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七十岁高级导游会讲还“爱演”

日期: 来源:中国旅游报收集编辑:中国旅游报

即便是顶着炎炎烈日,今年70岁的高级导游杨建在西安城墙景区讲解时依然神采奕奕。只见他时而活灵活现地演绎着古代士兵守城的样子,时而假装拉弓射箭、挥刀杀敌,时而又唱起“西安人的城墙下是西安人的火车……”这首网红歌曲,诙谐幽默。现场游客津津乐道的同时,纷纷将他的视频发到社交平台,引发网友点赞。不少网友跟帖评论道:“活力满满”“好有感染力”“历史这样讲,不愁记不住!”

杨建(右)带领孩子们在西安城墙景区游学。 开拓者自然游学营 供图

莫道桑榆晚

讲到开心的地方会开怀大笑,讲起历史故事又是如此滔滔不绝。“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杨建接受中国旅游报记者专访时,13次提到“热爱”,仿佛他天生就应该是个导游。他一直在强调价值感、满足感、幸福感。“年龄只是符号,热爱会让人勇往直前,因为热爱,所以感觉幸福。正因如此,我退休后索性全职做导游,去寻得一些‘热爱’‘幸福’之外的‘多彩’与‘热烈’。”

杨建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从小就喜欢讲故事,他喜欢看书讲书,喜欢表达和交流。退休前,杨建在西安某电力单位工作。每次单位组织职工外出参观游览,或者有接待工作,他总会自告奋勇负责讲解。讲解的效果好,同事们喜欢,他自己也很兴奋。一来二去,亲朋好友到西安,他总带他们到附近景点游玩,并担任讲解。

抱着浓厚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求知欲,工作之余,杨建坚持学习,并于1999年和2006年分别考取了全国初级和中级导游资格证。获得中级导游证后,喜欢历史文化的杨建,开始在博物馆进行义务讲解。他用考试的方式“逼”自己学习专业知识。2012年,他又拿到了高级导游资格证。2013年退休后,他在专职做导游的同时,也在学校教授导游课程。

户外讲解很考验身体素质,已经被晒得黝黑的杨建,偶尔会撑一把遮阳伞。他说,只有爱护自己,才能更好地服务游客。“导游最好的年纪到底是什么时候呢?”对于记者的这个问题,杨建认为“没有标准答案”。“‘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我们应该少些‘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喟叹,多些‘老骥伏枥’的豪情,拥抱‘休将白发唱黄鸡’的乐观。”

爷爷爱提问

杨建讲解的精彩之处,不只在讲,还在他的表情、眼神和手势。“半路出家”跨界做导游,他总结了一套诀窍,通过互动法、反问法、数字法、悬念法……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从历史讲到现实。比如,游览西安碑林博物馆,常规讲解3个小时,看游客累了,他就会在游客休息时,讲颜真卿的铮铮铁骨,字如其人,希望游客们能崇尚大师风骨,从历史长河中汲取营养。

7月22日,西安气温直逼37℃, 杨建带着十余人的“开拓者自然研学营”,来到西安大雁塔、大慈恩寺参观。“怎么是一位爷爷讲解,会不会枯燥无味?”“听爷爷讲那过去的故事,会让人昏昏欲睡吧!”听到孩子们窃窃私语,杨建说:“来来来孩子们,高级导游就要给大家扇扇子,凉快一下。拿起小本做笔记,爷爷要随时提问喽。”爷孙般逗乐的开场白,吸引孩子们围成一圈听讲。

研学游群体以孩子为主,尤其强调导游的重要性,要引导孩子的求知欲。“孩子们看一下东边和西边哪个是钟楼,哪个是鼓楼?”现场响起一阵猜测声。“古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晨钟暮鼓。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当它露出鱼肚白的时候,有点亮还没有太亮的时候就要敲钟,僧人们要起床打扫卫生、诵经。到了晚上就该击鼓了。所以西安中轴线的东西两侧,东边是钟楼,西边是鼓楼。”杨建在讲晨钟暮鼓时,不仅语言生动,还配有手舞足蹈的形体动作,让大热天里研学的孩子们,立马兴奋起来。

好学不懈怠

陕西旅游圈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可以多说,可以少说,不能胡说。”杨建感叹,导游需要见山说山、见水讲水,没有标准的讲解词。但导游又是通过考试获得的一项工作,需要尊重历史、传播文化。为了让游客行有所获、旅有所感,他每天都在学习,向书本、向老导游、向专家学习,“我坚持每天有两三个小时的时间用来学习,提高业务能力,提高表达能力,让自己的讲解在保证准确性的同时,生动幽默。”

杨建说,从职业角色的角度来讲,导游应具备扎实的历史地理知识、丰富的美学知识、灵活的心理学知识、必要的政策法规知识和多种旅行常识。“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通过不断学习,杨建在充实自我的同时,也成为游客心中的一道风景线。虽然他不擅长使用社交平台,却会在生活中留意年轻人的喜好、语言表达方式。他说,接下来,他想寻求家人帮助,发表自己的旅游作品,继“网”开来,让更多人了解西安。

有数据显示,仅7月10日至7月19日,西安景区预订量较6月同期就上涨了116%。西安暑期游市场火爆,但导游缺口大的问题也愈加明显。对此,杨建说:“目前我们面临的导游不足的问题,存在特殊性和短暂性。高级导游应该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为宣传这座千年古都、讲好陕西故事,锻造一支带不走的文旅队伍。”

作为陕西旅游协会会员,杨建认为,现在游客对文化和旅游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缺不缺”到了“好不好,精不精”的阶段,导游价值需要被认可,这就要求导游要有新知识、新创新、新吸引力。

采访结束时,记者问杨建还会干多久。“我现在睡眠好、身体好,计划再干10年。”他回答道。(作者:中国旅游报记者 任丽;编辑:杨硕)

相关阅读

  • 看孩子们如何让落叶“活”起来

  • 为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动手能力,撒播学习艺术、热爱生活的种子,近日,杭州市钱塘区河庄街道城隍庙社区开展护苗计划第6课——创意树叶画 让“落叶”活起来。本次活动为孩子们准
  • “清”凉过盛夏亲子学“廉”忙

  • 极目新闻记者 林楚晗通讯员 许杭实习生 邱美依 杨小婷夏日炎炎,骄阳似火。武汉市青山区红钢城街道二街社区的纳凉室里却是清风徐徐,廉意浓浓。二街社区充分利用暑假时间,以儿童
  • 龙王庙村:暑假里的劳动课堂

  • 为加强劳动教育,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丰富他们的暑期生活,近日,以“大孩带小孩 携手向未来”暑期辅导班为契机,春华镇龙王庙村关工委、村委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
  • 西安市19个项目获第24届中国专利奖

  • 7月26日,记者获悉,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评审结果。其中,西安市共获得2项金奖、2项银奖以及15项优秀奖。据了解,中国专利奖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
  • 安徽歙县:脱贫户家大学生 暑期回村“孩子王”

  • 近日,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绍濂乡绍濂村,几位在读大学生放假回村当起“孩子王”,成为暑期大学生志愿者,为村里孩子创造多彩夏日。7月25日,绍濂村党群服务中心传出阵阵孩子们欢声笑
  • 这个社区暑期社会实践很有范 让宅家孩子们动起来

  •  天山网讯(记者 魏红萍报道)“孩子宅在家里总玩手机,让人很头疼,社区连续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孩子们都动起来了,长知识、开眼界,我们也很开心。”7月25日,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华光街街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七十岁高级导游会讲还“爱演”

  • 即便是顶着炎炎烈日,今年70岁的高级导游杨建在西安城墙景区讲解时依然神采奕奕。只见他时而活灵活现地演绎着古代士兵守城的样子,时而假装拉弓射箭、挥刀杀敌,时而又唱起“西安
  • 河南表彰援外医疗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 本报讯 (记者冯金灿)7月26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举行河南省2023年归国援外医疗队总结表彰会,听取中国援埃塞俄比亚第23批医疗队、援赞比亚第23批医疗队和援厄立特里亚第15批医疗队
  • 防溺水,“十不十要”请记牢

  • 目前,哈尔滨市已进入高温季节,各大、中、小学校已经放假,许多市民、学生和中外游客会到松花江以及哈市其他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游玩纳凉。由于近年来松花江水位提升、水域宽
  • 一颗牙齿的惊世发现

  • 萨拉乌苏的7月,已是塞上江南般模样。河谷中,空气温暖湿润,河水清澈碧绿、九曲盘转、迂回荡漾;河谷两侧绿毯般的植被上,不知名的昆虫伸缩着触角,似在悠闲地打着节拍;密林深处,一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