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答记者问|全职住鲁海洋界院士达22人,约占全国33%

日期: 来源:山东发布收集编辑:山东发布

今天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数说山东看发展”经济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海洋局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2023年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

2023年,山东省深入实施海洋强省建设行动,具体有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张建东:2023年,全省持续推进海洋强省建设,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统筹,海洋强省建设深入推进。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持续推进新一轮海洋强省建设行动。认真贯彻实施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编制省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发展规划、数字海洋经济培育行动等规划方案。科学管控海洋空间资源,实施海域空间分区管控,加强岸线分类管控,推进区域陆海协调发展,加快构建人海和谐的海洋发展新格局。

二是抓发展,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7万亿,位居全国第二位。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连续四年居全国第一,发展优势进一步增强。世界级港口群建设全面启动,整合效能显著释放,全年山东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7.1亿吨,同比增长5.6%,稳居全球第一位。围绕海洋经济、项目建设、产业提升等制定出台系列规划方案,引领海洋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三是抓治理,美丽海洋建设持续推进。海洋生态环境持续向好,2023年全省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95.6%,同比提升10.2个百分点,刷新监测纪录。浒苔绿潮防控处置成效显著,全年岸滩清理浒苔较上年减少约93%。美丽海湾建设扎实推进,累计建成国家级美丽海湾4个,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海洋清洁能源增势明显,海上风电新增并网规模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沿海七市风电装机容量、风电发电量较2020年分别增长49.4%、72.1%。

四是抓支撑,海洋创新合作更加强化。部省市共建全国唯一“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在青岛落地(2021至2030年被定为“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简称“海洋十年”),亚洲唯一由我国机构牵头组建的“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启动,部省共建中国海洋国际人才港签约落地,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亮点凸显。成功举办2023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东亚海洋博览会、东北亚海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山东—非洲海洋合作发展对话会等涉海重大国际活动。组织海洋相关领域技术攻关,成立“山东省海洋国际标准创新中心”“海洋负排放国际标准研究中心”,海洋科技研发成果显现。


中新社记者: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经略海洋要向深度拓展,请问省发展改革委如何发挥职能作用,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于明兵:近年来,省发改委立足职能定位,聚焦海洋经济规划和产业行动计划编制、海洋产业培育、试点示范带动、重大项目建设、海洋人才引育等五个方面精准发力,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聚焦统筹谋划实施精准发力。牵头编制《现代海洋产业行动计划(2024—2025年)》,并纳入省政府印发的“三个十大”行动计划推进实施。加强全省海洋经济发展形势分析研判,按季度形成分析报告。持续推动山东海上风电发展规划及海上风电、海上光伏建设工程行动方案等落地落实。配合有关部门将海洋强省建设纳入全省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对沿海市海洋生产总值增速、增量以及占比提高幅度等进行综合评价,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凝聚起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是聚焦育强海洋产业精准发力。培育壮大青岛海洋交通运输产业集群、烟台海洋牧场产业集群等12个“雁阵形”产业集群。培优做强青岛港、明月海藻集团等10家集群领军企业。对年度缴税贡献大、带动能力强的30家海洋领域高质量发展重点企业给予省级专项奖励资金支持,累计兑付奖励资金9000万元。2022年、2023年新增并网海上风电规模分别达200万千瓦、211万千瓦,分别占当年全国新增海上风电并网规模的40%和31%,均居全国首位。率先启动近海海域海上光伏规模化建设,先后开展多种桩型、多型组件抗台风、抗洋流、抗浮冰等实证试验,并发布首批实证成果。

三是聚焦重大试点示范精准发力。推动国家级新区全面提质增效,建立由省领导任总召集人的省推进青岛西海岸新区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对西海岸新区重大事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等,一事一议予以重点支持。省政府印发《推进青岛西海岸新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省联席会议办公室分年度制定工作要点,并出台64条配套措施等文件。大力实施海洋牧场示范创建三年行动计划,累计获批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139个,总面积超过9万公顷,其中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67个,总数居全国首位,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2.62亿元。

四是聚焦重大项目建设精准发力。44个重大涉海项目列入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重点项目名单;筛选确定总投资3755亿元的158个项目纳入海洋强省建设重点项目库,建立健全月调度、季分析、年底通报制度,及时帮助解决省重点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加快建设现代化世界级港口群,努力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和世界一流港口,2023年,沿海港航固定资产投资超300亿元。定期对省级海洋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情况开展督导服务,截至目前,园区涉海企业总数近1.1万家,实施重点项目1130个,总投资4228亿元,取得涉海发明专利及科研成果3635项,打造海洋科技创新平台494个。

五是聚焦海洋人才引育创新精准发力。深入实施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蓝色人才专项,累计遴选蓝色领军人才49名,安排省级专项补助资金4.17亿元。2023年,对首期蓝色人才专项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价,总体进展情况良好,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213名,突破海上风电安装船、新型抗凝血药物、智能观测浮标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97项,有力地促进了全省海洋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山东法制报记者:

山东在海洋领域16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奖,居全国第一。请问下一步,山东在推进海洋强省建设中,将采取哪些具体行动来深化海洋科技创新、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于洪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科技工作,坚持推进高水平海洋科技自立自强,努力把海洋科技优势转化为经略海洋的山东实践。近三年海洋科技投入达到36.5亿元(2021年11.4亿元,2022年16.3亿元,2023年8.8亿元),推动山东海洋科技创新工作不断走在前。

一是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约有50家“国字号”海洋科研机构集聚山东,崂山实验室正式挂牌组建(2022年8月),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运行顺利,青岛明月海藻集团和黄海水产研究所牵头的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建有25家省重点实验室、23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和4家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山东海洋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领先优势不断巩固。

二是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十三五”以来,山东共有16项海洋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占全国海洋领域获奖数量的42.1%。在海洋监测、海工装备、海洋新药创制、海洋生态保护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代表性成果。目前海洋领域有12位专家教授获省科技奖,占全省获奖总数的36%。笪良龙、包振民相继获2021、2022年度省科学技术最高奖。

三是一大批国家科研项目落地山东。近年来,山东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专项中,牵头主持项目22项,占全国42.3%,经费6.78亿元,项目数与项目经费均居全国第一;主持“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项目21项,经费4.06亿元,占国家经费32.28%,项目数和项目经费同样均为全国第一。

四是海洋科技领军人才队伍不断壮大。2023年,中国海洋大学薛长湖和海军潜艇学院笪良龙当选工程院院士,全职住鲁海洋界院士已达22人,约占全国33%。此外,通过项目牵引,凝聚国内外优势研究力量,在崂山实验室汇聚形成了45位院士在内的2200余人的创新队伍。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优化海洋创新创业生态,着力做好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着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力做好崂山实验室服务保障工作,加快推动崂山实验室规范化运行,尽快产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重大科技成果。深入开展超高速高压水动力平台等大科学装置预研,争取更多全国重点实验室落户山东。

二是着力加强核心技术攻坚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采取“揭榜挂帅”“军令状”等组织模式,每年实施20项左右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尽快产出一批标志性原创成果,加快“卡脖子”攻关和国产化替代进程。

三是着力培育发展海洋未来产业。瞄准世界发展前沿,开展海洋领域未来技术预测,重点围绕海洋信息、高技术船舶、数字海洋和深海资源等方向,强化技术方向和关键技术预见性研究,作好技术储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四是着力推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推进省级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产业集群,打造海洋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全力打通从“科技强”到“经济强”的通道。

五是着力建设海洋科技人才高地。采取双聘制、柔性引进和一事一议等方式,面向全球引育顶尖人才、学科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立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相关阅读

  • 二季度政府债发行或将提速——3月财政数据点评

  • 蒋飞/文 核心观点:结论:一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负增,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在中央支撑下维持正增,赤字使用进度偏快,财政收支偏紧。一季度政府债发行偏慢,或由于去年末增发国债结转
  • 闪电评论|山东文旅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

  • 即将于4月25日至26日在临沂举行的2024山东省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以“相约亲情沂蒙 共享好客山东”为主题,不仅是对山东文旅发展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推动全省文旅产业再上新台阶
  • 内蒙古外贸一季度进出口总值达474.2亿元

  •   4月22日,记者从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一季度全区外贸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内蒙古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外贸进出口规模取
  • 山东:好客服务金招牌 撬动产业大发展

  • 近年来,山东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强化标准引领、标杆带动,加强行业监管、社会监督,深化信用约束、动态管理,不断提高旅游接待服务水平,创新实施“乐宿山东”提升行动,推动旅游住宿业
  • 涌金楼丨10天,新“国九条”改变了什么

  • 潮新闻 记者 吉文磊这两周,中国股市演绎了一场“过山车”行情。从微盘股下跌20%,到上证指数一度突破3100点,再到两市冲高回落后持续调整,股民们切身感受到了“冰火两重天”。究
  • 科创板集成电路板块复苏态势渐显

  • 证券时报记者 王一鸣  近期,随着2023年年报以及2024年一季报陆续披露,多家科创板集成电路公司业绩亮眼。数据显示,目前已有65家科创板集成电路公司披露了2023年年报,并且有16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志愿服务队开设“自然课堂”,让这个春天更美丽

  • 极目新闻记者 肖杨通讯员 王玥“春天在哪里啊?春天在这里。”伴随着阵阵清脆的童音,一群萌娃再次来到藏龙岛湿地公园“种个春天,浇个朋友”,白色的栅栏、鲜嫩的绿植、粉色的花苗
  • 书香溢满校园!这所小学用阅读润泽心田

  • 极目新闻记者 肖杨通讯员 阎进林 明淑华4月22日,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武汉市青山区钢都小学发起“越读越有味 师生读好书”主题活动,在启动仪式上,该校504班邓雅心同
  • 以法治动能激活大湾区新质生产力

  • 以法治动能激活大湾区新质生产力广东:创新保护知识产权护航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把粤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