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枫桥经验”河南实践之郑州篇--航空港区平安建设工作经验启示

日期: 来源:中原盾收集编辑:中原盾

近年来,航空港实验区政法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两级政法委决策部署,以建设平安港区为目标,以平安建设促进中心运行为依托,以解决群众身边的“社会治安、矛盾纠纷、交通秩序”等民生问题为抓手,加强社会治安形势分析研判,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探索总结出了一系列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使影响社会安定的问题得到有效防范、化解、管控。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探索建立“一三六五十”基层治理工作机制

以平安建设促进中心为主阵地,实施区、乡镇(办事处)、村(社区)三级联动,乡镇(办事处)“六位一体”多元调处,村(社区)“五人小组”网格覆盖,村(居)民小组“十户联排”织密信息渠道网的航空港区“一三六五十”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一)建立一个体系,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1.一个中心,资源整合以平安建设促进中心为主阵地,根据人口分布等因素,以现有人员、设施等为基础,充分整合资源,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行业、群团、社会组织等入驻平安建设促进中心开展工作,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

2.三级联动,深度融合依托三级平安建设促进中心为主阵地,建立区、乡镇(办事处)、村(社区)“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探索构建纵向“分级负责”贯通上下、横向“多元化解”衔接到边的立体化排查化解网络。

3.六位一体,多元调处在乡镇(办事处)平安建设促进中心,民警、民调员、法官、律师、劳动监察、心理师等六方面人员共同参与开展工作,综合运用法律规范、行政管理、道德约束、心理疏导、舆论引导等多种方式,实现矛盾纠纷有人管、管得住。

4.五人小组,网格覆盖打造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驻村民警、民调员、村居法律顾问、平安志愿者共同组成的基层治理“五人小组”网格,组织开展每日巡查走访,收集群众诉求,精准掌握网格动态,使矛盾纠纷有效吸附在基层、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

5.十户联排,信息灵敏按照村(居)民小组组织若干名党员(群众代表)担任信息员,每名信息员负责协调联系10个联防户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联防联控,构建起结构清晰、权责分明、覆盖基层、深入群众的组织体系,切实提升村(社区)治安防范能力。

(二)健全四项机制,提升治理模式工作质效

 1.线下联席,协同进驻。组织相关职能部门采取整体进驻、集中常驻、按需入驻和随叫随到等方式,充实平安建设促进中心力量,整合各入驻单位职能,打破各行业主管部门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局面,统一调度、互联互通、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实现矛盾纠纷化解“一站式”管理、“一窗式”办理、“一条龙”处理,让群众“最多跑一地,只进一扇门”。

2.线上联动,闭环处置。充分利用智能化手段,推动信息技术与社会治理工作有机融合,有效整合现有的“最多跑一地、一码解纠纷”智慧矛盾调解系统、“三零”创建和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等平台,推动系统联通、数据共享,加强“一站式”系统平台建设,集成化解纠纷各类资源力量,为群众提供全方位、无死角的24小时在线服务,努力推动纠纷解决从“线下跑”向“网上办”转变。

3.多方参与,多元化解。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健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调解组织,建立具有专业背景、专业知识的人才库,实现专业纠纷专业调解。立足部门职能,与三级平安建设促进中心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建立纵向到村(社区),横向到各行业主管部门的联动机制,打好组合拳,形成多元化解合力。动员社会力量,强化社会参与,有效发挥社会群团组织、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的补充作用。

4.规范程序,完善制度。对群众反映的诉求事项,登记分类,按照“13710”工作要求引导解决。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台账,统一样式,分类建档,做到档案资料规范完备、有案可查。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准确掌握矛盾纠纷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建立部门协调机制,每月召开联席会议,商讨重大事项,解决疑难问题。完善督导考核机制,推动工作措施落实,确保工作成效。

(三)强化三项举措,保障治理模式切实发挥作用

1.突出“主”字抓统筹。扛牢主体责任,成立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明确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的总体目标、责任分工、措施要求,细化具体实施方案,确保三级平安建设促进中心规范化建设和“一三六五十”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实体化运行。

2.突出“实”字抓执行。政法委每月组织现场观摩,对各乡镇(办事处)、村(社区)平安建设促进中心阵地建设、机制完善、实体化运行等情况进行考核讲评排名,督促指导各乡镇(办事处)、村(社区)对照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分工,切实推进平安建设促进中心建设。

3.突出“严”字抓落实。政法委将平安建设促进中心及“一三六五十”体系建设运行情况与年度平安建设考评挂钩,对入驻工作人员绩效情况进行考核评定,对常驻、轮驻、随叫随到平安建设促进中心的相关职能部门及巡防队员、网格员、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队伍参与平安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推动责任落实到位。

按照政法公共服务总平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总阵地、为民服务总窗口功能定位,航空港区平安建设促进中心实行“六中心一平台”融合共建,有效整合了21家群众诉求相对集中的职能部门进驻办公,集纳了信访、调解、仲裁、公证、行政复议、诉讼、法律援助、心理服务、速裁审判等功能,打造横向集成联动机制,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精细化、动态化管理服务。自3月29日中心运行以来,共受理群众矛盾纠纷3316起,办理完结1962起,港区法院同期诉讼案件受案数下降20.8%,已有18名群众送来锦旗。

二、逐步推广“平安365”打更行动

2013年由国务院批复设立以来,航空港实验区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与此同时吸引聚集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最多时占全区总人口的比例将近1/2,且人口成分复杂,加之本地居民多为原中牟、新郑、尉氏交界农村居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进而导致各种矛盾纠纷问题日益突出,火灾隐患及各类案事件高发,给我区的社会治安管理、交通秩序和基层治理等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巨大挑战。针对夜晚抢劫、抢夺、盗窃等案件多发情况,政法委(原综治办)先行先试、总结经验、逐步推广,最终完善制定了常态化开展的“平安365”打更行动,进一步织密了社会治安防控网络。

 (一)积累经验,构建群防群治工作体系

1.先行先试,探索制度创新。针对冬季夜晚抢劫、抢夺、盗窃等案件多发情况,2016年底原综治办印发文件在14个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开展了“平安冬夜”百日打更行动,以民警和专职治安巡防队员为主,号召各村组建义务巡防队配合开展夜间巡逻打更行动,以主干道路、商场超市等重点部位为主,每个两个小时巡逻一次,震慑各位违法犯罪活动,救助醉酒、迷失等急需帮助人群。百日打更行动期间,各类可防控性案件发生率明显降低,火灾隐患和初起火灾得到及时排查和处置,辖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增强。

2.巩固完善,逐步拓展范围在2016年“平安冬夜”百日打更行动成功的基础上,组织14个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在辖区指导推动各村建立不少于9人的义务巡防队,在重大敏感时段组建发动平安志愿者队伍,并将巡逻范围逐步扩大至辖区大街小巷。2019年,印发文件正式将“平安冬夜”拓展为“平安365”,将冬季打更行动拓展为常态化打更行动,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进一步加强社会面治安防控。

3.整合力量发挥整体效能。2019年“平安365”打更行动开展以来,各参与单位不断总结得失,逐步建立了由政法委主导,公安各派出所全程指导,专职治安巡防队员和村级义务巡防队员具体实施,平安志愿者、人民群众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群防群治工作机制,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进一步压实责任主体,切实加强治安防范工作实效,并将群防群治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体系和年度平安建设考核,同其他综治工作同考核、同评比、同奖惩,形成群防群治共同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多措并举,织密社会治安防控网络

1.坚持无死角全覆盖巡逻防范在坚持全天候巡逻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夜间19时至次日凌晨6时,组织公安民警、专职治安巡防队员、村级义务巡防队员和平安志愿者4支队伍组建联合巡逻队,携带防暴器材、保持警灯常闪,适时在重点区域、重要路段和治安情况复杂的村(社区),实施错时交替互补式巡逻,村级义务巡防队员在在村(社区)内开展巡逻,每晚19时至次日5时整点“打更”,每2小时一次,专职治安巡防队员每晚20时至次日6时,每2小时在负责区域内巡逻一次,公安派出所全程参与、指导,并不定时开展联合巡逻,平安志愿者由政法委(原综治办)或办事处组织不定时打更巡逻,提高见巡率、见警率和管事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

2.扎实开展清理清查专项行动。自2020年以来,结合辖区警情及发案特点,以每月组织召开的治安形势分析研判会议为依托,明确防范重点,紧盯薄弱环节,适时组织公安、消防等部门对易发案、治安乱点等区域开展专项清理清查活动。同时,各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结合本单位实际,主动加强与辖区派出所的沟通协调,由辖区各派出所牵头,每月组织公安民警、综治工作人员及治安巡防队员对辖区重点部位、区域开展不少于2次集中清理清查活动。

3.全面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在开展“平安365”打更行动的同时,扎实组织“大走访、大宣传”活动,及时化解群众邻里矛盾纠纷,加大消防安全、反电诈等方面的宣传,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和初起火灾隐患。同时,还配合办事处各部门积极参与扫黑除恶宣传、未成年人防溺亡巡查、校园“爱心岗”、村两委换届选举、疫情防控、防汛救灾、交通秩序维护、信访稳定保障等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共防联治作用发挥明显。

(三)成果丰硕,持续完善巡逻防控机制

自开展“平安365”打更行动以来,全区累计开展安全宣传340余次,配合公安机关清理清查330余次,协助抓获扭送各类现行违法犯罪嫌疑人58人,醉酒闹事110余人,制止打架斗殴195次508人,救助伤残、醉酒迷失和其他急难者460余人次,调解矛盾纠纷2380余件,为群众办好事5100余件,成果丰硕,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今年以来,航空港区结合工作实际对全区治安巡防队进行了调整,按地域面积、重点项目、人口分布等因素将全区划分为4个片区,建立了综保区、园博园、高铁站、汽车城4个直属治安巡防中队,由分流老队员和新招录队员组成,以老带新推动4个直属中队尽快履职发挥作用,构建更加机动灵活的巡逻防范体系。为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巡逻防范格局,航空港区印发了《全区社会面治安巡逻防控工作方案》,按照“政法牵头、公安负责、统一指挥、应急机动、以防为主、打防结合、警巡结合、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工作原则,统筹派出所、乡镇办事处、直属治安巡防队、村级义务巡防队等力量,探索建立扁平化指挥调度体系,以形成更加完善的治安巡逻工作机制。

三、打通各平台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1.强力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在区党工委、管委会和政法委班子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航空港区成立了政法项目专班,将雪亮工程二期纳入区社会保障与社会事业工作指挥部项目台账,作为2023年度重点项目进行跟踪、管理、督办,雪亮工程一期、二期项目保持了同步高效推进。截至6月下旬,一期已建成视频监控1982路、人脸卡口1200路、车辆卡口64路、老旧设备改造124路、AR鹰眼2路、图码联侦50套,约占总工程量的70%,并进行了项目一批次初步验收。二期已形成初步设计方案,建设内容包括视频监控2814路、人脸卡口14路、车辆卡口96路、制高点监控19路、71个智慧小区安防设备及社会资源联网若干,投资概算约1.9亿元,已报社管办(区大数据部门)进行内容评审。半年来,利用视频监控直接破案64起,线索支撑刑事案件230起、治安案件310起,协助交通事故处理1300起。协助破获多起重大案件,包括1月份付某才盗窃价值3万共1016个雨水篦子案、2月份段某霞在张庄被抢劫案、“3.10”命案、3月份志洋路生物科技一街绿化带内价值3.4万线缆被盗案、6月份李某涛盗窃价值18万公用电信设施案等。另外,在多起多人聚集上访维权取证、CZ银行事件中外地重点人员来郑追踪、上级重要领导来港安保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2.建设发挥综治分平台作用。现已经建成了省、市、区、乡镇办、村社区五级联动的综治视联网平台,按照省委政法委要求将于11月份实现纵向到村、横向到各委局全覆盖的视频会议、视频监看、指挥调度、分析研判、矛盾化解、心理服务的综治分平台。这项工作我们有两项能在全国排的上号的亮点,一是我们的“一三六五十”基层治理、矛盾纠纷化解系统,这是紧紧贴合我们港区实际开发的系统,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二是我们将推出的“平安家园守护”行动,利用政法委平台能调动视频资源,调动民警、巡防队员专业力量,调动村组干部等综治网格力量及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实施24小时视频监看,群众也可以把自家门店、大门等公共区域的视频推送到平台,由平台一并实施24小时监看,变监控事后查询为事前事中防范,尽可能减少发案率,提升群众安全感。这项服务群众的举措,也是全国唯一。到11月份,港区将是河南省所有县市区中第一个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综治视联网全覆盖的区。上述工作的推进、实施,将进一步加快港区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使港区站到全省的第一序列里。

四、打造富士康平安建设服务中心服务辖区重点企业

富士康平安建设服务中心是省市区共同关注的重点项目,该项目投入使用后将成为重点企业园区平安建设工作的突出亮点,将对整个重点企业厂区的平安建设起到服务推进、协调管理的作用,积极消除可能发生的各类安全隐患,广泛开展日常的平安建设、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快速及时干预突发事件。

(一)搭建平台发挥阵地作用

1.打造服务标杆。依托法治、数治、人治的规范化标准,满足重点企业实际服务需求,建设富士康平安建设服务中心,搭建重点企业平安建设专有体系,向员工提供特色化一站式服务,打造政企联合综合化、特色化、人性化的服务标杆。

2.构建“六大板块”。重点围绕平安建设宣传、矛盾纠纷化解、心理咨询、法律援助、证件办理、交通安全法规咨询等六大板块,有效解决广大企业员工日常诉求,化解大多数矛盾纠纷,形成让“数据多走动、让员工少跑腿”的工作机制。

3.找准“四大落点”。以厂区、车间、小组、联络员等四维度为工作抓手,成立调解专班、特色调解小组、宣传活动专员,实行模块化精细化服务管理,及时发现问题源头,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心理服务介入矛盾化解

1.创新工作机制。早预判、早排查、早稳控、早化解,多部门联动,实行日排查(重点排查六类人群,包括性格暴戾人员、精神异常人员、家庭困难人员、长期酗酒人员、夜不归宿或晚归人员、特殊疾病及长期服药人员),做到严密排查、提前预防、迅速调处、集中整治,弄清情况,做好心理疏导和困难帮扶工作。

2.购买社会服务。引入第三方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开展重点企业员工入职筛查,把好“入口关”;开展在职员工及部分中层以上干部心理问题筛查及培训,把好日常“排查关”;开设线上心理疏导热线,帮助员工纾解心理压力,把好“健康关”,截止目前共接受心理疏导咨询电话1260余次;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心理知识培训,把好“能力关”。

3.开展阳光心理关怀服务。依托心理咨询室、团辅室、沙盘室、宣泄室、音乐放松室等众多功能室,为重点企业员工营造舒适、自然、放松的环境,提供便捷、专业、全面的特色心理服务,全方位为员工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三)依托“六大板块”,构建法治、和谐重点企业

1.打造“全科型人才”坐诊模式。在各业务功能室,调集各相关单位业务熟练、精通的工作人员,通过面对面与员工交谈,以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业务知识为指导,为员工提供最规范的政策答复,让员工办得放心、办得满意。

2.建立完善暖心服务各项机制。为了更加方便企业员工办事,按照“放得更活、管得更好、服得更优”的原则,着力打造贴心、暖心的服务机制。“预约机制” “绿色通道”“一次性告知”等制度的建立,最大限度地方便办事员工,让员工和企业从此告别来回奔波与等待,实现“数据多跑腿、员工少跑路”。

3.打通法律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公共法律服务室以法律援助、法律咨询为基本职能,为员工提供现场法律服务,解答法律咨询及司法行政相关业务咨询。通过整合法律服务资源,简化办事流程,缩短办事时间,为员工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的公共法律服务。

富士康平安建设服务中心将始终坚持情系于“根”、行归于“心”,“为企造福”的初心,以最贴心、最细致、最优质的服务,以全方位、立体化、高效能的服务保障,让企业安心放心谋发展,打造政法铁军服务企业的特色形象。

五、下步工作努力方向

1.完善区平安建设促进中心各项功能。争取二楼部分区域建设反邪教教育基地、国家安全教育基地、法律宣传教育基地等,不断延伸平安建设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将区平安建设促进中心打造成全省的平安建设工作名片。

2.加快富士康平安建设服务中心建设。建成后将形成以心理服务为统领,集综合治理、矛盾化解、治安防范、公安便民服务、法律咨询服务、救援救助等为一体的服务富士康员工的平安建设工作主阵地。据了解,这个中心将是涉外企业开展平安建设工作的全国唯一,也是富士康在全球六十多家工厂里的唯一一家。也将是我们政法铁军服务企业、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标杆。

3.全面开展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建立技防、人防、物防、群防紧密结合,联勤、联动、联防、联控的快速反应工作机制,完善打、防、控工作一体化发展体系,不断提高见警率、见巡率、管事率,探索建立警巡、技巡、专群、巡消等一体化模式,全力打造四道包围圈,确保社会面治安稳定大局长治久安。


相关阅读

  • “警察蓝”的守护,让沿海一线景色更美丽

  • 6月下旬,全国公安机关部署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青岛市公安局第一时间响应,持续加强对各类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有力守护了沿海一线的平安底色。7月20日,市南分局八大峡
  • 西安市新城区人民法院:用这8张图话“平安”

  • 8月3日,在西安市新城区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会上,新城法院荣获“2022年度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先进集体”。下面,让我们用8张图,一起回顾新城法院在深入推进平安新城、法治新城
  • 牢记!这些防溺水知识,请转给师生家长

  • 看到有人溺水怎么施救?溺水者昏迷不醒要怎么办?去水边玩只要不下水游泳就没危险?……暑假期间,溺水事件时有发生,看看这些安全知识你记住了吗?希望孩子们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暑假!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烧烤店油烟扰民引纠纷,汉阳法院积极调解解民忧

  •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4日讯(记者耿珊珊 通讯员金红羽)楼上有上百户居民,楼下底商开了一个烧烤店,每天烟熏火燎,因没有安装排烟设施,油烟废气乱窜,居民们意见很大。8月4日,记者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