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民俗】川北民俗拾零‖李定国

日期: 来源:方志四川收集编辑:方志四川

川北民俗拾零

李定国

1

同结善缘

我的老家在川北营山县普岭乡花桥村,村内有一条流向普岭乡的小河。从我家到普岭乡政府所在地,要经过5座石桥。其中,2座建在主河道上,3座建在岔河沟上。在主河道的叫花拱桥、普岭桥;在岔河沟上的叫锁儿桥、三步两硐桥。这些桥虽不高大,但都立了石碑,有的还雕刻有滚龙抱柱。这些碑的顶部刻着“同结善缘”几个大字,下面刻着修这座桥的首领、捐款建桥人的名字和捐钱数量。这是对做善事者的一种彰扬,鼓励大家热心公益,多做善事。

2

敬惜字纸

汉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人们历来敬重文字。小时,大人总是教读书的孩子不要用脚踩字纸,踩了字纸要瞎眼睛。我读小学的地方叫白庙子,庙门前土地爷的座下就是一个用石板砌成的字库。凡是地下有字纸,同学们就拾起来放进字库里。这既保持了地板的清洁,也敬惜了字纸。当时,乡下还有挑着竹筐,挂上“敬惜字纸”小木牌,下乡收字纸的人。他们将收到的字纸放到字库里烧掉,据说这样做可以治疗那些患眼疾的人。这种说法虽不科学,但敬重文字的观念还是可取的。我们对中国几千年遗留下的这笔十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正确地书写,准确地运用。今双河场街后的公路边,还有一座保存完好的一丈多高的字库塔,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3

宣讲圣谕

我们家乡的白庙子、老鹳庙,每逢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总要请一位叫戚仕聪的“讲谕生”给大家讲圣谕。讲圣谕的人坐在用两张桌子拼接起来的讲台旁,台上点着香油灯,台前围着劝善字样的布围。主讲人有时讲说,有时歌唱,讲到关键处还用惊堂木拍打讲桌,引起大家注意。这种讲法很有吸引力,让人听了上段还想听下段。当时讲的多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故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赵琼瑶四下河南找包文正申冤的故事。庙堂里男女老幼济济一堂,他们心中,涌动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暖流。

(图源:渊明书店)

4

指路照明

小时候,我去双河、消水、老林、明德等地赶过场,发现三岔路口立着指路碑,比如在黑马山脚下的马家垭口,立着刻有“上走双河场,下走老林场,左走消水场,右走石河场”字样的石碑,给行人指路。另一件事是从普岭到双河走小路,必经翟家垭口的翟家店门前。我小时候有次路过翟家店时,看见低矮的土墙上贴着一张用土制火纸写成的小告示,内容是:“无名氏送火把50个,凡过路人等,在黑夜不便行走者,可在此店取火把照明。”这些立指路碑、送火把的“无名氏”都有一颗善心。

指路碑(图源:宜宾传媒网)

5

茶馆说理

过去,乡下人之间发生纠纷,是同姓的多找同姓祠堂的族长在祠堂里评理,不是同姓的,多在街上的茶馆里搭茶,请双方都信得过、有威望的人评理。在评理人主持下,先由双方各自陈述自己的理由,经双方辩论,由评理人评判是非。双方接受评判后,由输的一方给茶钱。说理都在当场天进行,有很多人围听,一般都能公正评判,让双方都能接受。过去双河场有一位曾当过私立明镜初级中学董事长的章瑞甫,在双河中间街开了一家茶馆。这种搭茶说理的事,多在他的茶馆举行,并请他评理。这是当时调解民间纠纷的办法。今天的民间调解组织,可以说是这种传统的搭茶说理方法的继承和发扬。

6

常敬五字

这里所说的“五字”,就是过去家家户户在堂屋正中的神龛上贴着的“天、地、君、亲、师”5个字。

为什么要敬重这5个字呢?因为这5个字是人们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天”“地”是自然界,天上有阳光、空气、雨露,温润万物;地上有山川田野,滋生五谷。这些都是人类生存繁衍必不可少的自然条件,人们不能离开它而存在。“君”(民国时期也有写成“国”的)是指国家。人们常说“有国才有家”,人们要和谐生活,健康成长,必须由国家制订各种规章、制度、法律来规范行为,让人们有秩序地从事各种生产活动。不然,人类社会就会乱套。“亲”就是父亲和母亲,是父母给予人们生命,并含辛茹苦哺育他们成长。人们在成长过程中,“亲”给人以生命,“师”则提高生命的质量。通过“师”的系统教育,培育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赖以生存的知识技能。所以人们把这5个字敬在神龛上。

笔者小时是家里的男孩,理当接下这份“香火”,每天早晚在神龛上、大门前和地坝边上香,对天地、国家、祖宗、师长表示敬意。

今天,社会进步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认识也更深刻了,对这5个字虽不必再早晚上香,但在心灵上仍须继续敬重。敬畏自然,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共和国的好公民。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李定国

供稿:南充市地方志办公室


相关阅读

  • 小小说《那无忧无虑的年代》 ——校园的风(4)

  • 这时,教室里的人差不多走空了,除了小子不回家,也就不着急走,还有一位男生坐在第三排靠窗的位置上。个子不算高,三七开的头发天天用水梳得很齐,入秋才买的中装,侧身坐着依着墙,眼睛似
  • 护送走失孩童回家的“最美女警”

  • 2024年4月27日19:30左右,在重庆市涪陵区四环路房管大厦附近,警灯闪烁,两位老年人抱着失而复得的孩子激动地不断道谢。原来,27日傍晚,正与家人散步的涪陵监狱八监区四级高级警长蒋
  • 成年人最大的清醒:不要介入他人的因果

  •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源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干涉。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缺少边界意识的表现。边界不清,才会轻易进入别
  • 一个小小的口罩竟然“扛”下了所有

  •   遮丑、防过敏、防社恐……5月15日,山西晚报记者调查中发现,如今口罩已不是许多人心中的“累赘”,反而成了日常生活中的神器。  不愿摘下的口罩  太原市民林女士自认为
  • 一个人过得好不好,无关金钱,无关地位,而是……

  • 与人相处,三分的空间至关重要。人太熟了,容易因知根知底而忽略对方的感受,失了分寸,视一切不宜为理所当然。哪怕熟人,心间长存三分生,才不会熟视无睹,才能时时刻刻关注对方的感受,倾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民俗】川北民俗拾零‖李定国

  • 川北民俗拾零李定国1同结善缘我的老家在川北营山县普岭乡花桥村,村内有一条流向普岭乡的小河。从我家到普岭乡政府所在地,要经过5座石桥。其中,2座建在主河道上,3座建在岔河
  • 【口述历史】赤水在呼唤‖徐柏生

  • 赤水在呼唤徐柏生1935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往年还是寒气袭人的时节,这时已百鸟争鸣、春暖花开了。一天,我正在后山洼里砍柴。突然,我的好伙伴徐东成从村里跑来,极其兴奋地对
  • 张琴英:青年的赞礼 | 散文

  • 文/张琴英(作者简介:大四口腔医学专业在读,业余时间爱好写作,旅行,摄影。中国大众文化学会口腔文化专委会委员。) “年轻,并非人生旅程的一段时光,也并非粉颊红唇和体魄的矫健。它
  • 中国旅游日湖北主会场活动在恩施利川举办

  • 长江网讯(记者王成勇 通讯员鄂文旅)5月19日,2024年中国旅游日湖北主会场活动在恩施州利川市腾龙洞景区成功举办。以“畅游中国,幸福生活”为主题,主会场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