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医养结合守护幸福晚年 ——潍坊昌乐多种模式破解居家社区医养难题

日期: 来源:昌乐融媒收集编辑:昌乐融媒

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受传统观念影响,多数失能老人不愿意到养老机构养老,更愿意留在家中由儿女照顾。而居家养老,则面临就近就医不便、居家护理难、家属长期照料负担重等一系列难题;若失能老人长期卧床,患者家属在医院、家庭、养老机构及工作单位间辗转奔波,更是辛苦……

针对以上难题,昌乐县各基层医疗机构在提供最基本医疗服务基础上,结合各自特点优势,找准定位,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卫生健康和养老服务需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家庭病床”制度  解决居家护理之难

11月8日下午3:00,昌乐县立医院医师张军、护理人员王健敲响了居家护理人员房大爷家门,开始了本次巡诊巡查工作。进门后,张军首先询问家属房大爷这两天的基本情况,之后,重点对房大爷的身体进行检查,不放过每个小细节。通过问询和检查,发现其右腿活动较少,有点僵化,特意嘱咐家属加大房大爷右腿的活动量,并予以示范。随后张军对心脏等部位进行听诊,确定没有其他大碍后,王健为房大爷量了血压,也在正常范围内。做完一系列工作后,两人就房大爷血糖、血压、活血类用药情况及一些护理知识,与家属进行了交代。

像这样的巡诊巡查,县立医院工作人员每周上门不少于2次。昌乐县立医院作为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定点单位,对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城镇职工,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导致常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开展长期居家护理工作,这就是县立医院推行的“家庭病床”制度,这项服务被称为“家庭病床、医护巡诊”医养结合模式。自2015年以来,已先后为200余名患者办理长期居家护理,得到了患者高度好评。

由于办理居家长期护理的老人都是行动不便、卧床的患者,有的长期需要鼻饲饮食,有的需要长期导尿,每次外出就诊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子女或者亲戚都要专门抽时间、开车或者打车,既不方便又劳心劳力。申请办理居家护理后,医院为患者建立家庭病床,病人在家中就能接受专业的医疗服务,医院为每位办理居家护理的老人配备一名医生、一名护士,定时定期进行巡诊,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可以随时上门查看患者病情,随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医疗方案。医护人员上门为患者诊疗疾病、抽血化验、更换胃管、尿管等,极大缓解了患者家属负担。

房大爷已经在医院办理居家护理6年多了,他是脑梗死后遗症、心律失常患者,平时只有老伴在身边照顾,孩子们在外地工作。没有办理长期护理保险之前,每次犯病,老伴都要打电话把孩子找来,既不方便,又容易耽误病情。自从办理了居家护理之后,医生、护士定期上门,病情一发生变化,马上就能发现,及时就医。通过这几年的护理、诊治,房大爷的病情稳定了,还能通过老伴帮助自己进食、下床活动活动。每次谈到大爷的这些变化,他的老伴、孩子都说多亏有了医院的这项服务,为卧床患者及家属解决了看病就医的后顾之忧。

“签约服务”模式  免除家属奔波之累

患者杜大娘已经是90岁高龄,长期瘫痪在床,不能与人正常交流。一天晚上8时左右她突发癫痫,女儿急忙与签约医生联系,红河二院的李大夫立刻从医院带齐药品及检查设备,赶往患者家中,及时给予治疗。等患者病情恢复,已经是晚上10点了。患者女儿感动得连连道谢。像这样的事情不止一例,医护人员每次想到的总是患者的安危,给予患者极大方便。

杜大娘是昌乐县红河镇红河社区居民,这次治疗得益于县人民医院红河二院的“医护访亲、签约服务”医养结合模式。红河二院针对行动不便、居家医养的高龄或失能老年人,慢性病、疾病康复期或终末期、出院后仍需医疗服务的老年患者,组建专业护理团队(由1名大夫,6名护士组成),上门进行测血压、心肺听诊等体格检查,对有需要的人员定期更换导尿管、鼻饲管,创面换药等签约服务。目前,这项服务推广到红河镇区附近3个社区的门诊签约人员,每月签约30—40人左右。

面对老年人居家养老、就近就医的迫切需求,红河二院通过“互联网+预约”的医养模式,让老年人随时就近享受精准的健康服务,助力解决区域内居家养老的“医”“养”结合难题。依托县医院微信公众号平台,开展互联网预约服务,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模式为高龄或失能以及出院后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鼻胃管护理、导尿管护理、伤口换药、造口处理等35项上门护理服务,同时开展电话预约、微信群预约服务。自2022年开展“互联网+”服务以来,累计上门服务群众500余人次,实现护理服务从医院到基层、社区、家庭的有机衔接。

昌乐县宝都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采用“社区医养、智慧服务”模式,实现了另一种签约服务。他们利用“互联网+智能设备”,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与居民建立点对点服务关系,搭建集亲情陪伴、慢病管理、生活服务、一键呼叫于一体的“智慧医养”服务平台。老人通过电视机与医院产生联动,医生实时监测老人情况,根据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可视化居家医养健康服务,打造没有“围墙”的医养结合机构。平台运行以来,先后为52名老人提供服务3000余次。

“两院一体”机构  实现医养有效互转

昌乐县营丘中心卫生院投资200万元建设医养结合中心,2020年投入使用,医养中心依托医疗、诊疗优势,为入住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医疗、康复、长期护理、中医保健、生活照料等医养服务,使入住老人享受到“一站式”的医养服务。这种“机构医养、两院一体”医养结合模式,使入住老人有医疗需求时,直接到病区住院或办理转诊手续,“医养互转”实现养老与医疗的无缝对接。医养中心依托医院中医特色服务优势和康复理疗技术力量,开展46项医疗诊治、中医保健等服务,目前24位老人入住。

营丘镇村民王成伍,77岁,双目失明,患有老慢支,因儿子长期不在身边且生活非常困难,在村里属于低保人群。2022年1月7日入住营丘卫生院医养中心,在院期间生活得到改善,身体状态和心情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整天乐呵呵的说:没想到自己老了还有这样的福气!

今年4月20日晚8:30,医院值班人员例行巡视,当走到王成伍爷爷房间的时候,王爷爷坐在床边说自己感觉胸口很闷,呼吸困难。值班护士立即联系内科值班大夫会诊,心电图显示急性心肌梗塞,大夫当机立断采取急救措施,医养中心值班护士立即与家属取得联系,家属不在场的情况下没有拖延时间,给出及时精准的治疗方案,使患者生命得到保障。当时家属没能及时赶到老人身边,医养中心的值班人员轮流守护着王爷爷直到老人脱离危险。事后家属跟老人万分感激,送上锦旗以表感谢:“爱心如春风暖开百花,尽责赛秋兰香飘万园”。

县人民医院医养结合病区推行医养互转“一张床”服务,当老人病情稳定时,按照长期护理方式进行照料,进行基本生命体征的检查,指导老人按时服药,对基础疾病和慢性疾病患者进行特别护理;当老人病情发生变化时,及时将长期护理模式转为住院模式进行治疗,让老人在一张床上实现医疗和养老服务的无缝衔接,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这种医养互转“一张床”的模式,在医疗护理、生活照料等各方面,均是专业护理人员承担,为老人提供医疗、护理、康养为一体的全过程、全方位服务,常规测量生命体征、口腔护理、尿道口护理,每周定时洗头、擦澡、处理大小便,做到“六洁四无”,病房内保持清洁无味。目前,县人民医院医养结合病区开放床位100张,已入住95人,基本是失能人员,因床位紧张,入住率已达95%,现在医院要提前1-2个月预约才能入住。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已于2021年建成,设置床位480张,搬迁后,将极大改善老人的医疗生活条件,满足更多老人的医康养需求。

医养结合病区设有双人间、多人间,房间宽敞明亮,通风通气良好,配有独立卫生间、床头呼叫系统、衣柜等相关设施,既可以提供养生保健、康复治疗、生活照顾、健身娱乐等养老服务,还可以随时提供医疗救助和临终关怀,尤其对患有慢性疾病和卧床的老年人,在这里不但能享受到护理专业人员提供的日常生活照顾和医疗服务,而且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也能得到医院老年病科的及时诊治,从而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幸福安康。

相关阅读

  • 淄博:社区医生上门服务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柴昕“你好陈大夫,你能上门去给俺娘看看吗,她今年93岁了,出来不方便……”11月21日下午,张店区人民医院铁陆社区卫生服务站来了位大姨,说家中老
  • 谢知音:北京医生大爱援蒙,攻坚克难帮教到位

  • 2021年9月,昌平区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谢知音积极响应祖国号召,主动请缨,作为援蒙医生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中蒙医院工作。面对高寒环境的不适和工作上的困难,她始终牢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瘾君子”帮助毒贩朋友“洗钱”,获刑八个月

  • 极目新闻记者 黄忠通讯员 余菊红近日,湖北省应城市人民检察院办理一起洗钱案,“瘾君子”张某提供银行卡帮助毒贩张某某转账和取现贩毒资金,涉嫌洗钱罪被当地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八
  • 痛心!7人全部遇难!

  • 11月25日,据央视新闻报道,记者从山西省临汾市委宣传部获悉,安泽县山西永鑫通海铁路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事故目前被埋7人已确认遇难。随后,记者从安泽县警方获悉,涉事企业相关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