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下半身掉出一块“肉”,85岁的她竟忍了50多年!医生一招彻底解决

日期: 来源:湖南医聊收集编辑:湖南医聊

85岁的姚奶奶(化名)最近做了一个勇敢的决定:她要接受一次手术,彻底治好折磨了自己50多年的“难言之隐”!

阴道里掉出一块“肉”85岁的她竟忍了50多年...

尽管如今拥有子女乖巧的幸福生活,但是这些年来,一直有个难以启齿的身体不适,像一块大石头压在姚奶奶的身上,也压在她的心里。

原来姚奶奶在50多年前就发现阴道口有个跟鸡蛋差不多大小的东西脱出来,摸上去软软的,不疼不痒,稍用力推一推就回去了,在确诊为子宫脱垂后,姚奶奶接受放置子宫托治疗,这下子宫好像真的被托住不再脱落下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姚奶奶放置的子宫托掉落丢失了。

今年,姚奶奶发现阴道口脱出来的“那个东西”推不回去了,即使推进去也会立即掉出来!随着不断与裤子摩擦,引起的疼痛、干涩等症状,严重影响着姚奶奶的日常生活。

子宫脱垂究竟是一种什么病?好好的子宫,为啥会脱垂?

什么是子宫脱垂?

简单来说,就是子宫“掉”下来了。

女性的盆腔里有多个重要脏器,子宫、卵巢、输卵管、膀胱、直肠等都在里头。

正常情况下,依靠盆底肌肉、筋膜组织以及韧带的悬吊支撑,子宫能老老实实地呆在盆腔中央的“C位”。


子宫下垂,究其原因,是因为盆底肌“松”了。

当盆底肌变得松弛,力气变小兜不住器官了,子宫便有可能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阴道的方向向下滑脱。



临床上,将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滑,部分或全部脱出阴道口外的情况,称为子宫脱垂。

据各地普查统计,我国女性子宫脱垂的发病率为1%~4%。也就是说,每100位女性中,就有1~4人患有子宫脱垂。

周密设计手术方案,八旬老人多年烦恼一朝解决

能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已经85岁的姚奶奶辗转多家医院,但因为姚奶奶有陈旧性脑梗死、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疾病,多家医院表示手术风险大,不“敢”手术。

难道就要一直这样生活下去吗?不久前,在朋友的推荐下,姚奶奶来到了湖南妇女儿童医院找到妇科喻霞主任。

经过问诊和相关检查,结合患者之前的病史,喻霞主任初步诊断姚奶奶为:子宫脱垂Ⅳ度;阴道前壁膨出Ⅲ度;阴道后壁膨出Ⅲ度。

由于病情比较复杂,为了给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疗方案,喻霞主任在经妇科、内科、麻醉科、ICU等多学科会诊(MDT)后,最终决定为姚奶奶手术,并制定了完备的手术、麻醉及围手术期方案。

但是老年患者毕竟身体各器官处于衰退期,手术耐受力相对较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也比非高龄患者有明显增加,所以喻霞主任带领的医疗、护理团队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为了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经过反复权衡,入院第三天,喻霞主任为姚奶奶亲自操刀施行了经阴道子宫全切+阴道后壁修补+膀胱膨出修补+阴道中膈成形术,术中出血仅约20ml,安然转回病房。

由于姚奶奶属于超高龄并伴有高血压史,妇科护理人员也格外注意姚奶奶情况,从关注生命体征,阴道出血等专科情况,到详细地指导首次下床活动,不肯放过一个护理细节。

在妇科全体医护的努力下,姚奶奶顺利出院,从住院到出院前后仅用了9天。


子宫脱垂这种难言之隐该怎么避免?

“妊娠和分娩是引起子宫脱垂的直接原因。”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妇科主任喻霞医生表示,每一个女性,都有患子宫脱垂的风险。不想被它盯上,主动防治很重要。

所以医生建议,在分娩后需要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使身心健康得到快速、全面的恢复。如果发现自己有漏尿或者性生活不和谐的情况,一定要引起重视!因为这些症状会随着年龄日益严重。


1、居家恢复:凯格尔运动

经过临床验证,凯格尔运动是安全有效的盆底肌锻炼运动。

通过凯格尔运动促进盆底肌不断收缩和舒张,提升盆底肌力量,恢复紧实有力的状态,并使松弛膨出下垂等问题得到改善恢复。

2、专业恢复:仪器恢复

很多姐妹找不到盆底肌的发力点,或者是盆底肌没有直觉。这时就需要借助“黑科技”的力量了。

可在专业医院使用电刺激、生物反馈和磁刺激等治疗方式锻炼盆底肌力,唤醒损伤的盆底神经肌肉,增加肌肉肌力和弹性,这些治疗均是无创无损伤的,治疗过程体验感舒适,恢复快效果好。


3、手术治疗:盆底重建手术

重度子宫脱垂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手术治疗,如曼氏手术、阴道封闭术、盆底重建术、经阴道子宫全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等。

手术之前,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个人意愿,结合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以及全身健康状况,制定一个个体化的手术治疗方案。

子宫脱垂、漏尿、经期瘙痒、会阴肿胀、性交疼痛……

每每遇到这些私密健康问题,很多女性总是会产生深深的“病耻感”。

殊不知,这是对自己健康的不负责。

放下那些不必要的羞耻感,坦然地去了解、谈论和保护我们的身体吧。


▲本文经由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妇科主任喻霞审核

(编辑ATU。 )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妇女儿童医院 杨根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相关阅读

  • 余杭:银发共富工坊 架起家门口的“致富桥”

  • “我在这里干了整整一年了,原来每天无所事事,只能打打麻将,现在一个月能挣一千块钱嘞,够给小孙子买零食了。”近日,在鸬鸟镇百岁幸福家“共富工坊”内,拿到上个月的劳动报酬后,王奶
  • “火眼金睛”识病症,“生死营救”保平安

  • 近日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产科、超声科、麻醉科、儿科,无缝衔接,成功抢救一例胎盘早剥患者的母子生命,现患者已康复出院。4月28日产科门诊来了一位阵发性腹痛“临产”的女士,因已
  • 奶奶的“晚霞学”

  •   那年我十四岁,在一家手套厂做绣花工,就是在成品的手套上缝绣简单的花花草草。不用天天上班,可以领回家做。  奶奶经常坐在旁边做我的助手,她戴上老花镜把一束棉线捉虫般一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告别老地标 延续城市新天际

  • 湘府东路(浏阳河—黄兴大道)跨河大桥合拢,黄兴镇新增一条进入市区桥梁。 中建五局供图◎星沙时报记者 易旭5月14日下午3时34分,黄兴地标建筑——哪家酒店轰然倒地。作为昔日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