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牵手

日期: 来源:浙江大学收集编辑:浙江大学

以天下为己任、以真理为依归。浙江大学始终秉承求是创新精神和“以服务求发展、用贡献求辉煌”的办学理念,强化“四个服务”“四个面向”意识,探索科学之奥秘、人文之深邃、社会之精微,并将高深学问转化为创造性实践,为国家繁荣、人民福祉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贡献力量。

日前,第八届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评选,浙江大学再次牵手云南景东县,连中两元,“千里助彝,铸就百强——浙大二院帮扶云南景东县人民医院”荣获精准帮扶典型项目,“魔力小仙芝:一场‘点菌成金’的蝶变之旅”荣获创新试验项目。

让我们一起来看项目背后的故事。

千里助彝,铸就百强

“多亏了医生的及时救治,硬生生把我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患者刘女士回忆起自己在景东县人民医院的治疗经历,不禁热泪盈眶。

刘女士的主治医生是景东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医生魏启寿,他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学成归来后,联合急诊科、血液内科和ICU等多学科,成功完成多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挽救了病人生命。原先心梗合并心衰的病人,在当地进行溶栓治疗后需转运到上级医院做介入治疗,然而车程近4小时,血栓术中、转运途中死亡率超20%,风险颇大。转变发生在2023年4月,浙二捐赠的DSA设备正式投入使用,这之后,患者在家门口的县级医院就能做到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治愈率达到100%。

2013年开始,浙大二院牵手2600公里之外的景东县人民医院,扎根当地实况、人民需求,帮助景东县人民医院在医院“国考”中总成绩获云南省二级公立综合医院第一,成为云南省唯一进入全国百强的二级公立综合医院,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如何实现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把大医院技术传到基层、把大医院医生引到基层?

浙大二院积极探索,从医院管理、技术支持、硬件援助、人才培养等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和援助;寻求突破,线上线下精准发力:先后派出包括骨科、眼科、神经内科等十余个学科的医疗服务专家团队实地帮扶;每年免费接收景东县人民医院选派的医务和管理人员来杭进修学习,线上教育培训覆盖近2万人次;先后投入资金641万元支持景东县人民医院信息化建设,解决医疗设备短缺“燃眉之急”。

为了帮助景东培养高素质干部人才和临床技术骨干,着力打造“有温度与精度的学习型医院”,浙大二院面向景东县人民医院推出“山海•飞鹰计划”“回炉计划”“一招鲜”等人才分层培养计划,并免除进修费用。医护人员归院后晋升率90%,学科覆盖率95%,医院领导班子接受培训率100%,成效显著。同时通过内引外联,持续推动专家工作站落户当地,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浙大二院就是我院的黄埔军校,为我院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景东县人民医院院长冯周亮深有感触。


十年前,“数字化医疗”是景东这个坐落于无量山和哀牢山之间的小县城想也不敢想的。在浙大二院的帮助下,从开通远程会诊中心到在云南省率先启用“云诊室”,当地患者通过远程网络在家门口就能进行早期诊治,“数字化医疗”进一步缓解了“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让优质医疗资源普惠了更多群众。

时光为尺,刻下了浙大二院情真意切的帮扶足迹。十年来,景东县人民医院发生了质的“蜕变”,也形成了“群众得实惠、医院得发展”的双赢局面。十年帮扶,有力助推了健康景东建设,提升了景东当地老百姓的就医获得感和幸福感。


将深山菌子变致富金子

从景东县城出发,沿着无量山麓曼笼河畔蜿蜒的山路行驶8公里,远远就可以看到高耸在岩壁上悬刻的“云景天芝谷”五个红色大字,路旁竖立着一块“‘云景天芝’赋能景东县山冲村打造中国(西部)高原灵芝第一村”的宣传牌。清澈的溪水顺着曼笼河欢快地流淌,林间时而传响着清脆的鸟鸣声,刹那间,仿佛让你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

你问“她”的由来,这要从10多年前的浙江大学对口帮扶说起……

景东境内的哀牢山、无量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地球同纬度带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自然综合体之一,这里隐藏着一个令人神往的“野生菌王国”。世代生活在景东的百姓一直视野生菌为大山赋予他们的宝库,村民采菌获得的现金收入约占全年总收入的一半以上。他们渴望早日用一种“魔法”,将这宝贵的大山菌子转变成致富的金子。

怎么变?2013年浙江大学派出食用菌专家团队在景东实施野生菌科技产业帮扶,对口帮扶首席专家陈再鸣给出一个当地人从未想过的方向——人工栽培。

“规律需要沉下身摸索,经验需要沉下心总结”,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从实验室到田间,再从田间到实验室,日复一日,陈再鸣找到了人工栽培食用菌的奥秘,最终研制出一个“万能配方”,一键式栽培管理,菌丝在菌袋中培养成熟,返回生态林地。无论是木腐菌、草腐菌,还是共生菌,农民只需做简单调节,便可完成分离、培养、出菇的整套流程。陈再鸣将这些流程写成规范,送给村民使用。自此景东老百姓人手一份食用菌栽培规程。百姓们说,这是真真实实的“致富经”。

十年间,专家团队服务在景东的崇山峻岭间,深入调查景东野生菌资源家底,成立景东野生菌监测站、野生菌研发联合实验室,鉴定、驯化可食(药)用珍稀野生菌品种,示范“大学+政府+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六位一体产业帮扶模式,到2020年,实现景东野生菌产业年产值从零到3000余万元的跨越,帮助景东百姓实现了菌子变“金子”的梦想,让他们世代守望的哀牢山、无量山变成了取之不尽的“绿色银行”。

2021年,浙江大学又在山冲村成立了“浙江大学-景东食用菌菌种(种苗)示范中心”,目前已经获得了“食用菌菌种生产许可证”资质,分离、驯化野生灵芝、小香菌等7个菇种共55个纯菌株,成功培育出“景芝1号”“浙景香13”等3株高产优质新品种,在景东推广生态灵芝、小香菌等食用菌120万袋/年,一产直接增收3000余万元/年。

依托浙江大学野生菌科技创新成果,景东发挥当地企业品牌效应,成立了合作社,带动农户共同发展。据统计,仅生态灵芝一项,栽培效益就达16.7万元/亩,合作社年增收205万元,户均增收6406元。亲眼目睹浙大科技将千百年深藏大山的菌子变成了现实中致富的金子,村民们都亲切地称首席专家为“大山土地公”。

敢为人先,善作善成。浙江大学在对口帮扶中,扛起大担当,作出大贡献,在扎根中国大地中造福一方百姓。浙江大学将以扎扎实实的服务走向更受尊敬、更有梦想的新征程。

(文字整理:吴雅兰 素材来源:国内合作办)

责编:吴雅兰


相关阅读

  • 难题“码”上办 温暖人才心

  •   通讯员 张骞 王嘉欢 记者 金旭   “听说凭借人才码能够免门票游览景区,高层次人才还可以带多人免费畅游。这几天想带外地朋友感受一下象山美景,但申请人才码时,手机界面
  • alive|张潇月:保研浙大,她“潇”洒宜“月”

  • 张潇月张潇月,四川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202003班本科生,必修成绩专业第四,连续两年获得校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并获得省级优秀毕业生等多项校院级及以上荣誉。斩获两
  • 浙江宁波:18米高的竹建筑,做啥用?

  • 现代竹建筑。这几天,在宁波宁海县跃龙街道飞凤山脚下,一座多高层现代竹建筑拔地而起,吸引路过村民驻足观看。近日,浙江大学(宁海)生物质材料与碳中和建设联合研究中心研发和设计的
  • 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来院交流静配中心工作

  • 2024年1月12日,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静配中心主任李恩波一行来到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静配中心交流参观。药学部热情接待,介绍了相关工作情况。做好消毒防护后,参观人员一行进入工
  • 县人大代表视察全县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 1月15日,出席县第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县人大代表们先后到曹县数字经济产业园、恒昌肉牛、爱伦金属、金沙江小学等重点项目,通过看项目、听介绍,详细了解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和发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牵手

  • 以天下为己任、以真理为依归。浙江大学始终秉承求是创新精神和“以服务求发展、用贡献求辉煌”的办学理念,强化“四个服务”“四个面向”意识,探索科学之奥秘、人文之深邃、社
  • 这里90%集装箱船紧急改道?欧洲拉响“警报”

  • 红海局势持续紧张,全球海运受到严重影响。多家机构分析指出,欧美和中东之间的大量能源供应和贸易运输经由红海水域,这条海上咽喉要道持续阻滞或将再度推高通胀水平,欧洲能源供应
  • 东港区:向“数”而兴 乘势而为

  •   “这块是爱尔兰的牛肋条,这个是原包的,就是我们进口的产品,这一块儿是从澳洲的牛尾加工出来的产品。”日前,在日照新东港飞熊供应链有限公司办公区,运营副总监韩晓生正跟同事
  • 2023年内蒙古完成综合运输货运量23.4亿吨

  •   1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回眸2023”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三场——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专场。据发布,2023年,内蒙古全年完成综合运输货运量23.4亿吨、货物周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