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考古一日游”带你探寻淄博的前世今生

日期: 来源:淄博日报收集编辑:淄博日报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许珊珊

淄博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存丰富。这里是齐文化的发源地,姜太公、齐桓公、管仲等历史名人皆出于此。淄博就像一部永远翻不完的历史书……

今天,带大家开启“寻梦齐都——考古一日游”吧!

寻梦齐都——考古一日游

上午:抵达淄博后,乘车前往【大城西墙排水道口】(车程约计60分钟,参观时间约计40分钟),赴【北京大学山东临淄田野考古教学实习基地】(车程约计10分钟,参观时间约计30分钟),乘车前往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车程约计15分钟,参观时间约计60分钟)。

午餐:【临淄大院】

下午:乘车前往【管仲纪念馆】参观(车程约计15分钟,参观时间约计60分钟),乘车前往【齐文化博物馆】、【足球博物馆参观】(车程约计10分钟,参观时间约计150分钟),结束后返程。

穿越春秋——考古一日游

上午:抵达淄博后,乘车前往【大城西墙排水道口】(车程约计60分钟,参观时间约计40分钟),赴【北京大学山东临淄田野考古教学实习基地】(车程约计10分钟,参观时间约计30分钟)。

午餐:【马莲台风景区】

下午:乘车前往高青【西周遗址博物馆】(车程约计65分钟,参观时间约计30分钟),结束后返程。

大城西墙排水道口

大城西墙排水道口是位于临淄齐国故城大城西北角的重要排水设施,景区占地38亩,投资1500万元。

大城西墙排水道口涵道从城墙下穿过,总长为43米,宽度为7—10.5米,深3米左右,分进水道、进水口、过水道、出水口、出水道五部分。该排水道口连接大城西墙排水沟渠支流和系水。它与大城西墙同时修建,属大城的第三次大规模扩建,修建时间约在春秋中晚期,并沿用至宋元时期。

大城西墙排水道口景区恢复了齐国故城大城西墙排水道口及城内外水系,对城墙进行了夯筑复原、遗存剖面展示,布置了《齐人智慧杰作,世界城建奇观》展览。除了历史景观,园内还采用数字技术制作了三维电影、VR展示平台和排水道口AR增强现实展示,做到了古文化遗址展示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真正实现文物“活”起来。

北京大学山东临淄田野考古教学实习基地

北京大学山东临淄田野考古教学实习基地是我省首家集教学、科研为一体的考古基地,是北京大学在全国三处考古基地中设备最先进、资源最丰富的一处。2022年6月开工建设,9月投入使用。2022年9月,北京大学山东临淄田野考古教学实习基地和中华文明国家文物基因库山东分库正式挂牌。

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

中国古车博物馆坐落在后李文化遗址上,是当代中国首家最系统、最完整、以车马遗址与文物陈列融为一体的博物馆。该馆包括春秋殉马车展厅和中国古车陈列展厅两部分:后李春秋殉车马,规模之大、配套之齐全、马饰之精美、为当代中国之冠,列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管仲纪念馆

国家3A级景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是展示天下第一相――管仲生平事迹、《管子》思想以及历代宰相文化的专题纪念馆。

整个馆区依地势而建,气势雄伟、错落有致。总体布局采用中轴对称与园林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既尊重了中轴对称原则,又丰富了群体建筑的整体景观效果;既突出了纪念性主题特色,又突出了丰富的景观特色与群体建筑的标志性。

齐文化博物馆

齐文化博物馆是一座集文物收藏、展陈、保护、研究、教育、休闲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博物馆,依托原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齐国历史博物馆)建设,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拥有文物3万余件,上展文物4100余件(套)。主要展示齐地特色的文物专题陈列并进行齐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风土人情研究保护,同时展示临淄区当前发展成就以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前景。

足球博物馆

中国体育博物馆·临淄分馆

足球博物馆设计理念是“临淄的蹴鞠,世界的足球”,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浓缩了中国蹴鞠史和世界足球史,是集参观游览、休闲娱乐、蹴鞠文化研究和产品开发于一体的世界性足球公园。

展览包括中国蹴鞠和世界近现代足球两大主题,共展示文物 1000 余件(套),专设嘉年华互动游戏区和仿古蹴鞠表演互动区等,系统展示了足球起源、发展、影响和传播的几千年历史。

陈庄—唐口西周遗址博物馆

陈庄—唐口西周遗址博物馆是一座古文化遗址与文物陈列相结合,集文物保护、历史文化展示、传统文化教育和干部教育为一体的历史文化类博物馆。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国家文物局“200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社科院“2009年全国考古六大新发现”。

陈庄—唐口西周遗址博物馆共分为三个展区(营丘古城、太公封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钟鸣鼎食、泱泱齐风)。集中展示了自遗址内出土的西周早期文化遗存,包括祭坛、马坑、车马坑、甲字形墓葬等遗迹及铜觥、铜鼎、铜簋、铜甗、刻辞卜甲等重要文物。


相关阅读

  • 最早的“中国”:华夏文明的曙光

  • 文|徐成在著名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周成王将定都成周洛邑称为“宅兹中国”。“中国”概念最早指“中央之地”,后来才成为专门形容华夏正统的名词。在古人的心目中,以郑州、洛阳
  • 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开馆

  •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05日 第 12 版)  本报上海7月4日电 (记者曹玲娟)历经20年筹备,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近日在上海举行开馆仪式,正式对公众开放。  中国近现代
  • 大城∶非遗传承正当时 产业融合焕新颜

  • 蔡永涛正在制作鸟笼。大城县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现有非遗代表性项目82个:其中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个、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7个、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5个。如今,大城县红
  • 景泰蓝艺术展在苏尼特左旗博物馆展出

  •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由廊坊博物馆和苏尼特左旗博物馆共同举办的“流金溢彩·国粹新颜——当代景泰蓝精品艺术展”于7月1日至10月15日在苏
  • 陕历博邀请一线劳动者共享博物馆之夜

  • 6月30日晚,来自公安、市政、医疗、汽车服务等行业约1000余名一线劳动者受邀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共享美妙的博物馆之夜。广大公安干警、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医护工作者长期
  • 秦岭博物馆主体结构封顶

  • 7月1日,随着建筑屋顶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秦岭博物馆主体结构实现全面封顶。秦岭博物馆建设项目位于商洛市西大门门户区,仙娥湖北路东侧,紧邻北新街与江滨大道,总建筑面积4378
  • 行唐博物馆建成并向公众开放

  • 7月1日,位于石家庄市行唐县新城区文体中心西翼的行唐博物馆向公众正式开放,共展出金器、玉器、青铜器等各类珍贵文物350多件(套),其中,展出的骨质文物是目前国内数量最多、规模最
  • 西地质博物馆“上新”啦!

  • 暑假来临,博物馆里最热闹。7月1日,历经近5个月的提升改造,山西地质博物馆正式恢复对公众开放。世界级10件锯齿龙类化石首次矩阵式展出,华北豹等山西四大旗舰物种集中亮相,首个自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考古一日游”带你探寻淄博的前世今生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许珊珊淄博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存丰富。这里是齐文化的发源地,姜太公、齐桓公、管仲等历史名人皆出于此。淄博就像一部永远翻不完的历史书
  • 简阳:助力绿色大运 打造最美阳台

  • 连日来,射洪坝街道结合“爱成都 迎大运 树文明”工作,围绕“最美阳台”创建活动,广泛发动居民,商家、单位等多元主题参与社区空间美化提升,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激发城市发展