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2023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和气候行动CATI指数发布

日期: 来源:消费日报网收集编辑:消费日报网

2023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和气候行动CATI指数发布

中外企业推动减排行动落地

87%的企业作出气候承诺,约70%的企业测算自身运营碳排放,44.2%的企业披露价值链排放数据,50家企业测算并披露产品碳足迹,从产品的原料开采、生产、分销、储存、使用到废弃和回收,厘清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

10月19日,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在2023绿色供应链暨气候行动论坛发布第十期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年度报告,以及第六期供应链气候行动CATI指数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十年来,在环境信息公开的引导下,绿色供应链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为我国环境治理和全球气候行动提供积极助力。

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报告指出,供应链大规模迁移和扩展,给全球多地带来经济发展和收入增长,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转移。2007年,针对调研中识别的供应链污染问题,IPE联合20家环保组织发起绿色选择倡议。2014年,绿色供应链首次进入APEC首脑会议议程。同年,IPE首次发布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并连续十年开展CITI指数评价。

回顾十年间绿色供应链的推进,IPE认为,最关键的变化,是中国环境监管和信息公开的历史性进展。十年来先后启动大气、水和土壤污染治理和中央环保督察,治理力度前所未有;2015年实施的新《环境保护法》设立“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专章,代表着环境信息公开形成社会共识。以蔚蓝地图收录的污染源环境监管记录数量为例,2014年为15万条,至2023年9月已增长到近300万条。信息公开的扩展,为多方合力加强在华供应链环境管理提供了极为关键的数据基础设施。

CITI指数报告指出,过去十年间,在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媒体和社会组织的共同推动下,绿色供应链的理念逐步主流化。从最初只有37%的参评企业承诺绿色采购,到本期评价中,73%的参评企业公开披露供应链环境与气候风险管控要求,数以万计的供应链企业通过数据链长效跟进自身环境风险。

CITI指数报告指出,供应链的污染减排,恰与中国十年间持续加强环境治理的大潮相契合。通过对接受绿色选择审核的供应商企业公开披露的多年污染物排放量进行分析,IPE发现,部分主要污染物减排幅度快于同期全国工业减排的平均水平,从侧面反映出中外企业的绿色供应链行动,为空气质量和水质十年间的显著改善提供了积极助力。

在联合国提出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全球194个缔约方加入《巴黎协定》、中国提出“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绿色供应链涉及的议题也在不断扩展。与此相适应,CITI指数的评价指标从首期的环境污染为主,逐步扩展到气候变化、减塑和资源循环再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议题。其中应对气候变化指标的权重大幅提升,并作为企业气候行动指数(CATI),从治理机制、测算披露、碳目标设定、碳目标绩效和减排行动五个维度对中外企业的气候行动开展量化评价。

2023年的CATI指数评价显示,在全球严峻气候形势的驱动下,中外企业正在提速气候行动。参评的742家企业中,87%家企业作出气候承诺。约70%的企业测算范围1&2(自身运营)的碳排放,披露排放量合计6.2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44.2%的企业披露了范围3(价值链)的排放数据,较2021年增长超过一倍。50家企业测算并披露产品碳足迹,从产品的原料开采、生产、分销、储存、使用到废弃和回收,厘清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

2023年评价期间,在戴尔、思科、彪马、马莎百货、安踏、富士康、立讯精密、鹏鼎控股、华为、李宁等33家中外企业的推动下,2225家供应商企业通过蔚蓝地图向社会公开披露逾5600万吨碳排放,披露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5.5%。近千家供应商设定并披露碳减排目标,承诺碳减排量总计约270万吨。彪马、极星等通过产品生命周期LCA碳足迹,识别价值链上的排放热点,并据此推动减排行动的落地;达能、鹏鼎控股等探索物流供应商合作减少运输分销过程的碳排放。

但总体而言,在目标设定、减排行动和绩效评估方面,很多公开作出环境和气候承诺的企业,尚未将其落实到环境和气候足迹最大的供应链环节。十年间,虽然TOP 50的平均分持续升高,但在参评企业范围扩展的条件下,其整体平均分与同时期TOP 50平均分的差距扩大了一倍之多,显示大量采购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仍很薄弱。对此,IPE在评价报告中指出,当前的绿色供应链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应对全球面临的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环境污染的三重危机,全球绿色供应链建设亟待加强。

展望下一个十年,IPE分析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和“十四五”工业发展专项规划等文件,提出绿色供应链管理有望成为中国工业领域协同落实双碳战略、协同降碳减污的重要抓手。而分析近期欧盟通过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等一系列文件,和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2号——气候相关披露》,IPE提示广大外向型企业,供应链尽职调查和环境信息披露要求正趋向刚性。

IPE分析认为,中国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机制的完善,包括生态环境部门建立的排污许可制度,新近实施的《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以及证券监管部门颁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和国资委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的要求,将有力推动企业信息披露,为夯实环境、生态和气候数据基础设施提供有力支持。在此基础上,IPE建议各方借助大数据、云计算、AI、IoT等信息技术,探索高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加速供应链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采购方、投资者和消费者做出绿色选择。

展望下一个十年,CITI指数报告预期中国仍将在全球供应链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向东南亚、南亚转移,而新能源相关的原材料开采,正在向非洲和南美延展,对当地环境监管和基础设施带来严峻挑战。对此,IPE在报告中建议压实全球企业责任,将大型品牌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减排承诺真正落实到供应链核心地区,同时帮助新兴供应链地区提升环境管理能力,通过构建区域乃至全球的企业环境责任平台,提高供应链气候韧性,创造公平竞争环境,避免新一轮污染转移和生态破坏,打造环境和气候友好、生态可持续的全球供应链,合力保护唯一的地球家园。

据记者了解,2023年度CITI和CATI指数评价覆盖22个行业的742家中外企业,Levi Strauss & Co.、Inditex等企业领跑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戴尔和苹果保持卓异表现;彪马、思科等企业分列供应链气候行动CATI指数前三名。在大中华区企业中,富士康、立讯精密、鹏鼎控股、安踏、隆基绿能、华为、联想、李宁、科森科技等处于领跑位置。

2023年绿色供应链暨气候行动论坛,由IPE与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德国)北京代表处共同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代表,能源基金会(美国)北京办事处等国内外环保基金会,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北京办事处,中国石化工业联合会国际交流与外企委员会,中汽碳(北京)数字技术中心,绿色江南,青合研究院,国际EPD®体系中国中心、碳信托中国办公室等国内环保机构,以及15家国内外知名品牌和供应商企业的高管,参与论坛发言和研讨。

文 | 记者 张丽娜


相关阅读

  • 全州域内企业铁路运输座谈会侧记

  • 现代企业发展,交通物流先行。在点对点的大批量运输中,具备速度快、运量大、能耗低、运能稳等优势的铁路运输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我州当前的铁路货物运力如何,在服务经济发
  • 湖北十堰供电:上好新员工入职轮训“第一课”

  • 通讯员 段中平10月17日,国网十堰供电公司营销运营中心为新入职员工开展入职轮训,帮助他们更好地转变角色、融入企业大家庭。本次轮训涉及中心概况、文化建设、主要业务开展情
  • 北京市就业和社保服务领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聚焦企业群众需求,深化“局处长走流程”,从优化营商环境1.0到6.0版,持续稳定和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行更加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人力资源社会保
  • 临沭县多举措开展涉企全周期服务

  • 10月21日讯 近年来,临沭县按照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瞄准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最优标准和最高水平,在“便民、利企、促发展”上狠下功夫,为市场主体“自由出生、健康成
  • 市外办来我县调研涉外企业

  • 10月20日,市外办党组成员、副主任周永忠来我县调研涉外企业。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晓静一同参加。 调研组一行先后到赫锐德(山东)智能科技、汇泉交通设施、百佳食品、冠洲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2023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和气候行动CATI指数发布

  • 2023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和气候行动CATI指数发布中外企业推动减排行动落地87%的企业作出气候承诺,约70%的企业测算自身运营碳排放,44.2%的企业披露价值链排放数据,50家企业测算
  • 裕民县锦裕“五味里”民俗商业美食街烟火气升腾

  • 10月16日,游客在裕民县哈拉布拉乡北哈拉布拉村锦裕“五味里”民俗商业美食街合影。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韩亮摄影报道)10月16日,夜幕降临,走在裕民县哈拉布拉乡北哈拉布拉
  • 政策提势迎大健康发展 科技引领创新医学未来

  • 政策提势迎大健康发展 科技引领创新医学未来2023北戴河生命科学大会暨清华未来医学与健康大会在北戴河新区举行10月21日, 2023北戴河生命科学大会暨清华未来医学与健康大会
  • 鄂尔多斯一绿色供电项目开建!

  • 10月20日由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电力冶金集团共同建设的鄂尔多斯市多能互补能源有限公司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项目在鄂托克旗棋盘井镇石勒凯嘎查举行开工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