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蚌埠“小店故事”来了!今天一起走进“迯林”!

日期: 来源:蚌埠日报收集编辑:蚌埠日报

小店,对于你我他而言,是普通而温暖的存在。一份麻辣烫、一杯咖啡、一次露营……街边路角、社区内外,不远处的小店,连接千行百业,是商业的“毛细血管”;服务千家万户,刻画的是城市基因和时代年轮。

小店虽小,背后却连接着大民生,不容小觑。作为小店经营者,除了要有兴趣和热爱,还要具备或多或少“发展新业态”的认知和格局,才有可能有效促进相关产业振兴和带动就业。

春天里,经济回暖、生机再现。今起,蚌埠日报融媒体推出《小店故事》专栏,记录那些日复一日坚守的典范,寻找方寸空间里的奋斗,展现无数激发城市活力“微细胞”的强劲生命力。

逐梦山野 筑梦“迯林”

梦入“迯林”,是在3月下旬的一个午后。春风拂面、草长莺飞,曾经刷爆朋友圈的“露营地”,已随花开草长一起复苏。走进位于李楼乡红塔村的迯林露营基地,七顶风格迥异的帐篷错落有致地分布着,草木的清香伴随着正在大学生团建的嬉闹声悠扬飘荡,乡野气息肆意铺撒。

“当初给露营地起‘迯林’这个名字,是有什么含义吗?‘迯’字平时都没怎么见过。”记者好奇地向迯林露营地的负责人杨迪问道。“确实是花了一些小心思。”杨迪打开了话匣子,向记者娓娓道来。2018年前,他一直经营着一家连锁旅行社,做了七年的旅游生意。2019年疫情开始,他入职银行,从事类金融工作。2021年,杨迪33岁,酷爱背包徒步露营的他决定从银行辞职,自己创业,亲手打造梦想中的露营地。

“‘迯’字和‘逃’是同音同意字,‘迯林’”也有谐音“逃离”,逃离城市之意。”杨迪说,之于游客,他希望在城市的角落,为忙碌打拼的都市人提供一个休息地,暂时忘掉烦恼;之于自己,“迯林”的英文talling,寓意着不停成长、不断突破。

“这两年,大部分人的旅游理念逐渐转变,特别是随着露营的兴起,‘露营+旅游’模式越来越受大家的青睐,这也是打造露营地的一个好时机。”我市大力发展乡村振兴,引起了杨迪的关注。李楼乡红塔村有一片空地闲置,周边生态系统保存完好,于是他决定就在这“大干一番”。

2022年9月底,迯林露营地建成,恰巧赶上了十一假期,迎来了“开门红”。“露营地内设乐森林小屋、半观园、汽车营地、云舟隧道、山舍金字塔、星空穹顶等不同主题的帐篷,功能也有所不同。”杨迪话锋一转,第一次创业,他将很多自己的喜好加注在这份事业里,没想到“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目前,露营地还在起步阶段,帐篷的设置规模较小,加上我就三个人在打理。我的想法是要把露营地做到‘小而精’‘精而美’,帐篷选择的都是比较高端的品牌,餐具都是钛合金打造,场地逐渐增设了标志性打卡点。这些成本提上来后,定价就会偏高。”可真正经营下去,杨迪发现,游客的需求并不一样,大多数人选择露营的初衷就是和亲朋好友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偷得浮生半日闲。露营地里最好要有可供孩子玩耍嬉戏的游乐设施,可供野餐的烧烤食材,可以有一两处令人眼前一亮的打卡拍照点,以及干净卫生的一次性餐具等。

游客的需求,似乎和专业户外露营大相径庭。“打造一个露营地,不仅是我要实现的梦想,它的发展也要适应市场需求。”杨迪耐心倾听游客的意见,自己的审美不行,就找专业人士出马,在自然景观中融入设计理念。游乐设施、萤火虫灯光、打卡点……游客的需求一一被安排上。

慢慢地,来游玩的人越来越多。“今年年后,我们接待了四场求婚包场,见证了新人的浪漫和幸福。营地还不定期地举办插花煮茶、音乐篝火、脱口秀、线下实景剧本杀等文娱活动,很多朋友慕名‘迯林’城市,露营而来,我很有成就感。”杨迪说。

“每一次来,都有不一样的感觉,老板用心了。”游客张翼风说,露营地已经初具规模,躺在帐篷里仰望星空,耳旁鸟鸣清越,一呼一吸间,自然萦绕。

山水筑梦,逐绿而行。如今的杨迪凭借自身累积的专业知识、人文资源,正在打造乡村旅游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进。

杨迪说,“小梦想”也会有“大前景”。在市场允许的前提下,还会在蚌埠陆续建设两到三个不同风格的露营地。露营是种生活态度,是耍给现实的小任性,是希望每个露营的朋友能遵循自己内心的一种放松方式。“愿我们走过的路,都能变成彩虹。”对于未来前景,杨迪信心满满。

(来源:蚌埠日报社 记者:何沛 编辑:周泽)


相关阅读

  • 认定公告!涉及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

  • 蚌埠市蚌山区发布2023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公告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蚌埠市禹会区发布2023年上半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公告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蚌埠
  • 一路风景,“毅”起前行!试走现场大图来了!

  • “时光向前 蚌埠向上”安徽建工和顺地产杯(2021-2023)蚌埠快乐健身毅行大会4月22日即将启程报名方式①个人报名:长按上方左侧二维码,选择相应组别,根据提示填写相关信息。②20人
  • 敢闯善创“新农人” 乡村振兴“践行者”

  • 2023年3月份,“2022年度蚌埠新闻人物(团队)”颁奖典礼在安徽蚌埠隆重举行。一位来自安徽蚌埠的乡村田野,致力乡村振兴,由一位普通的农民成长为与时俱进熟练把握互联网与大数据的
  • 56个新车位,免费!

  • 蚌埠日报记者从龙子湖区城管部门获悉,3月份,龙子湖蓝免费停车泊位又新增两处。一处在蚌埠第三中学西侧,有18个车位,主要满足三中周边接送学生的家长、两站游客、老旧小区居民停
  • 祝贺!一等奖!

  • 3月29日至30日为期两天的东部战区七省(市)第一届交通沿线军供业务技能比武在南京市圆满落幕代表安徽省参赛的蚌埠军供站在13支省(市)代表队中凭借高超的技艺、稳定的发挥荣获团
  • 蚌埠市政协副主席刘军波莅临安徽盒子健康考察

  • 3月31日,蚌埠市政协副主席、市招商小组副组长刘军波,蚌山区委书记桑延慧、蚌山区常务副区长王宏洲率招商考察团莅临安徽盒子健康洽谈以空间灭病毒新材料为产业链支撑的“灭活
  • 淮河上的这座斜拉桥最新进展→

  • 作为淮宿蚌城际铁路重难点控制性工程跨淮河矮塔斜拉桥正式进入梁部施工阶段该桥位于我市京沪货运铁路线淮河铁桥下游80米全长497.5米为重难点控制性工程淮宿蚌城际铁路经由
  • 蚌埠市成立全省首家涉外法律服务中心

  • 本报讯(通讯员 杨丽园 记者 吕宏伟) 3月21日,“全球一小时涉外法律服务圈”蚌埠分中心正式揭牌,蚌埠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熊言松出席揭牌仪式。该中心的成立,体现了惠企利民优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蚌埠“小店故事”来了!今天一起走进“迯林”!

  • 小店,对于你我他而言,是普通而温暖的存在。一份麻辣烫、一杯咖啡、一次露营……街边路角、社区内外,不远处的小店,连接千行百业,是商业的“毛细血管”;服务千家万户,刻画的是城市基
  • 事关新疆骨科发展 新医大一附院启动两项目

  • 3月25日,新疆医科大学数字骨科中心,工作人员在打印患者骨盆。彭理斌 摄  天山网讯(记者 苏璐萍报道)日前,中国工程院学部重点项目“以新疆区域为代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骨科与创
  • 福建:数据赋能智慧防灾 普查提升应急能力

  • 福建作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近年来持续推进数字福建建设,数字技术正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汛期来临,数字智能化手段在防灾减灾中“大显身手”,持续助力提升地质灾害
  • 全程破防!今天,回家!回家!回家!

  • 松柏映陵园丰碑赞英魂让60名散居烈士“回家”让烈士不再孤单让烈士精神永驻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今天在庄严肃穆的固镇烈士陵园社会各界怀着虔诚的心情崇高的敬意隆重举行了固
  • 图像赛道迎来拐点:美图拥抱AI还是被颠覆?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陶力 上海报道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通用AI技术,将全世界的注意力再一次聚焦到科技创新。在此过程中,一批新的赛道或进入新的拐点,图像领域首当其冲。“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