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那枚消失的军功章

日期: 来源:栖霞一中校园电视台收集编辑:栖霞一中校园电视台

 丁华玉口述  丁桂芳  整理

     父亲渡江战役的那枚军功章被骗子骗走了。母亲死不瞑目。这件事时常萦绕在我的梦里。

父亲叫丁维科,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

    1947年父亲23岁,母亲19岁,经人介绍,两人喜结良缘。新婚正度蜜月,此年7月 , 为了打败蒋介石反动派,我父亲毅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临别之际, 我父亲深情坚定地对母亲说 :“桂兰,我走后你另找个人家吧,我家太穷了,别在我家受苦了。再说我参了军,兵荒马乱的,不知是死是活? 如果我牺牲了,不能让你守寡。如果我还活着,缺胳膊少腿的,成了残疾,你更要为我操心、受苦、受累,你走吧 ! 别等我。”父亲的一席话深深的打动着我母亲的心,母亲斩钉截铁地说 :“我不走! 坚决不走! 我要等你回来 , 直等到天老地荒 ! 再说,你家就你这么一棵独苗,我走了,你两个老的,还有一个没家口的大伯,他们三个怎么办 ? 我要伺候他们一辈子, 为他们养老送终。你放心地上前线吧!立个大功,获个勋章回来 !“

   就这样,我父亲母亲含着泪分别了。从此,天隔一方,我母亲在万般思念、痛苦、等待、无奈的孤独中, 被折磨着,期盼着,度日如年。我父亲更牵挂我母亲和家中三个老的。而我爷爷奶奶和大爷,盼啊,等啊, 希望能听到我父亲的消息。可是全家人望眼欲穿,杳无音讯。

   原来,我父亲参军后,跟随解放军南征北战,与国民党浴血奋战,为人民夺天下。在本省打过莱阳、掖县。后来远征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东北战役。每次战役,我父亲和战士们一样,敢冲敢打敢杀,不怕苦,不怕死,不怕流血牺牲,获得了许多枚勋章。其中最珍贵的就是一枚渡江战役的纪念章。

   母亲把对父亲的爱化作革命的动力。1947年正是土改时期。我父亲参军后,我母亲担任妇女队长,在村里广泛发动妇女,参加土改运动,带领妇女纳鞋底,做军鞋,支援前线。

    有一天,上级发了两箱手榴弹给十里庄村,让我母亲和另一个村干部藏好,以备战用。这天国民党突然进村了,可能是有人走漏了风声,先到那个干部家把那箱手榴弹翻走了。而后又到我家虎视眈眈,穷凶极恶地让我母亲交出另一箱手榴弹。多亏我母亲有心眼,把手榴弹藏在炕洞里,敌人没找着。但国民党步步紧逼,我母亲镇定地说 :“我一个老娘们敢藏这东西? 不信,你们翻吧!正在僵持之际,国民党兵开始紧急集合,他们才匆匆作罢。

    1950年,美国悍然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为了保家卫国 , 父亲又跟随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国鸭绿江,奔赴朝鲜,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我父亲所在的单位是27军80师240团侦通队,当时属于河北省。

    后来常听父亲讲起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苦,他说上甘岭战役是最艰苦,最残酷的。供给运不上去,缺衣少食少药,气温低到-40°C,志愿军在冰天雪地里作战,呵口气,眉毛便结成冰。 但个个都英勇杀敌,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勇往直前。战士们血流成河,尸体搭成桥,惨不忍睹。天气寒冷,战士们的手脚都冻坏了。我父亲的十个脚趾头全冻掉了,留在了朝鲜战场上了,直到抗美援朝快胜利了,我父亲负了重伤,在战场上被救了下来,1954 年才回到了祖国。我父亲母亲一别就是七年,七年是一个漫长的等待,母亲母亲没有白等。

我父亲是功臣,回国后,山东省人民政府为父亲发了残废军人证书,证书上印着济南军区副司令康生副主席和郭子华副主席的大印 , 母亲也有证书,享受军属待遇。每次战役都有纪念勋章,抗美援朝那个勋章最大,金光闪闪,熠熠生辉,是金盾奖章。还有一个抗美援朝纪念杯,县里武装部一切都有造册,国家和人民都不忘记抗美援朝的老兵。

   1954年我父亲回国后,国家很重视抗美援朝归来的残疾军人和老兵,我父亲被安置在淄博市供销社工作,任周村供销社主任。

   我父亲母亲团圆后才开始生儿养女 , 共养育了我们兄弟姐妹六个。我父亲母亲心眼善良,在家门口还捡了个男孩弃婴,很为难。共七个孩子,生活的压力可想而知。我父亲拖着瘸腿,与母亲两地生活, 生活的重担全压在我母亲身上 , 加上我爷我奶 (大爷已故 ), 全家十一口人,吃不上,穿不上。1960 年闹饥荒,以菜渣糊口,我父亲微薄的工资只有30 元,根本养不了这么多人。再说,我父亲不想把生活的重担全推给我母亲。夫妻情深似海。

后来,我父亲请了两年假回老家了。临走时, 领导很关心我父亲,恋恋不舍地说 :“丁主任,如果你回家后吃不消,一定再回来,有啥困难告诉我们。”但我父亲从此再没回单位。听我母亲说后来我父亲向单位辞职了,国家又一次性补了几个钱。

没了工资回家的日子更难过,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父亲回村后,担任民兵连长,退军不褪色。为了村里的民兵工作和家乡人民的安全,鞠躬尽瘁,尽职尽责。但在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中,我村的派别斗争很厉害,尽管我父亲为保家卫国造成残疾,立了大功,但却挨过不少批斗。

我父亲由于拖着残疾的双脚,艰苦奋斗在农村。爷爷奶奶病逝,孩子多,上学读书,盖房子,娶儿媳妇,女儿出嫁,住家过日子,种种压力接踵而来。长年忧心操劳,积劳成疾,终于支撑不住了。1977年患了肝病(后来才知道是肝癌)。

这年的一天,栖霞电影队又到我村演电影《上甘岭》,我父亲有病,我母亲怕他过度悲伤,执意不让他去。但我父亲死活要去看。电影开演了,当看到《上甘岭》战友们流血牺牲的镜头时,我父亲放了长声,嚎啕大哭,一边哭,一边高喊战友的名字...... 那场面我母亲也看不下去了。

   回家后,我父亲一宿没眨眼,坐在炕上直哭到天亮。我父亲哭,我母亲哭 , 我们几个兄弟姐妹也都跟着哭 , 全家人的眼泪汇成了河。

   我父亲可能是过于伤心,过于激动,从那天晚上起, 肝病一天天加重了,没过几天,喊着战友的名字,含泪去世了。这一年是1977年10月24 日,我父亲享年54 岁。

   我父亲的去世,我家天塌了一样。那时只有我大哥结了婚,这么多孩子,我母亲怎么过?全家人哭的死去活来。然而,我母亲以惊人的毅力撑起了我家整个天。在过去贫穷的岁月,艰难地拉着七个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奔跑,人间的苦全让我母亲一人吃尽了,嚼细了,咽到肚子里,从没向上级讨一分钱。我们深知母亲的辛苦,个个都很孝顺,帮母亲分忧。母亲捡来的七弟知恩图报,为人友善,他也最孝顺。

    1983年国家落实对老兵的政策,特别抗美援朝的老兵,要提高待遇。那一年,淄博市供销社的领导到我村找我父亲,按照国家规定,我父亲可以回单位办离休手续,工资和各种待遇都很高,我母亲也可以办理家属待遇手续。搬到淄博去住,单位给公房。那年,他已离开人间六年了。

    我母亲含着泪说:“我们的国家因为不富裕,人已经去了,再苦再难的日子我也能挺过去。”于是,拉扯着我们兄弟姐妹七个艰难地走了过来。

   改革开放以来 , 国家富了, 老兵及离休家属的待遇也很高了。很多人问我母亲 :“你一个月享受多少钱 ?”我母亲坦率地说 :“我一分也没有啊,罢罢罢,人都不在了,还要钱干什么? 钱是身外之物,生不 带来,死不带去,有儿女们养活,有口饭吃就行了。只要共和国的功劳簿上有丁维科的名字,国家不忘记他,人民不忘记他,我就一千个知足了。”我母亲活到88岁,2015 年5月22日寿终正寝,驾鹤西去。

    我父亲去世后,有一年,一个收古董的人,冒充民政局的工作人员,说是下来调查残疾军人,要提高待遇,从我母亲手中把渡江战役的那枚纪念勋章拿走了,并答应登完记再送回来。过了几天,那人又来找我母亲说 :“大娘, 你把叔叔那枚大的抗美援朝的勋章再找给我吧, 叔叔能领好多钱,请你放心,登完记,一定给你送回来,完璧归赵。”

   这回我母亲有所惊觉,斩钉截铁地说 :“俺可不敢相信你,上次你拿走的那枚勋章,你说登完记给送回来,可你一直没送来,这回不见兔子不放鹰,走 ! 我必须见你领导 !”

这个人大惊失色,夹着尾巴灰溜溜地走了,走得无影无踪。

   后来,我和我母亲感到事情不妙,便去找民政局,可是民政局的领导说 :“大娘,你们受骗了,根本没这回事。”就这样,我父亲那枚渡江战役的勋章,莫名地消失了。

    多少年来,我和我母亲一直被那枚莫名消失的勋章纠结着,折磨着,百般感到对不起我父亲。

事隔这么多年 , 我父亲我母亲都离开了人世。然而每当想起他们,我总长夜难眠,魂牵梦绕,总是揪心地难受,深深地思念他们,眼泪滂沱想父亲,泪水婆娑念母亲.........

作者简介:丁桂芳,山东省栖霞市退休教师、烟台市散文学会会员,常于《山东老干部之家》《齐鲁晚报》《烟台日报》《北海文学》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著有《八月桂花香》一书,书中存录了其自传体散文100多篇,特别对青少年很有教育意义。另外,她还擅长胶东花饽饽的制作,栖霞市广播电视台《民生》栏目组的记者对她的制作工艺进行了全程录播,深受市民喜爱,她制作的花饽饽在北京、上海都有人收藏、曾被国外友人称赞不已!

                                  责任编辑   牟宇翔

  

                                                                 父母合照  

父亲照片

作者近照

相关阅读

  • 网络文明传播丨爱在母亲节 幸福在身边

  • 五月好时节,萱草花盛开,康乃馨正艳。“母亲”是世界上最温暖的词汇,她默默付出,不求回报,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都时刻牵挂我们,给予我们最无私、最伟大的爱。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
  • 那枚消失的军功章

  • 丁华玉口述 丁桂芳 整理 父亲渡江战役的那枚军功章被骗子骗走了。母亲死不瞑目。这件事时常萦绕在我的梦里。父亲叫丁维科,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
  • 母情节丨妈妈,我有话对您说

  •   “母亲,您在家里还好吗?”  “妈妈,我好想您!”  “妈妈,我在这里吃得好,睡得好,您不用担心。”  “妈妈,您辛苦了!”  5月8日是母亲节,为了架起队伍与家庭温馨的桥梁,加
  • 送妈妈的花,准备好啦~

  •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5月8日,奎文区四平路附近一家鲜花店内,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忙碌地整理鲜花。随着母亲节临近,不少市民都在预订鲜花,希望在母亲节当天为妈妈送上一份真挚
  • 这一声“妈妈”,他等了28年……

  • “感谢佛山公安,让我的遗憾不再延续!”余先生7岁那年,他的母亲在留下一封信后便离家外出务工了,自那以后他一直等待着母亲回家,没想到这一等,就是20多年……一封信让母子天各一方
  • 雨过天晴,何处寻萱草,为慈母解忧?

  • 阴雨中,窗棂上的花依旧开得招摇。 终于要雨过天晴啦! 新的一周,阳光重新上线,气温缓慢回升。我们也将在明媚的天气和心情中,迎来5月14日母亲节。 雨过天晴,升温在即
  • 亚坤夜读丨网购拉近了父子距离(有声)

  • ......(节选)一个平淡无奇的周末,我跟父亲说,我准备再在网上购买一些生活用品。父亲忙不迭地一口回绝:“家里什么都有,千万别乱花钱!”我说我在网上已经下单了,过不了几天东西就会到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那枚消失的军功章

  • 丁华玉口述 丁桂芳 整理 父亲渡江战役的那枚军功章被骗子骗走了。母亲死不瞑目。这件事时常萦绕在我的梦里。父亲叫丁维科,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 1947年父亲23岁,母
  • 【行走中原·郑州奇妙游】新密篇

  • 《行走中原·郑州奇妙游》 “一场跨越时空穿越古今的对话”系列报道 新密篇核心提示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流经这里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生于斯、长于斯的你,对家
  • 2022年平均工资出炉!

  • 5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2492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0%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加7192元名义增
  • 武汉新城新地标 光谷之珠即将闪耀

  • ◀“光谷之珠” 设计效果图武汉东湖高新区未来一路与沪渝高速交会处,设计高度75米的“光谷之珠”桥塔正在拔节生长。 5月9日,极目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直径5米,3.5吨重的“光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