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宝鸡最美科技工作者】刘明慧团队:西秦大地上的甘薯“守望者”

日期: 来源:宝鸡新闻网收集编辑:宝鸡新闻网

(宝鸡新闻网 宋秉琴 实习生 宋妮娜)“秦薯5号是心形叶,叶片大小中等,茎、叶呈绿色……”近日,在位于岐山县的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实验基地里,刘明慧给记者介绍着他们团队培育的秦薯5号特征。

刘明慧是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也是陕西省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他的科研团队共6人,主要致力于甘薯新品种培育。自2001年甘薯课题成立以来,刘明慧团队已培育出了11个甘薯新品种,团队研发集成的29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省、市级科技奖励,他本人也被农业农村部任命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执行专家组”成员,负责北方薯区工作。

刘明慧团队攻坚克难,采用国内独特的“重复嫁接蒙导技术”,以极低的投入成本解决了甘薯在北方地区不开花的难题,培育出了适宜我省推广的秦薯5号、秦薯6号、秦薯7号、秦紫薯2号、秦渝紫薯5号以及绥薯1号等甘薯彩色系列新品种11个,丰富了我省甘薯品种类型。其中集高品质、高干率、高商品率等优点于一身的秦薯5号成为我省主栽品种,被群众誉为“板栗薯”“市场薯”“致富薯”。秦紫薯2号是我省唯一的国、省双鉴甘薯品种,以优异的食用品质享誉全国,被评为“国家良种联合攻关首届甘薯食味十佳品种”。

刘明慧团队通过研究甘薯品种、覆膜栽植、配方施肥、机械作务、脱毒种苗和病虫害防控,明确了甘薯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制定出适宜我省的甘薯健康壮苗繁育技术,构建了以地膜覆盖、农机农艺融合、水肥一体化为主的甘薯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体系,通过大面积示范推广,使我省甘薯的单产和效益位居全国前列。在开展的全国甘薯高产竞赛中,连年获奖,屡创我省甘薯高产纪录,最高鲜薯亩产达5320公斤。

育苗是凤翔区虢王镇甘薯产业重要收入来源,刘明慧团队经常到该镇指导育苗户识别病毒苗、科学管理苗床和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带病苗床,为育苗户严把薯苗质量关,使“虢王红薯苗”成为陕西“干净”甘薯苗主产地,进一步提升了当地薯苗声誉,让红薯育苗成为致富当地的主要产业。

“甘薯与小麦、玉米等其他作物相比,具有价格稳定、收益高等特点,与苹果、核桃等果树作物相比具有作务简单、生产周期短等优点,是农民提效增收的优势作物之一。”刘明慧介绍,甘薯种植纯收益一般在1700到4000元之间,远高于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种植效益。

“培育出更加优质的甘薯品种,帮助更多农户增产增收,是我们团队的共同理想。”刘明慧说,他将带领团队围绕甘薯生产中存在的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水肥一体化、以及储藏技术等问题进行钻研,力争将服务延伸到整个红薯的产业链,助力农民增产丰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关阅读

  • 主题教育|把事关新能源发展的问题摸清摸

  • 省发改委调研组参观国家电网黑龙江电力运营监测大厅近日,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石剑飞带队省发改委运行处、新能源处、电力处等处室负责人组成的调研组来到国
  • 刘小虹广东省名医工作室分工作站初显成果

  • 5月19日,刘小虹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分工作站正式落户茂名市中医院,工作站成立后,刘小虹将带领团队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进行传帮带,助力茂名市中医院专科建设高质量发展,
  • 宁大学子参与神十六搭载实验任务

  • “这是宁大学子参与的第一次航天搭载实验任务,内心非常自豪!”5月30日上午9时31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宁波大学赵玉芬团队成员在副研究员应见喜带领下,目送神舟十六号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把整包岩茶捏碎,茶汤会更醇厚?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武夷岩茶,首重水,次求香。喝入口水路顺滑,汤感醇厚,滋味饱满,才是一众岩茶老饕孜孜不倦的永恒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