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乡情散文:最苦最累的“泥水活儿”

日期: 来源:作家郑旭东收集编辑:作家郑旭东

过去,农村的一切生产活动都是原始化体力劳动,最累人的是“泥水活儿”,曾经流传的农村“四大累”顺口溜:“和大泥,脱大坯,扒火炕,抹墙皮”,说的就是用力气干泥水的活儿。

我在农村生活多年,感觉农村这“四大累活”,不但非常累人,干的时候还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

和大泥,是干泥水活最基础的工作之一。东北农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几乎家家都是土坯房或者是“拉合辩”的房子。土坯房不用太多解释,就是用土坯垒起来的。“拉合辩”房子,是把谷草或茅草在泥浆中浸泡,把泥夹到草把里,然后像女人编小辫子那样,拧在房架子的四框上,做成泥墙。“拉合辫”墙由于有草相连,寿命比土坯房坚固,还不容易在冬天被冻裂坍塌。

这些房子经过雨水冲刷,上一年抹的泥基本都掉下来,露出来土坯或者拉合辩。冬天,针鼻儿大的窟窿斗大的风,所以,抹墙是必不可少。同时,扒炕也是这个季节必须完成的活计。农村睡的都是土炕,炕面子是用土坯铺成的,经过一年的烧柴饭取暖,炕洞里挂满烟油子,灰也已基本堆满,如果不扒炕,灶坑就通气不畅,炕就不热火,再加上土坯不结实,容易断,特别小孩子多的人家,孩子天天在炕上蹦跶,炕面子损坏差不多了,必须更换。

东北这个地方和泥用土都是黄土,黄土粘性好,和出来的泥抹在土墙上光滑结实,耐雨水冲刷。和泥之前,先把黄土从黄土坑拉到家,将土摊开,倒水,撒上细碎的“麦羊角”。然后,用二齿子搅拌,为了使水和土亲和在一起,有时候,主人还要穿着靴子或光着脚在泥里反复踩踏。泥干了就加水,稀了再加土,直到黏黏糊糊合适为止。和好的泥一般不马上用,放上一天,土话叫醒一醒,有点同做发面馒头一样。用的时候再浇点水,用二齿钩再捣腾一遍,这样泥才好用。抹在墙上溜光锃亮,太阳光一晒,墙面干了,抗住风霜雨雪的侵蚀。



抹墙,是把和好的黄泥用一种叫“泥抹子”的工具,把黄泥均匀地涂抹在墙面上。新盖的房子要抹两遍,第一遍是粗活,堵大小窟窿,第二遍是细活,要抹的平平乎乎,不透风,好看,美观。抹墙是技术活,不会干的人抹出来的墙如丘陵一样,高低不平,很难看,让人家笑话。抹墙一般都是两个人的活,一个人负责做小工,用铁锹端和好的黄泥,负责供应,一个人负责抹。特别是抹房大山墙,还要搭脚手架,一个人站在高高的脚手架上,另一个人将黄泥弄上去,又脏又累。

脱坯是为了垒墙,盖房子或者换炕面子。脱坯之前的工序也是先和泥,和好的泥才能脱好坯。农村用的土坯大致分两种,一种是脱垒墙或者盖房子的坯,也就是普通的土坯。还有一种是脱炕面坯,这种坯比普通的坯大一些,因为铺炕用,脱坯工艺要求相对高一些,要平整,要均匀,要光滑,太薄不结实,太厚导热慢,一般在三寸多厚。有的把木棍放在泥中间,叫放“骨头”,起到加强筋的作用,使脱出的炕面坯更加结实不易折断。炕面坯的用量不大,每家用个几十块,主人都会认真去做。如果不结实,冬天炕塌了,冰天雪地里动水化土,那是挺遭罪的事。

扒炕抹墙,一个是为了取暖,一个是为了保暖,农村扒炕抹墙基本都是自己家的人就可以干了,男人扒炕抹墙,女人都是干端泥,打下手的活。

扒炕是埋汰活,人弄得浑身满脸都是黑灰,不招人干。但是,这个活不是人人就能干的,是好汉子不稀罕干,赖汉子干不了的活。



扒炕有讲究,要弄好“三眼”,就是灶坑眼(塞柴火的地方)、灶炕眼(灶炕和炕连接通道)和喉咙眼(炕和烟囱连接处),这三眼的位置高低大小都有说道,那个大那个小,那个平顺,那个曲折很有标准。炕洞也有讲究,太高太深,费柴火还不容易热炕,太浅太低,容易挂灰堵炕,倒烟呛火。热气在炕洞上边走,寒气在炕洞下边行,各行各道,要大小合适,大了,热气散失快,寒气进来急,寒气大于热气,还容易倒烟,热气太大于寒气,要费柴还不热炕。在哪个地方加迎风砖,落灰坑的深浅有好多科学,完全靠多年经验来掌握。有的人家弄不明白,就请邻居来帮忙。

脱坯的活是集体劳动,一个人很难完成,要靠帮工大家来完成。谁家脱坯,村里的人都去帮工。村里脱坯取土都是在黄土坑里面进行,大家先取土和泥,然后,开始脱坯,脱坯在一块平整的场地,放上薄木板做成的长方形坯模子,坯模子使用前先用水泡一泡,这样就不粘泥。然后把泥放进长方形的模子里,用拳头将四个角压实,使脱出的坯有棱有角,再用手蘸点水将上面抹平,将坯模子提起来,一块坯就形成了。一般坯脱好后,过一两天,土坯渐渐干了,这个时候要将其原地立起来,让没有干的地方干透。坯彻底干透后,要坯码垛,先立着摆一层做垛底,然后平放一排,留出空隙以便通风,接着梯形垒起,逐渐收缩往上码,直到顶层剩下一块为止,三角形的土坯垛形成了,两侧用草盖上,防雨浇。

农村的泥水活儿,虽然累,也乐在其中,墙抹严实了,冬天不透风,全家人热热乎乎地围着炕桌喝烧酒,看纸牌,歘嘎拉哈,神仙般地享受冬天。炕扒好了,炕头炕稍都热火,做饭不打呛冒烟,还省柴火,小日子其乐融融。这就是乡下的苦和乐,累与甜。

今天,农村发生天翻地覆地变化。和泥、扒炕、抹墙、脱坯活计已经成为历史,年老的人很少提及,年轻人不会做,孩子们听起来是笑话。不忘过去苦,更觉今日甜,我们在享受今天幸福生活的时候,更感恩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感恩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相关阅读

  • 一闪一闪亮晶晶,贵大满天都是星

  • 天气晴朗8月11日星期五“星轨遍布天际编织灵魂相遇的故事”云收夏色,梧叶惊秋七八月的贵大是岁月静好的安适正值暑期身在各处的GZUers有没有想念贵大的星空呢快跟溪溪一起来
  • 每一次没胃口的时候都是这道菜拯救了我

  • 每一次没胃口的时候都是这道菜拯救了我,小葱不止拌豆腐,而且可以拌土豆哦,虽然做法不尽一样,但是味道真的好吃!这道菜估计很多人都没吃过,我发明的一种新吃法,首先我们来将土豆掰成
  • 读本丨节日快乐,“左撇子”朋友们!

  •   8月13日是“国际左撇子日”。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左撇子”,包括总统、天才科学家、大明星、运动员……  虽然有种说法是“左撇子”更聪明,但曾经在漫长的时期里,“左撇
  • 在潍坊坊子,这些警事不长,但很暖~

  • 心中有爱、眼里有光,把小事办实,将温暖定格,在坊子总有很多的暖心警事在我们身边发生,警事不长,但温暖如常……送迷路老人回家8月4日19时许,荆山洼派出所接群众报警称,高速收费站附
  • 造个破谣而已,咋还用上AI了?

  • 最近,央视等各大媒体纷纷曝光了全国多起用AI炮制网络谣言的案例,其中涉及灾害、安全事故、刑事案件等多类谣言内容,造谣的方式更是从文案到图片、视频不一而足。看到这样的消息
  • 我在更好潍坊等你!

  • 蓝天白云代表着优良的空气质量也是宜居城市的重要标志潍坊蓝为更好潍坊增添了靓丽的景色走在潍坊街头抬头就能看到天空碧蓝如洗云朵纯白无瑕随手一拍都是一幅幅大片满满的都
  • 快来邂逅吉日野趣!长白山更多打卡点等你发现

  • 到长白山看了清澈明朗的天池,看瀑布倾泻而下,感受到聚龙温泉的温度......享受一切美景后,还可以打卡到什么?长白山更多打卡点等你发现!雪绒花云顶市集@司璐云集剧场PART01 | 雪
  • “00后”抗洪战士在大爷朋友圈火了!

  • 近日33名侦察兵13小时救出重伤女孩登上热搜这两天这33名侦察兵中的“00后”战士又在受灾大爷的朋友圈火了受灾群众的朋友圈写满了对子弟兵的感谢 受灾群众孙济文在朋友圈发
  • 海报丨6位省运火炬手,真棒!

  • 绿水青山 大美塞上8月8日晚省运圣火点燃的时刻万众聚焦 ,沸腾人心世界冠军、乡村干部环卫工人、大国工匠公交司机、奥运冠军每一位火炬手都是行业楷模一起认识一下这6位光荣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乡情散文:最苦最累的“泥水活儿”

  • 过去,农村的一切生产活动都是原始化体力劳动,最累人的是“泥水活儿”,曾经流传的农村“四大累”顺口溜:“和大泥,脱大坯,扒火炕,抹墙皮”,说的就是用力气干泥水的活儿。我在农村生活
  • 十堰茅箭区10个朗读亭免费开放,分布地在这儿

  •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张陈堰 通讯员 张晓)打响“书香茅箭”品牌,构筑十五分钟文化圈。近日,茅箭区新建的10个喜马拉雅朗读亭正式投用,市民可免费使用体验。8月10日上午,在茅箭区
  • 创立94年来武汉仅此一家,人气爆棚!

  • 在餐饮界里店铺敢自称“大王”还把招牌挂出来的可谓是凤毛麟角武汉的“豆皮大王”——老通城豆皮创立至今94年如今在吉庆街里独此一家全国仅此一家老通城的前身名为通城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