务基层百姓。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专职副局长赵国磊表示,要充分发挥市立医院的名医效应,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探索青岛卫生强基层的新模式,提升基层诊疗水平,为岛城的基层百姓提供更为专业、优质的医疗服务。

项目启动2个多月,数名专家大咖放弃休息时间奔波在路上,走出医院一次次把专业的诊疗、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让居民就近享受专家服务,大大减少他们的交通、陪护等成本,享受基层医疗工作带来的健康红利。曾经让基层群众最头疼的“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和医改深水区最难啃的“硬骨头”,随着基层医疗工作不停前进的步伐,正在迎刃而解。

市立医院的每个基层工作站项目由专家领衔与骨干助理深入对接,按需统筹调配医疗资源,常态化开展工作。12月20日,阜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站启动,呼吸科主任韩秀迪担任站长、整形美容科主治医师都兴隆担任助理。根据基层需求,开设了整形美容科专家坐诊,组织了呼吸科、整形美容科、甲状腺外科、心内科、生殖医学科、皮肤科等专家团队巡诊。12月23日,胶莱中心卫生院工作站启动,甲状腺疾病诊疗科副主任李敏担任站长、心内科主治医师高杰担任助理,组织了甲状腺疾病诊疗科、心内科及整形美容科专家团队巡诊及咨询。12月23日,王哥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站启动,东院肿瘤科副主任王东东担任站长、护士宋娜担任助理。新设肿瘤科及疼痛科门诊,专家团队定期坐诊,开展癌症疼痛和颈肩腰腿痛宣教科普。12月26日,延安三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站启动,保健四(心内科)副主任荣瑗瑗担任站长,带领专家团队开展调研,了解基层医疗需求,制定未来合作规划……

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让更多名医经验和特色技术进入社区基层,让患者留在基层就医,市立医院探索了一系列真招实招,基层工作站、专家巡诊团、博士科普团、紧密型医联体等都是有效载体,将服务群众的路径不断创新,并还将继续以灵活务实的形式,丰富基层医疗合作的内涵。

聚焦

未来三年青岛准备这样干

2月23日下午,2024年青岛卫生健康暨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发布2024年青岛卫生健康工作要点。其中,“大抓基层、真抓基层、抓好基层,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成为青岛2024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重点。

2024年,我市将启动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新增2家以上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新增5家以上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推荐标准,全面推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S规范化管理。持续优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建立以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核心、社区医院为支撑的新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2024年,将推动基层医疗人才提能扩量,实现全市持有执业(助理)医师和乡村全科助理医师执业证人员占比达到55%以上。此外,我市今年还将做实做细做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00%的镇街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慢性病医防融合标准化流程改造,实现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率达到75%、服务“三高一慢”患者25万人以上的目标。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的规划和目标清晰可见,令人振奋。此外,我市今年将从五个方面发力推进卫生体制改革,包括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完善以人员下沉和基层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分级诊疗机制,加快建设中医药强市,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等。其中,今年我市将全面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质性运作,推动国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取得实质性突破,力争形成“青岛样板”;争创2个以上国家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


相关阅读

  • 沙沃乡有说不完的“幸福事”

  • “每周都有活动,都是我们喜欢参加的,没事就会往那里跑,那里是我们的‘第二个家’!”“村子里有便民服务点,有啥政策不懂的,或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去那里准没错!”在杞县沙沃乡综合便民
  • 宁波84家基层急诊室(科)达三星级以上标准

  • 鹤浦镇中心卫生院急诊科医生抢救病人。宁波市卫健委公布2023年度第二轮宁波市基层医疗机构急诊救治能力星级化建设评审结果,宁海县西店镇卫生院等56家基层急诊室(科)达三星级以
  • 刘红兵到霞山区开展“平安夜访”工作

  • 2月27日晚,市委书记刘红兵到霞山区,采取“四不两直”方式,会同当地“夜访干部”开展“平安夜访”工作,面对面倾听群众意见建议,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擦亮“平安夜访
  • 刘运到诸城市调研

  • 刘运到诸城市调研时强调挖潜力 强产业 保安全加快塑造县域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潍坊广电新媒体讯 2月27日下午,市委书记刘运到诸城市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深入贯彻党中
  • 张小玲委员:推广“枫桥经验” 化解矛盾纠纷

  • 张小玲委员 实习记者 韩璋 摄  □ 首席记者 李荣 实习记者 韩璋  2月27日,在渭南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谈及新时代“枫桥经验”,张小玲委员说,“枫桥经验”是中国共产党治国
  • 潍坊诸城:上好开学“第一课” 安全教育打头阵

  • 又是一年开学季,经过一个假期的休整,孩子们重新踏进了校园。潍坊诸城市举办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为学生上好“开学第一课”。在诸城市实验小学门口,记者看到由家长、老师组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舌尖上的延边“非遗”文化

  •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古韵的民族石瓦墙,现代的轻奢绿植风。走进树瑞米糕咖啡店,“古”与“今”的强烈观感冲击着食客视觉。这里的美食更是“融古贯今”,别有风味。“点一杯榛
  • 同比增长5.5% 成都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07万亿元

  •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记者从近日召开的成都市工商联(总商会)十三届三次执委会议上获悉,2023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07万亿元、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